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App移动学习平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8071899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App移动学习平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App移动学习平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App移动学习平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App移动学习平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App移动学习平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种App应运而生,但App在高校公共课中的应用并不多见。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翻转课堂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初现端倪,但极少应用于公共课教学。本文将高校公共课、翻转课堂与App移动学习终端平台的开发相融合,研究三者之间内在的联系,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公共课移动学习平台的功能模型,并通过实际开发案例,探索App移动学习平台在高校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整个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公共课;翻转课堂;App移动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

2、(2015)11-0045-03 一、前言 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1。移动设备的爆发式增长,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向能否将手机移动学习与现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使高校开展翻转课堂方式的日常教学成为可能。本文致力于将翻转课堂理念贯穿于构建App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之中,为学生推送相关专业资讯、最新专业动态,并通过师生在线互动拓展教学空间,充分激发学生

3、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二、概述 (一)高校公共课翻转课堂 1.高校公共课 公共课作为各高校的必修课,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校公共课的开设旨在为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 2.高校公共课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却不考虑也不要求学生反馈,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无法完成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重任,值得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 (2)课堂纪律散乱 由于公共课是大班教学,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学科,不易管理课堂纪律,后排的学生完全听不到教师的声音,学生认为公共课是放松时间(玩手机、做作业、聊天、看视频等),以此产生恶性循环,对高校公共课

4、的持续开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3)教学内容滞后 教师上公共课时,多半照本宣科,很少贴近前沿,上完课转身就走,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致使师生感情冷漠2。 3.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林地供公园高中的两个化学教师Jon Bergmann和Aaron Sam,因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关注3。所谓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4。 综合高校公共课产生的问题、手机使用的普遍性以及翻转课堂的特点,可以看到

5、在高校公共课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合适的,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课堂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前了解前沿知识,课上展开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形成轻松而高效的教学环境。 (二)App移动学习平台概述 最早的智能移动设备大约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从2000年到2005年,随着手机的发展,移动应用平台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2005年至今,苹果、谷歌等公司将许多创新的理念带入移动应用平台,移动应用平台进入了爆发式的发展时期5。 App是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现在多指应用于智能手机、平

6、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用户的应用程序6。 本文重点分析App移动学习平台在高校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构建移动学习平台模型,基于App开源软件,设计开发集课程导读、微课学习、消息推送、在线答疑、注册登录、路径统计等功能于一体的学习应用程序。 基于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各自专业或学科的最新动态以及教师的最新安排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也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 三、App移动应用平台在高校公共课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一)App移动应用平台的功能模块分析 本平台旨在为学习者提供课程重点,分享公共课相关

7、的各种学习网站和期刊杂志,提供相关教程,收集相关公共课的热点问题,为学习者提供最新、最完整的资源,使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运用本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源,从而提高高校公共课学习者的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整个系统分为三个模块:资源模块、最新动态模块、互动模块。资源模块包括四个子模块:导读、微课、合作、热点;最新动态模块主要为学习者提供本专业或本校的相关活动的最新消息;互动模块包括四个子模块:登录、考核、路径、统计。 1.导读 App移动学习平台整合各学科教材的重要知识点,学生无需随身携带课本,即可查阅相关知识,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热点 收集公共课相关的热点和前沿

8、资料并进行有效整合,热点不定期进行更新。 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是针对公共课提供的最新资讯(活动、讲座或沙龙等),以及本校对各公共课的政策性决定或文件,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信息,并进行调整、参与。 4.消息推送 教师根据学生姓名或学号进行课前预习资料的推送。 5.在线答疑 实时与各任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6.微课 教师自己利用软件制作微课或收集优秀的微视频上传到App移动应用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课上提出问题,课下复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 7.考核 设定平台课程学习考核方案,包含学生学习考核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所有考核均实行量化标准,可操作性强。 8.路径 实现教师

9、对学生学习路径的跟踪、学习轨迹的记录,掌握并记录学生学习动态,作为综合考核参考。 9.统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分析。 (二)App移动应用平台在公共课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从翻转课堂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翻转课堂的基本教学流程是“学生提前看材料做练习教师指导总结提升”7,而材料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通常提供三种类型的资源:指导性资源、内容性资源和过程性资源。其中,指导性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等;内容性资源包括媒体素材、案例、教学视频等;过程性资源包括实验作品等。调查结果显示,91.07%的学习者最喜欢操作步骤类视频,因为这类资源对学习的帮助最大,因此,形成了以微视频资源学习为

10、核心的翻转课堂模式8。 (1)从以上App应用平台功能模块分析可以看出,本平台的设计不仅包含三种类型翻转课堂所需的资源,还提供教师或专家学者的微视频,供学生建构各自的学习体系,形成学习思想,在课上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平台在线答疑模块,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均可提出各自的不解之处或新需求,教师快速、有效地回答学生的问题,缩短问题解答的周期,使学生学习更加高效。 (3)平台还提供路径统计。针对使用平台可能产生的问题,如个别学生不参与小组活动、不观看微课视频、不登陆平台、不进行学习等情况,制定一整套考核方案,使App平台在高校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中得

11、到充分的运用,能够跟踪并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近况。 (三)App移动应用平台在公共课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模型(图1) <E:2015电2015.066.38.jpg> 图1 四、结论 目前,对翻转课堂、高校公共课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极少把这些研究付诸实践。基于移动应用平台的教学将是最低成本、高回报的教学模式。同时,App移动应用平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性的应用,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由于App移动应用平台的研究较少,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各种功能还未完善,在高校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还有很多限制,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对App

12、移动应用平台的研究、开发、利用将会对个性化教育产生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2014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规模达5.27亿,使用率首超PCDB/OL. http:/. 2 董耘.高校公共课大班教学质量审视J.教育与职业,2006,(02): 42. 3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03):3-5. 4 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 5 宋雯皓.移动应用平台的发展与研究J.信息科技,2012,(05):185. 6 文艳霞.阅读类App的发展与出版机构的对策J.科技与出版, 2012,(07):10-12. 7 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 教育技术,2013,(08):11. 8 杨九民,邵明杰,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 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36-37. 编辑:昌曙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