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参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在问题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中学历史问题链教学的一种尝试 杨红霞摘要:引导学生参与历史问题链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一种有益尝试。其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独创精神和联动精神。同时要遵循教师主导的原则和渐进的原则。具体的操作程序包括:课前指导学生介入教材;课中运用质疑、争鸣、互换、评点、想象、迁移等多种方法组织学生参与问题链教学;课后鼓励学生写作、调查、阅读和动手。关键词:历史 创造精神 参与问题链教学 目标原则 操作程序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创造发明史。在知识创新的21世纪,创造水平高低,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荣辱兴衰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已成为
2、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历史的客观性和过去性又告诉我们,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历史教学不允许随意“创造”。正是这一特点,使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依纲据本“讲史”,给学生传授一些盖棺定论的“知识”。时代发展到今天,怎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跟上时代的潮流?这无疑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经过几年的教学试验,我认为,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历史问题链教学活动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拟从参与历史问题链教学的目标原则、操作程序、实施效果等方面略陈管见。 一、“参与历史问题链教学”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 增强主体意识。在认识论意义上,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主体就是学生。只有
3、学生作为主体的意识充分增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创造才有不竭动力。而过去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本末倒置:重教有余,重学不足;复制有余,思辩不足;灌输有余,创新不足。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意义,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引导学生参与历史问题链教学全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拓展知识面,深化教材内容,考察历史演变规律,寻找历史与现实的撞击点,培养创造精神之目的。2、 突出三大精神。创造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表现出来:求异精神。创造精神是对已有知识、经验重新组合的主观意识,其核心内容是“求异”。求异的过程往往是一
4、个不断追问“为什么”的、破旧立新的过程。伽利略的求异,在于从大小石头同时落地的速度测试中,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质量不同物体其自由落体速度不一的论断;哥白尼的求异,在于大胆提出“日心说”,打破了占统治地位几百年的“地心说”。可见,不盲从定论,敢于怀疑权威,坚持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创造精神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必须始终贯彻这一思想。当然,求异在这里并不是对历史事实的否定,而是对多年形成的思维死角的重新理解。独创精神。这是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最重要的思维品质。日本的恩思彰教授认为,学生中存在着高智能型和高创造型的差别,其具体表现为:高智能型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很好的理解和记忆,学习态度端正,悉心听取老师的意见,
5、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事,其目标是获得教师和教材中的知识;而高创造型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如探索自己喜欢的未知世界那么投入,学习态度则重在兴趣,不为教师的意见所左右。其目标是对教师和教材批判性地接受,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独到见解。这种独到之处,正是“参与教学”所追求的。只要学生能“棋高一着”,就不要忌他“出格”,禁他“胡闹”。联动精神。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由此及彼,变换角度,产生连贯思维,引起“连锁反应”,这是创造精神的又一特征。让学生学会联想、类比,从纵向到横向,从正向到逆向,增强灵活性、变通性,在联动中培养创造精神。(二)原则1、教师主导的原则。前苏联著名
6、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贯穿全过程。无论怎么说,教师都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关键,这是难以怀疑的。教师墨守成规,是培养不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的。因此,教师的教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个性特征,营造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诱发学生潜意识中追新求异的愿望,引燃他们创造的思想火花。这种营造环境的主要途径包括:(1)教学设计时,要有意空出一定的时间和内容让学生“参与”,创造有利学生求异、独创和联想的条件;(2)教学进行中,要突破清规戒律和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法,大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2、 量力和渐进的原则
7、。 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时要注意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确定每个年级、学期和单元的训练计划。要以目前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智力水平和学科水平为基础,尽可能靠近学生现实思维能力可以接受、消化的“区域”,循序渐进,步步提高。二、 “参与”历史问题链教学的具体操作1、 指导学生提前介入教材。通常的备课,最早介入教材的是教师,即教师根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案。其弊端是容易见书不见人,忽视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采取师生共同参与备课的方法,让学生发展能力,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具体做法是:每节新课安排两位学生(依学号为序)直接参与老师备课。课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细心搜集
8、与课题相关的史料,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合作探讨课题的重点、难点、板书设计、背景材料、问题设计等内容,并课前与老师讨论后,在正式上课后的前三分钟,两位学生分工,一学生板书本课的授课提纲,一学生将对本课的分析及提出的问题作演讲,老师对他们准备的板书和演讲进行鼓励性评分。从两年多的实践来看,这一尝试,学生积极性很高,准备的演讲稿及板书设计也往往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在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一课时,一同学在演讲中提出将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他借鉴一些参考资料,采用中外对比的方法,从改革的背景、改革派的实力和手段、面临的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对比,给人以深刻印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大胆提出课本
9、在总结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时,忽视了经济因素的缺陷。在板书设计上,有的同学采用了图示法,直观地表现出课文的知识结构。一学生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就设计出如下板书: 改 革 行 政 机 构 废行省 行政:承宣布政司 -地方 设“三司” 司法:提刑按察司 中央 地方 军政:都指挥使司 废 废中书、罢丞相 -中央 “六部” 皇帝 相权 皇权 皇帝 殿阁大学士 内阁 这种演讲和板书,有可能打破教学时间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进度。不过,只要调控得宜,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2、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鼓励他们突破教材,超出教师,目的就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创造意
10、识。在具体方法上,采取以下形式。(1)质疑辩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难而产生的。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许多疑问时,思维的火花也就点燃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道理大概就在这里。所以,不断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是未来人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历史问题情境,依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将学生引导之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对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在这个地方想知道什么?会遇到什么困惑?从而环环相扣,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也要留下时间让学生提问,老师答疑。还可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把问题提得更艺术、科学。让学生在不断的提问释疑
11、中深化对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百家争鸣”。真理是愈辩愈明的。为了创造平等的学习氛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认真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争鸣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学习“二战”史时,有同学提出苏联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同样也是纵容德国侵略的行为。而另一同学则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认为可以理解这一条约。两种观点相持不下,各有一批支持者,形成热烈气氛。“争鸣”的结果是达成共识:当时苏联已认识到希特勒要进攻,但为了粉碎英、法把“祸水”东引、首先挑起苏德战争的阴谋,赢得时间加强战备,所以还是与德国签订了条约。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通过讨论,就不仅解决了学生心中
12、的疑问,更培养了他们探索的勇气和创造的精神,可谓一举两得。(3)角色互换。教改探索应开拓教与学的新领域,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使学生真正成为驾驭历史学科的主人。教学中教师由主演转为导演,学生由接受知识转为传授知识,品尝传道授业解惑的劳动滋味。比如在学习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一课时,先由老师讲述德意志统一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再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由他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的统一过程,并归纳出两国统一的异同点。该生在充当教师角色时,信手在黑板上勾划出德、意的地形图,居然采用表格法将两国统一的异同点归纳出来。充分显示出学生的创造精神。此外,还可分角色扮演一些历史人物,让学生进行生动形
13、象的表演,从而真切地感受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能结合动作、表情,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4)评点历史。也就是严格地遵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把一定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问题置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进行客观地分析,以揭示其运动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参与历史问题链教学,特别重视把“史实”交给学生去阅读,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看法。如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共选摘原始文献资料90多条,世界史更是高达120多条。这些材料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拓展,运用得好,具有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能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去阅读、去发现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大
14、大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5)历史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历史的想象是对历史事实进行创建,形成形象。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丰富、具体、生动、准确的想象力。通过历史想象力的激发,可使学生冲破时空的限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历史人物、事件在头脑中鲜活起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有些问题很有必要利用直观教具等多媒体,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结合商鞅舌战图,请学生想象商鞅变法所遇到的阻力。一学生想象:在秦孝公召集群臣讨论变法一事时,代表旧贵族势力的大臣竭力反对,攻击变法,一个个口吐白沫,指手划脚。而商鞅引经据典,针锋相对地反驳道:“只要对国家有利,
15、对百姓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把那些旧贵族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于是秦孝公当场宣布:商鞅说得对,就按他说的办!这样一来,一幅活生生的历史图画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加深了学生对社会变革艰巨性及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理解。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小品,优秀作品朗诵,讲历史故事等,使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才华。(6)知识迁移。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可能是完全孤立的,学科间相互交叉、交融,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正由于此,积极利用课堂教学45分钟,针对有些问题,多角度引导学生,注意知识迁移、学科渗透,不可缺少。例如一学生运用政治课上学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分析1929年1933
16、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由于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财力雄厚,加以民主的传统,使罗斯福得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摆脱危机。而德国因“一战”破坏了经济基础,日本因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先天不足,就无力通过自身调节来渡过危机,加上其他因素,至使法西斯势力猖獗,走上侵略扩张的不归之路。这种历史、地理、政治等相关学科相互呼应的思维方式是学生参与教学的直接效果。3、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研究。“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传统教学中,课后的任务无非是做点作业,但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可将这一相对机械和平易的思考上升为总结、研究和评价这一较为理性的高度
17、,最大限度地催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造精神。 (1)课后写小论文。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加强了创造思维的比重和力度,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对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撰写历史小论文,发表独到见解,正是适应这种转变的一种方式。(2)搞社会调查。学生的认识水平同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结合学习课文中感到诱惑的问题,在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丰富的、具体的事例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沙皇俄国的改革,就可以顺德的改革实际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察能力。(3)引导学生阅读。有的学生对历史课兴趣浓厚,经常从图书馆借阅书籍或
18、从书店购买历史书。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并开列有关书目向学生推荐。书读到一定程度,知识消化了,认识升华了,学习的独立性就会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增强。(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即使模仿,也会融入学生自己的主观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动手还能使教材内容得到深化,学生发现新问题,使课堂“参与”的成果得到巩固。有出剪报,办墙报,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如让学生搜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发展的有关历史材料:耧车、翻车、秧马、曲辕犁、筒车等,并用材料制作模型,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农具的改进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创造在革新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力发展及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参考文献:转引自外国心理学1982年第二期。况平和:让学生从学习重负中解放出来沙塔洛夫教学法评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87页。陶行知全集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527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