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下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下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时间:30分钟总分值: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有学者认为,全球政治地理从1920年一个世界走向20世纪60年代的三个世界,然后走向20世纪90 年代的六个以上的世界。对这一变化理解准确的是()A.欧洲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B.美国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D.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紧张【解析】抓住此题题意:全球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即从一个世界,到三个世界,再到六个以上的世界, 表达了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答案】c2.1991年,(美国前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使我们 的理
2、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他的“理想”是()A.努力推进多极化格局的建立B.实现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C.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D.完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解析】此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格局,材料中的时间是“1991年”,此时期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的时期,美国试图建立其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答案】C3当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对这种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 是()A. “一超”是指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多强主要指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开展中国家等C.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D.多极格局已经形成【解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
3、朝着多极化趋势开展,但多极格局并未形成。【答案】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的积极意义在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大楼A.利于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开展B.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C.直接推动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开展【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是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它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 融,有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开展。【答案】D.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 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A.兴旺国家侵略开展中国家经济
4、B.开展中国家与兴旺国家合作面临挑战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解析】解题时应将材料所述现象放到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背景下分析、判断,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及其开展,对于开展中国家而言,有利亦有弊。换言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加两 国为兴旺国家,它们占据绝对优势,而墨西哥那么处于劣势,但总体而言或从长远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答案】B.以下列图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会标。该组织的特点有()A.会员国之间实行统一关税B.推行政治经济一体化C.成认多样化和强调灵活性C.成认多样化和强调灵活性D.奉行平安先行原那么【解析】根据图片的标志可以判断为亚太经济合
5、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强调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不 具有强制性,这种合作方式被称为“APEC方式”,故C项正确。【答案】C.近年来大量出现以下列图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不堪重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可持续开展理念广泛传播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A.B.C.D.【解析】图片仅反映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没有涉及政治格局的问题,故排除。【答案】C. 2015年12月,由中国建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一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该组织创始成员 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兴旺国家。下面漫画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A.开展中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B
6、.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C.经济区域集团化获长足开展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解析】材料“由中国建议设立”“创始成员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兴旺国家”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上升,故B项正确。【答案】B.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标志是()A.原子能技术的应用B.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D.克隆技术的创造D.克隆技术的创造C.航天技术的开展【解析】据所学可知,二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 “信息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 成就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展与信息化时 代的到来关系最为密切,
7、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展直接把人类带入了 “信息时代:应选B。【答案】B.以下有关文化多样性影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对中华文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使人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A.B.C.D.【解析】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和历史趋势。多元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它 可以造福于子孙后代,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多元化的文化给各国的 文化交流带来了便捷,但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说法是错误的,把含的选项排除,正确答案为D。【答案】D.以下列图为两位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可见,两位
8、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 ()A.完全对立B.完全一致C.无法比较C.无法比较1).基本一致【解析】第一幅图表达出有四大力量牵制了美国,表达当今世界“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政治格 局,第二幅图表达出五方力量维持世界平衡,表达多极化趋势加强,从两幅图的寓意可知二者基本一致, D项符合题意。【答案】D.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J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 于“独脚凳知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
9、位【解析】随着日本经济的开展,日本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答案】A.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开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 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A.经济全球化对开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B.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开展的必然结果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开展的两大趋势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经济 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吴于廉、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
10、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 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材料 理解准确的是()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解析】解题时要注意把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概括,特别注意“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 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这一关键信息。再准确解读有关数字信息说明,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 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答案】c.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
11、界的”这一令 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A. 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C.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开展的动力【解析】鲁迅先生的警告其实就是告诉国人,必须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此论断的另一种说法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只有珍视、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 认同,因此此题答案选B。A、C、I)三项都不是阐述这一思想,故排除。【答案】B二、材料分析题(共1大题,总分值20分)16.经济区域集团
12、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莫耐认为欧洲不能长期在资金和军事上依赖美国,否那么,有害无益,只有建立强大的欧洲联盟才 有可能与美国平等对话。“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对亚洲的启示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不同经济开展水平、不同社会 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在广度与深度、外延与内涵方面有了新开展,突破了洲的限制,开始跨洲开展;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之间、其内部各参加国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开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结构也是多层次的。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开展与对策材料一中莫耐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提出这一主张的依据。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新特点。【答案】(1)主张:欧洲联合,实现欧洲一体化。依据:二战后欧洲失去国际中心地位,受到美国的控制。特点:合作不受经济开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合作的程度、范围越来越大;合作方式呈现多样性。【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建立“欧洲联盟”的信息进行回答;第二小问,从“依赖美 国” “有害无益”的信息解答。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各分号前后的信息从国家类型、合作程度、合作方 式等方面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