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走近金属》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10596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教案:《走近金属》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一化学教案:《走近金属》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教案:《走近金属》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教案:《走近金属》教学设计.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化学教案:走近金属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教案:非金属元素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非金属元素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从教学的角度讲,学习理论有三个明显的组成部分:描述在某一领域实力基础上的学问结构和技能的专业学问理论;说明学习过程和如何达到的获得理论;描述为了引出这些过程所须要的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干预理论。 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结合教学理论和教学的目的,本节课是对开放的学习环境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的一次实践探讨,核心内容是以元素及化合物的试验复习为载体,给学生创设同一仪器在不同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试验的复习中可以运用的学习环境

2、,达到开放学生思维的目的,同时达到学生有效备考复习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分析 2022年北京考试说明对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要求是:重点进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复习,如:氯气的化学性质;卤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相像性和递变性;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等。在此基础上能对常见元素单质及化合物各部分学问的综合应用。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在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各章节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非金属板块的综合复习,力求让学生将非金属各章节的学问串联起来,进行归纳提升,形成完整的学问体系。因此这节课的学习本身不是让学生驾驭更多的元素化合物的详细学问,而是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考虑元素化合

3、物学问的学习方法,并尝试用归类整理的方法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在试验中的运用,建立学科内学问综合体系,提高板块学问交叉意识和元素化合物学问综合应用的实力。 三、学生状况分析 学问基础:通过前期卤族、氧族、氮族、碳族各章的复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元素化合物的学问基础,对重要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有了较为深刻的相识。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应当能够将这些零散的学问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 试验技能基础:由于在非金属元素各章的复习中我们抓住了两条复习主线。其一是元素及化合物的试验复习,基二是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框图)。所以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中的性质及制取试验基础打得比较好,对本节课的综合试验设计及归纳会

4、有很好的帮助,预期复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对已学习过的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学问进行复习与巩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同一试验装置在不同物质间的运用,体会不同元素化合物学问具有相同的试验呈现方式,并对这些学问进行归纳整理。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依据学生的试验设计,找出对应的高考试验或模拟题,让学生体会自己的试验设计在高考题中的应用。 2、开放性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通过回忆不同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归纳其性质或制备方法上的共同点,提高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给出的一种物质氧化性强弱的试

5、验设计,迁移到其它的元素化合物氧化性强弱的试验设计,进一步迁移到物质还原性、酸碱性比较试验设计,训练了思维实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不同元素化合物学问在试验题中的交叉,激发学生设计与学习的热忱。验试验过程中挑战的刺激与胜利的喜悦。 3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本节课由于学生已经较好的驾驭了无机非金属元素学问,为了提升学生对所学学问综合应用实力,所以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无机非金属学问与其它学问板块的融合,尤其是与化学试验的结合的各种应用,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试验中强化基础与应用,又能让试验的复习内容更加充溢。 4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本节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可能对所学

6、无机非金属的各板块学问有肯定的印象和基础,但很零散、混乱,难以将所学学问有序化、系统化,这样对于同一试验装置不同的物质反应的试验形式归纳不全面、不完整,不利于提升综合素养与实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说明及教学措施 第一环节:老师与学生一起对北京考试说明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的比较分析,强调高考复习的针对性,以提高复习的实效。所用到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投影仪与试题,图片等。通过考试说明中的II级要求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相识到了解考试说明,了解高考试题与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对于有效进行备考试复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忱。 【投影】意图:北京近三年高考题试验题的展

7、示,引领学生熟识元素化合物在该部分考查的方式与特点,体会元素合物学问的综合应用。 1、(2022北京27题)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已知:XYZW (1)Y的电子式是 。 (2)液态Z与W的电离相像,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 。 (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8、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 。 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 。 (4)肯定温度下,将1mol 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上升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1接着上升到T2的过程中,气体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渐渐变为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改变的关系如图所示。 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 。 【分析】载体学问:氮族核心NH3、NOx、HNO3; 题型呈现:物质推断题、试验; 考查内容:电子式、

9、离子反应、分子量、电离平衡、化学平衡、试验现象、试验操作 实力要求:综合分析与书写表达 【投影】(2022年北京26题)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b、甲分子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18个电子。 (1)X的电子式是。 (2)试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 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 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缘由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

10、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 (4)n mol丁与n mol丙在肯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乙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 【分析】载体学问:氨气;氯气;题型呈现:物质推断,试验 考查内容:电子式、化学式、电离平衡、试验绘图实力要求:综合分析与书写表达 【投影】(2022年北京26题)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W的电子式是 。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1、。 (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试验,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V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装置中物质的化学式是 。 用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装置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所需仪器装置是 (从上图选择必要的装置,填写编号)。 (4)向Z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载体学问:碳氧化物,过氧化钠,过氧化氢 碳酸盐,氯气 题型呈现:物质推断,试验

12、 考查内容:电子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试验仪器装置 实力要求:综合分析与书写表达 【小结】考纲与高考命题的比照: 1、高考四道大题之一:以核心元素单质及化合物学问为载体,以物质推断和试验为基本题型,综合交叉应用其它学问板块(概念、理论)为特点,以化学用语的书写表达为主要答题方式的高考题是北京现阶段的命题模式。 2、明确元素化合物学问综合复习的思路与方法: (1)考纲重点要求氯气,硝酸、硫酸等物质性质是非金属的核心和主干。 (2)与核心元素化合物学问结合的试验是复习的主线之一; (3)学会归类与整理,交叉点既是科内综合点,也是学科实力的提升点。 (4)书写表达既是基础又是实力。 其

13、次环节:无机非金属与其它各部分学问内容的纵向综合体验,使学生了解高考在该部分学问的考查特点,了解学科内综合的方式与方法。所用的教学资源有:投影、学案,通过对模拟试题的改编处理,将各板块学问与氯气的性质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受科内综合的特点。 【应用】一、元素化合物学问在试验中与其它板块学问的融合(非金属部分)。 【例1】(07海淀I改)已知A、B、D、E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D为气体单质,E为黑色粉末,在下图转化中E均起催化作用(某些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B分子的电子式为 。 (2)已知E与含A中某种元素的酸在肯定条件下反应,产生一种含有该元素的气体X。某校

14、化学爱好小组为探讨该气体的性质,设计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装置III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潮湿的品红试纸。 装入药品前,检查I中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写出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试验过程中,视察到装置IV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试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III中视察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视察到“a无明显改变”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试验目的,你认为在装置(选填装置序号) 之间,还需添加洗气瓶,该装置的作用是 ; 气体X能与溶液B反应,生成气体D,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向反应后装置V中的溶液加入碳酸钙粉末,溶液的漂白性将(

15、“减弱”或“增加”,理由是。 反应结束时, VI中烧杯内NaOH恰好完全反应无剩余,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依次为: 。 【学生活动】探讨分析、汇报。 【总结】上述试验题以非金属元素氯为核心载体,融合了试验操作、试验改进、化学用语、平衡移动、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等学问,是一道高效的综合复习试题。我们只有抓住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重要性质,注意其内容在基本概念与理论间的交叉,找到结合点,就很简单突破此类题型,同时也完成了各学问板块的综合复习。 【过渡】以上例题适合高考复习中的纵向复习,提升科内综合实力,对于横向的学问内容,只要我们专心归纳,就可以借助一器多用的方法,完成不同的元素化合物的内容复习,使

16、我们思维有序化、条理化、系统化。 第三环节:无机非金属元素各章节横向综合体验,以同一试验装置不同元素化合物学问内容的方式呈现。开放情景包括:只要符合指定装置,在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范围内,学生可以随意找出相应符合制取气体与性质验证的试验组合,进行方案设计。通过该环节既达到学问归纳整理,又到举一反三的实力熬炼目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开放性思维活动训练。 【投影】二、不同的元素化合物学问,相同的试验形式(非金属部分)。 【例2】用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分液漏斗中装有物质A,圆底烧瓶中物质为B,试管中物质为C。 (1)若用该装置设计试验比较氧化性:KMnO4Cl2Br2。 各仪器中的物质是:A B

17、 C 。(填写化学式) A加入B中一段时间后,视察到烧瓶中的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试管中的现象是。 仪器D在该装置中的作用是 。 此试验的不足之处是 。 【思索与探讨】A、B、C还可能是哪些物质,设计试验制取气体,检验相关物质的性质。 A、B、C。 A、B、C。 A、B、C。 A、B、C。 【汇报与沟通】提示按元素化合物类别有序思索 学生I:A、B、C可以是氧族相关元素及化合物: 如:A是硫酸 B是亚硫酸盐 C是氧化性的溶液或还原性的溶液或Ca(OH)2/Ba(OH)2 A是硫酸 B是活泼金属 C是氧化性的溶液或还原性的溶液或Ca(OH)2/Ba(OH)2 学生II:A、B、C可以是氮族

18、相关元素及化合物: A是浓硝酸B是金属(如铜等)C是石蕊试液等若KI溶液等 A是浓氨水B是碱石灰C是金属离子的盐类(如铝盐、铁盐等) A是浓氨水/或浓的铵盐溶液B是碱石灰C是硝酸银溶液 学生III:A、B、C是碳族相关元素及化合物: A是醋酸 B是碳酸盐C是硅酸盐(或苯酚钠)溶液 【总结】依据各小组同学的设计,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种思索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设计:其一是依据装置发生反应的类型是氧化还原还是酸碱反应,进行氧还性比较性质设计或酸碱性比较的性质设计。其二是依据元素化合物所属的族进行分类思索,进行不同种类的元素化合物的复习。经过这两种思路的设计思索我们能够系统全面地对元素化合物进行高效复习。 第

19、四环节:课堂训练。该环节主要是对第三环节的效果信息反馈,考查学生在开放性思维设计活动的成效进行检验。通过该环节学生可以不仅可能加深元素化合物各类学问综合的相识,还通体验自己在上一环节中的设计成果,体会自己命题思路,训练化学用语的书写与表达实力。同时老师通过该环节可以获得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的信息,便于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反馈】依据同学们的设计思路,对如下练习进行训练。 练习1: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为品红溶液,将A滴加到B中。 试验中视察到溶液褪色,则B是(写化学式),依据题意写出B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

20、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视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为。 练习2:若A为70%的硫酸,B为白色固体,其水溶液显碱性,焰色反应为黄色,C为蓝色溶液。试验时将A加入B,可视察到C溶液蓝色渐渐消逝,最终变成无色。 B的水溶液显碱性的缘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溶液溶液蓝色褪去的缘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练习3:若B是生石灰,将A缓缓滴入烧瓶。试验中视察到C溶液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澄清时,关闭E。然后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物质F(M44),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视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 A是 (写名称),C是 、(写化学式)、F是 。 物质F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21、程式 。 练习4:某同学通过上述装置,用纯碱、醋酸溶液、苯酚钠溶液等药品设计了另一试验。 A、B、C中所加的试剂分别为;。 他的试验目的是 。 预期的试验现象是。 当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向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视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是。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有学生认为中的试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缘由是 , 改进该装置的方法是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学生活动】思索探讨与汇报沟通 【学法总结】 (1)要擅长比较与联系。典型物质和常见物质的制取和性质的共性,确定了试验装置上共性。 (2)要擅长对所学学问进行归类整理。(运用反应的类别、物质的类别等不同的角度思索) (

22、3)有意识地训练精确运用化学用语书写作答的实力。 3、教学进程 教学阶段 教学环节 老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资源 教学意图 1 导入 展示分析 看想听 投影图片及考试说明 明确高考说明与高考题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2 无机非金属与各板块学问的融合 点拨提示引导 思索练习体验 学案、投影 加深学生学科内综合意识,提高学科综合实力 3 不同元素化合物学问,相同试验呈现方式 引导思索设计 开放活动思索设计归纳总结 学案 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活跃性,提高学生归纳整理实力,学会有序思索的方法 4 跟踪训练 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问题 体验与训练 书写与表达 学案,投影 学生体验、感受,老师发觉问题,

23、获得反馈信息,刚好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两个方面使学生收获很大,其一:学生通过高考说明与近年高考题的比照分析相识到高考的复习不能盲目进行,只有仔细分析高考、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复习效率。其二:通过对本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学科综合的含义,形成了元素化合物高效的学习思路和方法,通过典型习题能够纵向融合其它板块学问,也能横向归纳同类学问,将学问条理化、系统化,提升了综合实力。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开放性思维活动得到了很好地开展,学生活动主动充分。通过最终一个环节的跟踪反馈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实效性明显增加。 2老师教学效果评价

24、从学问目标看,本节课所选的两道具有代表性高考题或模拟题均能很好地落实元素化合物的综合复习,即元素化物学问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交叉综合,元素化合物学问在化学试验中的重要地位与应用。 从过程与方法看,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高考复习的方向上少走弯路,在思想相识上强化了探讨高考、探讨方法的意识,提高了复习实效,在其次环节,依照高考的命题模式改编模拟题,将氯元素化合物学问与基本概念中的化学用语、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及盐类水解中离子浓度在小比较、化学试验的操作及改进等方面结合,让学生在了解了高考命题特点后,进行一步相识学科交叉的特点,在体验、分析、探讨、沟通中加深了解,形成综合实力。事实表明,学生在

25、课堂上表现突出,效果特别好。在第三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支配学生以指定的试验装置为限定要求,在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范围内,开绽开放性试验设计活动,学生思维开阔,反应灵敏,提出了许多老师事先都没有想到的方案,课堂气氛也特别活跃。从表面上看学生在完成开放性试验设计的思索,同时也完成了氧化还性性比较,酸碱性比较的归纳,还完成了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相关学问的归纳。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老师再给出学生设计中的几种状况编制的试验题进行跟踪反馈,结果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了任务,教学效果非常志向。 从情感看法角度看,本节课有两个方面使学生激昂,一是课的起先环节连续三年高考题的展示分析,使学生明确到高考复习是很

26、有方法的,学习探讨的热忱也非常高涨,对于复习课是难能珍贵的,另外,学生在开放试验环节的有序思索、归纳,让许多学生在活动中也提高了学习的爱好和学习的主动性,体会到最难最散的元素化合物学问也可以这样进行复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高三复习课,由于围绕“高效复习”的主旨,主动思索,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使得无机非金属元素的复习的实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开放性方面,主要考虑了元素化合与试验结合才能实现学生开放性的活动绽开。由于对学生的活动设计合理到位,所以在课堂上表现也很充分,很好的达到了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效果。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课堂的容量很大,学生的活动设计许多,所以在时间上稍有延长,在设计

27、中应适当考虑时间的安排。 高一化学教案:“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逐步实现以教促学,以学 促教,教学相长,从而逐步提高常规复习课课堂教学质量;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的核心是以学 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搭平台,让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对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问的复习归纳,同时交给学生复习方法。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学问,在自然界金属元素许多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性质的基础

28、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成金属阳离子,表现出还原性,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可见它们之间存在必定的因果关系;同时这部分学问从试验和理论方面为学生供应了相识物质的感性材料。依据教学要求和学情特点,为学生设计能指导学生自主复习的导学材料,把零散学问加以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复习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实力。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已对金属及其化合物进行了系统学习,具备了归纳、概括金属及其化合物学问的基本条件,具备了自评和他评的实力,适合采纳合作的学习方法对此内容进一步学习。 【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目标 进一步相识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有关金属参加的置换反应

29、。 培育学生抓住主线有效进行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的实力。 使学生相识不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培育学生擅长合作、勤于思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开放性目标 引导学生“跳出教材”,通过图书、网络等资源拓宽学习途径,给学生供应更多的主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涉足的领域更为广泛。同时学会运用有效手段,收集加工化学资料与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化学用语来表述有关信息。 让学问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去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主动的活动中构建自己学问的实力,赐予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自由。 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懂得改进与共享,体验分工与合作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促进其主动与他人沟通,能清晰

30、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能观赏他人,形成良好社交技能。 (3)教学重点、难点 将详细物质的性质概括、归纳,形成学问网络。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学问体系,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确定理由是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以前“讲、记、背”渐渐向学生在原有学问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构建的学习转变。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变为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老师的行为不是“带着学问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学问”。学习方式的变更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宰者。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课题 导入

31、在对元素化合物学问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感到内容繁杂零碎,易学难记,如何整理这些零散学问?这节课我们从不同角度探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及方法,在我们的大脑中有序存储 引起学习爱好 开宗明义, 直入主题。 教学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以铝为例归纳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问体系 请代表汇报归纳的铝及其化合物的学问体系 小组代表展示铝及其化合物学问的归纳总结(实物投影)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育学生表达实力,促进学问体系的生成。 倾听学生评价 老师评价: (1) 回来教材,以教材为动身点,理清学问脉络,明确教材重点,了解铝的学问框架。 (2)由学问网络可以看出,铝及其化合物在肯定条件

32、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网络看似简洁,其实不然,要做到以下五点:(PPT) 能写出每步转化的全部化学方程式 是离子间反应的写成离子方程式 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知道相关内容 能描述某些反应现象 了解某些反应的用途 学生互评 倾听,感悟方法,让学问条理化。 生生互动 ,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归纳、整理学问。 从评价过程中探究方法 介绍自己复习铝及其化合物的思路:(PPT) 分析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相邻元素比较 单质 Mg Al Si 氧化物 MgO Al2O3 SiO2 碱性 两性 酸性 水化物 Mg (OH)2 Al(OH)3 H4SiO4 碱 两性 酸 倾 听 从倾听过程中拓展思维 教学内容 老师活动

33、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思路: 看板书 从中了解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思路 二、归纳有金属参加的置换反应 过渡我们熟识的钠跟水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下面请小组代表汇报有金属参加的置换反应有哪些? 提升从另外角度置换反应可以分为水体中和非水体中的置换反应。 举例 水体中:镁跟盐酸的反应 和非水体中:铝热反应 拓展在遵循金属活动依次规律的同时,有些置换反应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PPT) 如:850高温下用Na从熔融KCl中把K置换出来:Na +KCl = K+ NaCl 由于K的沸点比Na的低,850时K变为 蒸气挥发出来,而Na还未被汽化 小组代表展示有金属

34、参加的置换反应。 学会以小专题形式对学问进行分类整理。 倾听,感悟方法。 培育学生表达实力,相互补充, 相互学习 进行普遍中有特别性的教化 拓展思维 课堂小结 通过大家的仔细打算,今日各小组的表现各有特色。希望今后在组内、组间的和作沟通中,同学们要擅长观赏他人,擅长倾听他人的观点,同时能更好的特性化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碰撞,加强沟通,相互补充,拓展思维,在互动中理解个人与集 倾听 相互取长补短 教学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体才智的价值,资源共享。通过本次课前个人学习、小组内的合作学习,课上小组间的沟通学习,在头脑中渐渐建立起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问框架,同时留意学问的交叉和

35、渗透,形成自己的学问网络,有序存储,便于重组、迁移,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主动建立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问体系 形成规律性相识,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课堂反馈 引导学生分析习题 做反馈练习题 巩固学问,检测复习状况。 课后作业 归纳铁和铁的化合物学问体系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行或缺的环节,是老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实施多样化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从学问、实力、过程、情感几方面评价。 (1)能以铝为例归纳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问体系。 (2)通过做反馈题检验学生查阅资料、获得信息、分析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做反馈题学生会经验质疑、议疑、析疑、解疑的过程,

36、从而产生对“旧” 的认可或扬弃,对“新”的整理或构建的实力。 (4)成果内容表现形式多样,有见解、思路清楚,有吸引力。 (5) 在展示过程中能边汇报边演示,而不是一味地自己去读,留意与同学沟通。 (6)汇报者语言精确,语速适中,能够驾驭好时间。 (7)主动与同学合作,小组探讨主动发言。 【教学反思】 (一)学生反馈状况: 通过本次课前、课上的复习,我的收获是 对金属铝及其化合物有了更深的印象,重温了学问,学到了一些复习金属学问的方法 从老师、同学那里学到了更多总结的方法,把以前落下的也补上了,思路不像原来那样乱了 借助对铝的学问总结,学会了怎样去疏通脉络,同时发散到其它各金属的学习 在课前打算

37、中,体验了合作学习的欢乐,找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会了与人共享劳动成果 通过本次课前、课上的复习,我的缺憾是 上课发言不够全面,一些自己已知的没有说到 科目多,作业多,时间不够用,课前打算的不太好,没有发言 没有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是自己的不自信 或许因为有许多老师听课,课堂气氛不如平常活分 (二)老师反思 本节课,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主动参加,小组内、小组间的学生相互表述自己的想法及归纳整理成果,倾听互评,观赏他人;相互碰撞,加强沟通;相互补充,拓展思维;让更多学生特性化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更多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子,很好的实现了课前的设想。本节课用搭框架,织网

38、络,列专题的形式复习了金属的一部分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课上时间有限,学生的成果不能得到一一展示,就在班级布置了一块展板,本以为学生会随意把一张纸贴上,没想到学生为了吸引别人多看自己的成果,把学案重新设计,在彩色纸上写字,还把彩色纸剪成各种图样,如一条鱼、一只小熊、一只手、一个人、一颗心等等,有的还贴上小贴画装扮版面。通过学生的参加热忱使我意识到,情感是学问的载体,情感是学习的“催化剂”,对于学生要激发他们的潜能,彰显他们的特性;今后应多搭平台,适当的创建更多开放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合作中体会与人共享劳动成果的欢乐,从而培育学生自觉的学习看法;同时利用学科特点

39、,挖掘课堂和教材的情感因素,以情感谢发爱好,以爱好激发求知欲。 高一化学教案:绪言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绪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认知性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及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初步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含义。 (二)技能性学习目标 驾驭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 (三)体验性学习目标 明确在中学阶段为什么要接着学习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指导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逐步使其产生长久稳定的学习动机。 教学用具: (一)试验用品 (

40、二)教学用品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讨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引言】手机可能已经成为大家的必备行头之一了,而且还孕育出了拇指文化。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买手机,你的手机都有哪些的功能,又该如何操作呢?与之相类似,在中学化学是我们的必修课之一,大家是否想过在中学为什么学习化学,化学都有哪些作用,又该如何学呢。这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我想通过这堂课大家对他们都会有肯定的了解,套用一句经典的话“化学天地,我的地盘我做主”。 【板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投影】运用纳米技术拍出的照片。 【讲解并描述】这张图片中的汉字“中国”是中科院物理所的探讨人员,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针移动硅原子所

41、形成的图形,那些深黑色的沟槽是硅原子被拔出后立下的笔画,它的宽度仅2nm,是当时已知最小汉字。 通过这张图片向我们展示这样一个事实,现在我们对物质的探讨已经进入了分子和原子时代,而这正时化学探讨的领域。 下面咱们首先就探讨一下化学的探讨领域是什么。 【板书】一、化学的探讨对象 【讲解并描述】我们要学习化学,那么首先要明确就是化学探讨的对象就是什么。化学所探讨的是地球上的、地球外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各种物质。大家看到了化学的探讨对象是很广泛的,涉及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自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化学就与已经我们形影不离了。今日化学则更时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如

42、没有化学真不敢想象这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就拿电池来说吧,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假如没有电池,那么CD中流淌的音乐,手机中储存的短信等等都将不复存在,多么可怕的事情呀。可通过化学的探讨可以生产出更快、更高、更强的电池,使大家和没电说拜拜,音乐尽情地听,短信尽情的发。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化学是如何与我们一同走过风风雨雨的。 【板书】二、化学发展史 【投影】狩猎图和制陶图 【讲解并描述】在古代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生存问题,因而那时与化学有关的问题都是好用的技术。比如狩猎的须要促使人们运用石器;饮水的须要促使人们烧制陶器等等。 【投影】工业大革命和元素周期律 【讲解并描述】随着工业大革命的兴起和人们对疾病矿物探讨的深化,产生了原子分子学说,使化学从好用技术成为一门科学,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在此理论的指导之下相继有大量化学元素被发觉,通过总结、归纳,揭示物质世界本质规律的元素周期律横空出世,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