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一、积累运用(37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不经意间,江南的秋浓了。这里的秋天是金色的,东山上的银杏似乎丰腴骄柔的江南美女,她png婷地站在融融的秋色里,让整个秋都闪耀着光明与娇艳;这里的秋天是红色的,天平山的枫叶红艳艳的一片,间或在秋风中摇曳舞姿,便会扇动起红色的浪花,层层叠叠地汹涌在山坡上闭上眼,我们可以想到不远处,白雪皑皑,红日高照,一片红妆素裹,还可以想到鲜yn的百花盛开的春日,缥缈的雾气飘逸在乡村的树石林木间。(1)依据拼音写汉字。(2分) png()婷 鲜yn() (2)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摇曳() 飘逸()
2、 (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人都是医学界的风流人物。B.朱元璋出身低微,家境贫苦,却能成就大业,成为一代天骄。C.这次商品交易会上,参展的商家有许多,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D.他是闻名的学者,讲座内容堂而皇之,会场上时常爆发出热情的掌声。3.给下列句子进行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活着就应当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敬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华蜜体验。我们为什么活着? 观看
3、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尝人间真情的美妙,活着就是一种欢乐享受。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华蜜体验和欢乐享受。A. B. C. D.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从内心深处,他始终很不喜爱非诚勿扰欢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充当状语。B.“假如让我选择,我情愿活在中国的宋朝。”此句是假设复句。C.“我们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讲究策略。”此句是因果复句。D.“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5.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为传承民族文化,学校确定开展“诵读经典,吟咏诗词”活动,请你参与
4、。(13分) (1)活动一:宣扬发动 宣扬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了下面一则海报,请仔细阅读,按要求答题。(6分) 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本周末,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开展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加民族凝合力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吟咏诗词的行列,一起来诵读经典,吟咏诗词。某班班委会 海报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疏漏,请找出来。(4分) 海报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把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2)活动二:举荐诗词 为了达到“诵读经典”的目的,同学们开展了经典诗词举荐活动。请写出你举荐的诗词名称,并说明理由。(3分) 你举荐的
5、诗词名称: 你举荐的理由: (3)活动三:吟咏竞赛 假如你是吟咏诗词竞赛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4分) 6.阅读礁石一诗,回答问题。(6分)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旧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诗中的“礁石”象征什么?(3分)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3分) 二、阅读理解(2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23分) 成都的雨 侯志明 对我这样一个在荒漠草原诞生并长大的人来说,成都的雨是新颖的。成都的雨完全不同于家乡的雨。除夏季的极端天气外,多数时候是润物无声的小雨。在我的家乡
6、,年降雨量在一百三十毫米左右,雨是相对稀缺的资源。一滴雨下来,无论是经过树梢还是穿过空气,都会在泥土中滴出小小的坑,大如纽扣,小似黄豆。即使滴在石头上,也要带上泥土的印迹。或许这是雨的踪迹吧,仿佛在告知人们:“这次我们下得不少呢!” 成都的雨不是这样的。成都一年的雨量,几乎是我家乡的十倍。雨中没有尘土,每一滴雨落到地上,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家乡的雨总是和冷空气裹在一起,下着下着,雨就变成了冰雹;也总是和风裹在一起,所谓风雨交加,形容家乡的雨很是贴切。成都间或也会有疾风暴雨,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家乡的雨,常常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候浓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要下雨,却只滴了几滴,就随风而去,无影无踪。假
7、如说家乡的雨是急促的,那成都的雨就是充分酝酿的。先把云彩一块一块地铺开,一层一层地摞起,再渐渐地下。或许正是因为打算充分,所以雨一下就是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在成都的雨中闲逛,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你会看到挂在尖尖青草上的雨滴,那样晶莹剔透;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就没有要停的意思。成都的市民早已熟识成都的雨的习性,常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闲逛,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成都的雨温顺绵软,即使冬天也
8、没有多少冷意。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平常那么夺目刺眼,惊慌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细雨中,成都的乡村也会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 假如没有在成都雨中闲逛的经验,那么是无论如何都读不懂成都的这种诗意与情调的。这种诗意与情调,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若问为什么?答,这里既宜居又宜业,既有许多好吃的又有许多好玩的。而我却以为这样的答案不够完整,至少还得加上一句:成都有诗意有情调。当然,包括这雨
9、中的诗意与情调。成都的雨是恰到好处的,让整座城市浸染在诗画里,令人沉醉。(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9月21日) 7.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把家乡的雨与成都的雨进行对比,其作用是什么?(3分) 8.本文以成都的雨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9.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先把云彩一块一块地铺开,一层一层地摞起,再渐渐地下。(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闲逛,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10.文章第段引用王建的诗有什么作用?(4分) 11.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6分) 附:作文(
10、40分) 生活中有很多声音,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校内里的书声、歌声、呼喊声,声声传情;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吩咐声,声声好听 这些声音或暖和,或温馨,或感人。在泛黄的生活影像中,总有一种声音会叩动你的心扉 请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依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写一篇作文,不得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 1.(1)娉妍 (2)yy (3)骄娇妆装 2.解析 DA项,“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B项,“一代天骄”比方有才能、有影响的人。C项,“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D项
11、,“堂而皇之”形容表面上庄重或正大的样子。含贬义,用在这里不恰当。 3.D 4.解析 C此句是条件复句。5.(1)内容上,没有交代清晰开展活动的详细时间和地点;格式上,没有署上海报的发文日期。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加民族凝合力做出自己的贡献。(2)示例: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词呈现了岳飞满腔热血、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3)示例:诗词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很多人诵读。今日,我们将实行吟咏诗词竞赛,彰显中华传统诗词的魅力,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6.(1)“礁石”象征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坚韧不屈的人。(2)热忱歌颂了面对厄运,仍旧坚毅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胸襟。(或:表达了对具有坚忍
12、、坚韧精神的生命的由衷赞美,给正处于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鼓舞。) 7.突出成都的雨润物无声、不留明显痕迹、连绵不绝、雨量充足等特点。8.解析 文章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概括文章内容(中心);表达作者情感;交代写作对象;作为文章的线索贯串全文;新奇(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爱好;具有象征意义。解答此题,结合本文内容详细分析即可。答案 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作为文章的线索贯串全文。9.(1)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确定运用的修辞手法;其次步,结合文本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第三步,分析表达的作者情感。答案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成都的雨是经过充分
13、酝酿的,而不是急促的。(2)解析 本题考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句子。这句话运用一连串的动词写成都市民在雨中的活动,突出了他们对成都的雨的了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成都的雨的赞美之情。答案 运用“撑”“闲逛”“坐”“穿”“摇”“品”等一连串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成都人在雨中享受慢生活的那份满意舒适,突出了成都人对成都的雨的了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成都的雨的赞美之情。10.解析 散文中引用古诗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语言简洁凝练,富有感染力,有利于作者表达情感;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增加生动性、形象性,有画龙点睛之效;丰富文章内涵,增加文章意蕴;彰显文化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据此作答即可。答案 使文章富有文学色调,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突出细雨使成都的乡村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11.结构上,照应文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上,突出成都的雨恰到好处,给城市增加了诗意与情调,点明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