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师用书(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教师用书(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教师用书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 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 寒意森森,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欣 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 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作者也许在想:究竟与谁一起赏月, 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寂寞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是作者“念”的结果,下笔十分轻淡,实那么 意味深长。“怀民亦
2、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月光下的漫步,该是如何一种心情!“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 的清澈透明,“藻、荐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 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 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二、问题研究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 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 致时
3、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外表上是自嘲 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 而自豪一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 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 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 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 自慰罢了。练习说明一、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设题意图是使学生能够当堂记住这两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养成背诵名篇的好 习惯。背诵是学习古文的基本功,它对于牢固掌握古文内容和培养语
4、感是很重要 的。默写是为了检查背诵的效果,也要在课堂上完成。二、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每一篇文章都 有它的感情基调,在初读文章的过程中就应该提醒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这一点,从 整体上把握作者传达的情感是悲还是喜。对文章作细致研读后,还要仔细品味作 者的思想感情。此题是在第二个层次上的品味,通过两篇文章的比拟能够使认识 更加深入。参考答案: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 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
5、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 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 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那么所有意味尽含其中。三、解释以下句中加线的词。1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记住词的基本意义。参考答案:1 .歇,消散。2 .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3 .念,想;遂,于是、便;至,至IJ。4 .但,只。教学建议一、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先对 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二、
6、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三、知人论世。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特别是记承天寺夜游一 文,只有在了解作者被贬黄州这一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 妙的心境。有关资料一、参考译文1.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 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 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 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存。哪一夜没有月 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二、“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7、?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但 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 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 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 纯粹的文学作品(参考中国尺牍文学史序,詹福瑞)。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 样,可以抒情,比方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 比方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 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
8、谈论政治,如欧阳修上 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 书牍文传统。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另外,尺牍不 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答秦太虚就是。三、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霍松林)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 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 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 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
9、见于外,夫虽欲无 有,其可得耶? ”(江行唱和集序)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 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 出好文章。苏轼确实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 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 回旋激荡,烟波生色。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 “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 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 山石曲折”,层次清楚。“元
10、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 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 么呢? “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 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 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 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 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 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11、中藻、苍交横,盖竹柏影也。“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 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昔之类的水草呢?抬 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 苻”,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 “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 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 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 了。“止”于 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荐交横”, 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
12、”;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 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 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 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 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 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
13、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 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 历历如见。(选自阅读和欣赏,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有删节)四、字唯期少意唯期多一读苏轼的一篇散文(吴功正)该文所以能写得字约义丰,关键在于作者抓住了特点,然后运用经过认真提 炼的语言文字加以表达。“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 “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解衣欲睡,月色入户。”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这样,便 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更重要的是,点出了 “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 而非月黑风高。作者就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月色入户”,如此良夜,
14、如 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这一行动的发因是循着“月色 入户”的夜景而来的。“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 与步于中庭。”这里,交代了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等。“至” “寻” “步”等 词,精约简洁,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至承天寺”又一次点题,但 是,到承天寺的一路经过,因与主题无关,就略而不提。“寻张怀民”是什么情 景,又因与主题不相关涉,也付之篇外。这样,为“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 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叶。尤其是夜游的景 色描绘,更富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
15、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荐 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 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存,都是为了写竹柏 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 庭下,作者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 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 “水 中藻、昔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 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存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 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苏轼在此文中处处扣住个“
16、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 他写月,不像初唐张假设虚的春江花月夜繁词竞采,而是轻点几笔,那么境界全 出。这是特点之二。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 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 显得精约而传神了。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 还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会余味无穷。这里,一方面要文辞所概括的客观 内容丰富;一方面又要所表达的主观内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远。苏轼这篇散 文同样提供了范例。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那么“欣然起行”,欢欣 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是
17、心理活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 消沉的喟叹,情绪因之荡起微澜。经过转折,作者猛然想起张怀民。“遂”,似 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张怀民才是赏月的相知好友之情。“寻”字又清楚显 现出急切访友的心意。“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好相知的喜悦。在月光倾泻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 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从“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 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转折,终于稳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作者 寻友访寺,写月夜美景,然后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何 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 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 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 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 有“如吾两人者”。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 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 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 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选自古今名作鉴赏集粹,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