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教案全套(2).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184798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8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历史教案全套(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七下历史教案全套(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历史教案全套(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历史教案全套(2).doc(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课时数1第1 课时课型讲授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隋炀帝功过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隋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结合课题中,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

2、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教学重难 点重点: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的创立难点: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通;科举制形成的标志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相关历史资料教学方法讲解法、问题法、分析比较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及设计思路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分组展示、汇报交流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又将回到历史的殿堂,去感受远古时代的魅力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历史课讲到哪个朝代了?(学生回答),说的很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的时期。分立

3、中孕育着统一的趋势,是谁统一南北了呢?他为什么能够统一呢?统一以后又有什么作为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一、 隋朝统一南北要求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找出知识要点。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将其总结为知识要点: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称)隋朝的统一(随灭陈,统一南北)隋朝经济的发展(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有关隋文帝和陈后主的材料,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讨论“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南北”这一问题。多媒体显示有关隋文帝“开皇之治”的材料,加深学生对“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的认识和理解。二、 大运河的开凿1.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多媒体显示“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组织学生讨论,使

4、学生认识到隋炀帝时劳役繁重,统治残暴。2.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多媒体显示中国地形图,如西高东低,主要河流呈东西走向等。多媒体显示隋运河图,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到涿郡、余杭、洛阳的位置,找到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及它们沟通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探究下列问题:想一想,隋运河为什么要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对照地图,找出广东南部的粮食走水路运到长安应该经过的河段。结合前两个思考题,联系中国地形的特点,体会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的意义。 3.大运河的巨大作用 多媒体显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联系中国地形的特点,强调大运河沟通南北,使学生认知大运河的巨大作用。 多媒体显示话说

5、运河的有关片段或课本所附彩图扬州古运河道边古迹文峰塔,让学生感受古运河的历史人文积淀,认识到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在今天的作用和意义。多媒体显示历代诗人吟咏大运河的诗篇和隋炀帝游江都的有关的资料,要求学生联系前面所谈到的大运河的作用,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是非进行评论。三、科举制的创立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什么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教师可根据重难点分析提供的有关知识,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多媒体显示有关士族制度的资料,要求学生分析士族制度的弊病。学生讨论后,教师简要

6、归纳,然后教师说明科举制的最大特点是用考试的办法选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大字及有关卡通问答,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就隋的建立和统一南北的有关知识提问,指出隋开凿的大运河和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巨大。 课后搜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回答学生阅读本目课文讨论归纳,找出知识要点学生看中国地形图,学生对照地图总结中国地形的特点学生看图回答,思考运河的在古代、今天的作用学生回答阅读教材讨论回答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归纳总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一、 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建立2. 隋朝的统一3. 隋朝经济的发展二、大运河的开凿三、

7、科举制的创立课题第2课 贞观之治课时数1第 1时课型讲授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通过的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

8、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教学重难 点重点: “贞观之治”的含义、出现的原因及内容难点:如何评价唐太宗;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相关历史资料教学方法讲解法、问题法、分析比较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及设计思路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分组展示、汇报交流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隋朝为什么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之际,群

9、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吏也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一、 玄武门之变1.唐朝的建立学生回答问题“唐朝是如何建立的”问题后,教师进行归纳:唐朝建立的大背景是隋末农民起义。在农民大起义中,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争夺统治权。隋太原留守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也起兵反隋,618年,隋朝灭亡后,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朝建立后不久,围绕帝位之争,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2.玄武门之变第一问是第二问讨论的知识准备,作一般性了解即可。第二问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应作简要说明:玄武门之变是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但从历史影响来看,应持肯定的态度。因为皇位嫡长子继承制所选定的继承人

10、未必都有安邦治国的才能,太子李建成虽也是一个有才之人,在辅佐李渊建立唐朝和统一全国的过程起过很大的作用,但与李世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政治才干,说明他是人心所向的领袖。他后来的政绩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说明李世民为君是历史的正确选择。二、 轻徭薄赋要求学生回答“唐太宗问什么要轻徭薄赋”?此题教师只需点出隋朝灭亡的教训是什么(暴君亡国)。主要措施和作用根据教材概括回答就可以了。三、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如下说明:一是唐太宗认为“治安之本,惟在得人”,意思是说安邦定国的根本在于得到人才;二是唐太宗认为人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表现就是任命房玄龄、杜如

11、晦为相,重用谏臣魏征及大将李靖、李(责力ji),正是这些有才之人对唐太宗时期政局的稳定和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起了重要作用。唐太宗用人纳谏的故事和历史上重视人才的明君可由学生自由作答,对“认识”教师应作总结: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知人善任,特别是唯才是举、不计前嫌重用魏征说明唐太宗确实是一个明君。还要联系今天的实际如现在的经济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更要能用人、善用人。四、加强中央权力提问“唐太宗是如何加强中央权力的?有何作用?”教师需要说明的是让学生注意三省六部制的机构设置和从属关系,同时简略说明加强中央权力的原因和目的。 中书省 (起草政令)皇帝 尚书省 (行政实施) 门下省 (负责审核)尚书省下

12、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 五、完善科举制度1.常设科目:明经科和进士科2.考试内容:明经科:儒家经典 进士科:政论和诗赋3.科举制意义六、“贞观之治”的含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贞观之治局面是怎样出现的应包括: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唐太宗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鼓励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学生可以根据已掌握的历史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唐朝是如何建立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玄武门之变是怎么一回事?你对此有何看法?”学生讨论回答“唐太

13、宗为什么能知人善任,重视纳谏?”问题学生独立完成三省六部制的机构设置和从属关系图学生阅读教材就可以回答“贞观之治”的含义教学反思一、本节课不足之处:在授课过程中各个环节安排时间欠妥当,语速过快,没有照顾到后面的学生,个别学生上课听讲不认真。二、收获: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并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板书设计第2课 贞观之治一、玄武门之变二、轻徭薄赋三、知人善任四、加强中央集权五、完善科举制度六、“贞观之治”含义课题第3课 开元盛世课时数1第1 课时课型讲授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分析

14、,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了解武则天由后妃到皇帝的历史过程及其政绩,认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价武则天。通过对唐太过、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的综合分析,说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及其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武则天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唐玄宗在贞观之治和武则天业绩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引导学生认识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难 点重点:开元盛世难点:如何评价武

15、则天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相关历史资料教学方法讲解法、问题法、分析比较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及设计思路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分组展示、汇报交流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教师指出:649年,唐太宗死后,贞观之治的局面如何发展?唐朝的国势走向如何?接着,教师板书课题。一、 女皇武则天1. 武则天掌权和称帝 提问:请同学讲讲武则天是如何掌权和登上皇帝宝座的。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指出:电视中的武则天是经过文学加工的艺术形象,我们认识武则天并对她进行评价,应当根据历史文献资料,运用历

16、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评价。然后,教师强调:唐太宗死后,武则天能够执掌朝政大权,直至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周,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唐高宗体弱多病,朝政逐渐落入皇后武则天手中;二是武则天聪明果断,才能出众,又有政治雄心。此外,武则天能掌权,也与她所处的时代有关。当时,士族地主衰落,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武则天出身庶族官僚的势力,打击反对她的士族建立起自己的统治。2.“贞观遗风”提问: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者有“贞观遗风”?通过比较可知,武则天的统治与贞观之治相比有如下几点相似:用人。武则天重用有才能的人,并开创了选拔人才的殿试、武举和“自荐”求官制度重农,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

17、,鼓励发展农桑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二、 开元盛世1. 唐玄宗前期的政绩提问:唐玄宗统治前期政绩卓著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教师作如下概括:结束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的局面,社会走向安定选贤任能,整顿吏治严格执法,对王公贵族的不法行为也不宽容大力发展生产,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唐玄宗的民族政策、宗教文化政策和对外交往政策,说明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达到了空前的强盛。2.开元盛世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那么,开元盛世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问:唐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有何表现

18、?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教师指出:农业是唐朝最基本的生产部门。开元盛世是以农业的发展为基础的,唐朝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全国耕地和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前代。4定都长安 用多媒体显示长安城平面图,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图示和课文有关内容,说出唐代长安城的城市特色。长安不仅是唐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小结:采用图示法并简要介绍唐朝从建国、强盛到衰亡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对唐朝的历史有大致了解,唐朝建立后,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到武则天的统治,再到唐玄宗统治前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往频

19、繁,科技文化繁荣,达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上也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根据已有对武则天的了解回答,也可根据电视剧说明学生讨论,比较武则天的统治和唐贞观之治学生讨论回答学生总结归纳: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采取了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学生看图回答学生课后完成教学反思一、本节课不足之处:在授课过程中各个环节安排时间欠妥当,语速过快,没有照顾到后面的学生,个别学生上课听讲不认真。二、收获: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并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板书设计第3课 开元盛世一、女皇武则天1、武

20、则天掌权和称帝2、“贞观遗风”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前期的政绩2、开元盛世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4、唐都长安课题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课时数1第 1课时课型讲授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

21、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教学重难 点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难点: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相关历史资料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及设计思路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分组展示、汇报交流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提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情况?教师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

22、期。这一时期,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得到发展。一、 天可汗1. 唐朝的疆域多媒体显示唐朝前期疆域图,提问:唐朝疆域空前广大,其具体情况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图讲述,唐朝疆域四至。并指出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2. 边疆各族的分布在唐朝广袤的土地上,除汉族以外,还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那么,唐朝时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如何?唐朝的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特点?然后回答上述问题。接着,教师对照地图讲述边疆各族的分布情况,概括唐朝民族关系的特点:汉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边疆各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边疆各族与唐朝中央政府关系密切,通过接受册封、和亲、会盟等方式,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统一的多民

23、族国家的发展唐朝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边疆各族的拥护,唐太宗被北方各族拥戴为:“天可汗”。3. 唐朝与突厥的关系提问:突厥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如何?突厥族是继匈奴之后,我国北方的又一个强悍的民族,原先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建国后控制了东起兴安岭,西到黑海的广大地区。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4. 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提问:北方各族为什么尊唐太宗为“天可汗”?要求学生从唐太宗对东突厥及其首领劼利可汗的政策中去认识,也可以结合课中题“唐太宗为什么不杀劼利可汗,反而优待他”思考。教师指出:“可汗”是北方各族对最高政治首领的称呼,“天可汗”即各族共同的可汗之意。唐太宗能被北方各

24、族尊为“天可汗”,主要是他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北方各族的拥护。了解唐朝是怎样加强对西域管辖的?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开始了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直接管辖。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并在那里经营达30年之久。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立北庭都护府。二、唐蕃和亲与会盟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提问:吐蕃是现在哪个民族的祖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吐蕃的杰出首领松赞干布在历史上有何重要贡献?第三问教师作如下讲述:松赞干布的贡献:一是统一吐蕃各部,建立了以罗些为都城的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二是吐蕃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发展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大贡献。2.文成公主入藏提问:文成公主是何时

25、入藏的?她入藏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有何历史意义?3.金城公主入藏 提问:文成公主入藏后,还有哪位唐朝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成亲?后,教师指出:公元8世纪初,唐蕃再次和亲,唐中宗派亲王之女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尺带珠丹成亲。尺带珠丹后来在给唐玄宗的上书中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表明金城公主入藏进一步密切了汉藏关系。4.唐蕃会盟提问:唐蕃会盟于何时?有何意义?学生阅读课文即可回答。教师强调,唐蕃会盟碑至今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吐蕃与唐有战有和,基本上保持了友好关系。唐朝时边疆各族的发展与唐关系简表民族活动地区政权名称重要首领与唐关系突厥阿尔泰

26、山突厥汗国颉利可汗设立都护府吐蕃青藏高原吐蕃松赞干布和亲、会盟回纥色楞格河回鹘骨力裴罗设都督府靺鞨黑水和粟末渤海大祚荣设都督府南诏云南南诏皮罗阁封首领为云南王学生思考讨论学生阅读课文并对照地图加以说明学生阅读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学生依据课本回答东、西突厥各自控制的地区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阅读教材大字和小字内容回答学生看课文插图唐蕃会盟碑并思考问题教学反思一、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习过程中显得有点生疏,不能很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个别学生上课听讲态度不认真。二、收获:加强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认识上的提高,培养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板书设计第

27、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一、天可汗1、唐朝的疆域2、边疆各族的分布3、唐朝与突厥的关系二、唐蕃和亲与会盟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2、文成公主入藏3、金城公主入藏4、唐蕃会盟课题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课时数1第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的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使学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景况,认识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其重大作用。运用观察、联想、比较、讨论等方法讲授本课内容,使学生感知日本等国的遣唐使节和中国的

28、鉴真、玄奘等,为发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贡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等国的遣唐使、中国的高僧鉴真、玄奘等为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得到后人的景仰和继承。教学重难 点重点: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难点: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相关历史资料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及设计思路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分组展示、汇报交流四、归纳总结、拓

29、展提升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举例说明这种政策的表现及其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密切了与边疆各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此同时,唐朝还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代的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一、 遣唐使1.唐朝的对外交通 用多媒体显示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教师作如下归纳: 东路 朝鲜半岛陆路 长安 南路 骠国(今缅甸) (中心) 西路 中亚、天竺、波斯、大食唐朝对 外交通 登州、扬州 朝鲜、日本 海路 广州 波斯湾、非洲东海岸 (最大外贸港口)教师提问:发达的对外交通对唐朝的中外交往起了什么作用? 2.唐朝开放的对

30、外政策教师提问:唐朝为什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有何表现?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根本原因是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唐朝也需要吸收外国先进的经济文化以丰富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唐朝疆域辽阔,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特别是对外交通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重要条件。3.日本遣唐使 教师提问:唐文化对日本有何影响?4.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 提问:除日本外,还有哪些国家也派遣了使节到唐朝?学生看书回答后,教师要强调两点:各国遣使来唐次数最多的是大食唐朝在接待各国使节的同时,也派出自己的使节回访。这反映了唐朝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开放意识和自身的需要。二、鉴真东渡

31、提问: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三、 玄奘西游1 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提问:同学们看过西游记的影视片或者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吗?想一想,唐僧西天取经与玄奘西游有何联系与区别吗?2. 玄奘西游的贡献教师提问: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去天竺取经,在历史上有何贡献?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玄奘西游的贡献主要是:弘扬了中华文明。玄奘在天竺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情况,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文化艺术他的大唐西域记内容丰富生动,是研究中国西北地区以及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的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他带回的657部佛经,经过19年的努力译成汉文。制作: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唐朝与天竺、日本等国友好交往简表学生回顾

32、之前所学知识回答此问题学生看图并结合教材讨论归纳学生:唐朝发达的海陆交通,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政治制度、文化艺术、饮食服饰和生活习惯、建筑艺术等方面举例说明学生回答:鉴真东渡的贡献主要是:传播了中华文明传播了佛法,增加了中日友谊学生讲授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学生: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天竺佛经、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学生课后完成教学反思一、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习过程中显得有点生疏,不能很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个别学生上课听讲态度不认真。二、收获:加强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认识上的提高,培养了对历史事

33、件的分析能力和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板书设计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一、遣唐使1、唐朝的对外交通2、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3、日本、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二、鉴真东渡1、鉴真的贡献三、玄奘西游1、玄奘西游的贡献课题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课时数1第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赵州桥图和晚唐金刚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掘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自刻印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观察赵州桥图,思考赵州桥有何特点,认识赵州桥在桥梁史上的地位,学会对历史图像进观察、提练信息并

34、深入探究。了解隋唐时期天文和医学的重要成就,学会以问题作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隋唐科学家和发明者借鉴前人经验、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服务百姓的精神。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学重难 点重点: 1、隋朝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难点: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和药王孙思邈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相关历史资料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及设计思路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分组展示、汇报交流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前面我们学习了隋唐的历史,

35、想一想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各方面有何显著特征?教师归纳总结:隋唐时期政治大一统,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加快,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反反映了高度统一、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教师讲述:在这高度统一、繁荣与开放的基础上,隋唐文化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唐文化的一个方面隋唐的科学技术。一、 赵州桥教师指出:隋唐科学技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教材主要讲了赵州桥、雕版印刷术,测量子午线,药王孙思邈四大内容。教师提问:赵州桥是在哪一朝代由谁主持建造的?它建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砌成的?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上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评估,教师归纳出以下几点:低弧长跨,单

36、弧跨河拱上加拱,敞肩结构美观大方,艺术价值高历经千年,异常坚固。教师提问:赵州桥的存在在今天有何价值?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交通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旅游价值等方面。二、雕版印刷术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用的课本是用什么方法印刷出来的?学生回答,并阅读本目内容。教师提问:刻字、印章和拓碑技术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说这些技术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技术条件?教师提问:我们说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有何依据?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讲述:一是文献记载;二是实物发现。金刚经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重要证据。它的发现有何意义?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评,重点指出:金刚经是世界

37、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教师提问: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有何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从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方面考虑。三、僧一行测量子午线教师提问:僧一行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测量子午线的结果怎样有何历史意义?教师提问:僧一行除了测量子午线以为,还有哪些重大成就?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整理归纳:制定我国古代成熟的历法大衍历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现象,比西方早了1000年。四、 药王孙思邈教师提问:孙思邈有何重大医学成就?他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这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五、唐本草 教师强调:唐本草是我国、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性专著。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思考回答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归纳出隋唐

38、科学技术的成就有哪些,思考这些技术对我国、世界有什么影响。学生仔细识读赵州桥和赵州桥栏板上的兽面花纹图,讨论指出赵州桥的特点学生讨论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学生思考回答:金刚经上标有明确日期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学生子自主阅读,掌握孙思邈的医学成就对我们的借鉴意义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过多,学生把注意力没有放在重要的知识点点上,在自主探究总结的时候,学生不能很好的抓住所表达的内容。教师引导不到位。收获: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的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更好地掌握了本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设计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一、赵州桥1、赵

39、州桥的特点2、赵州桥建造的意义二、雕版印刷术三、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四、药王孙思邈课题第7课 隋唐的文学艺术课时数1第 1课时课型讲述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赵州桥图和晚唐金刚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掘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自刻印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观察赵州桥图,思考赵州桥有何特点,认识赵州桥在桥梁史上的地位,学会对历史图像进观察、提练信息并深入探究。通过实践了解雕版印刷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了解雕版印刷的情况,通过换位假设、逆向推理认识雕版印刷发明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增强

40、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隋唐科学家和发明者借鉴前人经验、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服务百姓的精神。教学重难 点重点: 1、隋朝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难点: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和药王孙思邈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相关历史资料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及设计思路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分组展示、汇报交流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文化的一个方面隋唐的科学技术。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上一课学习了隋唐科学技术方面的哪几个重大成就?共同回顾后,教师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隋唐文化的另一方面的成就隋唐的文学艺术。一、诗歌的黄金时代1.唐代诗歌的空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