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陈情表》教案_2.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8479516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10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陈情表》教案_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2022《陈情表》教案_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陈情表》教案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陈情表》教案_2.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1页共 129129页20222022陈情表教案陈情表教案陈情表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须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当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陈情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陈情表教案 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调,理解“忠”“孝”的含义。3、背诵全文。教学重难点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缘由。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3、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教学过程第 2 2页共 129129页一、作者介绍李密(2242

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闻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闻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当尚书郎,屡次出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二、背景介绍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 267)写的。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 280 年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三、文体学问表,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

3、:“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四、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留意画线字的读音第 3 3页共 129129页险衅()行()年四岁 祚()薄 应()门之僮 猥()以微贱 床蓐()陨()首 责臣逋()慢日笃()拔擢()宠命优渥()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示学生留意各段的感情基调。第一段:凄苦,悲凉;其次段:感谢,恳切;第三段:真挚,恳切;第四段:忠诚,恳切,期盼。五、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比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示学生留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改变的字,以及“闵凶”“见背”

4、“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望”等词语的说明。内容与形式梳理。范读全文,由题目绽开思索: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陈”的缘由: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实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六、研读课文第 4 4页共 129129页(一)分析课文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3、老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4、文章一起先,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

5、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回答:总摄作用学生探讨,不必拘泥固定答案。老师供应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其次: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二)分析课文其次段 1、学生齐读其次段。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3、老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4、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其次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5、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第 5 5页共 129129页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

6、老师分条投影)4、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看法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宛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怜悯。实质是看法坚决,还是不去应征。)(三)分析课文第三段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2、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绽开的?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说明自己应得到怜悯。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3、品尝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A、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B、“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别。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别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4、

7、李密最担忧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提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第 6 6页共 129129页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5、品尝 2、3 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说明不能“废远”的缘由,情辞恳切。(四)分析课文第四段1、齐读第一段。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2、老师和两名学生共

8、同口译本段文字。3、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愿乞终养”)4、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节”“报养”忠孝两全)5、用语有什么特点?(“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无比恳切)6、朗读思索:李密最终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冲突的方法是什第 7 7页共 129129页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方法的?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冲突的方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终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五)师生探讨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投影逐条显示)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其次段:明写感谢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

9、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冲突,提出愿乞终养恳求。(六)探讨: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有意找寻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回答 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有意找寻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溢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七)语言艺术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至性之言,悲恻动人。”第 8 8页共 129129页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琅琅上口,感情倍感热切,

10、更具劝服力。3、比方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七、学问点归纳1、通假字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九岁不行,零丁孤苦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密今年四十有四。2、词类活用夙遭闵凶 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猥以微贱谨拜表以闻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则刘病日笃3、古今异义第 9 9页共 129129页至于成立。古义:今义:九岁不行。古义:今义:后刺史荣举臣秀才。古义:今义:臣以供给无主。古义:今义:臣之辛苦。古义:今义: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古义:今义: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古义:今义: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古义:今义: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今义:4、找出本文的成语5、推断下列句式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而刘夙婴疾病(

1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八、默写填空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第 1010页共 129129页2、臣欲奉诏奔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4、愿陛下矜悯愚诚,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5、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至于成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_,_,形影相吊。陈情表教案 2单元导读“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古人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事理思索、情感体验等诉诸笔墨,留下了很多佳作名篇。诵读这些作品,触摸民族文化血脉,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本单元选取魏晋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有的以情

12、见长,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有的以理取胜,理趣盎然,发人深思。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集中在一个单元研习,在对比中体会,在联系中思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代散文。学习本单元,重在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领第 1111页共 129129页悟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要反复诵读,涵咏品尝,把握文意;要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形成独特的美感;还要做些梳理和评点,领悟章法之妙和细微环节之美。文本解读陈情表以祖孙相依为命的往事写起,集中陈述“诏书切峻”和“刘病日笃”的冲突,以恳切的言辞,恳求皇帝允许自己先孝后忠,暂不奉诏。全文情真意

13、切,不加渲染而自能动人。要反复诵读,体会文中的感情;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以孝道贯串全文,既以情感人,又以理服人。可以结合作者身份和文章写作背景,进一步思索作者为何坚持不入朝为官,体会这篇文章表达上的委婉和得体。素养目标1、了解李密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2、积累文言学问,疏通文本,背诵全文。3、通过诵读,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方式。4、品尝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孝情、忠情,分析体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第 1212页共 129129页理”的说理方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苏轼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把出师表当成

14、“忠”的标准,把陈情表作为“孝”的典范。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感人至深的力气。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其父早亡,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长大。少有文采,曾跟随名儒谯周学习,博览五经,以文学著称。曾在蜀国任尚书郎等职,并多次奉命出访吴国,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他担当主簿,他推辞不就。晋武帝立太子,征召其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为由固辞不受。及祖母卒,服丧期满,李密以太子洗马被征至洛阳。后出为河内温令。第 1313页共 129129页2、相关背景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三国魏元帝(

15、曹奂)景元四年(263 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 年),朝廷实行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 44 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给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削减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其次,李密当时以孝著名于世,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

16、,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3、了解文体“表”“表”是古代的一种奏章,多用于臣子向国君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呈表人一般看法恳切,措辞谦恭,内容读来第 1414页共 129129页如对面谈心,颇为感人。“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别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典范之作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4、解题陈:陈述。情:实情、感情。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

17、1、明确字音。衅(xn)闵(mn)祚(zu)茕(qing)孑(ji)陨(yn)逋(b)矜(jn)渥(w)三、文本探讨思索 1 说明词义、概括段意(第一段)臣密言:臣以(因为)险衅(艰难祸害,指命运不好。险,坎坷。衅,祸害),夙(早年)遭闵(同“悯”,悲伤)凶(不幸。第 1515页共 129129页指丧父)。生孩六月,慈父见(用于及物动词之前,有称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的作用,相当于“我”)背;行年(年岁,年龄)四岁,舅夺(强行变更)母志。祖母刘愍(怜惜)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会走路。这里形容柔弱),零丁(孤独的样子)孤苦,至于(至,达到;于,介词,引出对象)成立(成人独立)。既

18、无伯叔,终(又)鲜(少。这里是“没有”的意思)兄弟,门衰祚薄(福分浅薄),晚有儿息(子嗣)。外无期功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孤寂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形影相吊(劝慰)。而刘夙(早时)婴(缠绕)疾(病)病,常在床蓐(草垫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停止侍奉而离开(祖母)。请概括段意:叙述自己的遭受和家庭的逆境。(其次段)逮(及、至)奉圣朝,沐浴(承受恩泽)清化。前太守臣逵察(经考察后予以推举)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举荐)臣秀才(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晋时仍保留此制。与科举考试的

19、“秀才”不同)。臣以(因为)供给无主(主事的人),辞(辞谢)不赴命。诏书特下,拜(授官)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第 1616页共 129129页寻(不久)蒙国恩,除(授官)臣洗马(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猥(谦辞,辱)以微贱,当(担当)侍东宫,非臣陨首(头落地,指不惜性命)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使上闻、报告),辞不就职。诏书切峻(急迫严厉),责臣逋慢(有意拖延,怠慢上命);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比)星火。臣欲奉诏奔驰(赴京就职),则(连词,表转折,但是)刘病日(名词作状语,一每天地)笃(病重);欲苟(姑且)顺私情,则告知申诉(苦衷)不许(许可):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形容进退两难

20、的窘状)。请概括段意: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况。(第三段)伏惟(伏在地上想。旧时奏疏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元老,旧臣),犹蒙矜育(怜惜哺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况且)臣少仕伪朝,历职(连续任职)郎署(郎官的衙署),本图宦达,不矜(看重、推崇)名节(名誉与节操)。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提拔、擢升),宠命优渥(优厚),岂敢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有所希望(非分的愿望)。但(只是)以(因为)刘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这里比方人的寿命即将终了。第 1717页共 129129页薄,迫近),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人命危浅(垂

21、危),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无法用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轮番,更替)相为命,是以(因此)区区(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请概括段意:进一步阐明辞不就职的缘由。(第四段)臣密今年四十有(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辛酸悲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照察、审辨)。愿陛下矜愍(怜恤)愚诚,听(任从。这里指应许)臣微志,庶(希望)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当结草(死后也当结草报恩)。臣不胜(承受,担当)犬马怖惧之情,谨(尊敬

22、地)拜表以闻(使动用法,使知道)。请概括段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点明全文主旨。思索 2 整体感知1、本文是李密向谁陈情?陈述了那几方面的“情”?最终想达到什么目的?第 1818页共 129129页明确对祖母孝情对晋武帝忠情对自己忠孝难两全的犯难苦情目的:愿乞终养思索 3 详细探究1、第一段中体现的,李密肯定要对祖母尽“孝情”,缘由有哪些?试分析效果。明确“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父死母嫁,祖母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体弱多病,祖母细心哺育;“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内外无亲,

23、祖孙互为依靠;“而刘夙婴疾病未曾废离”卧病在床,祖母须要照料。效果:文章一开篇,浓浓的悲情扑面而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第 1919页共 129129页密形单影只的孤寂,祖母逆境中的艰辛;仿佛听到了他无助的哀叹,祖母病中的呻吟至性之言,悲恻动人,为下面的陈述奠定了情感基调。2、在其次段中,李密处于怎样的两难境地?如何狼狈?明确两难:朝廷征召,皇恩浩荡;祖母病重,无人照看。狼狈:“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连用四字骈句,渲染出严峻的形势。假如一味拒绝,可能招致杀身之祸。3、第三段中,李密为自己找的“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圣朝以孝治天下”作用:引孝政,尽孝

24、是遵循国策,“理”应认同,是忠君的体现。4、李密找到的“忠孝能两全”的方法是什么?明确“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先尽孝,后尽忠思索 4 品尝语言1、其次段接连运用时间词“逮”“前”“后”“寻”,对应的征第 2020页共 129129页召词“察”“举”“拜”“除”“当”以及递增官职“孝廉”“秀才”“郎中”“洗马”,有什么用意?明确这些词语都表示新朝对李密的多次征召:从时间上看急迫连续,从形式上看多法并用,从官职上看越来越高,显示出新朝急于须要李密出来笼络人心,而李密推辞之难,这为下文冲突的解决埋下了伏笔。2、其次段“切”“峻”“责”“慢”有什么表达效果?四字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明确

25、这四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朝廷对李密“辞不赴命”越来越生气,责怪越来越严峻的看法,仿佛可以看到皇帝在那里生气发怒的情形。思索 5 体会写法1、假如将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下位置,先讲理后陈情,好不好?明确不好。本文的陈述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文章首先陈述个人的凄惨遭受及家庭的凄苦,突出祖孙的特别关系,以此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情愿奉第 2121页共 129129页诏,但又因“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此博取晋武帝的怜悯。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请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的心迹,解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终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

26、,具有很强的逻辑性。2、本文语言表达切合身份,尊敬而得体。请从文中找出一些表达敬意和自谦的词语,加以体会。明确表示敬意的词语有:奉、伏惟、圣朝、清化、蒙、宠命、谨等。表达自己对新朝的敬意,进一步打消新皇帝的疑虑。表达谦称的词语有:臣、猥、亡国贱俘、乞、犬马等。谨遵臣道,极尽谦卑之能事,化解晋武帝的疑心,博得他的怜悯。思索 6 对比阅读任务: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与李密的陈情表都属于“陈情”作品中的佳作,都写得情感真挚、回肠荡气,但两文的写作目的、“陈情”的方式却有所不同。试比较分析。(链接 1)狱中上母书明夏完淳第 2222页共 129129页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

27、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淳死之后,新妇遗腹

28、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囂,决不第 2323页共 129129页愿舍!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

29、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明确(1)从写作目的看,狱中上母书是写给母亲的一封诀别书,为国赴难,义无反顾,不惜拋却亲情,但拳拳之心,天地可鉴;陈情表是写给皇帝的一封书信,目的是婉言拒绝朝廷的任命,借亲情之名“辞不就职”。(2)从“陈情”方式上看,狱中上母书自始至终,直抒胸臆,毫无掩饰,酣畅淋漓;陈情表则表达得委婉含蓄,虔敬有加。四、明晰主旨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受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第 2424页共 129129页别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

30、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当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五、拓展阅读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孝”是进入家庭观念中最早的伦理道德范畴。传闻尧时,“虞舜,性至孝”,感天动地,“帝尧闻之,遂以天下让焉”。这可能就是中华孝文化的雏形。“孝”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和持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 孝经,“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政治化了。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提出了

31、“孝为仁之本”,而儒家思想也就是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思想,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孝经中,“孝”被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今产生。“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本位,可以说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第 2525页共 129129页孝文化对“孝”有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孝”与“顺”的一样。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尊亲”不仅指敬重,更有一系列礼仪规定;“弗辱”就是要安安分分,不许玷污祖上的名声和家族的尊严,还要珍爱父母赐予的身体;“能养”并非一般的供给,而是敬养。在中国的孝文化中,还强调“

32、顺”,即听从父母的意愿,孔子对孝的简洁说明是“无违”,儒家所提倡的“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听从长上的意志。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政治内涵。“孝”本是规范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伦理道德,但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同伦,“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意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道,忠孝是一体的。孝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最终立身。”孝敬父母只是孝的起先,进德修业才是孝之终。这与儒家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相一样,与儒家“身家国”的模式相统一。可见,“孝”已

33、经同时向个体道德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它起源于个体道德修养,贯穿于家庭中赡养父母和家庭和谐,最终进德第 2626页共 129129页修业,对国家和社会履行职责。孝文化对“不孝”有明确的规定。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为其做了如下注解:“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从精神层面提出致亲于义则为“孝”,陷亲于不义则为“一不孝”。可见,孝不是简洁的尊敬听从,而是以“义”作为“孝”的评判标准。“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则从物质层面,即温饱与否和是否为考取功名而努力提出“孝”的标准。最终,“不娶无子,绝先

34、祖祀”又从发展的层面,即后继是否有人的角度提出“孝”的标准。此处的“无后”并不是侧重“不娶无子”,而是强调“绝先祖祀”,即无人继承衣钵才是真正的无后,真正的大不孝。(选自中西方孝文化探析)六、素材积累关于“孝”的名句1、起先吧,孩子,起先用微笑去相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第 2727页共 129129页孟子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波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5、不得乎亲,不行以为人;不顺乎亲,不行以为子。孟子6、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8、

35、父母之年,不行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10、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气。高尔基11、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陈情表教案 3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熟读全文,驾驭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过程与方法: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第 2828页共 129129页情感看法价值观:深化体会文章凄切宛转的陈情技巧。教学重难点: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学问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境况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学时数:3 课时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2、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一课时

36、教学内容:熟识课文,驾驭古汉语语词学问,理清课文思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宛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二、重点讲解: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读后大屏幕显示易读错字音。第 2929页共 129129页终鲜兄弟 期功强近 常在床蓐 猥以微贱 岂敢盘桓 侥幸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学生回答后,投影:李密(224 287),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闻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闻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当尚书郎,屡次出访东吴,很有才辩。晋

37、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2)向谁陈情?晋武帝。(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实行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3)陈什么情?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恳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三、设疑探讨李密怎样才能劝服晋武帝呢?(引同学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第 3030页共 129129页理。”)李密要想劝服晋武帝,是应当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凄惨境况,让晋武帝一起先就落入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四、典题拓展文章一起先,作者说:“臣以险衅

38、,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总摄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探讨,不必拘泥固定答案。老师供应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其次: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五、要点总结: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实行多种方法反复诵读;对难于理解的段落,可以实行探讨性学习策略,供应相关探讨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学和探讨中获得新知。六、训练巩固第 3131页共 129129页学生比照投影试背第一段。陈情表教案 4教学目标:熟读全文,驾驭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

39、、虚词、古汉语句式、了解文言学问;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深化体会文章凄切宛转的陈情技巧以及文章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学问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境况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学方法: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学问,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支配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教学步骤:一、以苏轼的评论导入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第 3232页共 129129页二、预习检测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臣以险衅(xn)夙遭闵(mn)凶 终鲜(xin)兄弟 常在床

40、蓐(r)B、猥(wi)以微贱 责臣逋(b)慢 犹蒙衿(jn)育 宠命优渥(w)C、岂敢盘桓(hun)有所希望(y)日薄(b)西山 除臣洗(xin)马D、逮(d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门衰祚(zu)薄 更(gng)相为命分析:B 责臣逋(b)慢,C 有所希望(j),D 逮(di)奉圣朝。听课文读音,留意字词读音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第 3333页共 129129页“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德方正的人。从汉武帝起

41、先,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职之意,或称“到当官职”。3.理解题目“陈情表”:谁在“陈情”、向谁“陈情”、为什么要“陈”、如何“陈”三、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学生读以下文字,了解相关背景,以利于学习。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公元 263 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

42、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削减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实行了怀柔政策第 3434页共 129129页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冲突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出名

43、,不虚然哉”,最终准如所请。四、梳理课文(一)第一段:1、先读课文,留意不同颜色的字的说明: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第 3535页共 129129页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2、问题串讲: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1)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学生探讨,明确: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正是基于这四个缘由,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

44、笔)(2)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横的方面:(外、内)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翻译下列红色词语和句子: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舅夺母志 悯臣孤弱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第 3636页共 129129页至于 成立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二)其次段:1、朗读课文,留意不同颜色字体的说明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给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

45、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2、自由诵读第 2 段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明确:二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B、前一层按什么依次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第 3737页共 129129页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明确:表时间:逮、前、后、寻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马(说明、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

46、”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推辞理由:供给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C、其次层如何见事态的严峻、紧迫和作者境况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明确:事态严峻: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白强己所难之窘迫。境况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给无主”“欲奉诏第 3838页共 129129页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冲突心理(狼狈境况),“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

47、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灵。3、翻译红色词语和句子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供给无主 除臣洗马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告知不许(三)第三段(详细研读):1、同上: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望。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串讲第 3939页共 129129页1)本段结尾落在辞

48、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绽开的?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说明自己应得到怜悯。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惟一缘由。2)品尝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A、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B、“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别。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别就更应如此了。理由足够且堂而皇之。“孤苦”一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3)品尝 2、3 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

49、人,至为恳切。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第 4040页共 129129页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说明不能“废远”的缘由,情辞恳切。(四)第四段:1、同上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2、详细研习第 4 段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愿乞终养”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50、“尽节”“报养”忠孝两全3)用语有什么特点?“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无比恳切4)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缘由是什么?第 4141页共 129129页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明知、共鉴。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五、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恳求?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六、梳理课文结构一段:历述自己的凄惨遭受。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境况。愿乞终养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职 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七、艺术特色1、融情于事。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八、探讨课后练习九、字词整理2 古今异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