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教学设计15篇.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067739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赠汪伦》教学设计15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赠汪伦》教学设计15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赠汪伦》教学设计1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赠汪伦》教学设计15篇.pdf(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赠汪伦教学设计赠汪伦教学设计 1515 篇篇赠汪伦教学设计 1一、介绍诗人,复习导入师: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四川,他一生喜欢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了无数风格浪漫的诗歌,享有诗仙的美称。他写的诗歌,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了,谁能背一背生 1:有感情地背诵床前明月光师:背得不错,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生 2:表达了李白流浪他乡,孤独、思念家乡的情感。师:讲得真好,谁还会背?生 3:激情背诵望庐山瀑布。师:好极了,我仿佛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还有很多学生举手)看来同学们还挺喜欢李白的,那就让我们今天再去拜访他吧,看看他又会给我们出什么新诗呢?二、自主合作,交流诗意 1、自由读诗,画

2、出节奏。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3、汇报学习情况。师:刚才大家都学得非常认真,我还听到有同学朗诵得有声有色,谁愿意到台上读给大家听,并划出节奏。生 A:大方地走上讲台边读边画节奏。(刚读完大家就拍起了手掌)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生 B:我觉得还可以这样来画节奏。赠汪伦第 1页 共 53页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师: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出来,你真有个性,能读给大家听吗?(该生根据自己画的节奏,大声朗读,尤其读出“送我情”与“送我情”的不同之处。)师:棒极了,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生 B:

3、我这样读是强调汪伦送我的情意很深,非同一般。师:有道理,对诗歌理解还不错。还有人愿意读给大家听吗?(争先恐后,都想读)看来同学们都想读,那就一起来读吧。(两种不同节奏都读出来,通过朗读体会到两种读法都是可以的。)师:你们读得真好,可我不知道意思,谁愿意帮助我?(显出着急的神情。很多孩子已高高举起手,并大声说:“老师,我帮你。”)那好,你来当我的老师到台上去讲吧!生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意思是李白乘船即将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在边用脚踏拍子边唱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很深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师:非常感谢你,我基本上理解诗歌的意思

4、了,可还有一个疑问:你刚才说汪伦送给李白的情意,可题目却又是李白送汪伦,这到底是怎么会事?生张:一时答不上来,回到座位上。(台下已经有不少同学举手了。)师:今天,我可走运了,有这么多同学想帮我。(指名回答。)生李:因为汪伦与李白的情意很深,为了表示感谢,李白作了这首诗送给汪伦。师:哦!原来如此。同学们,刚才两位同学讲的你们听懂了吗?全班:懂了。师:诗歌中哪些诗句表达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感情,谁找出来读一读?生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 2页 共 53页生肖:我认为感情表达不够,体现不出深千尺。师:深千尺是什么意思?那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能教大家读一读吗?生肖:深千尺的意思是说李白和汪伦

5、的感情很深很深。应该用赞美友情的语气来读,而且“深千尺”、“不及”和“送我情”要重读,请大家给我一起读。(教大家读一遍)师:谁再来读读。生黄:拉长语调范读。师:读得真棒。我已经感受到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意。李白和汪伦之间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汪伦十分敬仰李白,想邀请他来做客,于是写信告诉李白:“我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本来就喜欢游山玩水和喝酒,一听说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就急忙赶去。一看才知道,“十里桃花”指的是方圆十里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指的是一户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李白难免有些失望,但是汪伦的盛情款待使他深为感动,尤其是临走时,汪伦赶来为他送行,还边赶路边唱歌,李白万分激

6、动,挥笔写下了赠汪伦,以此诗歌来表达汪伦与他结下的深情厚谊。赠汪伦教学设计 2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乘”“舟”两个生字。2、能有感情的背诵诗句。3、体会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懂得珍惜友情。教学过程一、揭示诗题,了解作者 1、揭示诗题。小朋友,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谁能站起来自信地给大家背一首。自信的首先是响亮的。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而且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看李老师写诗题赠汪伦 2、读正确诗题。谁能正确、响亮地读一读诗题“赠”是平舌音后鼻音,谁第 3页 共 53页来读一读。谁能给“赠”组组词。“赠”就是什

7、么意思 3、简介汪伦。汪伦是人名谁来叫一叫。知道汪伦吗汪伦是唐朝荆州,也就是现在的安徽泾县人,他是个酿酒师,也是个有名的歌手,他非常喜欢诗歌,非常地仰慕诗人。4、简介李白。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对李白了解多少(李白诗写的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被皇帝传到宫里面去写诗给皇帝看,用现在的话说,李白是唐朝最大最大的大腕了。)5、理解诗题。现在知道诗题的意思了吗齐读诗题。二、创设情境,初读古诗李白为什么要写诗送给汪伦呢这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想听吗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览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你喜欢游览吗我这里有十里

8、桃花;你喜欢喝酒吗我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连忙解释说:“十里桃花指十里外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指一个姓万的人开的一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会不会生气,他不但不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和风趣逗得哈哈大笑,两人一见面就如同老朋友一样。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做诗,短短几天里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当李白将要出发时,汪伦带了全村人用踏歌声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做了一首诗赠汪伦。1、想读读李白写的这首诗吗请小朋友轻轻地把书本翻到 116

9、 页,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2、学生自读诗句,3、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熟读成诵。指名读,小组读,齐读。三、赏析词句,感悟诗情。小朋友,读着读着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1、学习“踏歌”读一读这个词语,你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个“踏”它跟脚第 4页 共 53页有关,难怪它是足字旁。在这里“踏歌“就是一边用脚打着拍子,一边唱歌的意思。边舞边唱的意思你要离开这儿了,你的好朋友带着全村人用这么独特而又隆重的方式为你送行,你有什么感受呢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诗句。2、多元理解“忽闻”忽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在李白离开汪伦的家,上路之后,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他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到这

10、个时候才来送呢送客你会这样送吗你们这时候就做做汪伦,猜想猜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几种可能呢李白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第一句。(惊喜)3、学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心情除了惊喜还有什么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对这句诗包含了李白对汪伦的浓浓情意,李老师把它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请小朋友把 117 页认认真真地补充完整。为什么说“千尺桃花水”不及“汪伦送我情”是呀!千尺深的桃花水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前来送行的情意呢李白听到踏歌声,对着边舞边唱的好友,心中不禁涌起两句生朗诵“桃花塘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面对着好友,李白想起了昨日种种,想起了汪伦的盛情款待,想起了两人在一

11、起时的快乐时光。于是,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脱口而出这样的两句生深情朗诵“桃花塘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时的李白,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千言万语凝聚成这样的两句生再次用心吟诵“桃花塘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同学们,我感受到你们是用心读的,看来,最美的朗读就是带着自己真情实感的朗读。人间最美是真情,人间最深是感情哪!轻轻地起立,让我们和李白一起把这首诗送给汪伦。师生一起朗诵整首古诗。听着你们的朗读,李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读一读,师范读。指名读背诵诗句。四、拓展学习,深化诗情。第 5页 共 53页汪伦用什么形式来送李白的汪伦是以踏歌相送的形式。这是汪伦以歌,踏歌的方式来送李白的。古代呀,送别诗特

12、别多,古代诗人送别的方式也很多,除了用歌声来送别,还有什么送别的方式呢我们来看看李白他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朋友的(屏幕泛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师声情地朗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你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也是唐朝的诗人,比李白大 11 岁。当时的名气比李白还要大,但是和李白的感情非常好,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谁他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你说。用眼神、眼光、目光相送的。(板书:目)就在那里看啊,古人就是不唱歌就这么看着也能把感情表达出来呢。齐读古诗。五、写字指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乘舟”这两个字,“乘”原来是一个人站在树丫上向

13、上登的意思。先看“乘”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舟”的笔顺是怎样的认真书写。赠汪伦教学设计 3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教学过程:第 6页 共 53页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第六册独坐敬亭山,第七册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交流。二、学习赠汪伦 1讲述诗歌写作背景。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

14、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

15、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2教师范读。3指名学生试读,教师指导。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2)小组讨论、交流,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第 7页 共 53页(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

16、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生:表现在汪伦写信热情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生:表现在汪伦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

17、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生: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喻什么?生: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生: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生: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第 8页 共 53页生:桃

18、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指导朗读、背诵。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配乐朗读背诵这首诗。四、布置作业默写赠汪伦。第二课时、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赠汪伦。2集体背诵。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又一首表现朋友相送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解题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诵孟浩然的诗,如春晓。之:往,去。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指导学

19、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第 9页 共 53页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故人西辞黄鹤楼“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

20、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朋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边,李白仍呆立江边。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6练习背诵。四、总结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五、作业 1课外阅读李白、孟浩然写的其他诗。第 10页 共 53页 2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成一幅古诗配画。第三课时、复习导入指

21、名背诵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学习回乡偶书 1解题:理解“偶”和“书”的意思。2简介作者及背景。贺知章,证圣元年进士,时年三十六岁,直到天宝三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当时已是八十四岁的人了。久别归来,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喷涌而出,随手写下了这不朽之作。3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4学生读熟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诗句。5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6当“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可以对“小老师”发问,“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可由台下同学回答或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由教师引导、帮助。7教师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乡音未改,但两鬓

22、早已如霜,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怀。8指导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四、作业熟读三首古诗并背诵。五、板书设计教案点评: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和查工具书理解诗句。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扮演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对小老师发问。教师通过介绍背景、赏析语言、观看画面、反复吟诵等方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进入意境,体会感情。第 11页 共 53页探究活动课后组织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自己编故事、演故事。从而进一步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赠汪伦教学设计 4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3、这首诗。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2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课件一 1 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自在(娇莺)恰恰啼一行(白鹭)上青天早有(蜻蜓)立上头柴门闻(犬)吠北风吹(雁)雪纷纷 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霜叶(红)于二月花万条垂下(绿)丝绦第

24、 12页 共 53页两个黄鹂鸣(翠)柳千里(黄)云(白)日曛春来江水(绿)如(蓝)万(紫)千(红)总是春 3 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不敢高声语)白发三千丈(举头望明月)恐惊天上人(缘愁似个长)低头思故乡(朝辞白帝彩云间)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疑是银河落九天)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二、交流资料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

25、(学生交流有关资料)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内容简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

26、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第 13页 共 53页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设计意图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学习古诗 出示课件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 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7、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3 检查自学情况: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

28、读-指读-齐读)设计意图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问: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回答)第 14页 共 53页师小结: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设计意图 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4 配乐背诵 出示课件四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

29、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四、扩展学习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请你选择其中几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如: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别董大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2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赠汪伦

30、教学设计 5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艺宝库中的瑰宝,大家都已经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那么,你们愿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吗?(通过这样的导入,既是对以前所学古诗的复习,又能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成果的欢快心情中去学下一首古诗)二、交流资料第 15页 共 53页师: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交流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取长补短)三、学习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懂的就作记号。2、指名朗读 3、同桌互读 4、在小组内朗读,选一名组员参赛读,评选第一名(通过选第一

31、名,激发朗读兴趣)5、在小组内说一说古诗的意思,然后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6、提出问题: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作者的情谊到底有什么关系?这首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古诗)7、指导背诵,采取自由背诵、同桌互相背诵、指名背诵、比赛背诵等多种方法来背诵,以达到背诵良好的效果。四、拓展延伸同学们,人间最美的是真情,因为真情才使得这些送别的诗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下课后,请大家搜集一些送别诗,建议下次班会时,搞一个诗歌朗诵会。五、板书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叙事整体体现水深、情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抒

32、情赠汪伦教学设计 6第 16页 共 53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练习感情朗读古诗。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积累古诗。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的方法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初读课文引导思考读中体会感情一、感情调动,导入课题:1、板书“佳节”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背影)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每逢佳节倍思亲”)熟悉吗?哪儿见

33、过?(课件古诗)二、初读古诗。1、想读吗?那就大声地读吧!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2、生自由读。3、指名读,正音。4、还想怎么读?(按学生设想读)5、同学们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这首诗读了这么多遍,你第 17页 共 53页读明白了什么吗?6、生交流。(茱萸介绍)7、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中,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三、读文悟情。1、生读文,师巡视。2、读了故事,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受了?生交流,师相机板书。3、你们都有了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这些句子,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4、交流:

34、谁想第一个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15 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2)、(谈不出)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四、读中体会感情,理解课文(谈得出)是啊!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板书华山东边是家乡,西边是长安)它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长安在华山以西,他这一别就有两年了。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而王维是整整两年没有与亲人相见啊!你还想再读读这句话吗?相信你现在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1、这样的情

35、景,你有过类似的印象吗?扶老携幼、兴高采烈,能和你身边的同学配合着演演吗?2、我看到你们兴高采烈的模样了,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3、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诗人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课件句子)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这句话。(如果不动情)结合生活实际调动情感再读。第 18页 共 53页 5、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啊!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1、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想象)2、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场面?(指名读)3、(课件出示句子)扶老携幼、兴高采烈,能和你身边的同学

36、配合着演演吗?4、我看到你们兴高采烈的模样了,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5、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诗人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课件句子)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这句话。(如果不动情)结合生活实际调动情感再读。5、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啊!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1、从这段中,你感受到的什么?2、课件出示句子还有同学想读这段话吗?3、(读得不好)读这段时你想到了什么?(读得好)(课件欢快音乐)是啊!重阳佳节,王维和兄弟们登高远眺,是多么开心啊!看你眼

37、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交流)4、从你们的言语和神态中我已经感受到了这份喜悦!来,咱们再来读读这段。(生齐读)五、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5、(切换音乐思念)欢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指板书)而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在山的那头;身在山的这一边,而心却早已飞到山的那一边了,(课件出示句子)王维的这种思乡之情,你能体会到吗?想读这句话吗?(指名读)6、你是这样读的:。天各一方。;省略号停了一下;。一定也在。你想表达什么呢?第 19页 共 53页 7、他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有哪位同学也能像他这样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名读)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

38、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1)、以前王维和兄弟们是怎样过重阳节的呢?2)、(用自己的话说)你说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景(课件出示句子)你愿意读读吗?(用书上句子)回到上段六、情感涌现,吟诗抒情。1、师导: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阳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想起了在家乡时和兄弟们欢聚的情景,思乡之情愈发浓了,思绪万千之时,就将这浓浓的思念融进了四行诗句中。(课件出示古诗,教师范读整首诗)2、刚才,老师在诵读这首诗时,把自己当作了王维,借这首诗来表达我对家乡的思念,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也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那就来吟诵这首诗吧!3、指名读。两名学生读后,对比评价,体现个性化朗

39、读。请同学们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指名读)七、情感延伸,课外拓展:1、“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人呢?我国历代就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老师从其中选取了隋代诗人薛道衡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文给大家赏读,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来读读诗,体会同样的思乡之情,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2、学生自由练读入日思归、泊船瓜洲。3、指名读。八、情感升华,再次吟诵。1、在这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声中,我们也即将结束这堂课了,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第 20页 共 53页 2、配乐齐诵诗文。板书:佳节倍思亲华山(西)长安家乡(东)第二课时上课时间

40、:教学过程理解课题理解古诗一、揭题,导入新课: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二、学习古诗 1、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2、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学生介绍有关背景。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学生说故事)4、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第 21页 共 53页句,看

41、看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5、自读,说诗意。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学生质疑)(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朗读。7、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朋友,其实古时候还有许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以什么来送别朋友?拓展课外知识三、带读古诗:1、出示以下三首诗,引导学生自读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来送别朋友的呢?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四、课外练习:收集送别诗,举行一次吟诗会。主板书:赠汪伦李白深情厚谊汪伦踏歌声辅板书:歌声酒语言以目光送别第三课时上课时间:教学过程巩固旧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 22页 共 53

42、页交给学生方法巩固一、复习巩固 1、指名背诵古诗;2、男女比一比,看看谁背得好。3、齐背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读一读dyjiqnwngchng独异佳亲汪 乘fngdngchlnyttn逢 登插伦欲踏潭(1)拼读(2)开火车读(3)记第二排二类字 2、归类学一类生字生字左右结构:独、佳、汪上下结构:异、亲独体结构:乘 3、你早就认识哪个字?你会写吗?请你教小朋友写。(重点)笔顺:乘佳 4、理解字意:组词独:独自、单独、孤独、独一无二佳:佳节、佳人、最佳、汪:水汪汪、汪洋、泪汪汪、一汪水异:奇异、异地、异味、惊异第 23页 共 53页亲:亲人、亲手、亲笔信、亲密乘:乘法、乘除、乘数、乘车、5

43、、书写:(1)你有要提醒小朋友的地方吗?乘字一共有 10 画异字上面要封口(2)注意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写字的规律:上紧下松、左紧右松(4)学生描红三、作业:1、把今天所学的字听写一遍。2、书 98 页赠汪伦教学设计 7一、教学设计说明本次教学的主旨是领会诗歌的意境。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赠汪伦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古诗,这一古诗被安排在第 9 板块。这一板块主要学习的主题是朋友,意在使学生在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的方法的基础上

44、,联系实际,体会到友情的可贵。2、教学对象分析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古诗的理解比较有难度,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角是要努力创设情景,将学生吸引到古诗的意境中来。本班学生的识字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课堂含量应该比较丰富。三、教学目标:第 24页 共 53页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 7 个字(赠、伦、乘、将、忽、踏、送),会写“汪”“李”“情”“舟”“闻”“及”6 个生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目标:随文识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3、情感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友情的真挚,有交朋友的欲望。四、教学重难点:古诗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

45、绘古诗的意境。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1、flash 课件,2、视频文件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背静夜思、独坐敬庭山这几首古诗的作者都是谁呢(李白)介绍诗人:唐朝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给后世人留下 900 多首诗,人们都称他为“诗仙”。学习“李”字“李”是一个姓。咱们班姓李的孩子举举手,多自豪和那么有才的大诗人一个姓,快来介绍一下这个字,怎样使大家都记住。2、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李白写的诗,齐读课题学习“赠”字“赠”就是送给的意思。拼读认识“赠”。3、出示“汪伦”(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

46、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学习“汪”字 (二)借助故事理解诗意李白为什么要送给汪伦这首诗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呢!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写了这样一封信:“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第 25页 共 53页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

47、哈哈大笑起来,李白与汪伦一见如故,他便留下来住了好几天,汪伦对李白盛情款待,两人相见恨晚。二人分别时,汪伦踏歌相送,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千古送别诗。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两遍诗,想一想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三)随文识字 1、学习“舟”字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诗句中提到小船了吗(播放字理图)古代人们就是把船称做“舟”。拼读音节读字。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指导写字。2、学习“闻”字李白乘坐小船要走时发生什么事了在诗中哪里看出他听到歌声(闻)拼读音节读字。分析字型、讲一讲记字的好办法。诗中前两行记叙了两人分别的场景,你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体会吧,男女生分读

48、、全班齐读前两行诗。李白回想起几天来和汪伦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在诗文的共同爱好,切磋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情谊深厚,志同道合。人生难得一知己啊!临别时,汪论带者一群村民脚塌节拍,手挽手前来送行,李白感慨万分,面对此情此景,面对桃花潭水,李白立刻写下了这首,作为感谢!请同学们读读下两句。3、学习“及”字第 26页 共 53页后两行诗中哪一个词是“不如”的意思(及)拼读音节读字。“不及”是不如的意思,“及”是比得上、赶得上的意思。组词。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开火车写笔顺。4、学习“情”字回忆以前学习过哪些青字大家族中的字。拼读音节读“情”字。“青”字为了让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送给我们一个目

49、字旁儿;为了让我们拥有晴朗的天气,送给我们一个日字旁儿,今天它为什么送给我们竖心旁儿呢 (四)指导读诗 1、一首峙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通过朗读尽情地表达出来吧!2、教师激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3、指名背诵并说一说自己背诗的方法。会背诵的一起背,不会的也没关系,可以照着书读。(五)拓展,练习表达 1、李白和汪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一生一世的朋友,老师想知道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2、表示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诗还有很多,像黄鹤楼、别董大、晓出净慈寺古诗作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以后

50、我们还会不断地学习。(七)游戏巩固生字。小白兔过河(读词语)。(八)板书设计略赠汪伦教学设计 8教学目标及重点 1感悟古诗的意境、感受友情的真挚 2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情味,体验诗人流露出的感第 27页 共 53页情。3 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诗教学过程一、做游戏,讲故事解题 1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填颜色的游戏,世界上的颜色有许许多多,你看填哪一种最妙?课件出示世界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色彩而美丽,人生因为有了知心的朋友而精彩。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别人,而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他生活在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唐代,是一位有才华的大诗人,字太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