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优秀教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081905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雪优秀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咏雪优秀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咏雪优秀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雪优秀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咏雪教案咏雪教案教师覃岑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2、背诵短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2讨论法与

2、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两个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你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你知道古代还有哪些智慧儿童吗?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二、检查预习二、检查预习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

3、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 8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 36 门。3、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三、小组合作翻译,整体感知三、小组合作翻译,整体感知1、集体再读课文,注意停顿。2、四人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解决难翻译的字词。侧重分辨、掌握词语的翻译。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3、四人小组展示交流教师要求:展示时按两人朗读1 人句子翻译1 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一句一组。4、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儿女”,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5、小组朗读(

4、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四、研读课文、品析比喻句四、研读课文、品析比喻句(一)、四人小组梳理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各层内容,教师板书。(二)、教师引导、品读赏析:1、教师提问:中心事件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两位孩子的回答运用怎样的修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品读、体会咏雪语句,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教师归纳明确:(1)认为“撒盐”好,运用比喻将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很形似的表达出来,符合比喻的基本要求。(2)认为“柳絮”好,同样运用比喻,但侧重神似,意象中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深刻。2、教师追问: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学

5、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教师归纳明确:(1)对子侄辈的回答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称谢道韫为才女,说“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3、教师再问:作者对两种回答又有何倾向?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4、学生看板书尝试背诵五、拓展延伸、积累名句回忆你的学习积累,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学生背诵展示,教师补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本文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七、布置作业七、布置作业1、背诵咏雪2、完成课本“研讨与练习”第一、三题。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环节操作中能够渗透“少教多学”理念,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代教的原则,尝试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此堂课这一点实施的比较好,能通过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本节课也有不足,诵读贯彻不到位,未能实现大多数学生当堂背诵的目标,在诵读形式上也显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