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测试考试卷题目有答案+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测试考试卷题目有答案+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解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测试题后有答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内容全面解读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内容全面解读前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近日发布,新 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变化?本文就 重点内容进行全面解读!一、修订的主要背景1 .中央作出新部署。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素质教育,推 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改革开展要做到“九个坚持” “六个 下功夫”,培
2、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央作出关于义 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 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必须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2 .教育开展提出新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人们生活、学习、工 作方式不断改变,不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 深刻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2011年我国实现了义务 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需要进 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 育人蓝图。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需要强化课程对在线学习等 方面的支持与指导。这些都要求
3、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 育课程建设。3 .课程实施中发现新问题。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 案和各课程标准,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学 段纵向有机衔接不够,课程标准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的具体 规定,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缺少科学依据,课程实施要求 不够明确等,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现行义务教 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了 20年和10年以上,根据课 程改革自身规律性要求,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二、修订的主要思路1 .坚持目标导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 要论述,准确理解把握中央关
4、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确立课程 修订的根本遵循。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 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有理想、有 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增强课程思想性。2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 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 开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 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 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3 .坚持创新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 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
5、课程改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 表达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 着力开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开展新变 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表达课程时代性。三、修订的主要过程经历了组建队伍、总体设计、调研论证、组织修订、开展测 试、征求意见等环节。一是组建队伍,成立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 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组,承当修订任务。二是总体设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 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国家平安、生命平安与 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进行整体规划,并指导落实。三是调研论证,开展义务教
6、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课程内容 结构化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国际比拟研究,深入研究把握国内国际 课程改革新趋势。四是组织修订,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按照先 修课程方案、再修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分项、分段推进修订工 作。五是开展测试,组织浙江、河南和甘肃等15个省近6万名 学生进行课程标准测试,根据结果进行修改。六是征求意见,分别征求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学者和 一线校长、教师、教研员等各方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2021年4月至12月,国家教材委及其专家委员会审议审核 通过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四、修订的主要变化.关于课程方案。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7、于培养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 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 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 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 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 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 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 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 及教学改革
8、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 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1 .关于课程标准。一是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 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表达正确价值观、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 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 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 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 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 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
9、实施,强化实践要求。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开展水平,结合课 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 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 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 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 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 “为什么 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 “怎么教”的具体 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 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开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
10、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开展变化, 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表达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五、公布后的主要工作安排一是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培训,提供培训资源,帮助广大教 师准确理解把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二是强化课程落地实施制度建设。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 定课程实施方法。各省要对学校规划课程实施提出工作要求。三是全面启动相关教材修订工作,为学校教学提供有效支持。 四是围绕课程实施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课程改革工程,推动创新实践。2022版义务教
11、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解读一、修订和主要思路1 .坚持目标导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 要论述,准确理解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确立课程 修订的根本遵循。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 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有理想、有 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增强课程思想性。2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 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 开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 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
12、确实施要求, 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3 .坚持创新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 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 表达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 着力开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开展新变 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表达课程时代性。二、修订和主要变化.关于课程方案。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 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 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
13、会 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 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 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 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 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 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 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 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1 .关于课程标准。一是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 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
14、素养,表达正确价值观、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 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 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 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 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 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开展水平,结合课 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 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 教学实
15、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 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 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 “为什么 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 “怎么教”的具体 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 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开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 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开展变化, 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表达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
16、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三、学校的应变方式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国家层面厘清了 育人目标、校准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呈现形式, 是实现义务教育高质量开展再发动再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学校实 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重点要对课程内容、教与学方式、教 师队伍建设等领域进行改革,提升学校实践转化力。一是增强国家课程的校本行动力。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家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法,全面梳 理分析本校在课程改革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分析学校特有的资 源和条件,研究制订落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实践体系,进一步细化 课程设置和学科育人目标。二是扎实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17、比方,针对各学科各行其是, 形不成育人合力的问题,学校要特别注重结合这次增加的跨学科 主题学习活动,建立相应的课程研发机制,引导教师突破学科边 界,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研,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价值意义感和趣味性。三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树立课程改革到哪里,学 校管理就支持到哪里的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教师 教学改革创造空间。通过开展高质量日常教研,助力教师专业发 展。要走出传统的“大波轰”听报告培训和“打卡式”教研的路 径依赖。聚焦教师专业开展需求,研究制定课程标准分阶段的学 习和实践专题。要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师走出 “教材、考试、分数”的小天地,研究
18、更宽广视域下的新的教与 学方式,建立起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实践,走出一条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测试题后有答案(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54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1 .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和 三类。以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2 .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所有 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3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 年级;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可选择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4 .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设置,原那么上在局部 年级开设。5 .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学制或“五四” 学制安排。6 . 一至二年级每周 课
19、时,三至六年级每周 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 课时,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9522。小学每课时按 分钟计算,初中每课时按 分钟计算。7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国家 课程占比中课时比重最高的是(20%22%),其次是(13%-15%),再次是(10%-ll%)o.学习经验结构化有两条路径、三种策略。两条路径是指 根中国大地、面向未来的学校高质量开展之路。与 O三种策略包括,组织者是真实活动;纵 向结构化-自下而上,组织者是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纵向结构化- 自上而下,组织者是已学过的学科基本概念与原理。8 .新评价有三条变革路径:仍是选拔性考试的主要 方式,是素养导向评价改革着力
20、点,是评价与技术 融合新方向。9 .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 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 夫,使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 .课程修订就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描绘育人蓝图。俗话说,3 岁看大,7岁看老,18岁前看一辈子的素养。教育目的就是想得 到的美丽、是看得到的风景、就是走得到的景点。11 .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指该课程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 之后而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核心素养具有12 .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 现。
21、13 .,即用学科方法学习学科知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那么。(1分)2简述学习经验结构化有路径和策略。(10分)3.如何理解大单元中的“大” ? (1。分)三、论述题(每题16分,共16分)论述2022版课程标准的四大突破有哪些? (16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本领、 有担当。2 .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 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3 .国家课程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所 有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4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
22、起始年级为三年级;科学在一至九年 级开设(初中阶段可选择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5 .地方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设置,原那么上在局部年 级开设。6 .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或“五四” 学制安排。7 .一至二年级每周26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七至 九年级每周34课时,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9522。小学每课时 按40分钟计算,初中每课时按45分钟计算。8.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国 家课程占比中课时比重最高的是语文(20%22%),其次是数学 (13%15%),再次是体育与健康(10%-ll%)o.学习经验结构化有两条路径、三种策略。两条路
23、径是指横 向结构化与纵向结构化。三种策略包括横向结构化,组织者是真实活动;纵向结构化-自下而上,组织者是已有的知识与技能; 纵向结构化-自上而下,组织者是已学过的学科基本概念与原理。9 .新评价有三条变革路径:纸笔考试仍是选拔性考试的主 要方式,表现评价是素养导向评价改革着力点,过程数据是评价 与技术融合新方向。10 .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 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 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 .课程修订就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描绘育人蓝图。俗话说,3 岁看大,7岁看老,18岁前
24、看一辈子的素养。教育目的就是想得 到的美丽、课程标准是看得到的风景、教学目标就是走得到的景 点。12 .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指该课程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 之后而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核心素养具有 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13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 表现。14 .学科核心素养,即用学科方法学习学科知识。二、简答题.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贝上(1)坚持全面开展,育人为本(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3)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4)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5)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简述学
25、习经验结构化有路径和策略。(1)路径:两条路径是指横向结构化与纵向结构化。(2)策略:横向结构化,组织者是真实活动,如跨学科主题学习、科 学课程中的“水火箭”的制作等;纵向结构化-自下而上,组织者是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多 空格)如小学数学,从先整数后学小数、分数;纵向结构化-自上而下,组织者是已学过的学科基本概念 与原理,如先学“能的形式”再学什么(再学什么? )o.如何理解大单元中的“大” ?(1)首先是目标阶位高,如,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以产品/ 作品为导向;(2)教学单位大,需要教师将多个课时合在一起来思考、操作;(3)课程建设显,将目标、情境、知识点、课时、学习活 动、教师指导、作业、展
26、示、评估整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微课程;(4)单元组织者,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组织者作为“骨架” 统摄所有学习活动。三、论述题论述2022版课程标准的四大突破有哪些?(1)课程核心素养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指该课程在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 而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核心素养具有整体 性、情境性、反思性。(2)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 现;学业质量标准那么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 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 考试命题的依据。(3)课程内容结构化对课程内容的传统理解两种:学科知识和活动经验,都在倡 导结构化,结果都不理想。现在需要寻找第三条路一一作为课程 内容的学习经验及其结构化。(4)学科实践此次提出的学科实践,就是学习“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即在教学情境中,运用某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 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 如语文实践、数学实践、创意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