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题目.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3545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学题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土地资源学题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题目.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_A一 单项选择题1. 从土地资源的构成要求,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与生产潜力计算、土地资源的开发,保护,最后到土地资源的世界分布和利用规律,处处都联系到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与定义的关系。土地是(D)。 (5.0 分) a 土地资源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b 按系统论观点、土地是一个由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水域、居民选用地,工矿用地,旅游和特种用地等子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c “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与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 d 土地是比土壤更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所有自然环境和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全部因

2、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还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成果 2. 土地报酬递减律是指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与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收益就会递减。这一规律是(A)。 (5.0 分) a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是绝对的,对土地经营、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b 限制人们思维的 c 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理论基础 d 不存在的 3. FAO的AEZ法进行区域土地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的方法原理是(A)。 (5.0 分) a 是基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其农业生态环境的自然科学原理,如气候生产潜力的热量与降水等气候因子纠正及地形、土壤等自然因子纠正。并进而考虑投入水平及

3、每人的热量与蛋白质的日均消耗需求而计算的 b 要按人口的日均粮食需求的计划经济的计算结果c 是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均日消耗粮食对本而计算的 d 是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均的粮食需要而计算的 4. 宏观性的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措施是( )。 (5.0 分) a 宏观利用分区 b 实行规模化经营 c 实行生态退耕、退牧退水与生态搬迁;南水北调与西调;水土保持与三北防护林建设d 实行土地利用承包 5. 基本农田保护是( A)。 (5.0 分) a 保证国家的粮食、经济作物和特殊农产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且具有良好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高产、稳产的优质农田 b 保证粮食安全的基本粮田 c 保证社会需

4、要供给的农田 d 保证我国主要粮食产区的基本农田6. 土地资源的水文构成要素包括(D ) (5.0 分) a 地下水中的潜水与层间承压水 b 河流水与湖泊水 c 河流水与湖泊水 d 地表水和地下水 7.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是(C)。 (5.0 分) a 根据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经济评价,确立环境生态开发的原则b 开展区域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确定区域土地资源开发项目而后进行规划c 其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或未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d 明确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的任务,确立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原则及步骤、内容,编写开发规划书及有关图件,并经审查、讨论、修改,而后付诸实施 8. 土地资源的地学构成要素包括(

5、C) (5.0 分) a 地貌地形和岩性 b 地质因素和地理因素 c 地貌地形、岩性、水文和土壤 d 山地、丘陵和盆地 9. 土地储备是(C )。 (5.0 分) a 相似于土地彩票b 将建设区周边区的部份土地资源事前收购作为土地资产储备而后销售 c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在于以建设区于事先收购一定量的土地进行某些基础工程开发,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以按章合理收购土地;同时也提高了土地的资产价值,更合理的保护土地资源d 将城市发展的通电地区、预先收购并储备一定数量的土地10. 我国土地资源的地理优势是(A )。 (5.0 分) a 温带面积大,季风降雨使其对作物生长的有效降水量大,其次是东部平

6、原面积大b 灌溉面积大占耕地面积的42.6% c 平原面积大,区域条件好 d 太阳辐射强度大11. 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 土壤适应性评价系数作物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是( C)。 (5.0 分) a 区域土地生产潜力b 区域土地最高产出率 c 区域土地最大生产潜力 d 区域土地最高自然生产潜力 12. 作物的光温水生产潜力就是(D) (5.0 分) a 光温生产潜力灌溉土地的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 b 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 降水修正 c 光温生产潜力加光合生产潜力 d 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 13. 土地整理和规模经营必须考虑到(d) (5.0 分) a 自然条件 b 农林牧综合考虑 c 经济区位 d 与

7、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具体优势及相应的产业相结合 14. 土地资源调查可分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其工作程序可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工作等,在当利用三S技术(RS、GPS、GIS)后,其工作速度和工作质量可大大提高,但是(C)。 (5.0 分) a 由于计算机技术人员进行卫星影像的光学处理和进行非监督分类的光谱的专业分类即可也不用外业工作b 在三个工作程序中于外业工作的开始的勘测阶段加强遥感影像的专业判断标志的解释后可以将大量外业工作转入室内判读和勾绘专业草图后,再于外业工作中进行统计抽查,故可以减轻外业工作量 c 由熟悉当地土地类型特点的专业人员进行室内专业编译制图即可 d 外业调绘工作可以免除

8、,而主要依靠遥感影像的内业工作即可进行专业判断 15. 土地资源的资产特征是( B) (5.0 分) a 多功能性 b 产权性、增值性与不动产性 c 对人类社会的多用途性 d 不可移动性与不可展延性 16. 将土地地面生长的,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植物区系与其土地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为土地生态系统,这(B)。 (5.0 分) a 加强区域土地资源开发 b 提高土地改良与土地保护的生态系统认识与工作 c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d 有利于大气循环 17. 从联合国自1950年以来的世界各国人口基本情况的统计表及1980年之后的预算图,看来1950-1990年间人口主要增长在亚洲和南亚,2000年的后将主要

9、在南亚和非洲,其原因分析是(a)。 (5.0 分) a 土地的质量及生产潜力的差异b 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 c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素质和观念 d 帝国主义的剥削后果 18. 土地类型是研究区域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综合影响的地域分异与时间变化而形成的景观形态单元,它是(C)。 (5.0 分) a 来自于植物生态学的研究 b 来源于自然地理科学的研究,对土地利用参考意义不大c 来自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是土地资源类型研究划分的自然属性认识的基础形似于土地资源的自然基础分类的研究 d 来自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 19.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是(B) (5.0 分) a

10、土地资源的广义的理解就等于土地,从土地的生态功能梾理解,未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在土地资源范围内 b 土地资源的面积小于土地面积c 土地资源包括水资源在内 d 土地资源同于国土资源 20.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包括( D)。 (5.0 分) a 土壤和地形b 人类劳动改造了土地c 气候和降水d 地上层气候、地表层地貌、水文、 土壤、植被、动物、人类过去和现代的劳动成果,地表下层岩石风化层、潜水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_B一 单项选择题1. 区域土地开发的基本原则是(C) (5.0 分) a 农用土地优先开发,生态平衡式的开发和综合性开发 b 全面规划,顺序开发 c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式开发 d 区域点轴模式

11、开发 2.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级和土地适应性评级均以土地的自然属性和其所适宜的土地利用作为评级的基础,但是(b)。 (5.0 分) a 土地评价可为一个适宜性的匹配过程 (题目中土地评价是只哪个方面的?)(b 土地评价的多目标应当考虑 c 将土地的自然属性与其经济区位相结合的LESA模式更具现实意义 d 中国土地评定等级要进一步研究3. 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报告是(D )。 (5.0 分) a 工作汇报 b 流水帐式的记录c 一般的程序性工作报告 d 全面工作的质量检查及时调查及土地资源的全面评价为国家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决策的参考依据 4. 中国土地资源的不利因素(C )。 (5.0 分) a 水

12、土流失严重,近年来水土流失面积达国土面积的38%b 土地沙化严重,且发展迅速,近年来年均沙化面积已达3446万亩c 人均土地面积及耕地面积小,且后备耕地面积小;山区和丘陵面积大(占70%);水土资源不平衡。且土地质量差,中低产农田60%,低产林地,低产草地面积大;土地污染严重;非农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年均50万公倾以上;大气变暖,降水量减少,严重威胁我国西部与北部的生态与农业d 土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5. 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是具有(B)。 (5.0 分) a 具有生产者、消耗者和转化者物质转化系统b 水平和垂直的三维特征;开放动态系统;随时间而演替变异的系统;自我调节和补偿的系统;地球表面生物圈内最

13、活跃的地区 c 能量和物质交流平衡的系统 d 水平结构子垂直结构 6. 土地复垦是(D )。 (5.0 分) a 一切废弃荒地的垦殖 b 使其一切由于工程破坏的土地恢复其原有的生产力 c 使其一切被工程破坏的土地变为农用土地d 指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力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 7. GPS在外业工作中具有67大优点,大大减轻了外业工作量,提高了外业工作的速度,而且(B)。 (5.0 分) a 结合手机使用b 不但在外业工作中,而且在内业制图工作中可以随时利用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图结合GPS对卫星影像进行纠正 c 外业工作路线导航 d 外业工作路线导航

14、(题目有问题)8. 世界土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原因是(D)。 (5.0 分) a 城市化发展而占用耕地 b 大气环境变化,影响土地资源而恶化c 土地资源退化,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d 人口数量增加而人均耕地减少,砍代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垦湿地 9. 国际关于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基本原则和基本含义是:( A )。 (5.0 分) a 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 b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生态稳定;经济发展;区域安全c 资源可承受性;社会稳定性;经济可行性;生态稳定性;行政管

15、理可操作性d 生产发展;资源持续;严格管理;生态安全;统一行动10. LUCC(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全球变化)的FAO的国际监测项目是(D) (5.0 分) a 是对几个重点地区的土地利用进行监测的计划 b 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土地退化进行监测的计划 c 是对几种土地退化类型进行监测的计划 d 利用三S技术对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进全球性的统一监测合作计划 11.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以及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对土地进行利用与改造的社会经济活动。因而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B)。 (5.0 分) a 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类可“人定胜天”b 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

16、素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c 首先是水资源的影响 d 自然因素和社会自然经济因素等,人类可以组织起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12. 持续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是(d) (5.0 分) a 计划执行专家设计群众执行 b 区域调查规划设计 c 合理布局科学管理计划执行 d 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内部设计 13. 区域土地作物生产潜力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土壤生产潜力投入水平是(D)。 (5.0 分) a 是承认土地的区域差异所能承载人口的基础 b 承认土地投入差异而生产的土地生产潜力的基础 c 是承认区域生产水平发展而影响土地生产潜力的基础d 考虑不同投入水平下的生产潜力,它是计算区域不同投入下该区域承载的人口数量的土地资源基

17、础 14. 土地资源构成的人类劳动成果表现在(C ) (5.0 分) a 人类对土地资源的改造 b 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c 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改造与保护 d 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15. 土地利用类型: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其区域土地资源的特点,通过一定行动以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经济行为。所有土地类型的阶层系统划分首先是按土地经济用途分为耕地、园地等八大类再根据其下依某一特性和隶属关系划分,因此(D)。 (5.0 分) a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要考虑土地权属 b 土地利用分类要考虑土地自然类型进行划分 c 土地利用分类要考虑土地分等定级的差异d 土地利用类型

18、分类是按土地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及其它因素而进行的综合性分类 16. 土地资源的土壤构成要素是指(C)。 (5.0 分) a 土壤肥力性状 b 土壤剖面及其理化性状 c 土壤剖面及其理化性状与土壤肥力性状 d 土壤的生产潜力17. 土地资源的气候构成要素包括(B)。 (5.0 分) a 太阳辐射与积温b 太阳辐射、热量与降水 c 季风气候与降水 d 光照强度与积温 18. 土地资源的生物构成要素包括(D) (5.0 分) a 主要是农作物 b 主要是植物 c 主要是自然植被 d 以绿色植物为主题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物体系 19. 综观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人口对耕地压力的关系比较主要是(A)。 (5.0 分) a 耕地的数量,耕地的生产潜力(质量),人口的绝对数量,人口的相对素质及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总产值)等五者的综合比较。b 人口素质与社会生产水平之比 c 人口的数量与耕地生产潜力的质量之比 d 人口数量对耕地数量之比 20. FAO等于1994年提出的“土地质量指标计”建立土地质量指标体系(PSR框架)是“压力状态响应”(PSR)的思维逻辑框架,它是要求(C )。 (5.0 分) a 发生现象面前恐慌事态恶化事后紧急处理b 事前预告事后监测采取措施 c 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何形成这种状态(一系列临界指标值分析)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 d 先隐瞒真象状态发展一事后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