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下册《通分》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五年级下册《通分》数学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版五年级下册通分数学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通分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通分数学教案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师:今日上新课之前老师按例要来考考你们对以前的学问驾驭的如何?情愿接受考验吗? 1.口答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9和27 8和9 6和8 先独立思索一下,然后举手回答,并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指名学生口答。 师:看来大家对最小公倍数的求法驾驭不错。下面请看:小黑板出示。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 ()/10=6/() = ( )/( ) 同桌相互说一说,并说出思索过程。指名口答时再说说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 3.把下面分数约分。 14/16 15/27 36/24 独立完成
2、,指名口答。并探讨约分时的分子和分母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在约分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发生变更? 过渡:今日我们将接着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学习新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教学例题 (1) 出示例题4:把3/4和5/6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师:你会运用以前学过的学问进行改写吗?试试看。做完之后和同桌探讨以下问题。同时出示探讨题:A把这两个分数改写成分母相同的分数,首先要确定什么?B在改写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改变?什么没有发生改变?改写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在自己本子上独立尝试完成,师巡察,发觉不同方法者请板演。 (2) 讲评板演时围绕2个探讨题绽开。指名说说改写时首先确定的是什么?
3、师:对呀,要想改写成分母相同的分数首先应当确定用几来做分母。那请同学们说说这几位同学分别是用什么做他们的分母的?(指名口答)那有没有更大的数分母呢?(指名举例) 师:哦,看来可以用来做他们分母的数还真不少!那么谁来说说在改写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改变?什么没有发生改变呢?(指名口答)师引导并强调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变大了,但分数的大小没变。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做的。 (3)师:其实呀刚才大家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学会了一样新学问,就是通分。(板书:通分)像刚才大家把3/4和5/6这两个原本分母不一样的分数,分别改写成了分母一样,而又大小不变的分数,这个过程就可以说是通分。书上是怎么说的呢
4、?我们不妨打开书原来读一读。 (4)生自学书本65页,然后指名说说什么是通分?什么是异分母分数?什么是同分母分数?(依据学生回答是板书: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问:那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有什么条件吗?(引导回答和原来分数相等,并板书在横线上) (5)师:这个相同的分母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叫公分母。(指板演题)谁来说说这几位同学各取什么为他们的公分母?(学生口答) 师:那为什么不取10或者20呢?肯定要取12、24、48、?它们和原来这两个分母有什么关系?(引导回答出是原来两个分母的公倍数) 师:比较一下,用哪个数做公倍数比较简洁?那12和4、6有什么关系呢?那么你们认为通分时我们一般用什么做
5、公分母比较简洁呢?(引导归纳:通分时一般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6)把3/4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乘3,那为什么5/6的分子和分母都乘2呢? (7)小结:现在你能告知老师通分时要留意点什么呢?(学生自由说)那现在我们立刻来试一把,看看大家能不能顺当的完成。 2.教学“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在书本65页,一人上黑板板演。师巡察发觉问题,个别辅导。 (2)全班讲评。师:1/6和4/9的公分母18是怎样确定的?那你认为要完成通分须要几步走呢?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1.确定公分母(两原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化成同分母分数。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练一练” 上下
6、齐练,3人板演。师巡察辅差,发觉错误。 集体讲评时强调:有没有用每组中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是不是规范得书写通分过程。 2.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通分的方法,以及通分后的分数在图中如何表示? 3.练习十二第2题 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开火车回答。并要求说出是怎么找到每组分数的公分母的? 4.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检查,做出推断。指名说出看法,共同评议。 探讨:通分时简单出现什么问题?你认为要使通分既正确有简洁的关键是什么? 5.练习十二第4题(看时间而定) 学生分组练习,全班大比拼。最快的同学上黑板展示。集体评议,再次强调通分的关键。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
7、有什么新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约分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约分数学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 探究并驾驭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 经验视察、操作和探讨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 重点难点 重点:驾驭约分的方法。 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精确地推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三、 教学设计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前边我们学过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谁还记得呢? 2、 生说定律并举例。 3、 今日我们来学习约分。 (二)揭示课题,探究新知 1、 那么同学们请看教科书47页上面
8、的主题图,说说涂颜色的部分是几分之几? 2、 它们有什么关系?小组探讨。 3、 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知道 1 12 2 = = 3 32 6 2 22 4 = = 6 62 12 4 42 8 = = 12 122 24 4、 那么,我们反过来 8 82 4 = = 24 242 12 4 42 2 = = 12 122 6 2 22 1 = = 6 62 3 5、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6、 1/3 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7、 我们也可以干脆约去24和8的最大公因数8。 (三)巩固新知,接着练习 1、 教科书48页试
9、一试,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准。 2、 师小结,强调重点。 3、 接着练习,练一练12。可让学生到黑板做,易错的集体订正、强调。 4、 在练习中,针对错误比较多的,进行集体讲解,少的则个别讲解。 (四)课堂小结 1、 今日我们在复习分数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如何约分。 四、 板书设计 约分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 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仍旧以复习旧知为突破口来绽开教学,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自己尝试,老师讲解之后让学生尝试类似的习题,通过错误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留意。但有的学生在约到最终时不能确定是不是最简分数,此处问题有待后
10、期的反思。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容积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容积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事例,经验探究容积计算问题的过程。 2、驾驭计算容积的方法,能解决有关容积的简洁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容积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课前打算:每人一个水杯、水、把教材上第33页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老师拿出一个保温杯:同学们,水杯是大家特别熟识的一件生活用品。老师这里有一个水杯,看着这个水杯,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如: (1)这个水杯的体积是多少? (2)这个水杯的高是多少? (3)这个水杯的底面直径是多少? (4)这个水杯的
11、底面周长是多少? (5)这个水杯能装水多少? 第(5)个问题假如学生想不到,老师启发:这个水杯是干什么用的? 2、师:看着一个水杯,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数学问题,真是不简洁。刚才有人想到“这个水杯能装多少水”,这个问题就很好。谁知道,这个水杯能装多少水,在数学上叫做水杯的什么?(容积) 师:对,水杯能装多少水叫做水杯的容积。 板书:容积。 3、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这个水杯的容积和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预设:不相等。因为水杯有厚度,容积小于体积。 假如学生有其他的说法,只要有道理,就赐予确定。 二、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上的问题和图:同学们对体积和容积这两个概念已经很清晰了,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关
12、于体积和容积的问题。 出示教材的问题和图,指名读题。 师:第(1)个问题很简洁,大家看第(2)个问题。谁知道求这个水杯能容纳多少毫升水,求的是什么?(容积)对,要求水杯的容积须要知道什么?(杯子里面的高和直径)很好,那同学们看题中告知了吗? 预设:没有,但是,可以计算出来。用外面量的高和底面直径减去水杯的厚度就能求出来。 师:真聪慧。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留意,第(2)题求的是毫升,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个别指导。 2、沟通学生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谁来说说第(1)题你是怎么算的? 3.14(72)21838(立方厘米) 内直径:70.825.4(厘米) 内高度:1
13、80.8216.4(厘米) 容积: 3.14(5.42)216.4 375(立方厘米) 375(毫升) 假如学生计算内直径或高时,只减去一个0.8时厘米,可让学生探讨一下,形成共识。 3、师:刚才我们已经计算出了保温杯的体积和容积,谁能说一说,计算容积和计算体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相同点: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这个公式来解决。不同点:容积计算用从里面测量的数据,体积计算用从外面测量的数据。 4、老师说明,杯子能装多少水,可以用容积单位,也可以用质量单位,并介绍1毫升水重1克。然后,让学生推算出1升水重1千克。 5、提出问题(3):假如把6个这样的保温杯倒满,大约须要多少千克水?请同学们自
14、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全班沟通。 师:谁情愿把你计算的过程和结果给我们介绍介绍? 答案:37562250(毫升) 2250毫升2.25升 225升水重2.25千克 三、实际测量 1、师:今日,我们学习了容积的计算,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水杯,量出它的内直径和高,算出这个水杯大约可以装多少水? 学生拿出自己带的水杯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沟通测量的方法和计算的结果。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如: (1)用直尺干脆测杯子内直径和高。 (2)用直尺测量出杯子的高,外直径和杯子的厚度。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通过计算水杯的容积,我们知道了水杯能装多少水。假如不测量,不求容积,怎样用天平称出这个杯能
15、装多少克水呢? 预设:可以先用天平称出空杯子的重量,再称出盛满水后杯子的重量,用盛满水后的重量减去空杯子的重量就是水的重量。 学生说的不完整,老师补充。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真聪慧,一个水杯装满水,能盛多少水的问题,同学们解决了。假如一个水杯不装满,你们能计算出杯子中有多少水吗?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自己读题。 师:求这个玻璃杯中有多少升水是求这个玻璃杯的容积吗? 生:不是,因为杯中水面的高度是15厘米,而整个水杯的高度是25厘米。 师:那这个杯中的水有多少升呢,请同学们自己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沟通。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3.14102154710(立方厘米
16、) 4710立方厘米4710毫升=4.71升 2、练一练第2题 师:下面我们来看练一练的第2题,请同学们先自己读题。 学生读完后,老师提问。 师:谁知道每升柴油0.85千克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每升柴油不到1千克,才0.85千克,柴油比水轻。 师:谁能说一说求这个油桶能装柴油多少千克,怎样计算? 生:要求出油桶的容积,这也就是油桶中能装多少升柴油,再用所装柴油的升数乘0.85,就能求出这个油桶能装柴油多少千克。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沟通。 答案: 3.14(42)2675.36(立方分米)75360(立方厘米) 75360立方厘米=75.36升 75.360.
17、8564.06(千克) 3、练一练第3题, 师:请同学们先读读题,想一想这道题与第2题有什么不同? 生1:这道题中告知了我们底面的半径,第2题中告知了我们底面的直径。 生2:第2题要求柴油,第3题是汽油,汽油比柴油轻,每升才0.74千克。 4、练一练第4题,计算环形柱体的体积,可先探讨一下怎样计算,再由学生独立完成。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 答案: 1米=10分米 3.143210=282.6 (立方分米)=282600 (立方厘米) 282600立方厘米=282.6升 282.60.74209 (千克)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第4题,这是一个环形柱体,谁知道该怎
18、样计算它的体积呢? 生:用外面这个柱体的体积,减去里面那个空圆柱体的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沟通。 答案: 20+5+5=30(毫米) 3.14(302)234=24021(立方毫米) 3.14(202)234=10676(立方毫米) 2402110676=13345(立方毫米)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驾驭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培育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实力。 3培育学生归纳、概括的实力。 重点难点 1重点:驾驭驾驭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难点:敏捷选择求两个
19、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具打算 投影。 数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学问。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2。 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先独立思索,用自己的想法试着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小组探讨,相互启发,再全班沟通。 (3)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6和8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8,16,24,32,40,48. 方法二:先写出8的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0、。 8的倍数:8,16,24,32,40,48. 方法三:先写出6的倍数,再看6的倍数中哪些是8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 方法四:从小到大写出8的倍数,边写边推断是不是6的倍数,第一个是6的倍数的,就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视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沟通。 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别状况: (1)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指出:像这样能够干脆看出最小公倍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公倍数了。 3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
21、成,然后说一说哪几组数属于特别状况? 再让学生说一说这几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什么? 你能总结一下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与特别状况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先相互沟通,再汇报,总结: (1)假如两个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其中的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假如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 (3)一般状况,可以先写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再从中找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区分是最大公因数从大到小找,最小公倍数从小到大找。 随着学生的总结汇报,老师出示下表。 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
22、 5完成教材第91、92页练习十七的第4、6、7、8题。让学生先独立思索,做出解答。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并提问:为什么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完成教材第92页练习十七的第9题。 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完成,并说一说思索过程。 可以这样想:先从小到大写出36的全部因数,然后从中依次视察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 (四)思维训练 1火车站是410路和901路汽车的始发站,410路每隔10分钟发一次车,901路每隔15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汽车同时在早5:30同时发车后,到中午12时10分有多少次是同时发车的? 2兄弟三人同一天从家动身外出打工,老大15天回家一次,老二20天回家一次,老三10
23、天回家一次,下一次兄弟3人同一天从家动身至少须要多少天? 3已知a、b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72,且a、b不成倍数关系。求a、b各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般状况下,我们可以先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找出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另外,还有两种特别状况:一种是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另一种是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进行了对比,并能娴熟应用最小公倍数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
24、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视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 驾驭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
25、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假如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探讨: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老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老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
26、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 ,即3个 块,把3个 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即 块,因此,34=3/4 (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视察13= 34= 这两道算式, 想一想 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状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
27、2)总结三点 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假如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a/b (b0) (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5)分数与除法有区分吗?区分在哪里? (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教学例3:出示题目 (1
28、)列出算式。板书:710 (2)怎样计算?。710=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二的第1、2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怎样计算。 第3、4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5、6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作业:练习十二7-11题,选作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学问,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例1:13= 1/3(个) 例2:34=3/4 (个) 例3:710= 7/10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驾驭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 通过实际生活中箱装牛奶的排列方
29、式,感知生活中有数学。 3.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4.熟记20以内质数,能精确地辩识一个常见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5.通过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力。 6.能对现实生活中箱装饮料罐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说明。 二、教学工具: CAI课件、题单1张。 三、教学过程: (一)、生活实例引入 1.视察生活:同学们,我们所喝的液体牛奶通常都是排在长方体的纸箱中。 请你们猜猜看:通常一箱牛奶的总数量会是些什么数? 师:真是这样的吗?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箱装的牛奶,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每箱共有多少盒?是怎样排列的?用算式表示。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的右侧:24=4
30、615=3512=34 2.实际数量的多种排列方法,分析可行性: 这些数量装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还可以怎样排?(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排列方法,老师补充前面板书。) 板书:24=46=38=212=12415=35=11512=34=26=112 提问:你觉得哪种排列方式,实际生活中采纳的可能性最小?(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勾一勾。) 为什么?(不便携带) 3.比较质疑,引入新课: 现在老师这儿有13盒牛奶,假如将它们排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要求每排数量相等,可以有哪些排法?17呢?19呢?(学生思索,同桌说一说,老师板书在黑板左侧) 板书:13=11317=11719=119 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
31、数吗? 据学生回答板书,同时说明:像的这样的数还有许多。 (二)、探究新知 探究质数意义。 1.想一想:为什么右边的数量可以排成多行多列,而左边的数量不能排成多行多列呢? 四人小组探讨(提示:跟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有关。细致视察左边这些数的因数,你发觉了什么?) 汇报:(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CAI整理揭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 强调: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如:13只有1和13两个因数,17只有1和17两个因数:19也只有1和19两个因数; 所以13、17、19都最质数。 2.再举几个质数,并说明理由。 3小组合作:找出自然数120中有哪些数是质数? 4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找出
32、来的。(学生汇报后CAI出示) 探究合数。 1.用质数推断合数:右边这些数也是质数吗?(不是)为什么?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它们至少有几个因数?(3个) CAI揭示: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合数。 强调: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2.请你再举几个合数,并说明理由。 3.巩固意义:你觉得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关键是什么?(因数的个数。) 4谜底揭晓:日常生活中一箱饮料的总数量通常是些什么数?(板书:合数)很少采纳什么数?(板书:质数,揭示课题。) 5小组合作:找出自然数120中的合数。 6学生汇报,老师用CAI出示。 (三)通过视察自然数120中的质数和合数,引出“1”: 1
33、.刚才我们用找因数个数的方法,找到了自然数120中的质数有多少个?(8个)合数有多少个?(11个)一共有多少个?(19个)还漏掉了哪个数呢?(1) 2.提问:1是质数吗?是合数吗?为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CAI揭示: 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四)发展练习:CAI协助演示指导学生完成题单。 1是的就在对应的表格中画“”。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2.依据1小题填空 (1)最小的奇数是( ); (2)最小的质数是( ); (3)最小的合数是( ); (4)既是偶
34、数又是质数的只有( ); (5)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 )。 3.推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自然数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 (2)除2以外,全部偶数都是合数。 ( ) (3)全部的奇数都是质数。 ( ) (4)9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 ) 4.嬉戏:看看谁是今日的幸运之星。 学号数同时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的就是今日的幸运之星哟! (1)小于20; (2) 是一个奇数; (3)是一个合数; (4)是5的倍数。 今日的幸运星是( )号! 5自我介绍:依据自己的学号数,说出这个数的特征,能说多少说多少。 四、教学结束: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新学问。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数学教
35、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情分析: 学生已驾驭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觉这样的地砖必需“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育学好数学的信念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
36、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日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爱好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沟通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肯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
37、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觉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细致视察,你们发觉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觉在小组里沟通。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依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状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老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
38、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假如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2.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学问?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驾驭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洁的整数比”,会依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2、培育学生自主迁移、自主构建学问的实力。 3、搞清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分与联系,建立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念,对学生进行辨证唯
39、物主义的思想教化。 教学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教学难点: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分和联系 教具:小黑板 一、故事引入 引言:同学们知道猴子最爱吃桃子,下面就来看一看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管辖的猴群分为三个组,一组有4只猴分得3个桃,二组有8只猴分得6个桃,三组有12只猴,分得9个桃。请问猴王的安排公允吗? 让学生思索:每只猴分得几个桃?桃与猴的比怎样?比值是多少?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 68 912 3:4 6:8 9:12 =3/4 =6/8 =9/12 =3/4 =6/8 =9/12 1、三个除法算式有什么关系? 2、三个分数的值相等吗? 3、三个比相等吗?(相等)为什么? 4、猴王的安排公允吗?(公允)为什么? 是啊!猴王的安排是公允的,由于它的公允才被众猴推为猴王。 三、探讨规律 师:上面的三个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比的前后项变了,比值没变。 师:比的前后项是如何改变的?改变有没有肯定的规律可循?下面我们来共同找寻、共同探讨。 1、首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视察前后项的改变:前项36(39、69),后项48(412、812)分别是怎么改变的?让学生通过“视察思索探讨”后回答,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32):(42)=6:8 3:4=(33):(4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