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讲义.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904251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讲义.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09年山东真题)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D、“做中学” 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理论的创始者和代表人物,他的有关教育学的思想和理论大部分反映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在书中,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做中学”是他的教育方法,不属于他对教育本质的概括,所以答案为ABC。 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09年天津真题)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解析:这道

2、题非常简单,要求大家记清楚作者和其相对应的著作即可完成。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也是近代最为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著作是普通教育学,凯洛夫的代表著作是教育学,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著作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所以答案为B。 3、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08年浙江真题)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解析:根据教育发展过程中的20世纪以后的教育这一部分的归纳,我们可以得出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以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其中,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

3、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所以答案为B。 4、()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06年浙江真题)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解析:此题题干信息有两点:一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我们可以知道是普通教育学,其次,题干给出了作者信息是赫尔巴特,所以两者对应,很肯定地给出答案是B。 5、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08年湖北真题)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解析:通过对于教育学的历史梳理,我们很清楚独立形态时期的

4、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由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雄辩术原理是古罗马时期的昆体良,康德论教育是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康德所著,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是英国教育家培根的代表作。所以答案为C。 6、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解析: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等,他们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

5、活动。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所以答案为ABCDE。 二、填空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09年天津真题) 解析:根据教材对于教育学性质的界定,可以得出答案应是“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09年天津真题) 解析:教育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

6、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回答,形成了多种观点,主要有“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等。 3、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09年天津真题) 解析:根据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知,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孔子;而在西方,启发式教学则来自于苏格拉底的教学思想。 4、教育的三要素是、。 解析:学校教育由专职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5、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

7、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以及1903年的。 解析:主要是分清我国不同年代所颁布学制的名称。1902年颁布未实施的是“壬寅学制”,1903年颁布并实施的是“癸卯学制”。 三、名词解释: 1、学制(09年天津真题) 参考答案: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教育影响(05年浙江真题) 参考答案: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如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3、义

8、务教育 参考答案: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4、终身教育 参考答案: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是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四、简答题 1、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解析:考生可以通过先梳理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去总结和归纳其特征所在,书中也提纲挈领地提炼出了古代学习教育的几个特征。 参考答案: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如下: (1)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2)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

9、人道往往合而为一。 (3)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 (4)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即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典经、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2、简述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具体观点如下: (1)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2)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

10、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4)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1)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德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他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

11、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 (3)他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4)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他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他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五、论述题 1、试论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现代教育制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其与小学教

12、育的衔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但现在很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性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在入学目的、考试

13、评价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性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国际文化的交流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强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2、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参考答案:20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是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

14、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l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离文盲身份的运动。 (3)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15、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政治制度 解析: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答案为A。 2、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A对个性的理解 B对集体的看法 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16、解析: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包括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包括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对学校功能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对个性的理解,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对集体的看法等。答案为ABCDE。 3、学校制度文化的形式大体可分为()。 A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传统 C学校仪式 D学校物质硬件 E学校规章 解析: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现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

17、体系;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答案为ACE。 4、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A学生文化 B学校文化 C学校制度 D学校传统 解析: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组织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答案为B。 5、学校文化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思想观念是()。 A伦理观念 B道德观念 C求知观念 D价值观念 解析:在学校文化中,价值观念是最具决定作用的思想观念。答案为D。 6、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哪几个方面来实现?() 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C

18、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 D培养专门的人才 E以上都是 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答案为AB。 7、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正式性 E互补性 解析: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学生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学生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互补。答案为ABCE。 8、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19、。 A理性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价值成分 E理想成分 解析: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答案为BCDE。 二、填空题 1、决定着教育目的。 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科学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主要的途径。 解析: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