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知识点整理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学问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学问点整理 济南的冬天 结构 第一部分:以北平的“寒”,衬托济南的“暖”;以伦敦的暗,衬托济南的“亮”;以热带地方的“热”;衬托济南的“温”。将济南的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特征,勾画出来。 其次部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远山,“空灵”水晶图。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中心 表达了作者对温情的济南的冬天的宠爱与赞美,寄予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写作特点 抓住景色特点描写。 按依次、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比方、拟人 情景交融 问题 1和25段什么关系? 答:总分关系 找出其次段
2、的过渡句,作用? 答:“设若稀奇”作用:承上启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第1段的作用? 答:点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总领下文,“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第5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作用? 答:最终的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观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各有什么特点? 答:阳光普照下的山:可爱,充溢温晴,暖和。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媚秀气城外远山:素淡雅致 济南冬天的水:暖和,多情,澄清。 第3段、第5段按什么依次写? 答:第3段:自上而下的空间依次,(山上、山尖
3、、山坡、山腰) 第5段:自下而上的空间依次。 写绿萍、绿水藻、垂柳对写水有什么作用? 答:衬托了水的暖和、多情、澄清。 写空中、半空中、天上对写水有什么作用? 答:突出其清亮的特点,衬托了水的澄澈。 对比: 北平的冬天风多,济南没有风声;伦敦冬天多雾,济南冬天响晴;热带日光毒,洪亮的天气,济南冬天温晴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修辞: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温煦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志向的境界? 拟人,“睡着”“唤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温煦安适”的特点。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殊可爱,似乎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
4、里。 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山的充溢温晴、可爱、暖和。 (3)它们全宁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温煦。 拟人。 (4)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日本看护妇。 比方,作用:形象的描绘出树尖上落着白雪的景象,给予树林以温晴的特点。 (5)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拟人,作用:“镶”字将“山尖小雪”人格化了,似乎银边是山尖小雪有意做的。 (6)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似乎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望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拟人、比方,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坡上斑驳漂亮的景色。 (7)那点薄雪似乎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作用
5、:形象的写出了夕阳照在薄雪之上绚丽的色调,突出了小山娇美的神态和秀丽的景色。 (8)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拟人。 (10)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拟人,作用:“卧”字用来写山庄,写雪,写他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栩栩如生。 (11)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比方。 (12)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拟人。 (13)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拟人,作用:“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写出了水的多情,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的宝贵、可爱、漂亮。 (14)空中,半空中,天
6、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完全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作用:写出了天空的纯净、蔚蓝,衬托出了水澄清的特点。 11、“山上的矮松更加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那点薄雪似乎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第1句:比方,形象的描绘出树尖上落着白雪的景象,给予树林以温晴的特点。第2句:拟人,描绘出夕阳照在薄雪之上绚丽的色调,突出了小山娇美的情态和秀丽的景色。 12、作者是按什么依次写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记方位的词语。 答:按空间依次,“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1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妙处是什么?
7、答:小雪可以把那些小山点缀得更加秀美。 14、“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含有对济南小山的酷爱、赞美之情。 15、春和济南的冬天你喜爱哪一篇?请说出理由来 答:答案不求统一,举例:喜爱春因为首先其结构严谨精致。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从几方面细细描绘,最终又总写,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其次,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将难写的春写得神韵透彻。 16、课文第1段中说“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可否改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 答:不能改,因为原句表明济南的冬天没有大风,但并非没有风,符合实际状况。改后就成了没有风了,不符和客观事实,所以不能该。 17、课文主要抓住济南的冬天的什么特点
8、来写的?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答:温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征。 18、联系全文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中“这”指代什么?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指的是上文所写到的济南的山、水等景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19、比较下面一组句子的表达效果。 (1)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还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答:(1)句运用“反倒”一词表明济南的水别出心裁,好像不和常理,表达出作者的宠爱之情。(2)句中的“还”字则显的太过一般了。 一、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
9、特点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 参考答案:济南冬天最主要的特点是“温晴”。“温”,是相对于寒冷或酷热而言,气温宜人;“晴”,则是相对于“阴”而言,不仅是指天气的晴朗,而且有色调,显明而不单调。作者写了济南四周的小山,写了雪景,写了济南的水,通过这些景物表现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描述时,要留意全面、贴切、生动。可先参照课文在心里默述,待娴熟之后再口头复述。 二、济南的冬天在作者的眼中是个“志向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跟同学做一点儿探究。 参考答案:作者宠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宠爱某种气候,而是宠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柔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
10、“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三、品尝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温煦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志向的境界?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殊可爱,似乎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宁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温煦。”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似乎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参考答案: 1.“温煦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做人,它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加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建出一种美丽、温馨的意境。 2.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
11、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一样有爱心。这是拟人的写法,其实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酷爱之情。 3.写雪后夕晖,特别美。最生动的是把“薄雪”比做人,有感情,会羞涩,比单纯的客观写景要好。 四、依据你的理解,标出课文第3段的重音和停连,并尝试朗读这一段。 五、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留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 初冬的早晨是漂亮的。一层薄薄的雾在空中轻快地漂浮着。行人的欢声笑语,汽车“嘀嘀”的喇叭声交织在这一片朦胧之中。这一切,预示着新一天的起先。当并不太刺眼的阳光照耀到山顶上的时候,雾气便像幕布一样缓缓拉开了,大地慢慢显现在冬日的
12、暖和中。假如你细致视察,那你就会发觉,其实冬天也和夏天一样,也是一个善变的季节。早晨还有一丝斜斜的阳光,慢慢地,天空中便会飘起闪着银光的雪花。起先时,雪花依稀可数,隐隐难觅,仿佛天上有位神人,漫不经心地撒落了几个细碎的小雪粒。渐渐的,雪粒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飘飘、慢悠悠地往下落,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天女撒下的玉叶、银花。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学问点整理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学问点整理新人教版 一、走进作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作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13、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北京高校毕业,曾任清华高校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笔清爽,所著合编为朱自清全集。1948年朱自清患严峻的胃病,6月18日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8月12日因胃穿孔在北大医院去世。朱自清以散文著名,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散文有匆忙、背影、桨声灯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二、字词1生字辨识酝酿(ynning)巢(cho)喉(hu)咙宛(wn)转应和(h)嘹(lio)亮黄晕(yn)撑(chng)蓑笠(sul)抖擞(su)胳膊(gbo)2重点词语注释欣欣然欢高兴喜的样子。朗润光明润泽。赶
14、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有“趁时机、凑喧闹”的意思。酝酿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也比方作打算工作。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事)。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好听。这个意思现在写作“宛转”。黄晕昏黄不光明。晕,太阳或月亮四周的光圈,也指光影或色调四周模糊的部分。烘托中国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四周涂抹淡墨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显明,更突出。这里是“衬托”的意思。舒活伸展,活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准备在春天。意思是,春是一年的起先,应当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支配好。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摇摆,婀娜多姿。形容妇女装扮得非常艳。招展,迎风摇摆。三、文章结构盼春(12)
15、(开篇点题,总领下文)绘春(37)春草图(3):春草报春春花图(4):春花争春春风图(5):春风唱春春雨图(6):春雨润春迎春图(7):春人迎春赞春(810)娃娃(8):新姑娘(9):美青年(10):健将来:美妙四、课后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朗rn()wn()转酝酿()()lio()亮hng()托应和()2、依据说明写出相应的词语。1、欢高兴喜的样子。()2、呼喊挚友,招引同伴。()3、比方姿态美丽。()4、伸展、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学问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学问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
16、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有,轻财好施。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闻名散曲家。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出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赞扬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我国古典文学当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先秦散文、明清小说毋庸置疑成为我国五千年文化炫彩夺
17、目的代表。 律诗的四联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翻译与理解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远眺苍茫的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密。)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密。)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和月亮,似乎在大海里升起。)
18、星汉绚丽,若出其里。(银河、太阳和月亮绚丽,似乎出自大海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特别质朴,“观”字领全篇。 其次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屹立动静相衬托,显示了大海的宽阔和威历。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气和雄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妙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终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日月之行”至“若
19、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勉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美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理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始终走到那夜郎以西!)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舞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
20、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哀思之语,而哀思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溢了愁思,无可告知,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挚友都能望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净、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情就会象皓月一样恒久许久。 次北固山下
2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敞,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次北固山下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的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敞;“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
22、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白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全诗覆盖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荒芜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 夕阳西下,(夕阳早已落下,) 断肠人在天际,(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际。)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
23、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奇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其次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际”是点晴之笔,点明白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率真、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自己登山临海时产生的壮丽感觉。 参考答案: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概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非常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
24、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详细写照。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呈现的是多么宽阔、多么壮丽的景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勉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宏大理想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涌动。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写“杨花”“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
25、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舞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喜爱悲伤凄惨地啼叫。这样的写景,不着哀思之语,而哀思之意自现,渲染出一种孤独萧条的气氛,也为下文表现作者对故友被贬谪遭受的怜悯、无奈,以及思念之情做了铺垫。 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呈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参考答案: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堤岸相平。大江之上一叶孤舟,海风吹来,船帆满起,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小舟奋力地向前驶去上下句运用拟人形成对偶,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景美而富有朝气,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酷爱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尤其是“阔”字,既表“潮平”的结果,又抒发胸怀,展示诗人开
26、阔的胸襟;“悬”字说明风力强劲,把船帆吹得鼓涨,可以想到船行速度飞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家乡的急迫心情。 四、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干脆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殊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示例:夕阳西下,诗人骑着消瘦的老马走在曲折的山路上,西风嗖嗖地迎面吹来。走过小桥,几户人家,一棵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停留着三两只乌鸦,一副凄凉的画面便映入眼帘了,在夕阳映照下的古树、昏鸦、人家、瘦马让人觉得特别的悲伤。由此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在外流浪已有多年了,尝尽了一个“断肠人”在外羁旅生活的凄苦。又未曾回过久违的家乡看一看,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由此使我想到了自己有家的华蜜。 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