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寓言诗两首》课堂导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寓言诗两首》课堂导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4课寓言诗两首课堂导学设计第24课木兰诗课堂导学设计24木兰诗名师导学1理清结构:2语言特色:作品语言朴实,通畅,丰富多彩。既有朴实的口语,也有精妙绝伦的律句。但它们在生动活泼的基调上取得了统一和协调。此外,如句型的或整或散、长短错综,大量的对偶、排比,富有表现力。这些都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表现力,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3把握重点:把握木兰的形象特点是学习的重点。木兰诗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也在情节发展中歌颂木兰英雄品质和女性美德。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调,而又真实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一般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捷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和善又坚毅英勇,
2、淳厚匝朴又机敏活泼,酷爱亲人义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酷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始终深受人们宠爱。4攻克难点:叙事情节详略得当是本文的难点,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具体,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打算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详略分明、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5质询疑点:(1)“唧唧复唧唧”原委是什么声音?对此历来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合乎情理合乎文意的理解即可。(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
3、也属此说的确,父母假如听到女儿的叹息,肯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颂的,歌颂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冲突。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融合在一起的。此外,这首诗巾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作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作叙事人的转述。第1课诗经两首课堂导学1诗经两首名师导学1理清结构:2语言特色:(1)这两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2)这两首诗还采纳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联绵字,以增加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关雎中“窈窕”是叠韵;“参差”
4、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语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用韵方面,这首诗实行偶句入韵的方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改变,极大地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3)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唱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情感。3把握重点:理解关雎的表现手法。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予。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相守不离”,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淌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
5、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予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4攻克难点:理解蒹葭的音乐美。重章叠唱回环往复是诗经的一大特色,蒹葭亦如此,第一章实行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字,这样全诗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只有每章最终一句改变成五字句。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改变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5质询疑点:对关雎一诗表现形式的不同理解。对这首诗
6、的表现形式,历来有两种看法。即在赋、比、兴几种表现手法中,有人认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描写是比兴,由河洲的禽鸟和水中的荇菜“兴”起君子求淑女的愿望,这就是诗的主题。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此诗自始至终用的都是“赋”。认为这是一首写实的情歌,小伙子看上了河上采荇菜的劳动少女,于是表示了仰慕之情,无论“雎鸠”的鸣声也好,采荇菜的场面也好,都是“君子”身临其境耳闻目见的,当然属于“直陈其事”的“赋”了。这些说法都能言之成理,读者不妨互参。24诗两首 24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育健康高尚的
7、审美情趣和审美实力。 3.培育学生鉴赏诗歌的实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支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宏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的力气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今日我们一起来观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密切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朗读诗歌 1.前提:扫除字词障碍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祷()祷告,向神祈求保佑。衍() 2.朗读诗歌 老师配乐范读。 学生配乐仿读。 朗读指导:留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焦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
8、,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知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兴奋,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稀里糊涂。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淘气的语气。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淘气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三、感悟诗歌 1.老师导语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欢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生: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沟通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 2.合作学习 分组共同研讨下列问题(注: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在朗读诗歌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
9、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爱用花朵比方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漂亮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调,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宠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颖而奇妙。 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当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为什
10、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焦急,这种惶急的心情确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沟通,老师参加指导,注意激励。 四、拓展训练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如涓涓细流时时培育着我们,现在请同学们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 (尝试写诗,教育作指导,进行激励性评价。) 五、课文小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欢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沟通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
11、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诵读的本文。 六、作业 背诵诗歌。 其次课时 纸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朵金色花,表达了孩子对母亲至真至纯的爱,一只小小的纸船又寄予了一个游子母亲多么深厚的思念?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闻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尽管船外是漂亮壮丽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观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用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
12、飘流到日夜惦念的母亲身边。一个独特的物象,寄予了诗人对母亲无限的眷念之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情感的世界,感悟纸船 二、朗读诗歌 1.老师配乐范读。(有条件,可放录音。) 2.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3.学生齐读、自由读。 三、感悟诗歌 1.导言: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母亲的深情呼喊,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2.合作学习 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伤? (一个人假如有初次离开母亲远走他乡的感情体验,就能深切地理解这首小诗的感情。始终在母亲身边,习以为常,感受钝化了。一旦远走,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惦念妈妈的味道,最是难过。有这样的体验,就能理解她的“悲伤
13、”,理解她的眼泪。) 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 (诗歌抒情总要借助某种形象,作者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伤归去,纸船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无以寄予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第三节是诗人绽开的联想,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这一想象新颖大胆,充分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充分的探讨,对于不理解的地方,组内,组之间,以至全班进行沟通,老师从旁参加,重在指导与进行激励性评价。 四、再读诗
14、歌 这首诗构思新奇,诗人采纳借物抒怀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又详细,既含蓄又深厚。诗歌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的思念相协调。请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诵读这首诗歌。 五、拓展训练 金色花和纸船这两首诗都借助详细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诗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 六、作业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