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演示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留意事项) 学生试验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探讨由上述试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讲解并描述下面我们分别探讨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缘由。 板书一、盐类的水
2、解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探讨(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播放课件结合学生的探讨,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 解原理。 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 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 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板书(1)CH3COONa的水解 CH3COONa+H2OCH3COOH+NaOH
3、 或CH3COO+H2OCH3COOH+OH 小结(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 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探讨分析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HCO3+OH(主要) 其次步:HCO3+H2OH2CO3+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
4、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 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 形式。 板书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探讨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缘由,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 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 酸性。 探讨以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由于NaCl
5、电离出的Na+和Cl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 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总结各类盐水解的比较 盐类 实例 能否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能 弱酸阴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Cl 能 弱碱阳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酸性 强酸强碱盐 NaCl 不能 无 无 中性 (投影显示空表,详细内容由学生填) 巩固练习 1推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F(2)NH4NO3(3)Na2SO4(4)CuSO4 2在Na2CO3溶液中
6、,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32)Bc(H+)c(OH) Cc(CO32)c(HCO3)Dc(HCO3)c(OH) 作业布置课本习题一、二、三 盐类的水解规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规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盐类水解现象和实质,并能说明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2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推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学习重、难点】1、盐类水解的实质2、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课前预习】一、盐溶液的酸碱性1.任何一种盐都可以看作是和反应的产物,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以把盐分为:如NaClKNO3用pH试纸检验水溶
7、液呈性如Na2CO3CH3COONa用pH试纸检验水溶液呈性如NH4ClAlCl3用pH试纸检验水溶液呈性2、以NH4Cl、CH3COONa为例分析盐溶液显酸性、碱性的缘由。【课堂学习】【归纳整理】依据课前预习的问题,归纳1、盐类水解的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_跟水所电离出来的_或_结合生成_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水的电离平衡_,从而使盐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或中性。3、盐类水解的规律:(1)强酸弱碱盐溶液呈,缘由: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离子结合,生成弱碱分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使增大,减小,(浓度)溶液呈性。
8、(2)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缘由:因为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结合,生成弱酸分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使溶液中增大,减小,c(OH)c(H+),溶液显性。(3)弱酸弱碱盐 【归纳整理】盐类水解的规律:_ 【沟通与探讨】依据盐类水解的已有学问,探讨一下盐类水解有什么特点?小结:只有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离子,如弱酸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才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盐类水解反应可以看成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由于中和反应进行程度较大,因而水解反应进行程度较小,为可逆反应。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因而盐类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4、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留意事项
9、(1)一般要写可逆“”,只有彻底水解才用“=”。(2)难溶化合物不写沉淀符号“”。(3)气体物质不写气体符号“”。2书写方法(1)弱酸强碱盐一元弱酸强碱盐水解弱酸根阴离子参加水解,生成弱酸。例如:CH3COONaH2OCH3COOHNaOH离子方程式:CH3COOH2OCH3COOHOH多元弱酸根阴离子分步水解由于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多步进行的,所以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也是分多步进行的,阴离子带几个电荷就要水解几步。第一步水解最易,其次步较难,第三步水解更难。例如:Na2CO3H2ONaHCO3NaOHNaHCO3H2OH2CO3NaOH离子方程式:CO23H2OHCO3OHHCO3H2OH
10、2CO3OH多元弱酸的酸式强碱盐水解例如:NaHCO3H2OH2CO3NaOH离子方程式:HCO3H2OH2CO3OH(2)强酸弱碱盐一元弱碱弱碱阳离子参加水解,生成弱碱。多元弱碱阳离子分步水解,但写水解离子方程式时一步完成。例如:AlCl33H2OAl(OH)33HCl离子方程式:Al33H2OAl(OH)33H(3)某些盐溶液在混合时,一种盐的阳离子和另一种盐的阴离子,在一起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水解趋于完全。可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水解生成的难溶物或挥发性物质可加“”、“”等。例如:将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马上产生白色沉淀和大量气体,离子方程式为:
11、Al33HCO3=Al(OH)33CO2能够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间发生双水解的有:Fe3与CO23、HCO3等,Al3与AlO2、CO23、HCO3、S2、HS等。 【试一试】推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KF(2)NH4NO3(3)Na2SO4(4)CuSO4(5)Na2CO3【归纳整理】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的留意点。【课堂练习】1、下列溶液pH小于7的是()A、溴化钾B、硫酸铜C、硫化钠D、硝酸钡2、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是()A、碳酸钾B、硫酸氢钠C、碳酸氢钠D、氯化铁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的是()
12、A、NH4+B、SO42-C、Al3+D、F-4、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NH4+、H+、OH-、Cl-B、Cl-、NH4+、H+、OH-C、H+、Cl-、NH4+、OH-D、Cl-、NH4+、OH-、H+5、推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能水解的写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NO3、Cu(NO3)2、Na2S、FeCl3、NaClO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 盐类水解其次课时 其次课时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 【复习】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学问。 (1)依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
13、液呈性,缘由; 氯化铝溶液呈性,缘由;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BCD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讲解】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上升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14、。 【设疑】如何推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依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推断依据。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讲解】“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 的酸性比酸性强。 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讲解】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多元弱酸溶液,依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溶液中, ; 多元弱酸正盐溶液
15、,依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溶液中, ; 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溶液中,阳离子有和,阴离子有,依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 晶体中, 在溶液中: 【例题】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讲解】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
16、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及 (2) 将(2)(1)得 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练习 1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BCD 12下一页 教学教案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盐类的水解其次课时 其次课时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学问。 (1)依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性,缘由; 氯化铝溶液呈性,缘由; (2)下列盐
17、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BCD 2应用试验手段,启发思维 试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视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缘由分析; 试验2将新制备的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比照比较。 现象; 缘由分析。 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上
18、升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学问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推断 依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推断依据。 例题: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 的酸性比酸性强。 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
19、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多元弱酸溶液,依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溶液中,; 多元弱酸正盐溶液,依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溶液 中,; 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溶液中,阳离子有和,阴离子有,依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
20、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中, 在溶液中: 例题分析: 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题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及 (2) 将(2)(1)得 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练习 1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BCD 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A中的和B的纯水中和 C中电子和中子D明
21、矾溶液中与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BC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学问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溶液(约1mol/L),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运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溶液和溶液的体积比约是。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在运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若用固体代替溶液,在运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缘由是。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
22、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试验1) (2)溶液的酸、碱性(试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学问,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方法:加酸(),抑制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溶液中混有杂质。方法:加热,促使水解,使生成除去。 4典型例题 5扩展 探究活动 探究试验 本节
23、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试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NaHSO4、NaHSO3、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探讨分析缘由。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学问,通过探讨分析,拓宽学问面,活跃学生思维。 探究习题 一题多变 原题: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l-NH4+H+OH-(B)NH4+Cl-H+OH- (C)Cl-=NH4+H+OH-(D)NH4+=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
24、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A)Cl-NH4+H+OH-(B)NH4+Cl-H+OH- (C)Cl-=NH4+H+OH-(D)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H4+Cl-H+OH-(B)NH4+Cl-OH-H+ (B)Cl-NH4+H+OH-(D)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推断肯定正确的是() (A)加入的碱过量(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A;B;D。 点拨:通过变更设问角度,变更化学过程,变更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灵敏性、敏捷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对同一学问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对同一学问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根据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问的实力,培育了学生思维的创建性。 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