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人教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人教版-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中例证、比照、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 “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 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J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学下 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
2、(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 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二)课文第2. 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 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 反两方面比照论证,突出强调了 “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认了与论题相 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 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
3、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 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 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 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开展到 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 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眼力。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 行论证。所
4、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贿秦澳国入朝。)(2)层次分析。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求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 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一一历史教训。)问:“有如此之势
5、”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3)诵读练习并检查。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清楚(教师可以作示X诵读)。5 .诵读第5段。(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 一句有什么联系? (“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问:这样来比拟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 一 格。)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6、: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 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 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遭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6 .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1)
7、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 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 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那么直 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 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 是为辽、西夏“积威之
8、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 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 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 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 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 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 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二(2)运用比拟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方式
9、同前。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拣秦”。苏洵说的“弊在路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 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 魏”的方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再讨论不同点。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那么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 败约,自相残杀一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 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哀的感情一一这是基本
10、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 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一一这是布局上的不同。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主旨)宋朝与西夏一一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国之下(二)补充史料。1 .然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奏之欲无厌,本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史记苏秦列激载苏奏说韩宣王日:“大王事秦,奏必求某某、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 与那么无地以给之,不与那么弃前功而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 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创矣2”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史记魏世家)载:“安?王
11、元年,奏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泰温 以和。三年,奏技我四城,新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 予奏某某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素也。今王俊欲地者制全,使欲望者制地,魏 氏地不尽那么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攻赵,围阕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赵封奢为马服君。公元前260 年,周赧王五十五年,起使赵括代廉颇,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 赵军,抗四十五万人。公元前257年, 周赧王五个八年,秦兵围某某,急,魏公子无忌袭杀晋鄙,夺军救赵,大破秦
12、军于某某城下,秦罢兵。公 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将桓攻赵平阳,杀赵将扈,斩首十万,同年十月,桓复攻 赵,赵以李牧 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奏军;赵封李牧为武安君赵世家系李牧破秦军事为十四年)。3 .后奏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赵,一军抵部,一军自某某拔狼孟、番吾,李牧击却之,公元 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围某某,赵大将军李牧击却之。(以上两条见算伯赞主编中外 历史年表).牧以谗诛,某某为郡。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使王苗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帮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 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恩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13、,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将王德忠赵,大破之,尽定 取赵地,获赵王迁。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秦王如某某。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击代, 虏王嘉,赵亡。(三)译文。六国的被攻破而(导致)灭亡,不是由于兵器不锋利,作战不得法,弊端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 (自己的)实力就要亏损,这是亡国的途径。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难道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回答 是: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是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的。(没有贿赂的国家)由于失去强大的 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所以说弊端在于贿赂秦国。秦国除了用攻战取得
14、的(地盘)之外,(还得到许多土地)小那么得到邑镇,大那么得到城池。比拟一下 秦国(由于六国行贿而)得到的地盘,与战争取胜得到的地盘,它的实际数目将多到百倍;六国(由于贿 赂秦国而)失去的地盘,比他们由于战败而失去的地盘,它的实际数目也要多到百倍。那么,奏国最向往 的,诸侯最怕的,从根本上说,就不由战争决定了。想想他们的祖先,暴身于霜露之中,披荆斩棘,才得 到很少的土地。(他们的)子 孙却不爱惜,拿来就送给别人,如同抛弃小草一般,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 天割让十座城池,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稳睡眠。(第二天)起来看看四周的边境,秦兵又到(那里)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的秦国的欲望
15、却是没有满足的,奉送得愈是频繁,(秦国)的 侵犯也就愈是厉害。所以,不须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那么,开展到颠覆的结局, 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来事奉秦国,如同抱着柴禾去救火,柴禾不断,火就不灭J 这话是说对了。齐国未曾贿赂秦国,终于随着五国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他)结交秦国而不帮助五国的 原故,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难免要灭亡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开始还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坚守国土, 行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能后灭亡,这是用兵(抗敌)的功效啊。等到燕太子丹以 荆轲(行刺)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加速了祸患的来临。赵国曾经五次与秦国作战
16、,两次失败而 三次胜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溃秦军。等到李牧由于谄言而被杀,某某才成为秦国 的郡邑,可惜他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逐渐征伐(天下)将近结束的时 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因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假使当初(韩、魏、 楚)三国能够爱惜各自的国土,齐人不归服秦国,(燕国的)刺客不起身赴秦,赵国的良将仍然健在,那 么,谁胜谁负的命运,谁存谁亡的道理,(从六国方面说)应当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结局)或许不是轻易 可以确定的。哎!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以事奉秦国的诚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大家) 合力向西进军
17、,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可悲呀!有如此强大的国势,却被秦国的一贯暴 力所挟制,一天天地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的道路)。(所以)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敌人)蓄 积起来的威势所挟持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然而还有能够不(靠)贿赂而战胜秦国的 趋势。如果凭着这么大的天下,却(去)蹈袭六国灭亡的旧事,这样(治国者的胆略和智慧就)一又在六 国之下了!赵三国不赔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 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 不赂秦:这两国都能
18、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 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沫,用武不终,因而“某某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 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 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 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 “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 否认了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防止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 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 2. 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三)
19、怎样理解第七第5段?分析:本文2、3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 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X,以此同史实相比照, 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比照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 未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来王朝在景德元年 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澧渊之盟”。 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平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 屈辱政策,虽可苟
20、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 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路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 篇本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 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那么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 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 与分寸感,恰到好处。(五)本文的
21、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 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 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 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 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
22、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 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 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 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 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 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
23、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 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 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 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 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 赏识他的论文,在嘉佑年间,曾把苏询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 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佑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
24、 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表达这种文 体的特点。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X?这 些主X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 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异,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 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预习指导。1 .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四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 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
25、作者分析六国灭 亡的原因是什么。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 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 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 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2 .预习提纲:提纲力求表达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 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X读课文,注意下面
26、加点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拟。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泪()牧以?()诛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与()而不助五国也()粮而景从悉使()兵负草填之革灭()尽之标()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 注释,做 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六国互丧思厥先祖父始速祸焉至于颠覆(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盖失强援()今
27、言“华”为“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弊在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或曰:“六国”()或未易量()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5)文言句中假设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 号中),然后翻译。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至丹以荆卿()为()计。译文:(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赵尝五战于秦。其势弱于秦。3 .简介时代背景: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 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
28、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家,直逼黄某某岸的道 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澧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 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澧渊之盟”,每年向辽纳某某十万两,丝绢二十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 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某某十万两,绢十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纯某某七万 两、绢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 苏 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 统治者陈述政见。附)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29、1) sang shuai pti bao ji chan shU shu(5)c6ng zong(2)赢赢 赢殆 怕赔(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互 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先一一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 “后”相对。祖父一一名词,父亲的父亲。迅迅,快。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4)定数(命运)屡次计算交好饮(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拿攻克有人或许像还爱 惜吝惜发语助词(表原因)大概弊病困顿(失败)(5)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诸侯;秦。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6)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
30、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三)研习新课。1 .诵读第1段。(1)诵读的准备。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路秦”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间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末赂秦。“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2)诵读练习及检查。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2,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补充注释:“秦以攻取
31、之外”一一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 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一一“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 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厥一一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一一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然那么一一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判一一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理固宜然一一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
32、当然二古人云一一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法王说的,当时魏安留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赔秦,苏代不 同意这种做法。(二)找出本段中的论断。(“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二)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赔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3)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开头至“固不在战矣二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那么”,相当于“可见”。“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比照“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赔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
33、”、“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然那么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未。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4)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3 .诵读第3段。(1)诵读的准备。补充注释: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 下文“本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义不赂秦一一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那么。斯用兵之效也一一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后秦击赵者再借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缨王迁)三年(前233年), 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
34、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额聚代之。赵忽军 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某某为秦(郡地”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 两次。为郡,指某某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 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2)层次分析。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 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
35、有的不相同。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 者的批评态度。)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评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 一, yc o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
36、 赂者丧”。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 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问使”二号?(因为事 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那么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 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 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3)诵读练习并检查。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齐人未尝路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齐亦不免矣”中,“矣”有挖苦意。“借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向使,那么”,要读得语意连贯。(4)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 点“不赂者以贿者丧”。4 .诵读第4段。(1)诵读的准备。句意辨析:“那么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并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为秦人积威之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