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吉林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预测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一定没有戊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A.DNA水解酶B.核糖体C.质粒D.线粒体【答案】 A2. 【问题】 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ox的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B.4个C.8个D.16个【答案】 B3. 【问题】 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A.2
2、5%B.32%C.50%D.64%【答案】 B4. 【问题】 “通过认识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是“植物的生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其属于()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 D5. 【问题】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Nt=NotB.器械捕杀和药物捕杀是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根本措施C.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和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可改变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使种群密度下降【答案】 B6. 【问题】 某同学正患胆囊炎,你认为他目前最不应该食
3、用下列哪种食物 ()A.香椿炒鸡蛋B.海米油菜C.白菜炖粉条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答案】 D7. 【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B.教师在理解宏观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订具体教学目标C.教师在制订具体内容标准时,要使用行为动词D.知识性目标各水平要求包括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答案】 D8. 【问题】 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
4、助植物体提高温度【答案】 B9. 【问题】 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 A.教学计划B.教学过程C.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答案】 C10. 【问题】 在讲解“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时,教师分析了DNA能作为警方寻找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材料后,提出:问题“DNA的什么特点能让其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 ”这个问题属于()。A.综合提问B.运用提问C.分析提问D.评价提问【答案】 A11. 【问题】 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A.新编教育学B.教育学C.新教育大纲D.实用教育学【答案】 C12. 【问题】 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示
5、范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答案】 A13. 【问题】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答案】 C14. 【问题】 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A.科尔伯格B.彼得?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答案】 B15. 【问题】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A.社会意义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个人的前途D.动力来源【答案】 D16. 【问题】
6、 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答案】 A17. 【问题】 据“朝闻天下”报道,目前英国科学家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成熟精子。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皮肤细胞和精子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B.该实验已经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如果该实验属实,可以给不育患者带来福音D.成熟精子的染色体数目是人体皮肤细胞的一半【答案】 B18. 【问题】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A.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B.鱼滕酮可
7、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需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答案】 B19. 【问题】 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答案】 D20. 【问题】 在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A.主动脉B.肺动脉C.人球小动脉D.出球小动脉【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关予稳性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隐形课程
8、具有潜在性、内隐性和持久性B.隐世课程往往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学生的C.隐性课程可以以教材的形式明确呈现D.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无法进行研究的E.隐性课程往往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菲学术性经验【答案】 AB2. 【问题】 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A.具体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数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ABC3. 【问题】 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A.如何教B.如何管理C.怎样学D.怎样评价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 AC4. 【问题】 以下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的是( )。A.敏感性B.流畅性C.灵活性D.独创性E.发散性
9、【答案】 ABCD5. 【问题】 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特点包括()A.传道者角色B.服务角色C.父母角色D.管理者角色E.研究者角色【答案】 ACD6. 【问题】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是( )。A.情感支持B.民主平等C.尊师爱生D.严格要求E.教学相长【答案】 BC7. 【问题】 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 )。A.国家课程B.知识性课程C.技能性课程D.地方课程E.学校课程【答案】 AD8. 【问题】 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调节控制的
10、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答案】 ABCD9. 【问题】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 )。A.发展基础教育B.发展职业教育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答案】 ACD10. 【问题】 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有( )。A.爱国主义情感B.集体主义情感C.义务感和责任感D.事业感E.自尊感和羞耻感【答案】 ABCD11. 【问题】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A.以儒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B.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C.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D.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E 、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答案】 BCD12. 【问题】 罗
11、夏墨迹测验的记分要素主要包括()A.反应的部位B.反应的正确率C.反应的内容D.反应的状态E.反应的速度【答案】 AC13. 【问题】 CAI的优越性体现在()。A.交互性B.即时反馈C.所呈现的信息生动形象D.机器规定速度E.自定步调【答案】 ABC14. 【问题】 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哪方面存在差异( )A.课前计划B.课堂教学过程C.课后评价D.课后检查E.课后总结【答案】 ABC15. 【问题】 下列属于教学活动的是( )。A.课前准备B.上课C.练习D.评定E.作业【答案】 ABCD16. 【问题】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
12、学习D.机械学习E.概念学习【答案】 AB17. 【问题】 人格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它主要包括_组成部分。()A.气质B.人格倾向性C.性格D.人格心理特征E.自我调控系统【答案】 BD18. 【问题】 学校文化的内容有()。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C.对人性的理解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E.对集体的看法【答案】 ABCD19. 【问题】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A.主导动机B.从属动机C.内在动机D.意识动机E.外在动机【答案】 C20. 【问题】 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的学习过程理论。A.“博学之”B.“审问之”C.“慎思之”D.“明辨之”E.“笃
13、行之”【答案】 A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题目要求:(1)废物艺术的目的何在?(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本节课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答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的基本形象,能够运用联想的方法完成作品。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了解形象变化的方法,掌握方法创造出新形象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把身边常见的物品变化出奇特的形象。难点:创作中联想、变化的丰富性、合理性。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
14、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四、教学准备教科书、PPT、废旧物品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课前准备好蔬果道具,给学生表演“小魔术”,组成全新形象,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科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2.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比热容”时的片段。师:大家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在傍晚时分,沙子已经凉了下来,海水却仍然是温暖的。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比热容的内容。老师做实验,大家注意观察。接下来我使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将两个加热器浸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液体中,一个是水,另一个是食用油。大家观察相同时间内液体升高的温度
15、,看能得到什么结论生:食用油热得比较快。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这就是比热容,其符号是c,单位是J(kg)。接下来我们讲问题:(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析。(2)请设计一个新的教学片段,以改进上述问题。【答案】(1)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需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过程。学生应该通过科学探究开展学习,经历猜想等过程后发现实验结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引导、点拨与总结,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有效的互动。整个片段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参与非常少。这没有体现
16、学生学习主人翁的角色,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2)教学片段:教师:大家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在傍晚时分,沙子已经凉了下来,海水却仍然是温暖的。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呢学生:可能是沙子和海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不同。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做个实验探究一下。实验器材包括玻璃杯、温度计、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水和食用油。这个实验如何设计呢。学生:老师,我可以比较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后的温度变化,从而分析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教师:这位同学的思维很活跃,提出的想法也很好,但仍有美中不足之处。物理实验要求严谨精确。如果两种液
17、体的初始温度不相等,如何进行比较呢有没有更加严谨的方法比较二者的变化呢学生:老师,可以将初始的温度、加热时间以及实时温度都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通过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就能准确地进行比较。教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记录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便于我们分析数据以及检查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完善实验计划,再次确认实验步骤,思考实验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我们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使用电加热器需要谨慎小心,建议其他小组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同时,加热后的仪器温度较高,切忌用手直接触碰,否则便会烫伤。实验完成后,待仪器冷却至室温后再拆除并整理。最后,大家要收拾干净桌面再离开实验室。教师:各小组可以开始实验了,实
18、验完成后请举手示意。教师:哪一个小组想率先分享你们的实验结论学生:老师我们组的结论是食用油比水热得更快。教师:这就是说,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同样的热量,温度升高不同。分析实验数据,我们还可以发现,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用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也就是吸收的热量不同。怎么才能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呢我们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3. 下面是某教师在一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听力课的听力材料及某一个教学步骤的记录。听力材料:一篇关于世界石油争端问题的新闻Teacher:Nowlistentothetapecareful
19、lyandanswerthequestionsonPPTTeacher:OKWhocananswerthequestions(个别学生对问题进行了回答,但是都没有回答对)Teacher:NoonecananswerOKLetslistenagainTeacher:OKNow,cananyoneanswerthequestions(再听一遍之后依然没有学生回答正确)Teacher:Now,lookatthescriptofthelisteningmaterialandanswerthequestions根据上面所给的信息从下列三个方面作答:(1)请问所描述的教学情境属于听力教学的哪一个教学步骤此
20、步骤的教学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没有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关于听力材料的问题请分析其可能原因。这位老师的教学步骤存在什么问题(3)请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答案】(1)此教学情境属于听力教学的听中(while-listening)部分。此教学步骤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听力练习活动,达到理解信息和训练技能的目的。(2)原因: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但是老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是讨论石油争端问题的新闻,所以可以判断学生不能正确回答问题主要是因为听力材料的难度高于学生应有的听力水平。除此原因外,也可能是问题的设置较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也可能是因为学生对此话题并不感兴趣,而且听力理解的
21、练习活动是问答式较为传统,所以学生参与度和热情度并不高。存在问题:听力材料难度高,不符合学生的听力水平。听力材料话题较为严肃,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老师的提问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只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了提问。在提问之后,要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反馈,但是老师并没有做出任何评价而是又进行了下一个步骤。第二次听完之后虽然依然没有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但是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努力回答问题。而不是放弃听的活动,直接看听力文本。这样并没有达到此堂课训练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3)建议:选取适合学生听力水平、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听力材料。适当调整听力理解练习的活动,例如可以加上小组竞赛等方式也可以将问答题改为填表格等较为新颖
22、的练习活动。在设计问题时,首先检验问题的难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使用的语言和话语能够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尽可能照顾到大部分学生,不要只提问一些学生,要给予每个人机会。或者可以给学生分组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选代表进行发言来回答问题。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思考及检验自己的答案。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必须给予学生反馈,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回答之后,首先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例如。可以用paraphrase的方式解释问题的内容,让学生理解问题。然后可以针对每一个问题,给学生放录音,让学
23、生听相应的段落,降低听力的难度。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先讨论问题的答案再请小组代表来回答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反馈。4. 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节中,某教师安排了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实验过程如下:(一)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二)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即没有二氧化碳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三)制订并实施计划1准备3个干净试管。并分别标号1、2、3。向试管1、2、3中分别加入等量的l碳酸氢钠溶液、1碳酸氢钠溶液、凉开水,并盖好橡皮塞。2打开试管2的橡皮塞,放入一片菹草叶子,再马上把橡皮塞塞好。(注意:管内的液体很满,小心操作,尽量不要让
24、液体流出)3打开试管3的橡皮塞,放入一片同等大小的菹草叶子,也马上把橡皮塞塞好。(注意:管内的液体很满,小心操作,尽量不要让液体流出)4把1、2、3号试管同时放到灯光下照射几分钟,检查三个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叶片是上浮还是仍然沉在水底。实验结果预测:表一:结果记录与分析:【答案】(1)表一表二(2)在组织实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精心布置实验室环境。创设实验研究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与管理。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约束的最好形式。小组成员在进行实验时,既有分工。也有协作;既相互依赖,也相互制约。所以精心编排实验小组很重要。
25、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每组的实验情况,要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的姿态给学生以指导。教师和学生要认真做好实验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忙而不乱。教师方面要将本次实验中学生可能用到的物品准备齐全并对本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难点要认真考虑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学生方面要对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及记录、总结等提前做好预习和准备,要求学生提前制定好详细的实验方案,并分好工。5. 热爱成就精彩人生(D热爱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为热爱,一生都在不懈追求。50多年来,袁隆平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
26、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也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袁隆平的热爱,是对世界的热爱。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因为热爱,作品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上海沦陷的那一天,我曾经隔着河望过对岸的火景。房屋成了灰烬,生命遭受摧残,土地遭着蹂躏。在我的眼前沸腾着一片火海”在他的“抗战三部曲”中,他写道:我写这小说,不仅想散发我的热情,宣泻我的悲愤,我更想鼓舞别人的勇气巴金的热爱,是对国家的热爱。浙江卫视主持人华少,因为热爱,凭借“逆天口播”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华少在中国好声音的位置一度被外界形容为“鸡肋”,别人丢给他“酱油
27、帝”“凉荼哥”的头衔,他也曾觉得委屈,但他始终相信“我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而且我做得还不错”,终于在中国好声音红极一时,得到全国观众的认可。华少的热爱,是对事业的热爱。热爱是就是这样简单。热爱是岳飞的“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对国家民族的热爱:热爱,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热爱,是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是对亲人亲情的热爱因为热爱,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未来都会变得无限美好!热爱成就精彩人生!问题:1.请从第段中找出两处错别字,从第段找出一处病句,并改正。2.请分析这篇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其不足提出修改意见。【答案】1.错
28、别字:第段,“宣泻”的“泻”应改为“泄”;第段,“春辉”的“辉”应改为“晖”。病句:第段,“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因为热爱,作品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暗中偷换主语,导致主语缺失。应改为: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因为热爱,在作品中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2.优点:材料丰富,结构整齐。可以看出作者的阅读涉猎是很广泛的,袁隆平因热爱一生不懈追求,巴金把热爱全部倾进作品之中,华少因热爱而得到观众认可,三个事例的列举让文章饱满充实,让论述具有说服力。文章围绕“热爱成就精彩人生”进行论述,收尾点题呼应,中间三个事例都是先叙述,然后用热爱之于世界、国家、事业总结,起到很好的提示和概括作用。框架严谨。不足及修改:表达方式略显单一,形式化略重。这篇论述文写得很规矩、一板一眼,整体来说是事例的堆砌,阅读之后印象不深刻,无法使读者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针对其不足,有两个改进建议:一是体现出论述的层次,比如利用正反对比论证,再比如一个名人配合一个普通人事例进行列举,也可以讲自己的经历来增强文章的生活气息,还可以将事例论证结合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使用。二是丰富表达方式,或娓娓道来记叙一个小故事,或饱含深情抒发对“热爱”的赞美,以此让读者更深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