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课题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试说明郡国并行制; 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教学课时1课时一、汉初郡国并行制【当场消化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1、原因: 西汉统治者错误的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2、表现:汉高祖在地方实行 郡县制 和 分封制 3、危害: 导致地方诸侯势力膨胀,引发七国之乱,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4、解决办法: 推恩令 【当场消化2】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
2、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 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C.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D.六安王为西汉最后封王【当场消化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二、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名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时间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标准孝廉门第才学评价世纪大族垄断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官;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3、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特点自下而上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当场消化4】“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当场消化5】有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传统中国的帝制为西史所未有,其独特即在君主专制一切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巧妙结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当场消化6】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
4、“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虽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三、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皇帝1、表现(填空)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中书省(决策)礼部刑部吏部户部【当场消化7】(2007江苏南京)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 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2、特点: 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
5、和监督 【当场消化8】(2008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3、影响:(1) 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 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此后历朝沿用 【当场消化9】(江苏历史)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思考:比较下列两幅图片总统 国会最高法院(1)相同点:形式上都体现了 分权与制衡 原则。(2)不同点:前者的本质是
6、君主专制 ,而后者的本质是 民主政治的产物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1、内容: 除 河北 、 山西 、 山东 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 行省或省 。省的最高长官由 朝廷 任命。 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 宣慰司 进行管理。 行省拥有 经济 、 军事 大权,但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2、意义加强 中央集权 ,巩固 多民族国家统一 ; 中国古代 地方行政制度 的重大变革,中国 省制 的开端。【当堂吸收】1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察举制的沿革 B科举制兴
7、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出身门第成为选才标准2、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修长城 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3“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A先秦世袭制B汉代察举制 C魏晋九品中正制 D隋唐科举制4.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8、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6.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 )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7.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
9、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B.府兵制、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D.科举制、均田制8.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中、外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9.汉书中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的记载,这表明( ) A.汉初统治者在部分地区实行封国制B.汉初把有实力的异姓王分割出去C.汉初的推恩令有利于巩固新政权D.汉初从原则上否定了秦
10、代的郡县制10.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上述材料说明( ) A.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中书省B.唐朝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C.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门下省D.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尚书省11中国古代创立的一种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评价有:发展了秦汉的郡县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0070120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C内阁制 D封国制12一位
11、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 )A西周分封制 B西周宗法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13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三省相互牵制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14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初试二试三 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15 17世纪西方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第 5 页 共 5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