《2003年高中地理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3年高中地理课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3年高中地理课标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各个地方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努力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地方课程资源是我国课程资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分析了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对达成中学地理教学三维目标的意义。 关键词:地方地理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三维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24-03 为了贯彻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化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化的确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化改革与发展的确定,教化部在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该纲要第
2、一条“课程改革的目标”指明:“变更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第五条“教材开发与管理”中明确指出:“主动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为创建性的实施新课程供应强有力的资源保证1。”2010年7月第四次全国教化工作会议召开后,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此纲要在第三十二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中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动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2。”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课程改
3、革领域内的一个热点探讨议题。 一、地方地理课程资源概述 1.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的含义。依据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理解,地方地理课程资源是包含在地方课程资源之内的,地方地理课程资源是从学科角度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细分。笔者对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定义为:地方地理课程资源是在国家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指导下,结合地方地理环境特色,可以用来改善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地理老师的教学质量,完成地理课程实施的具有地域性、本土性的资源。 2.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对地方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些课程资源为中学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服务。目前,国内对课程资源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吴刚平老师在课程资源
4、的开发和利用一文中是这样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的: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其中,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条件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形成课程本身的干脆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此外,徐继存根据课程资源的性质划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空间上的存在方式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存在形态可以划分为:物质课程资源和精神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目前的可利用程度,可以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分类方
5、法同样也适用于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本文按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性质、中学地理教材编写的特点将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划分为地方自然地理课程地方人文地理课程资源。地方自然地理课程资源主要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亲密联系的资源。主要包括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状况、水文条件、地质矿产、动植物状况等,这些都是学习自然地理学问的良好素材。地方人文地理课程资源主要是和当地的社会环境有亲密联系的资源。主要包括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以及家庭课程资源,详细分类如表1。 二、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在达成地理三维课程目标中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原有的地理教学目标作了详细的修改,更加注意培育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在新颁布
6、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从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相互联系,共同组成地理课程目标的有机整体。地方课程资源在达成地理课程三维目标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1.学问与技能。这是地理课程的第一维目标,要求学生能驾驭地理的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对于刚刚步入中学课堂的中学生来讲,学习地理课程尚有肯定的困难。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对学问意义的理解主要反映在对学问的应用上,学问的意义情境主要是指学问的运用情境3,学生在学习学问时,只要把学问置于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问的应用达到对学问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可以充当这个学习情境。
7、学生所在的区域是自己生长和活动的地方,也是与地理环境接触最多的地方,每天都在亲身感受家乡环境的改变。地理教学不妨从家乡的地理环境学起,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让学生直观、生动、真实认知本地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深化浅、由简入繁地学习地理学问。 例如学问和技能这维目标中一条要求学生“相识区域差异,知道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4。”相识区域差异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从了解自己家乡所在的地方区域差异起先,因为我国面积广袤,地方区域差异非常明显,选取自己生活所在的区域作为地理教学素材,让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地理环境,到相关的企业、部门做深化的调查,了解家乡发展面临的问题,获得真实牢靠的资料数据,
8、然后加以整理,让学生自己探讨,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深刻相识到课本上的理论学问,而且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实力,驾驭了地理学习技能,即达到“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试验、地理调查;驾驭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个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应试教化体制弊端的影响,学校过高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重理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考试、轻运用。地理学习局限于学校内的教室,书本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驾驭答题技巧,考出好成果就算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培育出来的是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两耳不闻校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在
9、传统地理授课方式下,学生将大量时间用在校内课堂和书本教材上,还是被动式地学习地理学问,但学生的主动式学习潜能还很大,只要实行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挖掘新的地理课程资源,学生就能敏捷运用所学学问,驾驭学习地理学问的方法。 充分利用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完成地理教学可以有效改善这种应试教化体制下的学习方式,达成教学目标。在这一维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觉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包含参加、思索、运用、探究和表达五个层次。”依据这些要求,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在地理教学中实行肯定的方法,达到特定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工业区位”
10、这一节课时,产业类型及其分布、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改变时,十堰地区的老师可以结合东风汽车公司的发展历程,例如影响汽车工业布局的因素、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为何迁址武汉、东风汽车公司各个专业厂的布局等等,让学生自己动脑思索,亲自动手,开展调查活动,获得、整理得到的数据,完成调研报告,然后在地理课堂上探讨、沟通,共同共享成果。这样能从自身参加的过程中加深对学问的理解,激发学习爱好,领会到“过程与方法”的实质。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在完成这个教学目标中的作用非常显著。“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不只是课程的一个必要目标,而且它还是课程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5。”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
11、我国的地理国情,增加酷爱祖国之情,而且要关注家乡环境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体现酷爱家乡之情。勿庸置疑,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在培育学生酷爱家乡情感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学生只有先酷爱自己的家乡,才能更加酷爱自己的祖国。学生酷爱自己的家乡要从了解家乡的环境做起,对乡情了解得越详细、全面,对家乡的感情就越深厚。在学校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将省情、市情、县情等相关资料和案例融入地理教学素材,普及乡情学问。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内,深化社区、工厂、村庄、野外、场馆开展一系列的调查、宣扬、访问等活动。通过老师的现场教学和有关人员的具体讲解,联系所学的地理学问,加深对家乡地理现象的理解,
12、了解家乡地理事物的改变动态,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回报家乡和祖国。 另外,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化,是在学生学习地理时对其进行价值观教化的重要体现。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增加对资源、环境的爱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加关切和爱惜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贯彻这个精神应从教化学生爱护身边的环境做起,如让学生参加家乡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体现环境爱护的紧迫性,在环保日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开展环境爱护科普宣扬活动,增加学生的主子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部.基础教化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化报,2001,(7):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s:/www.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1 667143.htm,2010.7.(29). 3杜宗勇.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D.兰州:西北师范高校,2009,(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部.一般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S.北京:人民教化出版社,2003. 5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高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