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一学期铝.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620311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第一学期铝.doc(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热点选择题29铝及其化合物1、(1993全国)a、b、c、d、e分别是Cu、Ag、Fe、Al、Mg 5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经知道:(1) a、c均能与稀硫酸反响放出气体;(2) b与d的硝酸盐反响,置换出单质d;(3) c与强碱反响放出气体;(4) 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推断a、b、c、d、e依次为A. Fe Cu Al Ag Mg B. Al Cu Mg Ag Fe C. Mg Cu Al Ag Fe D. Mg Ag Al Cu Fe 2、(1994全国)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 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响,生成氯化银沉淀300 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

2、质可能是A. 氯化钠B. 氯化铝C. 氯化钾D. 氯化钙3、(1995上海)假设在参加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参加以下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 . NH4、NO3、CO32、Na+ . Na+、Ba2+、HCO3、AlO2. NO3、Ca2+、K+、Cl- . NO3、K+、AlO2、OH-4、(1997上海)在以下各物质中参加过量盐酸后,最终不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A. 偏铝酸钠溶液 B. 苯酚钠溶液 C. 硅酸钠溶液 D. 硫代硫酸钠溶液 5、(1998全国)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响产生的氢气在标准情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3、A. 锌B. 铁C. 铝D. 镁6、(1999上海) mol / L)是A. CaCl2和Na2CO3 B. 稀H2SO4和Na2CO3C. Ba(OH)2和NaHCO3 D. NaAlO2和盐酸 7、(2000江浙)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假设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觉有白色沉淀生成,接着滴加而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A. Al2(SO4)3B. NaOHC. BaCl2D. FeSO48、(2001上海)以下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互相反响,不管是前者滴入后者,依然后者滴入前者,反响现象都一样

4、的是A. NaHSO4和Ba(OH)2 B. AlCl3和NaOH C. NaAlO2和H2SO4 D. Ba(HCO3)2和Ba(OH)29、(2002春季全国)以下各组物质中,将前者参加后者时,不管前者是否过量,都能用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A. 稀盐酸,Na2CO3溶液 B. 稀H2SO4溶液,NaAlO2溶液C. Cu,FeCl3溶液 D. 浓氨水,AgNO3溶液10、(2003广东)在同意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够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A. NaOH B. NH3H2O C. AgNO3 D. BaCl211、(2003江苏理综)以下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响,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是A. Al(OH)3 B. NaCl溶液 C. K2SO4溶液 D. 稀H2SO412、(2004广东)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如今铝元素的主要存在方式是AAl3+ BAl(OH)3 CAlO2 DAl3+和Al(OH)313、(2004老课程理综)在溶液中能与AlO2大量共存的是AOHBAl3+CCu2+DNH4+答案:1C 2B 3CD 4A 5C 6BD 7D 8AD 9C 10A 11A 12C 1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