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083475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本节课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水果店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也有小数,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一起看看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教学目标:(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2、序.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口算 _+0._=7.2-0.2=3.50.35=2.95+0._=5-0.6=2.80._=8_.5=1.2+2.8-3.99=4_1.72=3.74+6.26=4.5_6=0.25_40.2=24=20_0.2=20.75-9.5=3.5_8_0._5=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 1:3.7-2.5+4.6=3.6_60.9=(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

3、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2)学生试算后订正.3.7-2.5+4.6 =1.2+4.6 =5.8 3.6_6+0.9=_.60.9 =24 (3)小结运算顺序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学习例 2:35.6-5_1.73=6.75+2.521.2=(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2)学生计算

4、后订正.(3)小结.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P37做一做;3.61.2+0.5_5.思考:上题如果要先算 1.2+0.5 应怎么办?(加小括号.)如果要先算(1.2+0.5)_5 应怎么办?(加中括号.)教师介绍:小括号()是公元_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 是公元_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3.试做例 3:3.6(1.2+0.5)_5=3.69(1.2+0.5)_5=(

5、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2)学生试做3.6(1.2+0.5)_5=3.61.7_53.6(1.2+0.5)_5=3.61.7_5=3.68.5计算中出现 3.61.7 和 3.68.5 除不尽时,教师讲解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3.6(1.2+0.5)_5 =3.61.7_52._5 =10.63.6(1.2+0.5)_5=3.61.7_5=3.6

6、8.50.42提问:为什么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 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 2._,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 2._乘以 5,得到的积 10.6 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4.小结 (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

7、括号里面的.)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2.P40:1,2.(1)说出运算顺序;(2)计算并且验算;(3)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验算方法:原式验算;互逆验算;交换验算.3.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原因.(1)0.8-0.8_0.7=0();(2)1.6+1.4_2=6();(3)50-3.9+6.1=40();(4)202.5_4=32();(5)9.6+0.4-9.6+0.4=0();(6)4.8_24.8_2=1().4.P40:4.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5.课后作业:P40:1,2,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数的世界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即教学因数

8、和倍数.在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用乘法算式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而这部分内容学生是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由于这是节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比如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认识了各类数之后,我创设有效了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把_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直接告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9、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了学生的智能内化.在理解因数和倍数中,我认为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第一就是因数和倍数的范围(非零自然数),我是这样处理的:通过一组算式让学生说谁的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如 3_5=_6_8=48 9_4=36_5=60 等,学生越说越顺口,越说越有劲,我突然抛出了 1.5_6=9 这个算式,结果有同学陷入了沉思(我认为这些同学感觉到了与刚刚的哪些算式有点不一样),但也有同学还是举手这样答道:1.5 和 6

10、是 9 的因数,9 是 1.5 和 6 的倍数,话一说完,就见那些沉思的同学有几个高高举起了手,迫不及待的说:我们说研究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的自然数范围里,可这里的 1.5 不是自然数,所以不可以说 1.5 和 6 是 9 的因数,9是1.5和6的倍数.我就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统一了认识,真正认识到了因数和倍数的范围,从而为理解概念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而第二个关键性的问题我认为就是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我采取了几个递进的环节进行处理:一开始我就直接告知,让学生鹦鹉学舌.如通过学生写的 3_4=_这个算式,我就说,这时 3 和 4 是_的因数,_是 3 和 4 的倍数.通过

11、一些类似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试着说,很快学生就有了第一感性认识;接着我用一个游戏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我举了三个数字卡片,分别是 3.6 和_,让学生很快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为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 3 是 6 和_ 的因数,6 也是_的因数;6 和_都是 3 的倍数.我追问:那我说,6 是因数,_是倍数可以吗?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认识到 6 相对于_是因数,而相对于 3 却是倍数;而_相对于 6 才是倍数,它相对于其他的数就说不定了,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含义,更好的理解了概念的内涵;最后我让同坐两人一组,一人说任意一个自然数,另一个同学则找出它是谁的因数,

12、谁的倍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由于答案不,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很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本节课,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体验中,享受到了数学思维的快乐,我想这才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教学内容:课本第 39 页例 1.例 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

13、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2)填空回答.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或者只有(),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又有(),要先做()后做().(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3.教学例 1.(1)板书例 1:3.7-2.5+4.6 3.6_60.9然后设问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如果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第二级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顺序怎样叙述

14、.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的叙述.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2)学生完成例 1 的计算.4.教学例 2.(1)板书例 2:35.6-5_1.73,6.75+2.521.2,然后设问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2)学生把没有做完的继续做完.(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3)完成例 2 下面的做一做习题.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三.巩固练习.1.(1)填空.(出示,学生口答)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加法和减法叫做第()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级运算.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级运算,后做第()级运算;如果有两种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2.课本第 39 页做一做.四.作业.练习十第 1.4 题.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