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图和表经整理fvhq.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图和表经整理fvhq.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上海市城城市规划划管理技技术规定定(土地地使用、建建筑管理理)上海市人人民政府府令第112 号号上上海市城城市规划划管理技技术规定定(土地地使用建建筑管理理)已已经20003年年9月229日市市政府第第20次次常务会会议通过过,现予予发布,自自20003年112月11日起施施行。市长 韩韩正二三年十十月十八八日上海市城城市规划划管理技技术规定定(土地地使用建建筑管理理)(220033年100月188日上海海市人民民政府令令第122号发布布)第一一章总则则第第二章建建设用地地的区划划分类和和适建范范围第三章章建筑容容量控制制指标第四四章建筑筑间距第五五章建筑筑物退让让第第六章建建筑物的的高度和和
2、景观控控制第七章章建筑基基地的绿绿地和停停车第八章章特定区区域第九章章附则表一一各各类建设设用地适适建范围围表表二建筑筑密度和和建筑容容积率控控制指标标表表三建筑筑容积率率折减率率表附录录一名词词解释附录录二计算算规则附录录三建筑筑间距和和离界距距离图示示第一章 总则第一一条为了了加强本本市城市市建设规规划管理理,保证证城市规规划的实实施,提提高城市市环境质质量,根根据中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国城市规规划法、上上海市城城市规划划条例和和上海市市城市总总体规划划,制定定本规定定。第二条条本规定定适用于于本市范范围内各各项建设设工程。本本市旧住住房综合合改造、零零星建设设工程、临临时建设设、郊区区村民建
3、建房等按按有关规规定执行行。特定区区域内的的建设工工程,适适用本规规定第八八章的规规定。第三三条各项项建设工工程的建建设,应应当按照照经批准准的详细细规划执执行;尚尚无经批批准的详详细规划划的,应应按中心心城分区区规划、新新城总体体规划、中中心镇总总体规划划和本规规定执行行。编制详详细规划划涉及建建筑管理理内容的的,应当当符合本本规定的的要求。第二章 建设用用地的区区划分类类和适建建范围第四四条本市市建设用用地,按按其主要要用途和和功能分分区的基基本原则则,参照照城市市用地分分类与规规划建设设用地标标准(GGBJ1137-90)分分类如下下:(中心心城内的的建筑基基地为社社会公众众提供开开放空
4、间间的,在在符合消消防、卫卫生、交交通等有有关规定定和本章章有关规规定的前前提下,可可按下表表的规定定增加建建筑面积积。但增增加的建建筑面积积总计不不得超过过核定建建筑面积积(建筑筑基地面面积乘以以核定建建筑容积积率)的的百分之之二十一一)居住住用地;(二二)公共共设施用用地;(三三)工业业用地;(四四)仓储储用地;(五五)市政政设施用用地;(六六)绿地地。第五条条居住用用地(RR),指指居住小小区、居居住街坊坊、居住住组团和和单位生生活区等等各种类类型的成成片或零零星用地地。居住住用地包包括住宅宅用地、居居住小区区及小区区级以下下公共服服务设施施用地、道道路用地地和绿地地。(一)第第一类居居
5、住用地地(R11),指指以低层层住宅为为主、建建筑密度度较低、绿绿地率较较高且环环境良好好的用地地;(二)第第二类居居住用地地(R22),指指以多层层住宅为为主的用用地;(三三)第三三类居住住用地(RR3),指指以高层层住宅为为主的用用地。第六六条公共共设施用用地(CC),指指居住区区及居住住区级以以上的行行政、经经济、文文化、教教育、卫卫生、体体育以及及科研设设计等机机构和设设施的用用地,不不包括居居住用地地中的公公共服务务设施用用地。(一一)行政政办公用用地(CC1),行行政、党党派和团团体等机机构用地地;(二)商商业金融融业用地地(C22),商商业、金金融业、服服务业、旅旅游业和和市场等
6、等用地;(三三)文化化娱乐用用地(CC3),新新闻出版版、文化化艺术团团体、广广播电视视、图书书展览、游游乐等设设施用地地;(四)体体育用地地(C44),体体育场馆馆和体育育训练基基地等用用地,不不包括学学校等单单位内的的体育用用地;(五五)医疗疗卫生用用地(CC5),医医疗、保保健、卫卫生、防防疫、康康复和急急救设施施等用地地;(六)教教育科研研设计用用地(CC6),高高等院校校、中等等专业学学校、科科学研究究和勘测测设计机机构等用用地。不不包括中中学、小小学和幼幼托用地地,该用用地应归归入居住住用地(RR)。第七七条工业业用地(MM),工工矿企业业的生产产车间、库库房及其其附属设设施等用用
7、地。(一一)第一一类工业业用地(MM1),对对居住和和公共设设施等环环境基本本无干扰扰和污染染的工业业用地;(二二)第二二类工业业用地(MM2),对对居住和和公共设设施等环环境有一一定干扰扰和污染染的工业业用地;(三三)第三三类工业业用地(MM3),对对居住和和公共设设施等环环境有严严重干扰扰和污染染的工业业用地。第八条仓储用地(W),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一)普通仓库用地(W1),指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二)危险品仓库用地(W2),指储存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第九条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及其附属
8、的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和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一)供应设施用地(U1),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用地,不包括电厂、煤气厂用地(纳入工业用地);(二)交通设施用地(U2),指公共客运交通、货运交通和其他交通设施用地;(三)邮电设施用地(U3),指邮政、电信等设施用地;(四)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4),指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及粪便垃圾集运、堆放、处理等设施用地;(五)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U5),指房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工程、绿化、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等用地;(六)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6),如:消防、防汛等设施用地。第十条绿地(G),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和
9、生产防护绿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一)公共绿地(G1),指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或装饰作用的绿化用地,包括各类公园和街头绿地;(二)生产防护绿地(G2),指用于园林生产、隔离、卫生和安全防护等的绿化用地。第十一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以下简称表一)的规定执行。凡须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划调整的有关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后执行。第三章 建筑容容量控制制指标第十十二条建建筑基地地的建筑筑容量控控制指标标
10、(含建建筑密度度和建筑筑容积率率,下同同),应应按照本本章有关关规定执执行。第十十三条建建筑基地地面积大大于3万万平方米米的成片片开发地地区,必必须编制制详细规规划,经经批准后后实施;未编制制详细规规划的,不不予审批批。成片开开发地区区的详细细规划,应应先确定定建筑总总容量控控制指标标;在不不超过建建筑总容容量控制制指标的的前提下下,成片片开发地地区内各各类建筑筑基地的的建筑容容量控制制指标可可参照本本规定表表二建建筑密度度和建筑筑容积率率控制指指标表(以以下简称称表二二)的的规定适适当调整整。第十四四条建筑筑基地面面积小于于或等于于3万平平方米的的居住建建筑和公公共建筑筑用地,其其建筑容容量
11、控制制指标在在经批准准的详细细规划或或中心城城分区规规划中已已经确定定的,应应按批准准的规划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上述规划的,其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应按表二的规定执行;其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应按表二规定的指标折减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见本规定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执行。第十五条表二规定的指标为上限。单个建筑基地的具体建筑容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结合现状情况、服务区位、交通区位、环境区位和土地价值等因素,进行综合环境分析后确定。第十六条表二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基地。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
12、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第十七条对未列入表二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定执行。第十八条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一)低层居住建筑为500平方米;(二)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为1000平方米;(三)高层居住建筑为2000平方米;(四)高层公共建筑为3000平方米。建筑基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定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予核准建设:(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
13、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二)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三)农村地区的村镇建设,因特殊情况,确实难以达到前款规定面积的。第十九条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第二十条中心城内的建筑基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和本章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下表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乘以核定建筑容积率)的百分之二十。核定建筑筑容积率率FARR 每提供11平方米米有效面面积的开开放空间间,允许许增加的的建筑面面积(平平方米)小于21
14、.0大于、等等于2,小小于41.5核定建筑筑容积率率由城市市规划管管理部门门按表表二和和本章的的有关规规定确定定。开放空空间的条条件和计计算方法法由市城城市规划划管理部部门另行行制定。第二十一条建筑物之间因公共交通需要,架设穿越城市道路的空中人行廊道的,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廊道的净宽度不宜大于6米,廊道下的净空高度不小于5.5米;但穿越宽度小于16米且不通行公交车辆的城市支路的廊道下的净空高度可不小于4.6米。(二)廊道内不得设置商业设施。凡符合前款规定的廊道,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范围。第四章 建筑间间距第二二十二条条建筑间间距应符符合本章章的规定定,并同同时符合合消防、卫卫生
15、、环环保、工工程管线线和建筑筑保护等等方面的的要求。建筑间距图示见附录三。第二十三条根据日照、通风的要求和本市建设用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含45度),下同,其间距在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0倍,在其他地区不小于1.2倍。2、朝向为东西向的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度以内(不含45度),下同,其间距在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不小于主朝向一侧遮挡建筑高度的0.9倍,在其他地区不小于1.0倍,且其最小值为6米。(二)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1、南北向的间
16、距,在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7倍,在其他地区不小于0.8倍,且其最小值为6米。2、东西向的间距,在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不小于南北朝向建筑高度的0.7倍,其他地区不小于0.8倍;同时不小于另一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为6米。3、建筑山墙宽度小于、等于16米的,其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三)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45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2、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45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第二十四条多、低层居住建筑底
17、层有商店或其他非居住用房的,其间距计算不得扣除底层高度。第二十五条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为4米。对按此规定不能满足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的,应按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控制。第二十六条在第一类居住用地的低层独立式住宅地区及其紧邻地区进行新建、改建的,其间距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4倍。第二十七条高层居住建筑与低层独立式住宅的间距,在规定范围内保证受遮挡的低层独立式住宅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两小时;与其他居住建筑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一小时(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有关建筑日照的计算规则由市城市规划
18、管理部门另行制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为24米,其他地区为30米。2、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高层建筑的0.4倍,且其最小值为24米。(二)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为24米,其他地区为30米。2、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东(西)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24米。(三)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1、南北向的间距,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高层
19、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20米。2、东西向的间距,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东(西)侧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较高高层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20米。3、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四)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不小于20米。(五)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45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2、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45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六)高层居住建筑的山墙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13米。高
20、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居住建筑的间距符合本条规定的,可不受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的限制。第二十八条在符合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前提下,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低层居住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为6米,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为8米,多、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高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为13米。按第二十三条规定计算出的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如大于第二十七条规定计算出的多、低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的,在同等条件下可按较小的间距控制,但须符合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日照条件。第二十九条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或东西侧的,其间距按第二十三条至第
21、二十八条的规定控制;(二)非居住建筑(第三十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位于居住建筑北侧的,其建筑间距按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控制。(三)非居住建筑的山墙与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控制。第三十条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上述建筑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3小时;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其间距应保证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第三十一条非居住建筑(第三十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1、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4倍,且其最小值为24米。2、
22、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18米。(二)高层非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3米。(三)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0米。(四)低层非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但最小值为6米。以其他形式布置的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第五章 建筑物物退让第三三十二条条沿建筑筑基地边边界和沿沿城市道道路、公公路、河河道、铁铁路、轨轨道交通通两侧以以及电力力线路保保护区范范围内的的建筑物物,其退退让距离离应符合合本章规规定,并并同时符符合消防防、环保保、防汛汛和交通通安全等等方面的的要求。第三十三条
23、沿建筑基地边界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一)各类建筑的离界距离,按下表规定的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控制,但不得小于最小距离。(二)界外是居住建筑的,除须符合本条第(一)项离界距离的规定外,须同时符合第四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三)界外是公共绿地的,各类建筑的最小离界距离按照本条第(二)项居住建筑的离界距离控制,且建筑高度应同时符合第六章的有关规定。(四)地下建筑物的离界间距,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底部的距离)的0.7倍;按上述离界间距退让边界,或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距离要求确有困难的,应采取技术安全措施和有效的施工
24、方法,经相应的施工技术论证部门评审,并由原设计单位签字认定后,其距离可适当缩小,但其最小值应不小于3米,且围护桩和自用管线不得超过基地界限。相邻新建高层商业办公建筑地下室按规划应设置连接通道的,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净高度不小于2.8米,并由相关建设单位负责实施各自基地的通道部分。注:1、建建筑山墙墙宽度大大于166米的,其其离界距距离按主主要朝向向离界距距离控制制。2、低低层独立立式住宅宅主要朝朝向离界界距离按按照0.7倍控控制。第三三十四条条沿城市市道路两两侧新建建、改建建建筑,除除经批准准的详细细规划另另有规定定外,其其后退道道路规划划红线的的距离不不得小于于下表所所列值。注:h-建筑筑高
25、度;D-道路规规划红线线宽度第三三十五条条新建影影剧院、游游乐场、体体育馆、展展览馆、大大型商场场等有大大量人流流、车流流集散的的多、低低层建筑筑(含高高层建筑筑裙房),其其面临城城市道路路的主要要出入口口后退道道路规划划红线的的距离,除除经批准准的详细细规划另另有规定定外,不不得小于于10米米,并应应留出临临时停车车或回车车场地。第三十六条沿城市高架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建筑,其沿高架道路主线边缘线后退距离,不小于30米;其沿高架道路匝道边缘线后退距离,不小于15米。第三十七条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多、低层建筑不得小于5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8米(均自道路规划红线
26、直线段与曲线段切点的连线算起)。第三十八条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地下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按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执行。在规定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星建筑物;雨蓬、阳台、招牌、灯饰等可外挑,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米。第三十九条在村镇、城镇范围以外的公路规划红线两侧应划定隔离带,除规划另有规定外,隔离带宽度的具体规定如下:(一)国道、快速公路,两侧各50米;(二)主要公路,两侧各20米;(三)次要公路及以下等级公路,两侧各10米。公路红线和隔离带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但可耕种或绿化;经城市规划
27、管理部门批准,可开挖沟渠、埋设管道、架设杆线、开辟服务性车道等。沿穿越村镇、城镇的公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可按村镇、城镇规划进行管理,但建筑物后退公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第四十条沿河道规划蓝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两侧新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除有关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6米。第四十一条沿铁路两侧新建、扩建建筑工程,应符合以下规定:(一)高速铁路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铁路干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铁路支线、专用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铁路两侧的围墙与轨道中心线的距
28、离不得小于10米,围墙的高度不得大于3米。(二)铁路两侧的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水塔、烟囱等)、危险品仓库和厂房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须经铁路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三)在铁路道口附近进行建设的,须符合铁路道口管理的有关规定。第四十二条沿磁悬浮交通线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轨道中心线距离除有关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50米。沿地面和高架轨道交通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距离除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30米。沿地下轨道交通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隧道外边线外侧距离应符合轨道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第四十三条在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
29、一)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指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1、一般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线路中心线距离除有关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以下距离:500千伏,30米;220千伏,20米;110千伏,12.5米;35千伏,10米。2、中心城和郊区城镇人口密集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线路中心线距离应符合电力管理的有关规定。(二)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指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向外两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其每边向外侧延伸的距离应不小于0.75米。第四十四条沿城市道路两侧的货运装卸泊位应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设置,或设于建筑物底层。第六章
30、建筑物物的高度度和景观观控制第四四十五条条建筑物物的高度度、面宽宽及建筑筑景观控控制应符符合本章章的规定定,并同同时符合合日照、建建筑间距距、消防防等方面面的要求求。第四十十六条中中心城地地区鼓励励建设99层至112层配配设电梯梯的高层层住宅。新建多、低层住宅宜采用坡顶屋面。新建住宅实行架空线入地敷设、围墙透空透绿、空调器外机及附属设施统一设置。第四十七条在有净空高度控制的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第四十八条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
31、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先编制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视线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经建筑和文物保护专家小组评议后核定。视线分析方法参见附录二。第四十九条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控制高度,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沿路一般建筑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加建筑后退距离(S)之和的1.5倍,即:H1.5(W+S);(二)沿路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按下式控制:AL(W+S);式中:A-沿路高层组合建筑以11.5(即56.3度)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L-建筑基地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W-道路规划
32、红线宽度,S-沿路建筑的后退距离。计算方法见附录二。第五十条建筑物的面宽,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按以下规定执行:(一)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大于80米;(二)建筑高度大于24米,小于、等于60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大于70米;(三)建筑高度大于60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大于60米;(四)不同建筑高度组成的连续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上限值按较高建筑高度执行。第五十一条多、高层住宅的层高宜为2.8米,不应高于3.6米。第五十二条沿城市道路的居住建筑基地的围墙高度不大于2.2米,并应透空设置,其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内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
33、。第七章 建筑基基地的绿绿地和停停车第五五十三条条各类建建筑基地地内的绿绿地面积积占基地地总面积积的比例例(以下下称绿地地率)必必须符合合上海海市植树树造林绿绿化管理理条例规规定的指指标。第五五十四条条计算绿绿地率的的绿地面面积,包包括建筑筑基地内内的集中中绿地面面积和房房前屋后后、街坊坊道路两两侧以及及规定的的建筑间间距内的的零星绿绿地面积积。建筑基基地内的的集中绿绿地面积积,在居居住用地地中应不不少于用用地总面面积的110%,在在体育、医医疗卫生生和教育育科研设设计用地地中应符符合有关关专业规规定,在在其他类类别用地地中应不不少于55%。居住住小区内内每块集集中绿地地的面积积应不小小于40
34、00平方方米,且且至少有有三分之之一的绿绿地面积积在规定定的建筑筑间距范范围之外外。沿城城市道路路两侧的的公共绿绿地或绿绿化隔离离带,不不在建筑筑基地范范围内的的,不得得作为小小区集中中绿地计计算。但但中心城城范围内内,沿城城市道路路两侧的的公共绿绿地,由由开发单单位实施施的,可可按500%比例例纳入建建筑基地地面积,且且增加的的建筑面面积不得得超过核核定建筑筑面积(原原建筑基基地面积积乘以核核定建筑筑容积率率)的220%。第五十五条一个街区内的集中绿地可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在符合整个街区集中绿地指标的前提下,可不在每块建筑基地内平均分布。集中绿地宜沿城市道
35、路布局。第五十六条位于浦西内环线以内的建筑基地,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绿化指标的,可将屋面地栽绿化面积(每块面积不得小于100平方米)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其折算公式:F=MN式中:F-地面绿地面积,M-屋面地栽绿化面积,N-有效系数(见下表)。屋面标高高与基地地地面的的高差(单单位:米米)有效系数数(N)小于、等等于1.50.700大于1.5,小小于、等等于5.00.500大于5.0,小小于、等等于122.00.300大于122.00第五十七七条新建建建筑基基地的停停车配置置,应符符合交通通设计及及停车库库(场)设设置标准准等有关关规定。新建居住建筑基地,位于中心城地区的,汽车停车率应不小于0.6辆
36、/户,其中,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的,应视周边地区配套情况适当增加;郊区汽车停车率,应高于中心城地区20%。第八章 特定区区域第五五十八条条本章所所称特定定区域,指指在土地地使用和和建筑管管理上有有特别要要求,需需作特殊殊规定的的地区。第五十九条本市特定区域包括下表所列地区。地 区区区 域域中央商务务区浦东小陆陆家嘴和和浦西外外滩主要公共共活动中中心市级中心心市级中心心(人民民广场、南南京路、淮淮海中路路、西藏藏中路、四四川北路路、豫园园商城、金金陵东路路商业街街、上海海站“不不夜城”等等)市级副中中心徐家汇副副中心江湾五角角场副中中心花木副中中心真如副中中心规划保留留保护区区风貌保护护区中心城外
37、滩历史史文化风风貌保护护区人民广场场历史文文化风貌貌保护区区老城厢历历史文化化风貌保保护区衡山路-复兴路路历史文文化风貌貌保护区区虹桥路历历史文化化风貌保保护区山阴路历历史文化化风貌保保护区江湾历史史文化风风貌保护护区龙华历史史文化风风貌保护护区提篮桥历历史文化化风貌保保护区南京西路路历史文文化风貌貌保护区区愚园路历历史文化化风貌保保护区新华路历历史文化化风貌保保护区郊区郊区历史史文化名名镇风貌貌保护区区规划保留留区大型公共共绿地外环绿带带楔形绿地地大型片林林、涵养养林、防防护林等等生态公公益林旅游风景景区佘山国家家旅游度度假区淀山湖风风景区其他重点点地区黄浦江沿沿岸地区区苏州河沿沿岸地区区世
38、博会地地区生态敏感感区和建建设敏感感区市人民政政府可视视城市经经济、社社会发展展和环境境保护需需要,指指定特定定区域。第六十条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特定区域的具体范围和管理规定,由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另行制定。第九章 附则第六六十一条条本规定定是实施施上海海市城市市规划条条例的的具体技技术规定定。违反反本规定定的行为为,按上上海市城城市规划划条例的的有关规规定给予予处罚。第六十二条本规定施行前已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经核定规划设计要求,或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仍按原规定执行。市政府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六十三条本规定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六十四
39、条本规定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1994年8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同时废止。表一 各类建建设用地地适建范范围表表二表三建筑容积积率折减减率表建筑基地地面积(平平方米)折减率(JJ)百分分比小于、等等于10000平平方米20大于10000,小小于、等等于30000平平方米15大于30000,小小于、等等于70000平平方米10大于70000,小小于、等等于1550000平方米米5大于1550000,小于于、等于于250000平平方米10大于2550000,小于于、等于于300000平平方米15附录一 名词词解释1、建建筑容积积率(容容积率)
40、指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2、建筑密度指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3、低层建筑指高度小于、等于10米的建筑,低层居住建筑为一层至三层。4、多层建筑指高度大于10米,小于、等于24米的建筑,多层居住建筑为四层至八层。5、高层建筑指高度大于24米的建筑,高层居住建筑为八层以上(不含八层)。6、公寓式办公建筑指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有独立卫生设备的办公建筑。7、办公建筑指非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按层设置卫生设备的办公建筑。8、商业建筑指综合百货商店、商场、经营各类商品的专业零售和批发商店,以及饮食等服务业的建筑。9、商住综合楼指商业和居住混合的建筑
41、。10、商办综合楼指商业和办公混合的建筑。11、裙房指与高层建筑紧密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多、低层建筑。裙房的最大高度不超过24米,超过24米的,按高层建筑处理。12、汽车停车率指居住区内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13、公寓式酒店指按公寓式(单元式)分隔出租的酒店,按旅馆建筑处理。14、酒店式公寓指按酒店式管理的公寓,按居住建筑处理。15、旧住房综合改造指旧住房平改坡、成套率等的综合改造。16、日照有效时间日照的有效时间根据建筑物朝向确定(见下表)。建筑物朝向的角度超过日照有效时间表规定角度范围的,不作日照分析。日照有效效时间表表建筑物朝朝向日照有效效时间建筑物朝朝向日照有效效时间正 南
42、南 向向南偏东11115南偏东11630南偏东33145南偏东44660南偏东66175南偏东776909000155000900015500090001443009000133300900012230090001113009000100300南偏西11115南偏西11630南偏西33145南偏西44660南偏西66175南偏西776909000155000930015500010330115000113301150001233011500013330115000附录二计计算规则则、建筑筑面积计计算按国家家有关建建筑面积积的计算算规则计计算。对对高度在在2.22米以下下(含22.22米)的的设
43、备层层,可不不计建筑筑面积;对设备备层兼作作避难层层的,其其高度可可适当放放宽。、建建筑容积积率计算算(11)在计计算容积积率时,地地下室的的建筑面面积不计计;屋顶顶层建筑筑面积不不超过标标准层建建筑面积积/的不计计;半地地下室在在室外地地面以上上部分的的高度不不超过米的不不计。(22)半地地下室在在室外地地面以上上部分的的高度超超过米米的,按按下式计计算建筑筑面积:式中:-折算的的建筑面面积,-半地地下室地地面以上上的高度度与其层层高之比比,-半地下下室建筑筑面积。(3)市政设施用地选址确有困难的,可在浦西内环线以内的建筑基地内,设置为地区服务的市政公用设施(如变电站、电话局等)。设置在拟建
44、建筑物内的,在计算容积率时,可不计该设施的建筑面积;单独设置的,在计算容积率时,可不计该设施的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但在计算建筑密度时,必须计入该设施占地面积。(4)商住综合楼的容积率控制指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比例换算合成,其建筑密度按照表二中商业、办公建筑的建筑密度指标规定执行。高层商住综合楼商业用房的建筑面积应至少占总建筑面积的10,不足10的,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按高层居住建筑的规定执行;多层商住综合楼商业用房应至少占两层以上(含两层),仅设底层商店的,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按多层居住建筑的规定执行。(5)高、多层民用建筑底层设架空层用作通道、停车、布置绿化小品、居民休闲设施等公共用途的,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建筑容积率,但应计入总建筑面积。架空层不得围合封闭改作他用或出售、出租。(6)在浦西内环线以内,建设基地范围内,有部分用地被划入规划城市道路用地范围,且上述道路用地是建设单位负责拆迁并无偿提供作城市道路用地的,则可适当增加允许建造的建筑面积。具体计算方法可比照本规定第五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