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6278898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 济 法 课 件经济法课程介绍序言: 有位学者曾经指出:能够为人们所信仰的法律必须是能够给人们或至少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给人们带来“实惠的法律是很难成为人们“行动指南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能够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法律与社会的利益需求存在差距,以致执行起来尚不尽如人意。如2001年2月15日?南方周末?第16版,有一篇文章题名为?南北两律师叫板春运涨价?,认为铁路春运涨价没有按?价格法?第23条的规定举行听证会,属程序不当。从程序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假设铁路春运涨价按?价格法?规定举行了听

2、证会,听证结果是决定涨价,如何看待这一结果?有人会说价格听证会制度有待完善,以使之更好地反映民意;也有人会说只要按法律程序举行听证会决定铁路春运涨价就是合理的符合程序正义。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问题在于,即使按法律程序举行听证会决定铁路春运涨价,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除了多付车费、铁路多收入外,我们能否在一夜之间享受到铁路效劳的好转,人满为患的列车能否一下变得秩序井然,列车车速能否大大提升等等。 接下页显然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按程序涨价后依然存在,依然会给每位乘客带来烦恼和不便。假设铁路运营情况一切照旧的话,这些推测说明,至少在铁路涨价问题上,无论是否经过价格听证会程序,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是相

3、同的。当然我们并不能据此淡化甚至否认法律程序的重要意义,只是以此说明仅仅在形式上符合法律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实惠。在这个事例中,重要的不是程序,而是程序之外政府对此类价格问题应不应当干预,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干预。这一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家、组织、社会利益各方面的协调。在未能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的情况下,单纯采取听证会这样的程序约束,并不能使“纸面上的法变成“行动中的法。即使有关部门依程序来决定涨价,可以称其为“守法;但社会公众利益受损,并使社会公众不能由此而接受,社会公众不会因此而买“程序涨价的帐,相反会对?价格法?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信仰?价格法?。因为“只有满足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并

4、能带来效益最大化的法律,才能够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经济法?课程是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展,作为专业根底课在所有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开课。它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是法学体系中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经济体系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的组成局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经济法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宏观调控、标准和引导的作用。 因此?经济法?既是法学的重要分支,又是经济管理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本课程教学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让学生掌握根本的经济法律标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即知法、懂法是本课

5、程的直接教学目的,掌法、用法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基于以上特点和目的,本课程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经济生活,因此,在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思想看待问题,提高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各种经济管理工作奠定根底。二、课程的根本要求1.掌握经济法的根底知识2.掌握经济组织的有关法律制度3.掌握市场运行的有关法律制度4.具备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目 录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教材第一、二、三章) 第二章 企业法律制度(教材第四、五、六、八、九、十、十一章) 第三章 公司法

6、律制度(教材第七章) 第四章 竞争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二、十三章) 第五章 合同法(教材第十八、十九章) 第六章 产品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五、十七章)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40合 计 6第六章 产品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五、十七章) 作业8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教材第十八、十九章) 6第四章 竞争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二、十三章) 作业 8第三章 公司法律制度 (教材第七章) 8第二章 企业法律制度(教材第四、五、六、八、九、十、十一章) 4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 (教材第一、二、三章) 备注 讲课时数 章及内容 参考书目1. 潘静成 刘文华主编 ?中国经济法教

7、程?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杨紫烜主编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3、史际春主编 ?经济法总论?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4、刘文华 徐孟洲主编 ?企业法 公司法案例精选精析?法律出版社1999年5 许明月主编?经济法学论点要揽?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6 史际春主编?经济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 徐杰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020028 杨紫烜主编?经济法研究?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02003年9、吴大英 吕锡伟 ?法规草案的设计与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年10、江平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

8、版社 1999年11、孔祥俊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法律出版社 1998年12、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一、经济法的产生与开展 二、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三、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与开展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二、外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开展三、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开展 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 经济法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在其1755年所著?自然法典?一书中提出来的。该书第四篇是作者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法制蓝本,共12局部,其中第二局部是“分配法或经济法,有12条,其内容是就未来社会里“自然产品或人工产品的分配作出了规定。到

9、了19世纪3040年代法国另一空想共产主义者德萨米(Dezamy)在其所著的?公有法典?一书中也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这本书第三章论述的是“分配法或经济法。可以看出,两位空想共产主义者谈论的“经济法是在未来的理想社会公平分配财富的分配法。 接下页 1865年 法国小资产阶级激进分子蒲鲁东?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提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政治法和民法调整不了的经济关系,需要经济法来调整。他的观点更接近于现代经济法的主张。20世纪以来德国学者莱特在1906年创刊的?世界经济年鉴?中首先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1919年德国公布的?煤炭经济法?是第一部用经济法命名的法律。我国1979年以后,

10、第九届全国人大提出了?二、外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开展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 (1)、主体行为具有特定性:必须发生在国家管理本国经济运行和生产经营活动中。 (2)、主体之间有一定的隶属性(地位的不完全平等性):表现为组织上、意志上的隶属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3)、法律形态和组织形式上的多样性:国家管理机关、法人、自然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就国家管理机关而言,既有国家权力机关、又有国家行政机关;既有中央管理主体、又有地方各级管理主体;既有综合管理主体,又有专业管理主体和监督管理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取得(1)、法定取得: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取得。()授权取得:指依据有授权资格的机关的授权

11、而取得。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依据法律、法规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的决定、命令和特别授权而取得;(3)、其它方法取得:主要有特许取得,如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就是由国务院对整个进行管理和经营的实体。派生取得,如公司、企业的下属机构。 3、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1)、国家机关:在经济法律关系的范畴中,国家机关,主要是指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管理机关可分为部门性管理机关和职能性管理机关。国家机关作为经济法主体具有两面性:一是以权力机关的身份依法管理经济,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层级上从中央到乡镇机关,其行为后果归于国家。二是以一般主体身份参与经济活动,如国家机关的采购,其法律地位与其它主体是平等的。 (2

12、)、法人:指依法成立,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独立承当民亊责任的组织。包括公司法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亊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我国企业法人和一些社会团体的成立时间为“法人执照所注日期,机关法人、亊业单位法人的成立时间为主管机关批准法人设立之日。法人终止的时间为法人清算完结之日。法人的权力能力受到性质上和法律、政策上的限制。如继承权、生命权、配偶权等,法人没有;企业法人必须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经营。(3)、自然人 :自然人在特定情况和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的民事权力能力一律平等,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别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

13、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4)、其它组织 :是指依法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主要包括: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合伙型联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团体、法人分支机构、专业银行分支机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符合规定的其它组织。4、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经济决策主体:指依法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决策权的社会实体,主要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为最高决策主体,主要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地方各级决策主体, 主要指县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基层决策主体, 主要指各种经济机构的权力机构。 经济管理主体:指依法在经济法律关系中

14、享有经济管理权限的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经济主体。其中,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可分为中央管理主体、地方各级管理主体和基层管理主体。 生?魈澹褐敢婪邮禄蚍裥曰疃杂康牡纳缁崾堤澹饕骼嗥笠怠鎏寰吆统邪?法人、非法人)消费主体:指为了生活消费而购置、使用商品或接受效劳、享受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实体,主要包括自然人和个体社会成员。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指经济法律标准所确认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经济管理主体所拥有)、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生产经营主体所拥有)(1)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可以为或不为,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2)经济义务:是指经济主体为满足

15、权利主体的要求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3)、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构依法行使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时所享有的经济管理权力和责任。包括:经济立法权、经济执法权、经济司法权和准经济司法权。(4 ) 经济职责: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为或不能为一定行为的责任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特征:(1)、必须是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支配的事物。(既有客观性,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又具有可控性)。(2)、必须是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允许进入经济法律关系成为其客体的物或行为,如军火、毒品、走私行为

16、等。(3)、能直接表达一定的经济效益或可借以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物或行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1)、经济管理行为: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为到达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2)、管理行为所及的物:民法所规定的物是指人们可以支配和利用的物质财富。 (3).技术成果:专利、商标、著作、正当经营与诚信等,包括著作成果和科技成果,前者一般不与生产发生直接关系,后者主要指能够生产、制造用于物质消费的产品为目的的知识产品。 (4)、经济信息:指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变化等根本情况的各种信息、数据、情报和资料的总称。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三、经济法律关系确实立与保护(一)、

17、经济法律关系确实立1、含义:是使特定的经济法律关系处于某种确立状态的过程。经济法律关系确实立有三种状态:()、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即使原本没有法律联系的当事人间形成了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经济法律关系,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处于确定状态的法律关系。例、()、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己经存在的法律关系的内部要素发生局部或全部变更,从而形成另一种新确实定状态。 (3)、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经济法律关系可以依当事人的协议或义务的履行而终止,也可以依不可抗力或当事人依法实施的单方宣告行为而终止.2、经济法律关系确立的原因1、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l经济法律标准,即经济

18、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依据2经济法律主体3经济法律事实2、经济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件两类l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二者都可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2事件包括绝对事件自然现象和相对事件社会现象。3事实构成:引起某一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数个法律事实的总和。(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保护1、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意义 2、法律保护的体系(1)、经济立法保护()、经济执法保护(3)、经?盟痉;?(4)、经济监督保护 3、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模式对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应采取奖励与惩罚并举的双轨制保护模式。 4、经济法律责任制度 ?5. 经济法律奖励制度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思考题1、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2、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根本模式是什么?3、如何理解经济法的概念4、经济法调整哪些特定的经济关系?5、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怎样?6、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怎样?7、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8、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9、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主要包括哪些范围?10、经济职权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11、哪些物或行为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2、经济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