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6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程标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习目标】1.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2.经济全球化 3.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导学案】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问题设计1: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表现。(知识拓展1)问题设计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的根本原因?问题设计3:据课文P135第1、2段和P136第1、2、3、4段找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的表现。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问题设计1:据课文p136第1段和P137第1、2段找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问题设计2:据课文P137第3
2、段找出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问题设计3:据课文P137第4段找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组织及特点。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问题设计1:据课文P138第1段及“历史纵横”找出社会信息化的含义及影响。 问题设计2:据课文P138第2段找出文化多样性受到挑战的原因、我国的应对原则。【活动设计1】结合所学思考,说说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加快;社会信息化;世界文化多样性。【知识拓展】1.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表现: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领导北约东扩 等2、世界多
3、极化的背景:冷战结束,两极格局消失;美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3、世界多极化的影响: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指那些由同一区域若干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5.逆全球化:是指与经济全球化相背、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逐渐消减的全球性发展趋势。比如贸易保护主义、英国脱欧等。6.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
4、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新经济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第22课 训练案(限时15分钟)1美国学者亨廷顿说:“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2.在科索沃危机期问,欧盟坚持召开朗布伊埃和谈,希望在欧盟的主导下解决问题。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欧盟决定设立外交和国防总代
5、表一职,充分表现了独立解决欧洲问题的决心。这表明A.欧洲已实现政治一体化 B.欧盟在多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欧盟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3.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如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 )A.发展国家特色产业 B.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D.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4.1994年12月,墨西哥发生严重金融危机,美国联合加拿大,发起耗资巨大的“援墨国际贷款行动”,除动用总统货币保险基金200亿美元外,还说服世界银行、国
6、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墨西哥发放300多亿美元的贷款。美国做出这一举动的直接目的是( )A维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稳定 B为世贸组织的成立创造条件C彰显对国际金融的主导作用 D对抗欧盟和日本的贸易竞争5.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6.有研究表明,世界经济交往中诸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竞争政策和环境等,大都是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被引入
7、WTO多边贸易谈判。这一研究表明( )A区域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 B区域化推动了全球化C全球化兼顾全球各区域的利益 D区域协议和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目标一致7.欧共体成立后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个跳板来减少关税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出现这些现象说明区域集团组织()A成为发达国家利用的工具 B具有一定封闭性和局限性C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会导致世界贸易摩擦加剧8.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战略,与各国大打“贸易战”,并迫使美国各跨国公司从海外回流本土
8、,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发达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形成 D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学者提出“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它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了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这说明( )A信息化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B信息化的出现推动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到来C信息化全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D信息化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102019年,美国人工智能公司Kn
9、eron仅使用手机上的一张照片,便成功骗过了荷兰最大的机场史基浦机场自动登机终端上的传感器。他们还声称使用同样的方式进入了中国的火车站网络系统。这说明( )A社会信息化削弱了经济全球化 B手机的使用促进了知识共享C高新技术的滥用危害公共安全 D网络对社会安全是弊大于利11.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德里按照对伊斯兰女孩的期望,设计出萨拉娃娃。他说:“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如化妆和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入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材料主要说明( )A伊朗对经济全球化持否定态度 B伊斯兰文化落后于欧美文化C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无法共存 D
10、不同价值观念之间冲突明显12.有学者认为,21世纪东方文化的复兴不是传统儒、释、道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简单恢复和延伸,而是在全球化时代,加速发掘各个文化传统中那些最本质的、最必然的与其他传统文化相通的即“人心之所同然”的共同价值观念。在该学者看来,“东方文化的复兴”A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恢复B将会引发不同地域文明的冲突C有助于加速全球文化的整合D导致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丧失13.近代以来,世界各地的联系不断加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
11、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才开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及依据(4分)标志性事件:新航路开辟。依据: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2)上图所示的世界贸易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特点: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英国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原因:英国最早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英国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和海外市场。材料三(3)阅读上表,从“
12、科技与世界联系加强”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要求:主题明确,示例用过的主题不能再用)(6分)示例二主题:通讯手段加强信息交流传播关键词:无线电报、电子邮件、传真补充:电话(选用其他主题和关键词,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主题:信息技术加强世界联系关键词:计算机、光纤通讯、通信卫星补充:互联网示例一主题:交通工具使世界联系便捷关键词:火车、轮船、飞机补充:汽车材料四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
13、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仍然不断深化向前。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推动第三波全球化的原因。(8分)两极格局瓦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 ADCAB BBDCC DC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背读案】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90年代后)1. 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2.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加强)的表现(因素)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1993年欧盟成立;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
14、同时,追求成为政治军事大国;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1999年二十国集团成立,是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二、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1、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2)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3)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 原因: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促进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和1995年世
15、界贸易组织的推动;各国大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两极格局解体,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4)21世纪以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2、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问题: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和传染性增强。应对:以诚相待,普惠共享,利用机遇,合作应对。3、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及其特点:欧盟(1993年):是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组织;世界上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东盟(
16、1967年):全称东南亚国家联盟,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1989年):全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中国1991年加入。4.经济全球化的评价:积极: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方便快捷了人们的生活。消极:大部分利润流入了西方发达国家,加大贫富差距;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 ”现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加剧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1、社会信息化的影响:积极:使世界各国更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
17、转型;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消极:保护个人隐私更加困难,甚至影响个人生命财产安全;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甚至成为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个人利用的工具; 传统文化受到冲击。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3、文化多样性的受到挑战的原因、我国的应对原则:原因: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原则: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知识拓展】1.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表现: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领导北约东扩2、世界多极化的背景:冷战结束,两极格
18、局消失;美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3、世界多极化的影响: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指那些由同一区域若干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5.逆全球化:是指与经济全球化相背、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逐渐消减的全球性发展趋势。比如贸易保护主义、英国脱欧等。6.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新经济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