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教案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学问点总结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学问点总结冀教版 学问点 1.消化的概念 人体摄入的食物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处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进入体内,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消化分有两种方式:一是机械消化,二是化学消化,二者通常是同时进行的。 2.唾液的作用 (1)唾液可潮湿与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 (2)唾液可清洁和爱护口腔,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后。唾液可起冲洗稀释及中和作用。其中的溶菌酶可杀灭进入口腔内的微生物。 (3)唾液可使食物细胞粘成团,便于吞咽。 (4)唾液中的淀粉酶对淀粉进行简洁分解。 3.唾液的成分及功能 胃液为透亮,淡黄色的酸
2、性液ph为0.9-1.5。由胃酸、胃蛋白酶粘液、内因子四部分组成。 胃酸的功能: (1)激活胃蛋白酶源,使之转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2)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为胃内的消化酶供应最合适的PH,并使钙、铁等元素矿质处于游离状态,利于汲取。 (3)杀死伴同食物进入胃内的微生物。 (4)造成蛋白质变性,使其更简单被消化酶所分解。 胃蛋白酶可对食物的蛋白质进行简洁分解。 粘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它覆盖在为细胞的表面,形成一个厚约50um的凝胶层,具有润滑作用,使食物易于通过,粘液还爱护胃黏膜不受食物中粗糙成分的机械损伤,粘液为中性或偏碱性,可降低HCI胃酸酸度,减弱胃蛋白酶活性,从而防止胃和胃蛋白酶对
3、胃细胞膜的消化作用。 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可以和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体,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汲取维生素B12的作用。 4.胰液中的消化酶及其功能 胰液为无色、无嗅的弱碱性液体,PH值为7.8-8.4,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细胞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同时也供应了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最适PH值。主要含有: (1)胰淀粉酶 (2)胰脂肪酶类 (3)胰蛋白酶类 (4)还有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 5.胆汁在食物消耗中的作用 (1)胆盐可激活胰脂肪酶,使后者催化脂肪分解的作用加速。 (2)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使脂肪乳化呈细小的微粒,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使其对脂
4、肪的分解作用大大加速。 (3)胆盐与脂肪的分解产物如游离脂肪酸、甘油一脂等结合成水容性复合物,促进脂肪的汲取。 (4)通过促进脂肪的汲取间接帮助了脂溶性维生素的汲取。 6.小肠液中的消化酶 包括:氨基肽酶、a-糊精酶、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磷酸酶,还含有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 7.汲取的概念 汲取是指食物成分在消化道(主要)上皮细胞汲取进入血液或淋巴从而进入肝脏的过程。 课后练习 1.下列对于右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能消化蛋白质 C.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是消化食物和汲取养分物质的主要器官 2.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
5、验,结果发觉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 3.人体消化和汲取的主要场所在()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4.下列物质在口腔内就能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是() 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纤维素 5.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依次正确的是 A.淀粉、脂肪、蛋白质B.淀粉、蛋白质、脂肪 C.脂肪、淀粉、蛋白质D.蛋白质、淀粉、脂肪 答案: 1.A2.C3.C4.B5.B 生物食物的消化 食物的消化(两课时连排)(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学问:(1)通过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使学生理解食物
6、为什么要经过消化。(2)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口腔中的消化过程。(3)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2.实力:(1)通过演示试验的视察和改进,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和分析综合实力,并驾驭科学的学习方法。(2)通过探究试验活动,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驾驭科学探究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对食物消化的学习,培育学生正确的健康意识,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教学思维探讨(学生):设疑探疑建立方案释疑解决问题试验探讨:质疑创设试验方案课堂试验论证分析探讨结论总结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学问的理解驾驭程度,引导学
7、生发散思维,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从而以小组为单位绽开探讨,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收集和处理问题的实力、探究的实力,以及合作精神,培育的良好科学素养,并真正树立正确健康意识。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1本校是省级示范初中学校,具备完善的校内资源,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作用,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阅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有些难度,因为还没有学习化学学问,所以建议学生自己来讲解并描述目的,促其主动地学习。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日,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也许多,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完成自学,我们必需用信任、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
8、生。教学设计 伴随着悠美的音乐响起,我走上了讲台,微笑着询问道:“同学们,今日早餐吃了哪些食物?”学生们主动踊跃地说了起来,其中一名学生说:“我今日早上吃了一个面包,半盘牛肉,一个西红柿和一杯牛奶。”我接着问:“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养分物质呢?”同学们分析说:“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脂肪、水、维生素。”“这些养分物质如何被汲取利用呢?”有的学生说:“消化。”我说:“好,这些食物在人体中是如何消化的呢?食物为什么必需经过消化呢?下面我们来探讨。”学生就会带着深厚爱好和热忱进入学习情境。我问:“食物中所含的养分物质都须要消化才能被人体汲取吗?”有的学生说:“不肯定。”有的学生说:“水就不须要消化,
9、而蛋白质脂肪都须要消化。”也有的说:“糖类不须要消化”。带着各种各样的猜想我提出:“让我们一起做个试验来探讨一下吧。”接着大屏幕上显示出“葡萄糖和淀粉透过透析袋的差异”这个演示试验的试验用具和试验方法及探讨题。试验用具:1透析袋两个;2小烧杯两个;3清水;4可溶性淀粉溶液;5葡萄糖溶液;6碘液;7尿糖试纸等。试验过程:(1)用线绳将透析袋一端扎紧;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至距顶端35cm,然后用线绳将透析袋顶端扎紧;用水彻底清洗透析袋外壁;将透析袋置于盛有水的烧杯内,再向烧杯内加入碘液,直至溶液呈淡黄色为止。(2)用线绳将另一个透析袋一端扎紧;注入葡萄糖溶液至距顶端35cm,然后用线绳将透析袋顶端扎
10、紧;用水彻底清洗透析袋外壁;将透析袋置于盛有水的烧杯内,将尿糖试纸A放入烧杯内清水中蘸一下,保留该试纸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3)20分钟后,视察并记录步骤1中透析袋及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改变。再取尿糖试纸B放入步骤2的烧杯溶液内蘸一下,比较并记录A、B试纸的颜色。探讨:(1)淀粉和葡萄糖属于哪类养分物质,它们相当于消化管内什么物质呢?(2)透析袋在这里相当于人体哪一部位的结构呢?(3)透析袋四周的水相当于哪一部分结构呢?(4)为什么在装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里我们要先将试纸A放入,20分钟后再放入试纸B呢?(5)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能透过透析袋?(6)假如细胞膜具有与和透析膜相像的功能,你推想
11、食物中的淀粉能不能干脆被细胞汲取呢?通过亲自做演示试验和视察试验现象,学生们对以上思索题逐一进行了探讨,得出淀粉分子较大,不能透过透析袋;而葡萄糖分子较小,能穿过透析袋进入烧杯内水中。通过这一结论能得出六大类养分物质哪些须要消化。有的学生说:“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须要消化,而蛋白质、糖类(大分子)、脂肪则须要消化成小分子。”我说:“很好,分析得对。食物养分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汲取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是消化。那么消化管内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呢?食物消化过程须要哪些条件呢?我们咀嚼馒头时嘴里有什么感觉?”学生说:“感觉有点甜。”我问:“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探究一下,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经过咀嚼,其
12、中的淀粉是否发生改变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有的学生说发生改变了,有的学生说没有发生改变。我说:“那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以下思索题来探讨,并设计试验和完成试验。”接着在大屏幕上显示探讨题:1.我们如何检测馒头中的淀粉成分呢?2.试验设计要有比照,试验组与比照组的处理条件有什么差异。3.如何收集唾液,收集前最好用清水漱口,想一想,为什么?4.口腔温度与试验条件有什么必定联系吗?你们如何选择试验的温度条件呢?5.比照组试验材料和条件与试验组有什么不同?6.将试验组与比照组的试验结果加以比较,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同学们起先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思索题进行探讨,设计试验过程,进行试验,老师参
13、加指导等等。过了一段时间,各小组完成试验。起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结果。第一小组说:他们假设馒头在口腔内经过咀嚼发生了改变,试验设计如下:1.将淀粉溶液2mL分别滴入两个试管中,分别为1号和2号。2.取唾液,用清水漱口,将试管放在下唇,舌尖抵住下唇,让唾液缓缓地流入试管。3.取唾液2mL放入试管1中,再取清水2mL放入试管2中,充分振荡,使其混合。4.将两只试管放入37水中,恒温水浴。约10分钟后冷却,滴入碘液视察现象。我们发觉1号试管中的碘液没有变蓝,说明淀粉不存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2号试管加入碘液后变蓝了,说明淀粉存在,没有变成别的物质。他们的结果很好,我干脆问:1号试管中的淀粉为什么会变成
14、另外一种物质,而2号试管中没有变呢?学生回答说:“可能和唾液有关吧”。我说:“唾液是由口腔内的唾液腺分泌的,1号试管中的淀粉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说明食物从口腔起先就进行了消化,那么食物在口腔内是如何被消化的?唾液在消化管内是如何参加消化过程的呢?我们请探讨口腔内食物消化的这个组来讲一下。”“口腔”小组经过充分打算说:“我是口腔,在消化过程中我的作用特别重要。食物经过我这里要发生哪些改变呢?先请牙齿来说一下吧。”“牙齿”说:“我是牙齿,我有门齿、犬齿、臼齿,我利用门齿将食物切断,利用犬齿将食物撕裂,利用臼齿将食物磨碎。主子在婴儿时期,我还没出现,所以他只能吮吸妈妈的乳汁;成人时期他什么都能吃,但
15、是牙痛时只能喝汤;步入老年,我也要掉没了,主子再也不能吃那些脆的硬的好吃东西了。大家肯定要爱护好我。”接着“舌”说:“我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使其简单下咽。大家可以试试不用舌头,看能否吃下喝下东西?”“口腔”接着说:“在我这里食物团通过牙齿充分咀嚼,由大变小,并且食物中的淀粉经舌的搅拌,在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形成了麦芽糖,之后食团在我这里经过咽会进入食管,进而进入胃。”“胃”小组迫不急待地上台,将从网上下载的食物在胃内消化的内容展示给同学们,学生们亲眼看到食团进入胃、胃内的胃腺分泌胃液、其中的胃蛋白酶与食物充分混合、食物中蛋白质初步发生改变的实际过程。我趁机提问:“同学们仔细视察,食物在
16、这里和胃液充分混合后,其中蛋白质发生了什么改变?”“蛋白质有些变更,但没有完全变更。”我说:“对,胃液中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初步分解,但没有完全分解,不能被汲取。那么彻底消化蛋白质及其他养分成分的重要器官是什么呢?下面有请小肠小组。”“小肠”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也是在网上下载的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了各种养分物质在小肠内的消化状况。同学们看到小肠内各种消化液将食糜变成乳状,再经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食物残渣、部分水、无机盐等借助小肠的蠕动进入大肠。我刚好提示大家,在视察中留意思索这样的问题:1.淀粉、蛋白质、脂肪最终被分解成为
17、什么物质?为什么能被汲取?2.养分物质为什么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呢?酶在这里有什么作用?3.视察小肠与胆管相连,哪种消化液进入小肠内?胆汁在消化过程中对哪种物质起作用?”同学们仔细视察思索后兴趣盎然地探讨了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关于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我建议大家回家后做个试验,下节课再探讨沟通。下课的音乐声响起,两节课的时间就这样很快地过去了。我说:“同学们,看来大家在这节课中很有收获。”一个同学立即站起来说:“我知道了科学探讨的一般方法。”又一个说:“我知道在试验中应有比照。”第三位同学说:“我最终明白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消化的。”我说:“老师在这节课中的最大收获就是看到你们的精彩表演,我觉
18、得你们都是好样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为你们骄傲。”伴着开心音乐我们结束了本节课教学。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悟到德国闻名教化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一个坏的老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觉真理。”我是不是好老师,学生自有评价,但在教学中我要做一名教学生发觉真理的老师,在这节课教学中不仅学生的学问、实力、情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而且我也和学生共同成长、发展和提高。教学点评 1.通过探究试验,有助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有助于对学问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为以后的学问学习奠定基础。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进行视察,然后得出结论,学问的获得更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更加符合认知的基本规律。2.通过探究试验,给学
19、生以广袤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试验完全敬重了学生的想法和意愿。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确立探讨内容,自选材料、用具,设计试验过程、确立试验方法,老师只是给以适当的指导和建议。老师做到了真正放手,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回来。学生能够大胆思索和创建,思维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被真正焕发起来。自己动脑设计试验、亲自做试验、亲眼视察记录结果,学生在体验胜利的同时更加提高了学习的爱好和热忱。在这样的生物课堂,学习成为一种享受,生物课成为学生最为翘首盼望的课。3.通过探究试验,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试验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是学生自愿结合的,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彼此之间学问相互切磋和互补,他们
20、相互探究,设计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在试验中好的想法在不断沟通,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使整个试验走向胜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到集体力气的宏大,不同层次学生的特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体验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育学生合的作实力和合作精神。4.通过探究试验,有助于培育发散思维和创新实力。本试验教学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试验教学方法,学生在试验过程中并不满意于只对现有问题的探讨,有的学生更深化地进行探讨试验。可见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扩展,创建力得到表现和发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5.通过探究试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一探究试验中,学生驾驭了科学探究的
21、一般方法,特殊重要的是学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生今后的探讨学习中能够真正得到运用,这才是更重要的。 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汲取教案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汲取教案教学目标:1学问: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实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改变,进一步培育学生设计试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3养成教化:培育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实力的培育。难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实力的培育;酶的作用课前打算:制作多媒体课件;打算有关试验。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
22、生活动老师活动引言:当我们渐渐地嚼馒头时,经常感到稍有些甜味儿,这是什麽缘由呢?是不是馒头里含有那种甜甜的糖?观看、思索演示试验:将馒头泡在水中,检测馒头水中是否含有麦芽糖。1、馒头在口腔中的改变分组试验同组学生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协作,比照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归纳试验结论,提出并强调消化酶的作用。2、淀粉的消化观看动画课件,理解淀粉的整个消化过程。通过演示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淀粉的整个消化过程。3、消化的概念通过淀粉的消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消化的概念。启发、诱导4、简介消化道和消化腺读消化系统的组成图。引导学生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5、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读图,找出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部位。
23、用课件简洁讲解并描述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6、总结食物中六大类养分物质的消化过程。倾听讲授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背景资料1检测淀粉的存在:可运用碘液淀粉遇碘变蓝。2检测麦芽糖的存在和含量的多少:可运用尿糖试纸。麦芽糖可使尿糖试纸变色,且麦芽糖的浓度不同,试纸变更的颜色也不同。尿糖试纸运用方法(1)将试纸浸入液体中,湿透约1秒钟后取出。(2)在30至60秒后视察试纸颜色并与标准色板比照,测得结果。详见下表说明:尿糖试纸颜色液体中麦芽糖含量(mg/dl)符号(表示阴性;+表示阳性)蓝色无或微量绿色100浅黄绿250深黄绿500浅棕色1000深棕色2000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