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学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虞美人学案虞美人 虞美人教学目的:1.驾驭有关词的文体学问。2.在诵读.品尝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鉴赏实力。3.学会选择恰当的意象来写愁。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2.如何通过词眼来分析课文。学习过程:1.学法指导。(1)确定反映主要内容的或情感基调的字或词。(2)作品是如何渲染这个字或词的。写了哪些景物?(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意境)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修辞手法:比方、借代、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反复、对比、双关、反语、反问、互文、用典。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比方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加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加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呼告是为了表达感情更干脆等等。鉴赏诗词所要做的就是发觉修辞,干脆说明作用。写作手法:概念说明例句赏析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衬托,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
3、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孤独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恋恋不舍。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奇妙的比方,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调的新奇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建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
4、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衬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烘托是较大规模的衬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终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漂亮,反衬诗人惆怅苦痛的心情。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
5、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象征通过特定的、简单引起联想的详细形象,表现与之相像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悲伤。 对比比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比照,相互比较。“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从前旺盛和最终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剧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殊深切
6、,其中蕴含着诗人深厚的历史思索。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确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纳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心情微妙改变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心情,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
7、里点明白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衬托,构成一种情趣。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正侧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干脆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四周的事物,使对象更显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诗其次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
8、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惊慌状态突现出来。 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干脆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自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终完全消逝,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
9、予作者的心志。“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欣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2.知人论世。李煜,即李后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境况,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这首词采纳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二.详细研习
10、(1)这首词的情感核心是_(2)作者是如何渲染这种情感的?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妙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尽快完结呢?)_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_链接:“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忆江南“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较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目谁来?”浪淘沙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表现手法:_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剧烈的今昔对比让作者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尤其在这月明之夜。本词两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
11、什么特别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_归纳情感:_表现手法:_周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当还在吧,但也不肯定在。只是朱颜改谁的“朱颜”?宫女,词人,还是国家?(“只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归纳:物是人非的感慨小结:(用一句话说出整首词的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_(3)用这种方法分析晏殊的蝶恋花。 虞美人教案虞美人教案教学目的1驾驭词的文体学问,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2在诵读、品尝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鉴赏实力。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探讨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2、”(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备,达到了空前的旺盛,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绚烂的明珠。(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绚丽文化的骄傲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学问(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
13、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为了说明便利,似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明丽温庭筠、李煜、晏殊苏轼、柳永、秦观、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李清照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内容与形式总理。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境
14、况,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这首词采纳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解说:引导学生读注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2详细研习“春花秋月”本是美妙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无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15、”、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探讨:“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详细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究竟在怀念什么?学生探讨的干脆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索,诸如快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平安感等等。(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索问题。)“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间在不断消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改变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探讨:为什么词中两次提
16、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别涵义吗?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月是家乡明”“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变更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
17、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厚。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观赏品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的确把感情在升腾流淌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给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
18、。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溢悲恨激楚的感情色调,其感情之深厚剧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漂亮的诗歌是最无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5课堂小结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简单引起一般人共鸣的心情,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纳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爽
19、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播放音乐,在邓丽君虞美人的歌声中进一步体会这首词的意境。结合板书,背诵这首词。(解说:进一步确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四、布置作业1延长阅读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简单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预习思索题(1)雨霖铃和念奴娇的韵脚在现代汉语中也押韵吗?如何理解这两首词的用韵?(2)柳永和苏轼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试从题材范围、意境、造语等方面比较雨霖铃和念奴娇二词。虞美
20、人教案设计 虞美人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词的基本学问及词作者的相关状况;2.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对李煜的词风有肯定的了解。教学重点1.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2.提高诗歌鉴实力。教学方法在多媒体网络下的协作式教学。师生相互质疑、探讨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平台。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背景及词的相关学问;2、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词的音韵美;3、当堂背诵本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绚烂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五代时期
21、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今日我们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投影显示“观赏”片断)二、简介词的基本学问1.提问学生2.老师补充“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多媒体显示词的相关学问)三、简介作者由学生简介后,老师补充。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
22、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闻名的一首。(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四、配乐朗诵(范读)学生初步体会词的意境。五、集体朗诵(多媒体显示朗读MTV)依据学生朗读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关指导。六、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及课本注解分组探讨词的字面意思,依据学生驾驭状况质疑、答疑。(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相互质疑解答)七、品尝诗歌采纳分组协作探讨的学习方式。1、“春花秋月”原来是美妙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学生发言,各抒己见。老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对生活感到无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
23、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详细指的是什么?学生思索探讨,分小组发言。老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快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平安感。3.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由学生探讨发言。老师点拨:宇宙之永恒不变“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对比手法人生之短暂无常“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4.品尝观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引导学生思索词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
24、感情?还有哪些诗句中用了这种手法来写愁思?激发学生思索,小组协作探讨,发言。启发学生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索其所含的意味。老师点评: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以水喻愁(比方)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运用比方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学生思索,然后列举一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5.学问延长探讨:词中两次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
25、特别固定的涵义吗?启发学生思索,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探讨。由“月”而“柳”、“长亭”。老师点拨:月:怀念亲人,怀念家乡之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秦时明月汉时关。柳:同“留”,依依惜别之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长亭:送别之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八、播放歌曲虞美人屏幕播放邓丽君演唱的MTV。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体会词的意境。九、学生背诵全词。加深体会词人的感情十、延长阅读(课堂练习)1、课后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练习
26、: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忙,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下面对于词句比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1.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忙”比方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2.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方国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击。3.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方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行得。4.以“水长东”比方自己的愁苦将会象东流水一样滚滚东去,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无忧了。2.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1.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这首词是李煜的早期代表词作之一。2.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疾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
27、匆忙。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的哀伤。3.词的下阕,抒写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苦痛的怨恨。4.这首词语言清爽、情调哀怨,情景交融。参考答案:!、D2、A十一、小结李煜后期的词作语言清爽,采纳了白描手法写情。抒发的是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很强,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十二、播放歌曲虞美人学生学唱,体会词的意境。十三、课后思索试分析本词的主旨,找出词的“词眼”。 第13课虞美人蝶恋花教学案苏教版 第13课虞美人蝶恋花作者简介生平经验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
28、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在位15年,世称李后主。975年宋灭南唐,李煜被俘至汴京(开封),978年七夕是他41岁生日,宋太宗命人在宴会上赐毒酒将他毒死。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别为一格。又通晓音律,精别雅郑,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又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主要作品现存词40余首,代表作有相见欢虞美人望江南等。评价与其父李璟并称“南唐二主”,俱为五代闻名词人。有“千古词帝”之称。 生平经验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小时即有才名,7岁能做文
29、章。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主要作品有珠玉词及清人胡示堂所辑晏元献遗文传世。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等。评价有“太平宰相”“导宋词之先路”的美誉。 (一)背景链接虞美人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倒戈,被送往汴京(现在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赐酒将他毒死,死时41岁。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之君对他过去的美妙生活记忆犹新,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蝶恋花晏殊早年显
30、达,诗酒成为他生活的中心。晏殊的词作擅长造语,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苦心刻画而又不显斧凿痕迹的丽句,在他的词中非常多见。他在写景方面具有特色的作品比较多,影响较大。蝶恋花是一首怀人之作,与晏殊离别的人是一位女性而且一去不回,也未曾留下地址。整首词所写事务发生的时间,就在前一天的黄昏到其次天的早晨,并且事务的干脆结果是晏殊彻夜无眠,哀思不已。(二)常识整理.文学常识词的有关学问.文化常识燕子意象“燕子”在古典诗词中,含义比较丰富。比如:(1)在诗人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一句中,表现春光的美妙,传达惜春之情。(2)在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31、百姓家”一句中,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皆非、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3)在诗人张可久的塞鸿秋春情“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一句中,象征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4)在诗人周邦彦的满庭芳“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一句中,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5)刘天游的风流子“东风长是客,帘栊静、燕子一双飞”一句,表现了词人在面对漂亮的芳草繁花春景时,触景生情,从而产生的对美妙爱情的憧憬。(三)博览悦读虞美人今昔对比赏析虞美人这首词通过今昔交织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妙。“春花秋月”
32、这些最简单勾起人们美妙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新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境况,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妙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妙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很多多的事究竟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日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尽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懊悔之意。问每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
33、。“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妙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这精神上的苦痛真让人难以忍受。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接着;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熬煎。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
34、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详细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的江山、华丽的宫殿也许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当然详细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妙事物、美妙生活的象征。“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厚。一二两
35、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剧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懊悔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终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
36、”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方满腹的愁情,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淌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全词以明净、凝练、美丽、清爽的语言,运用比方、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虞美人(一)字音识记1.虞美人(y)2.李煜(y)3.不堪(kn)4.雕阑(ln
37、)5.玉砌(q)6.槛菊(jin)7.不谙(n)8.彩笺(jin)(二)词语说明1.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完结2.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堪:忍心3.小楼昨夜又东风东风:名词作动词,刮起东风4.雕阑玉砌应犹在雕阑:雕花的栏杆砌:台阶5.槛菊愁烟兰泣露槛:栏杆泣:似在饮泣6.罗幕轻寒罗幕:丝织的帷幕7.明月不谙离别苦谙:熟识,知晓8.斜光到晓穿朱户朱户:朱门,指精致的宅第9.昨夜西风凋碧树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落10.欲寄彩笺兼尺素彩笺:彩色的信笺尺素:书信的代称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学习目标1.了解李煜、晏殊的作品风格。2.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鉴赏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把握人
38、物形象。其次步精读课文细揣摩虞美人(一)赏形象1.“春花秋月”本是美妙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答:明确:“春、花、秋、月”的确是美妙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变更,这些美妙的事物已经不属于自己。原来锦衣玉食,有如花宫女朝歌夜弦相伴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哀痛,这样美妙的事物不如结束的好。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答: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词人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蜂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这一句表达了词人思念故国家园及他做帝王时的生活。(二)赏语言3.有人说这首词中的虚词运用得很妙,能够虚处传
39、神。请举例说明。答:明确:“春花秋月何时了”,一个疑问代词“何”,写尽了春花秋月带给李煜的伤痛,写出了李煜怕见春花秋月的心情。“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副词“又”,承“何时了”而来,怕见春花秋月,偏偏东风又来,春花又开,偏偏来撩拨你的愁思,与你犯难。词人的无助与无奈、苦痛与悲伤,借这个“又”字进一步呈现出来。“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个范围副词“只是”,突显了物是人非的凄凉。4.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请简要分析。答: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变更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乐尊荣到忍辱蒙羞)。(三)赏技巧5.本词采纳了虚
40、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明确:上片“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实景,接着转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往事知多少”,这里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突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又是虚写,作者再一次沉入到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下片一起先虚写“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他把“雕阑玉砌”与“朱颜”比照着写,饱含物是人非之感,最终他把这一切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以愁驭文,行文跌宕起伏。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答:明确:(1)运用比方,显示愁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不舍昼夜,将人事无常与天地
41、运行联系在一起,化一己之悲为人类悲情。(2)好处有三点:以有形的“水”比方抽象无形的“愁”,使“愁”详细、形象、可感;“一江春水”形象地写出愁情之多、之深、之重;以江水东流比方愁情之长,写出了愁的连绵不断、无穷无尽。(四)赏情感7.词的开头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答:明确:“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写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是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蝶恋花(一)赏形象8.词的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答:明确:(1)起句描写
42、了秋晓庭院中的景物:秋菊覆盖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好像在脉脉含愁;兰草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静默饮泣。(2)菊和兰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调(象征品行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调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出词中女主子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调。9.燕子双飞在词中有什么作用?主子公为什么会指责明月?答:明确:(1)“燕子双飞”是象征夫妻恩爱的意象,燕子双飞双宿,人却不能双飞双宿,反衬主子公的孤独。(2)明月本无知,不解离别苦,原本很自然,不应有恨;主子公却怨其照无眠,不解人意,这正是因离恨煎熬、彻夜无眠而移情于月的表现。(二)赏语言10.简要赏析“槛菊愁烟兰
43、泣露”中“愁”“泣”的妙处。答:明确:该句写秋晓庭院中的景物。用“愁”来表现菊在“烟”中所感,用“泣”来说明兰上何以有“露”,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表面上说的是菊与兰的心情,事实上是通过菊与兰的人格化,来表达主子公内心的哀愁。11.“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应如何理解?答:明确:“昨夜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极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吹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强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改变赐予主子公的剧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磨难1.从教材中积累南唐后
44、主李煜,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既不幸又幸运的人。本是逍遥人,却进朱门殿。生来帝王家,死成亡国魂。命运就是喜爱戏弄人,他本可以轻轻松松地去做一个游山玩水、吟诗作词的皇家子弟,可他前面的几个哥哥不是病死,就是死于争夺权位,最不想做皇帝、也没实力做皇帝的李煜却成了皇帝,最终落得个国破人亡。但若反过来说,作为才华横溢的词人的李煜,假如没有亡国的遭受,他的千古绝唱,又从何而来呢?2.从现实中积累李创利,1986年诞生在汕头,他是一位先天性脆骨症患者,身体骨折30多次。身高不到1米,体重不到15公斤。从小到大都是在别人异样的眼光和排斥中生活。在深圳通过创业,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的目标是建100所希望学校和成为
45、一位优秀的演讲家。磨难毁了他的人生,磨难更成就了他的人生。3.从名言中积累(1)逆境给人珍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夏衍(2)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建天堂的力气;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3)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胜利;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佩恩(4)磨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宝,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4.从佳作中积累我不可思议,假如幼鹰不独自经受自然的磨难,又怎能展翅于苍穹?我不可思议,假如梅花不独自承受秋风的萧瑟,又怎能傲放于严冬?我不可思议,假如男孩不独自承受摔跤的苦痛,又怎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儿?感恩磨难,它锻造了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感恩磨难,它淘汰了一个个骄奢淫逸的“心肝珍宝”;感恩磨难,它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绚丽,更加辉煌。 (二)这样运用素材精彩片段面对苦难,只有主动进取,英勇抗争,才能把磨难当作奋斗的动力。李创利,一位先天性脆骨症患者,在逆境中抗争,在磨难中奋进,最终拥有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