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备课.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3-2014第二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姓名: 年级:三年级 学科:品社 填制时间:2014年2月17日内容计划安排实施修改班级(年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本班绝大部分会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共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
2、好朋友”;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共两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共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 教学 总目标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2.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5.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
3、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6.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7.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本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的策略重点:教学中,要立足课程特点,体现品德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公民性。在激发学习兴趣上,我们可以通过这几条途径: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学习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难点: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这几个良好习惯:守纪、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收集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通过现象看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中还要实现多样活动贯穿
4、,我们要明确教学的过程不是学科的逻辑过程而是活动的过程,要以活动为链条.教学过程是学生活动串,以活动为引领展开教学过程。 全 册 备 课 设 计 及 有 效 策 略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
5、,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2、从儿童的
6、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家庭生活,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3、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进教学的措施1、 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学习计划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多多阅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改实验(课题研究)计划 省级品社主体型课堂研究计划 周教学内容安排书写于备课本中相关栏目注:此表一式二份,一份粘贴于备课本全册整体教学计划处,一份交教务处;备课本中全册整体教学计划不再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