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随堂小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随堂小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情形,到明代演变成“湖广熟,天下足”。原来苏州及常州等粮食输出区,反而由湖北、湖南购买米粮,成为粮食输入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B.多个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C.长途贩运的日益兴盛D.江南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2.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朝政府在江南地区设立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后虽取消,但到成宗时依然执行江南岁输木棉布等物的政策。这折射出元朝江南地区( )A.农民赋役异常沉重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C.棉花种植受到重视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升3.据史书记载,宋元
2、之际棉花种植已在闽、粤、川等地区出现。元代政府出版了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明代太祖曾下诏要求“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加倍”。这表明我国古代( )A.政府重视棉纺织业的发展B.棉纺织技术领先世界C.政府放松了重农抑商政策D.棉纺织地位逐渐上升4.宋徽宗赵佶长于绘画,在其所作的瑞鹤图中,他以“雨过天晴云破处”含蓄地表达他最为喜爱的颜色。他对这种色彩的追求延伸到对瓷器的赏玩,集中体现在北宋五大名窑中的( )A.邢窑 B.官窑 C.哥窑 D.汝窑5.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加剧了
3、土地兼并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刺激了人口南迁6.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7.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北宋时(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
4、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8.宋朝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9宋史载,989年,宋太宗下诏:“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1117年,提举淮南东路学事丁璀指出:“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故制。”这些记载反映出()A政治决策左右社会风尚B经济发展改变民众生活C理学思想固化官员思维D商业进步瓦解传统伦理10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更有
5、诗云“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现存国内很多博物馆内的宋代铜镜、瓷枕上大多铸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宋代蹴鞠的盛行反映了()A崇尚健康的运动方式成为社会时尚B江南地区流行文化十分发达C南方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壮大D宫廷文化和市民文化的消长11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宋代科举实行“南北卷”进行平衡,就是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体现。阅读以下材料,了解南方经济发展,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西晋来至南宋初期数次出现这样的历史现象,如图1材料二:材料三:“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两宋时期的基本
6、政策。宋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为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宋代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1)图1中“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据所学,这一历史现象对该阶段中国区域开发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图2直接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请说明图1与图2现象的关系。(3)图2南宋经济现象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试从当时政策、制度、科技、政治局势、经济等角度任选四项说明。)1.B2.C本题考查元朝农业的发展。由材料“元朝政府在江南地
7、区设立了木棉提举司,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可知政府通过设立“木棉提举司”,并颁布一些政策促进棉花种植的推广,说明元朝江南地区棉花种植受到重视,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农民的赋役,排除A项;明朝以后,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棉花种植的重视,并未提及农业生产商品化的程度,排除D项。3.A4.D5.C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故C项正确;人口南迁推动
8、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耕地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颠倒了,故D项错误。6.C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选项A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选项B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选项D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宋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D项。因此本题选C。7.A北宋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但与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分开的,故B项错误;文娱场所多由私人经营,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故C项错误;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二者功能上存在区别,故D项错误;“通宵不绝”的夜市说明市经营的
9、时间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故A项正确。8.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传统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是衰退,而是进步的表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的信息说明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的户数增多,从而说明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租佃关系,农民对地主的人身关系无法得知,故D项错误。9.B根据“今闾阎之卑尚多僭侈,未合故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丰富了人民生活,冲击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故选B项;A项表述太绝对,且材料反映北宋的政令被破坏,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理学思想,排除C项;D项“瓦解”表述太绝对,错
10、误。10.A从材料看,宋代蹴鞠非常盛行,而民众从蹴鞠中得到的快乐已远非视为简单的体育活动,而是当作一种时尚和健康的运动方式,这表明宋代的蹴鞠运动已发展到一种新的阶段,故选A项;材料本身无从体现出是江南或南方地区,排除B、C两项;虽然蹴鞠从宫廷体育活动发展到民间,但材料并未说明宫廷文化和市民文化的消长情况,排除D项。11(1)原因:北方战乱。影响:促进江南(南方)地区的开发,促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2)现象:南宋海外贸易繁荣。关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为南宋海外贸易繁荣提供有利条件。(3)原因:实行发展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的基本政策;制定市舶司(市舶管理制度)等以加强管理;指南针的应用;南宋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