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随堂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随堂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3.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
2、(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4.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B.C.D.5.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宋代经济的文献资料。对表中内容解释合理的是()序号内容出处1“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苏轼东坡全
3、集2“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3“货物之至中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范成大吴船录A.商品经济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除C.民族交融加强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宋代私人编撰农书开始兴盛,并广为流传,既有综合性的陈旉农书,也有大量专业性农书如蚕书荔枝谱橘录笋谱菌谱洛阳牡丹记等。这反映了宋代()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发展C.对农业科技的系统总结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7.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A.根源于游牧民族的衰微 B.得力于世界市场的出现C.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 D.源
4、自于社会经济的变动8.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取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此材料说明宋朝()A.土地契约制度已比较完善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9.宋元丰年间,政府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外贸法规市舶法,它规定:外船入港后,市舶官员登舶验货,按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交政府;“禁榷”物资由市舶司统购包销;“博易”物资由中外商人市价买卖,运销内地。这反映出当时( )A.海上丝绸之路繁荣B.中外朝贡贸易体制C.
5、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确立工商皆本思想10.宋代城市中以女子命名的食品和食店不计其数,如李婆婆杂菜羹、王小姑酒店、王妈妈家茶肆、宋五嫂鱼羹、汴河岸卖粥妪等。这反映了当时( )A.城市规划有序B.商家重视品牌经营 C.坊市制度规范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南自元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宋书材料二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地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北
6、方965493459679南方1112578301280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盛况?这一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完成南移是在哪一时期。简单概括经济重心南移的突出表现。1.C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
7、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2.DA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不能反映经商方式不受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官府对经商的态度,故C项错误;“出售凉食”“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表明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强,故D项正确。3.D由材料“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可以看出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排除A、C两项;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排除B项;由“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可知“便钱”是兑换货币的凭证,故D项正确。4.B材料反映了南宋时期随着北民南迁,导致南方大量种植小麦,这主要与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有关,由此可知正确。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的著作,与题干时间不符,由此可知错误。南方稻麦兼种的
8、技术有利于小麦在南方的发展,由此可知正确。曲辕犁又叫江东犁,不是从北方引入,由此可知错误。故B项正确。5.A据题意可知,宋代商品贸易频繁,规模较大,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繁荣,故选A;B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涉及民族交融,排除C;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雇佣关系,不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排除D。6.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大量专业性农书的出现,说明宋代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故B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经济重心问题,故A错误;专业性农书不是对农业科技的系统总结,故C错误;没有其他史实对比,不能得出宋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故D错误。7.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经济
9、重心的南移,两宋时期国家财税依靠东南,经营海洋,代替了汉唐时期的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基础,经略草原的局面,D正确;游牧民族衰微的说法与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对峙的事实不符,世界市场的出现始于明清时期(16世纪前后),两宋时期东南地区地狭人众的问题并不突出,A、B、C错误。8.A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土地契约普遍存在,到南宋时更加简化,A正确;土地契约与自耕农数量无关,B错误;完全放开的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材料未涉及庄园经济,D错误。9.A从材料信息可知,北宋政府制定市舶法,以规范不同种类的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故选A项。材料信息显示,外贸商品不仅有“贡品”,还有“禁榷”物资和“博易”物
10、资,故B项表述片面,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南方的经济地位,故C项错误;自战国商鞅变法以来,封建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10.B材料突出“名牌食品”,说明宋代已有品牌意识,故选B项。城市规划有序、坊市制度规范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C两项排除;“城市中以女子命名的食品和食店不计其数”并不能说明女性社会地位提高,D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故排除。11.(1)时期:南朝。原因:自然条件优越;政治相对稳定,和平环境;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人民的辛勤劳动。(2)时期:南宋。表现:户口南多北少;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制度,江浙一带人才集中。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