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考满分作文-中医病例示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株洲市中考满分作文-中医病例示范.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辨病辨证依据: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之“咳嗽”范畴,证属“风热型”。缘患儿年幼,肺气虚弱,为风热之邪所袭,邪闭肺络,肺气失于宣肃,腠理开合失度,可致发热,咳嗽。鼻咽为肺胃之门,感受风热之邪故见咽红。肺与脾密切相关,肺气受损则脾气亦虚,故见纳呆,胃失和降则呕吐,运化失常则大便烂。舌红,苔白,脉浮数均为外感风热之征。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反复发热、咳嗽5天。2.症状、体征:发热,咳嗽,有痰,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纳呆,睡眠差,大便烂。咽充血(+),双扁桃体II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 3、 辅助检查:血分析:WBC 12.6x10e9/L, GRAN%76.2%,胸
2、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 风热型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实习医师:住院医师:1. 参麦针和生脉针湖北省中山医院血液科严匡华两种针剂均主要由人参、麦冬组成,有益气固脱、养阴生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衰、心肌炎急慢性期、低血压、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而表现为气阴两虚者,证见心悸、气短、眩晕、全身乏力、口干不欲饮水,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在治疗心衰和高血压时,宜用葡萄糖水溶解而不宜用生理盐水。另外,有报道认为参麦针药性比生脉针性热,故在应用时宜根据病人的体质及舌脉证候而有所侧重,即气虚明显者选用参麦针,阴虚明显者选用生脉针,可避免
3、一些偏热体质者用参麦针后出现牙痛、咽痛之候。2. 参附针参附针由人参、附子组成,具有益气温阳、固脱复脉的功效,所治之证主要为气虚阳虚、虚寒证象明显者,证见心悸,气短,或恶寒,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质淡或体胖,脉沉迟或沉细。临床主要用于:(1)心力衰竭:尤其是以右心衰竭为主和表现为全心衰竭者,病人往往表现出一派气虚阳虚兼有血瘀水停之象,应配合应用活血针剂如丹参针、川芎嗪等。(2)心源性休克:心梗、心衰等心血管病出现心源性休克,血压下降,手足不温,遍身冷汗,脉搏细速,此时应采用参附针静脉推注,多能升高血压,纠正休克,配合西医治疗手段多能挽救病人生命。(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病人主要表
4、现为心率缓慢,严重者3040次/min,病人往往伴有眩晕、四末不温等寒象。(4)期高血压:高血压一般认为属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者居多,但临床发现一些老年人发展到期高血压阶段往往表现为阴阳两虚或心肾阳虚,输注参附针反而能收到降压的作用,但必须辨证为气虚阳虚者方可使用。3. 黄芪针黄芪针具有益气固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功能,主要用于心血管病证属气虚尤其是心气不足者。(1)病毒性心肌炎:现代研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多有不同程度的气虚存在,药理研究认为黄芪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等作用,因此黄芪针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但病毒性心肌炎在气虚的同时多有不同程度的热毒和阴
5、虚存在,因此如热象明显者宜加用生脉针,鱼腥草针,双黄连针以养阴、清热解毒。(2)冠心病:现代研究认为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气虚,标实为瘀血、痰湿,因此应用黄芪针有治本的作用,但必须是气虚明显而无痰热之象时方可应用,如属痰热内扰,病人表现为胸痛、胸闷如窒,心急烦躁易怒,口苦,失眠,舌苔黄腻,脉弦数者则不宜应用。(3)心律失常:不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有气虚存在均可使用。(4)高血压:有人认为黄芪性主升,与高血压阳亢之病机不相宜,但亦有高血压病人表现有气虚清阳不升者,输注黄芪针反而能够使血压下降,有人认为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4. 刺五加针刺五加针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改善
6、微循环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肝肾不足的心脑血管病,证见眩晕、心悸、腰膝酸软,下肢无力等症。临床主要用于以下疾病:(1)高血压:主要用于属肝肾不足者,如痰热证、肝阴不足者则用之不宜。(2)冠心病:对冠心病属肝肾不足或合并有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者尤为适宜。(3)心脏神经官能症:属肝肾不足,心神失养者。(4)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本品尤其对眩晕、乏力及血瘀征象有较好疗效,且有强壮神经,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5. 复方丹参针、香丹针、灯盏花针复方丹参针、香丹针除了丹参以外还含有芳香温通的降香、冰片等,具有理气活血的作用,因此多用于冠心病属于气滞血瘀者,证见胸闷、胸痛、善太息以呼出为快,舌暗脉
7、弦等,至于灯盏花针等作用单一,以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为主,药性平和,心血管病日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存在,因此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肺心病、心衰等均可据病情合理选用。临床上对冠心病属痰热者用黄芪针静脉点滴病情不缓解反而有加重的现象。因此,临床应用中药针剂不能脱离辨证施治的原则,要做到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用西医思维辨病的同时,还应从中医基本理论出发,用中医的思维方式进行辨证来指导临床用药。还要充分熟悉每一种针剂的功能主治,对于同一种疾病而证型不同者,不宜用同一种针剂治疗。阴阳不辨病人虽患同样的疾病,但因体质各异、病程不一表现出证型不同。如高血压早期以阴虚阳亢(舌红心烦)
8、为主,后期有的可表现为阳虚(畏寒腰酸),所以前者不可服肾气丸,后者不宜服杞菊地黄丸。再如冠心病患者以胸阳不振为主,冠心苏合丸等芳香、通阳、开窍均为保心良药,但对心肾阴虚者(舌红少津)不宜。虚实不察虚实是人体正气与病邪强弱对抗的不同阶段表现。正气不足为虚,邪气盛为实。哮喘属本虚标实之证,发作时邪盛期应用寒喘片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缓解时正虚期才可用参蛤散等培补之品,切勿颠倒乱用。胃脘疼痛也有虚实之分,不能一概而论。胃脘虚痛(喜暖喜按)要用理中丸;胃脘实痛(拒按)临证也须细辨,可选用逍遥丸疏之、保和丸导之、枳术丸消之,不可随意应用。失眠者因心血不足(心悸健忘)可用天王补心丹养心安神,因心火上扰(心烦
9、不宁)须服朱砂安神丸清心安神。治疗便秘亦应分清虚实,年老津枯,拟选润肠丸、麻仁丸润之;邪热内结,则宜用清宁丸、龙荟丸等清热通便,选药时不可不辨。阳痿之证,并非均为阳虚所为,不分虚实,都用鹿茸片、龟龄集等壮阳之品,而湿热下注之证者服之,可致湿恋热盛,伤其阴血,应以龙胆泻肝丸清热利湿。寒热不分寒热是两种不同病邪或表现出不同的症候群。临床上不难分辨,但选药时常有失误,如治感冒不分寒热者非常多见。感冒退热冲剂、感冒清热冲剂虽只有一字之差,而适应证却不相同,感冒退热冲剂是治疗风热感冒(主证应有咽喉疼痛),而感冒清热冲剂祛风寒感冒(主证常有鼻流清涕)。止咳化痰药同样需分寒热,随意用半夏露、鲜竹沥、枇杷膏都
10、是不对的。半夏露祛寒性痰疾(痰清质稀),鲜竹沥化热性痰疾(痰黄质稠),枇杷膏解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各有所用,不能混用。活血化瘀类,有丹参川芎嗪、冠心宁(提取自丹参、三七)、路路通(提取自三七)、血塞通(同上)、灯盏花素、红花黄色素氯化钠、舒血宁(银杏叶)等。老年人动脉硬化很普偏,多数存在脉络瘀阻,故该类药使用最广泛,多数情况下均可使用。但要注意,中医认为过于活血则耗气,故体质过于虚弱,疲倦乏力明显者慎用。有时候依照照西医观点(利用其“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的作用)用该类药物治疗锥基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结果适得其反,道理就在于此。冠心宁性平,灯盏花素性温,其余微温,有燥热上火症状时后二者使用应
11、注意观察能否耐受,必要时可配合一些甘凉濡润的中药汤剂使用。清热解毒类:有双黄连、清开灵、喜炎平、苦参碱、醒脑静等。苦参碱用于热毒炽盛型肝炎,醒脑静用于痰热上蒙清窍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余可用于一般的病毒感染。补气类,有刺五加、生脉、参麦、参附。刺五加性辛、温,功效补肾强腰,益气安神,活血通脉,按须使用即可。生脉叙述见前。参麦针功效与生脉针接近,但缺少五味子,故无敛汗之功。参附针与参麦针都有补气药人参,但前者配伍辛热的附子,后者配伍甘寒的麦冬,寒热性质恰好相反。参附针适宜气虚(疲倦乏力)兼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者,休克患者多有典型的气虚兼阳虚的表现,故甚为适宜,其它情况若有阳气虚表现也当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