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阅读下列表格信息,指出影响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地域年代西汉元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A.经济格局变化 B朝代时间长短C王朝力量强弱 D疆域面积大小2宋代之前,政坛文坛的风云人物大多是北方人。入宋之后,南方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A南方人聪明 B政治中心南迁C宋代重文轻武 D经济重心南移3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
2、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材料表明北人南迁()A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导致南北风俗习惯趋同C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D促进南北文化融合4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A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B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逐渐增加D提升了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5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弑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
3、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6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7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
4、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8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9.唐代城市中,同一行业在每个“市”内都有各自的行业组织。到了宋代,同一行业在同城只有一个统一的行业组织,分散各处的零售商、批发商都要加入行业组织。各行业的首领由官府批准,有权掌握买卖价格、检查商品质量和校验度量衡器具。这反映
5、出,宋代( )A官府严格管理商品交易B行业性垄断开始出现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10.南宋时,绍兴城东南二里外的开元寺前,每年元宵节都要举办大型灯市,百物汇聚,场面宏大,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众多商人。绍兴城内外市场众多,位列宋廷宣布的40个“大邑”前茅。由此可知,南宋( )A夜市发达促进城市繁荣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草市兴旺助推城市发展D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唐朝时,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自唐高祖武德五年后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
6、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唐代科举录取名额没有地区分配。殿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殿试遂为常制”。另外,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称之为“省试”,从此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惟才是择”
7、。经过争论,宋代最终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的作用。1.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西汉到宋代,我国北方户数整体上不断减少,南方户数整体上呈不断增长趋势,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A项正确;材料中南北户数的变化与朝代时间长短、王朝力量强弱及疆域面积大小均无直接关系,排除B、C、D三项。2.D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重心南移也带来文化重心的南移,材料
8、中现象“宋代之前,政坛文坛的风云人物大多是北方人”而“入宋之后,南方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出现,表明了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使文化重心南移,故答案为D项。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辨别北方人、南方人何者更聪明,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与宋对峙的政权如辽、金等,在北方建立政权,也是政治中心,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文臣、武将的区分,该项属于干扰项,排除。3.D根据材料中“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可知,北人南迁带来新的风俗习惯和促进了南北文化融合,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有关生产技术的信息点,排除;B项,反映了南北文化习俗的不断融合并不是“
9、趋同”,排除;C项,南宋已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4.B根据材料可知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从材料“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可以看出北宋出现了文化中心南移的现象,南北分卷制度的出现“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可知这正是对文化中心南移的回应,故B正确;北宋南北分卷制度不能导致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只是维持南北取士人数的均衡,故C项排除;根据材料“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可知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并不是为了提升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由于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故D项排除。5B由材料“治其
10、尤甚者,以正风俗”“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可知,当时的理学家反对当时社会盛行的婚姻论财的做法,试图维护维护原有的宗族伦理纲常,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选B;材料显示当时的理学家仍非常重视婚姻中的宗族观念,而非淡化,排除A;理学家的这些主张试图维护原有的封建伦理观念,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需求,而非背离,排除C;由材料可知,当时的理学家是主张维护原有的婚姻习俗的,他们是反对婚姻习俗发生变革的,排除D。6C材料信息是,宋代官府强调重农抑商,而苏辙则强调舍农工商贾而为士、郑至道则强调士农工商皆本业。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社会阶层流动较为增强,故C正确;这一情况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
11、A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国家的国策,故B错误;“四民社会地位相同”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7A材料“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体现的是北宋时期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A正确;当时的商业活动仍然受到政府的监管,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封建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D排除。故选A。8B材料体现的是北宋时期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经营活动相对自由,B正确;A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材料无关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D排除。故选B。9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空前繁荣,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谋求发展,宋朝改变了唐朝行业组织松散的状态
12、,行业组织趋于正式严格。分散各处的零售商、批发商都要加入行业组织;各行业的首领由官府批准,有权掌握买卖价格、检查商品质量和校验度量衡器具,D项正确;宋朝官府不再严格管理商品交易,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行业性垄断开始出现在宋朝,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10C根据材料可知,由于绍兴城东南二里外的开元寺前每年元宵节举办大型灯市,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众多商人,使得绍兴城内外市场众多,这说草市兴旺助推城市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草市兴旺助推城市发展,不是夜市发达促进城市繁荣,排除A项;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是指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的表现,没有涉及政府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11.(1)变化:科举录取名额扩大;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防止作弊;确立了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的制度。(2)作用: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才实学人才;提高了行政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宋朝统治基础,巩固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