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市安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保定市安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下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北保定市安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下册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人:李淑娜 说明: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主观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碳素笔写在答题纸上。 第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
2、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已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
4、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
5、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B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D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起着决定作用
6、。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B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是因为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 C违背了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的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耻感文化既强调个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扬气节,在对耻感文化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的得出,源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
7、巨大的作用。 B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向核心内容层面的展示。 C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行为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评价机制,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外向层面的展示。 D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说明耻感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
8、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
9、,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
10、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异己者率逐去之率:全部 B而讽于仁自引去讽:讽刺 C有德不谙大计谙: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存:慰问 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
11、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
12、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5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连明:通宵。 8.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3、(5分) 9.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 (2)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写出了蜀道旁水泻击石,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墨烟张 陈柳金 一日傍黑,张家院里哇地一声哭,土坯墙震落一层沙尘。婴儿落地,没听过这样大声的,且脸
14、如包公,黑不溜秋。张父说,俺张家世代制墨,如今老天馈赠一墨宝,就叫他张秉墨吧! 这张秉墨,天生一个玩家。六岁便能玩墨,采烟、熬胶、和墨、上模、晾晒、裱金,一整套工序下来有模有款。九岁便玩书成瘾,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还练得一手好书画,吟咏唐诗宋词亦有腔有调。张秉墨的天空悬着一颗文曲星。 但到了十八岁,天空却变了天。参加了地下组织的张父因叛徒出卖,死于鬼子刺刀之下。张秉墨强忍一腔怒火,接过搅墨棒,墨缸里转起圈圈旋涡,搅动一百零八圈后,蒸煮成团,蓄着劲举锤敲打一百零八遍。张秉墨发誓要做条好汉,把小日本的肉剁成酱,锤打成一根根愤怒的墨条。 张家院子每天清晨依旧飞出一群白鸽,鸽群沿鹤庄盘旋一圈后,总
15、是有一只鸽子带着张秉墨的牵挂飞离队伍。薄暮时分,那鸽子才从天空凯旋。张秉墨宝贝一样捧在手心,喂了食,轻轻放进笼子。 前线还是失守了,小日本洪水猛兽一样冲进庄里,打砸抢烧,把个鹤庄鼓捣成了墨缸,每个人心里都墨黑墨黑的。小日本把鹤庄小学占为指挥部,临晚集合村民训话,太军佐藤野夫说鹤庄藏有共党,自己站出来,可免全庄人死,否则通通都得死! 村民个个岿然不动,佐藤无计可施。忽然头顶掠过一群白鸽,仰起头,鸽子送他一个见面礼。佐藤往脸上一抹,一撮腥臭的鸽屎。叭嘎,杀了它们!一阵乱枪响起,连鸽毛也不见掉下来。佐藤恼怒道,不供出来,你们,通通的当鸽子宰! 翌日,鸽群刚回笼,张家院门被踢开,几个小日本端着枪叽里嘎
16、啦闯进来。正在锤墨的张秉墨猛一惊。贼头贼脑的小日本乱搜一气,从笼里捉出几只白鸽。翻译给张秉墨下了命令,以后每隔三天送两只鸽子孝敬太军! 鬼子走后,张秉墨赶紧去看鸽子,幸好那只白鸽还在,这才松了口气。入夜,他扬手放飞了那只鸽。 就在这两天,有四个村民被怀疑是共党分子,鬼子把他们捉进了指挥部。一向抬头做事的张秉墨把头压得老低,搅墨一百零八圈,锤墨一百零八遍。他要把张家本领亮出来,制成胳膊粗的圆条墨,当作礼物送给佐藤野夫。 转眼三天已到,张秉墨这次送给佐藤的是两只鸽子。进了门,只见佐藤呕吐不止,气喘吁吁。张秉墨细看,知他犯了夹阴伤寒,前几天吃了鸽肉大补精气,不慎便犯下此症。张秉墨说,太军,我有法子能
17、治好你的病!佐藤如遇救星,却见他一脸乌黑,心生疑窦,但病痛难耐,只得恭听。张秉墨道,鸽屎为药引,槐角、扎参、细辛炖服。佐藤还记着上次鸽屎之恨,这次竟敢叫他吃这腥臭物,以为张秉墨捉弄他。翻译说,太军,张师傅可神了,您就信他一回吧! 佐藤服了鸽屎和中药,翌日果然恢复如常。三天后张秉墨送来鸽子时,他竖起大拇指,你,大大的神!张秉墨说,太军,下次俺送几根大圆墨给你,俺张家墨条,不仅是书画的上等墨料,还能止血、治皮肤疮毒和腮腺炎。佐藤听了大喜,临别,差翻译送张秉墨,张秉墨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 这晚深夜,张秉墨正要入梦,院门吱呀推开,一黑影潜了进来。是翻译窃取了日军的重要情报,内容是鬼子将于后天晚上攻打驻
18、扎在一深山处的我军阵营。 张秉墨马上放飞那只白鸽。鸽子飞回时,也带回了我军指令后天里应外合端掉日军指挥部。 这天傍晚,他又一次放飞了白鸽。转身去给佐藤送鸽子,这次多了几根胳膊粗的圆条墨,是他答应送给佐藤的礼物。 踏进门时,地上躺着一只流血的白鸽。佐藤凶相毕露:它,从你家飞出,你的下场还没等他说完,门外已拥来一群鬼子。张秉墨放飞手里的白鸽,掏出嵌有炸药的圆条墨,把盖子一掀,几声巨响,佐藤野夫与鬼子不明不白地见鬼去了。 在张秉墨的葬礼上,鹤庄乡亲全都披麻戴孝。忽然一群白鸽悲鸣着从张家院子飞出,在鹤庄上空整整盘旋了一百零八圈。仪仗队前,翻译跟一战士手抬石碑大的方条墨,上书三个镏金大字:墨烟张! (选
19、自短小说,2012年第5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秉墨的父亲因参加地下组织被出卖而惨遭鬼子杀害,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文中“蓄着劲举锤敲打”的细节描写暗含着张秉墨压抑不住的愤怒之情。 B小说中的“鸽子”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张秉墨视鸽子为宝,佐藤被鸽子羞辱和吃鸽子,鸽子传递情报,鸽群悲鸣盘旋等,在这里,鸽子成了揭示主题的象征物。 C佐藤服了张秉墨配有鸽屎的中药,第二天果然恢复如常,这既写出了张秉墨医术的高超,也为下文写得到佐藤信任和送墨条的情节张本。 D小说善于运用埋设伏笔的手法,比如“锤打成一根根愤怒的墨条”就为下文利用墨条炸死鬼子
20、作了铺垫;翻译对佐藤的一番劝说也为张秉墨奋勇杀敌最终就义打下了基础。 E这篇小说的主题在开拓上很有深度和力度,结构大气磅礴,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极富张力,叙事也干净利落,很有特色。 (2)小说开头两段叙述了张秉墨少年时期的种种经历,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小说中张秉墨的人物形象。(6分) (4)对于小说结尾处的鸽群悲鸣和仪仗队中有人手抬写有“墨烟张”的方条墨的情节,有人说是画龙点睛,有人说是画蛇添足,你赞同哪种说法?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具体理由。(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0分) 12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
21、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盥洗(gun)炮烙(po)甜言蜜语华冠丽服(gun) B.懵懂(mng)包扎(z)烟霭间或一轮(jin) C.模样(m)桅杆(wi)雕粱画栋朱拓(t) D.咀嚼(ju)监生(jin)寒喧笑靥(y) 13.对下列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合称“元白”。 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C.海明威是当时“
22、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丧 钟为谁而鸣,这两部反战小说被誉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 D.“以致天下之士”: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 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全国各地有关水价上涨的新闻早已在坊间传得沸反盈天,这一关涉民生的水价问题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B他一人管理着好几万人的大企业,很有信心做大做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C街边摊上,摆着许多有关手相、算命方面的书籍,里面的内容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D残疾人艺术团精彩的演出,让全场一片感动,许多观众甚
23、至泪湿司马青衫。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庆期间,青岛天价大虾事件再次暴露了当前旅游市场由于监管不力,景区乱象丛生,任意宰客,一旦矛盾激化,会严重影响景区声誉。 B.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状态,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性变化,人们期待2015年被看作中国房地产业的“转型元年”。 C.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是以为社会培养优秀企业家为目标的大型公益创业教育平台,在全国创业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D.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外出打工,是因为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与孩子待在一起。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
24、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戏曲选材宽泛,雅俗共赏,自古以来,;。,。 这与整个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诗歌等,都一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 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 而中国戏曲本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 既有帝王将相的家国要事,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 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人物 中国戏曲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 A.B.C.D. 17.以下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张伟同学写给某公司的求职信,从语言使用得体的要求看,存在五处不当,请按要求予以修改。(5分) 尊敬的领导
25、: 您好! 您能在百忙中拜读我的求职信,我感到很荣幸。谢谢!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计算机系本科生,酷爱IT行业,曾获哈尔滨市大学生计算机“华苑杯”创新成果大赛一等奖,偶然在有关材料上看到关于你们公司的情况介绍,十分羡慕你们公司的优良环境和优厚待遇,钦佩你们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超前意识,十分愿意为你们公司贡献我的学识和能力。您可不能拒绝我哟! 此致 敬礼! 张伟 2015年4月10日 应删的两处: (1)(2) 应修改的三处: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某地一位老人接8岁孙女放学,在路口猛
26、拍等红灯的公交车,要求上车,司机没有开门。进站后爷爷上车,对司机大骂,同车的人劝阻老人无效,小孙女挺身而出:“爷爷是你不对,再这样你就别接我了!”然后转身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我替爷爷向您道歉。”司机听后感动落泪。 此事一经传开,网友纷纷热评: 这小孩教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 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7、 1D(D项中“起着决定作用”表述错误,原文第二节“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可以看出应该是“都有很大影响”而非“起着决定作用”。) 2D(D项中,原文说的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追求的是道德品格和人生品行,而不是“耻感文化”。) 3B(B项中,“核心内容”错,原文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以推断,“核心内容”是“它强调个人的修身,
28、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 4B(讽:暗示,劝告) 5C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 6D试题分析:“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亲家徐学谟。” 7.(1)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申时行)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凭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
29、入阁参与机要事务。(补充主语,“广”扩充,“以”凭身份,“预”参与,各1分,全句大意1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阳”表面,“附”附和,“阴”暗中、私下,各l分,全句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申时行因为文采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很放心他。 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申时行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
30、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万历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 当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论及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亲徐学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官职,三个人得以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 评事雒于仁呈献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怒,召见申时行等人逐条分析,
31、准备从严责罚。申时行建议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 万历十四年正月,光宗(朱常洛)五岁,而郑贵妃受到宠爱,生下了皇帝的第三子朱常洵,颇有萌生争夺嫡宗的心思。申时行率领同僚再三请求建立储宫,皇帝不听。朝廷大臣因为贵妃的缘故,大都指责宫闱之事,触怒了皇帝。被严厉训责。万历十八年,皇帝召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指令申时行等人到毓德宫觐见。申时行跪拜祝贺,请求皇帝赶紧决定大计。皇帝犹豫了很久,下诏书说:“我不喜欢激动、喧扰。如果明年朝廷大臣不再轻慢滋扰,定当在后年册立皇储,否则就等皇长子十五岁时举行册封。”申时行于是劝告朝廷大臣不要烦扰皇上。 第二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奏请准备册立仪式的礼节制度。皇帝恼怒,命令延期一年。而内阁中也有奏章呈送进去。当时申时行正在假期,次辅许国把申时行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申时行暗中呈上加封的奏章。进言说:“臣正在假期,起初事前并不知道。册立太子这件事,圣上的意思已经明确。张有德不懂得大计,希望皇上亲自裁决,不要因为小臣而妨碍了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