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孝经》学习心得]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经 [《孝经》学习心得] .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孝经 孝经学习心得 首先我们来看看“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子”体现了孩子应对父母的尊敬。孝经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汉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国,国家也都特别强大。自古以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古人还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几乎全部的祠堂都上书“入孝”和“出悌”,门口还刻有二十四孝。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爱国家呢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生我者父母
2、,养我者父母,父母赐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宏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谁请我们吃一顿饭,或者我们饥饿时,别人给我们一杯水或一块面包,我们都有很感恩,但是父母给我们做过多少顿饭,给与我们多少吃的,用的,给我们付出多少,而且是把最好的给孩子。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孝经出自孔子故居墙壁藏书中。据传孔壁藏书为孔子裔孙孔鲋于秦末时所藏,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舍,推倒孔子故居墙壁始被发觉。 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殊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
3、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关于孝经的作者,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记载,“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是说孝经为孔子所作。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却记载,曾子“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作孝经。”是说孝经为曾子所作。元朝人熊禾在为董鼎孝经大义一书作序时也 说:“曾氏之书有二,曰高校,曰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乃百德之先,只有孝顺的人才能“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以前对于论语只是片面的点点滴滴的了解一些,人防办组织的“菜单式”读书活动使我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闲中粗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感悟一书,对其中的道理虽然谈不上大彻大悟,但也收获良多。论语感悟是于丹教授继论语心得讲解并描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
4、、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志向之道和人生之道的基础上,讲解并描述了孝敬之道、才智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爱之道。于丹教授仿佛是一位烹饪高手,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把一段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感悟的方法来解读,把深邃的道理,讲得透彻而又入木三分,真正走到了我们心理。 看过“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旧现代社会道德素养的朴实的起点。在今日这样一种人人同等,法律公允的社会里,“孝”仍旧是做人的根本。 看过“才智之道”,使我们懂得了“才智”是一种思维方式,拥有了学问并不代表拥有了才智。真正的才智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以学问作为积淀,以才智来努力提升我们的境界
5、。 看过“学习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在今日这个时代,信息纷纭困难,有许多东西须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那些东西真正有价值,才能把所学到的学问来建设祖国,回报社会。看过“诚信之道”,使我们懂得了“诚信”虽然中国儒家提出的道德理念,但是放到今日,它依旧是一个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的道德水准。假如我们每一个人从内心的真诚动身,建立和守住信誉,就肯定会建设起一个诚信的社会。 看过“治世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德政”作为论语“治世之道”的核心,在整个文明走过两千多年的有了法治作为保障的社会中,可能道德的力气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能发挥它的功能。看过“忠恕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忠
6、恕”就是忠诚于自己,善待他人。假如以这样的心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不管这个世界如何纷乱,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生活得自由一些。 看过“仁爱之道”,使我们懂得了“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仁爱就是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就是用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假如我们生活一个充溢仁爱的社会里,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妙。 的确,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压力看作是一种学习,看作是一种动力的话,可能我们工作起来会轻松许多。这种轻松更多的表现在心情与心境上,家庭中多一份孝道,同事中多一份谅解,以诚待人,勤奋工作,那么我们收
7、获的将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载: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为德之本的思想在儒家其他著作里也有所反映。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5(P71)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孟子则说:“亲亲,仁也。” 5(P430)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 5(P359)将侍老奉亲之孝作为仁的实质。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载:“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6(P475) “仁
8、”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5(P171)“仁者爱人”是孔子对仁的简明概括。而他又认为 “孝”是“仁”的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5(P71)既然孝道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那么,为了这种理念价值的推行,就必定有一些最详细最干脆的行为要求。 儒学创始者特别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沟通,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重、爱戴和赡养。7诚然,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奉养,但是孔子并不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敬重和爱戴。所以他又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P79)假如对父母在感情上不敬重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犬马有什么区分呢?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阐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根据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立身。所以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