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属中期策略:锂钴稀土景气度高位震荡_新型电化学孕育生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金属中期策略:锂钴稀土景气度高位震荡_新型电化学孕育生机.docx(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能源金属中期策略:锂钴稀土景气度高位震荡_新型电化学孕育生机1、 上游原材料涨价为主旋律,产业链成本传导进行时1.1、 全球各国碳中和目标明确2021 年,全球能源短缺与各国能源转型相互伴随,竭力协调统筹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与供应。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各国纷纷提出更积极的碳排放目标,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和措施;能源产业相关的支持政策也陆续出台,国家能 源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能源安全问题更成为焦点;各国政府面对能源短缺和价 格上涨等难题,通过限价、补贴、减税等举措尽可能减少能源供需矛盾及价格攀 升对经济和生活造成的影响。 截至 2022 年 4 月 20 日,全球超过 130 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
2、净零排放或碳 中和的目标,欧盟、英美、俄罗斯、日韩等在 2021年相继出台碳达峰、碳中和 的行动计划,加快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步伐。在世界各国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背景下,全球碳市场建设进入加速期, 碳市场的逐步成熟、碳价的不断上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加大投资清洁技术的主要 推动力。为实现减排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 路径,也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也在“十四五”规划中着重强调了实现双碳目 标的重要性。1.2、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继续利好电动车和储能行业2022 年 3 月 2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称规
3、划),从三个方面推动建设现代能源体系:一要强 调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二要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革命,三要 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规划从 3 个方面入手来加快能源领域未来碳减 排工作的推进:一、重点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 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 源,增强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二、严控在能源开发生产、加工储运等各环节过程,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降低碳排放水平,同时要注重因地制宜,推动能源产
4、业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三、用能模式的低碳转型是能源领域碳减排的关键,“十四五”时期将重点 关注工业、交通、建筑等行业领域,加大强化节能降碳的力度,严格合理控制煤 炭消费增长,推动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文件提出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应用,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20%左右。 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推动车桩协同发展。1.2.1、国内电动车渗透率目标有望提前完成各国的碳排放总量中,汽车的碳排放一直是重要贡献之一。乘用车的碳排放 不仅仅是使用过程中的,而应该是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乘用车的生命周期系统边 界包括乘用车的车辆周期和燃料周期在内的全生命周期阶段。
5、其中,乘用车的车辆周期包括原材料获取、材料加工制造、整车生产、维修保养(轮胎、铅蓄电池 和液体的更换等阶段);乘用车的燃料周期,即“油井到车轮”,包括燃料的生产和燃料的使用两个阶段。对于燃油车,燃料的生产包括原油开采和提炼加工等 阶段;对于电动车燃料的生产包括电力(火电、水电、光伏发电和核电等)的生产和传输等阶段。根据 2021 年 7月中汽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 究报告中显示了各类车型的生命周期碳排放,传统汽油车的碳排放量为 241.9g/km,混动车 HEV196.6g/km,插电混动车 PHEV 为 211.1g/km,纯电 车 EV 为 146.5g/km。由此可见,汽车电动
6、化的推进将极大减少碳排放量,有助 于更早实现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目标。以中国为例,我国石油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交通部门,根据中国 2017 年能流图和油流图交通运输业大约占石油消费总量的 60%。在交通领域中道 路交通的石油消费占有绝对比重,达到了 83%,即公路交通占中国总石油消费 比例为 48%,如果将我国目前存量汽车全部实现电动化后,将减少我国约 48% 的石油消费。由此可见,汽车电动化是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主要抓手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提出,2025 年,新能源汽 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 1 月-4月新
7、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 43.1 万辆、33.4 万辆、48.4 万辆以及 29.9 万辆, 对应当月渗透率为 17%、19.2%、21.7%、25.3%。照此趋势发展,20%的电动 车渗透率目标有望提前达成。1.2.2、能源结构转型衍生储能重大发展机遇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促进新能 源占比逐渐提高,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体措施从源、网、荷、储四个方面提出, 并在 2035 年要取得实质性成效。其中,储能技术的诸多特性使其在电力系统的 发、输、配、用及调度等各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正在成为当今许多国家用于推进 碳中和目标进程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22
8、中,据 CNESA 预测,在政策执行、成本 下降、技术改进等因素未达到预期的保守场景下,我国 2026 年新型储能累计规 模将达到 48.5GW,市场将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2022-2026 年的复合年 均增长率(CAGR)为 53.3%;在储能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理想情形下,预计 2026 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 79.5GW,这意味着 2022 年至 2026 年期间, 储能将保持年均 69.2%的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截至 2021 年底,根据 CNESA 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投运 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46.1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 22%,较 2020
9、 年底 增长 30%。市场增量主要来自新型储能,2021 年底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5.73GW, 较 2020 年底增长 75%。 2021 年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 10GW,达到 10.5GW。 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规模 8GW,同比增长 437%;新型储能新增规模首次突破 2GW,达到 2.4GW,同比增长 54%。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和压缩空气技术 均有百兆瓦级项目并网运行,后者更是在 2021 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新增投运 规模 170MW,接近 2020 年底累计装机规模的 15 倍。2022 年 3 月 22 日,印发了“十四五” 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
10、案),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步 走战略”和“两个多元化”。 “两步走战略”是指在新型储能行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方面,总体思路是在“十 四五”期间完成从商业化初期到规模化发展的目标、在“十五五”期间实现储能 的全面市场化。“两个多元化”指在新型储能行业发展路径和应用方面技术路线 的多元化和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实施方案多次提及除锂电池外其他的新型储能技术路线,涵盖了钠离子 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 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研究,集中攻关超导、超级电容等储 能技术,研发储备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高能 量密度储能技术,
11、并突出表现为“长时”“高功率”“高安全”“强性能”等共 性特点。一方面,其前瞻性在近期锂材料涨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尤其是国 内新型储能的发展不可局限于锂离子电池单一技术路线,需要对各储能技术路线 兼收并采,实现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其要求新型储能技术需要服务以新能源为 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带来的随 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问题,满足未来潜在的对大规模、安全可控、性能优越 的长时储能的需求。从发展不同应用场景的策略来看,针对电源侧尤其是风光等新能源新型电力 系统的主体电源配套储能,仍是促进储能发展的主力,也是新型储能在“十四五” 发展中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
12、重要角色。实施方案强调以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储 能产业化发展。开展液流电池、飞轮、钠离子、固态锂电池等多项技术路线分类 试点,推动秒级和分钟级应用、短时高频等多时间尺度新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项 目。1.3、 锂价对电池端和整车端材料成本提升的贡献度分别为 83.8%和 72.2%2022 年 2 月 17 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贾 明星在 2021 年度有色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 年整体来看, 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锌等大品种都会处于高位震荡,一些品种比如锂、钴、 镍等价格还会持续走高。原因在于,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对有色金属 的需求量很大,锂
13、、镍等资源的开发难度大、资源稀缺,所以这些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品种价格会维持在高位。另一方面,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产能控制严格, 所以对价格维稳起到了支撑作用。1.3.1、电动车原材料消耗情况在不考虑长协订单的情况下,假设一辆带电量 50Kwh 的电动车,按照 2022 年 5 月 11 日各类金属价格对比 2021 年均价,单车成本上升约 1.85 万元。其中 锂元素对成本上涨的贡献最大,截至 2022 年 5 月 11 日碳酸锂价格上升至 45.1 万元/吨,较 2021 年均价提升 284.3%,提升单车成本 1.33 万元,假设仅考虑 原材料上涨的影响,其对成本提升的贡献度为 72.2%
14、。1.3.2、中游电池厂商承压,部分厂商迎来盈利历史低点假设不考虑长协订单,电池厂商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以市场价结算,据我们 的测算,按照 2022 年 5 月 11 日原材料的价格对比 2021 年均价,电池包的度 电成本将提升 318.4 元/KWH,假设只考虑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同样以锂的贡献 度最大,锂价上涨的贡献度达到 83.8%。锂等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涨后,不少电池厂商的毛利率都出现了下滑,利 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即便是规模大、议价能力强的头部电池企业,也受损严重。 比如宁德时代 2022 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为 14.48%,同比下降 12.8Pct,环比 下降 10.2Pct,迎来了
15、历史新低;国轩高科和比亚迪 22 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分别 为 14.49%和 12.4%,同比下降 10.5Pct 和 0.2Pct;而亿纬锂能 22 年一季度的 毛利率已下降至 13.75%,同比下降 13.2Pct,这也是自 2020 年三季度以来, 公司的毛利率连续第六个季度环比下滑。1.3.3、短期疫情扰动,终端车企涨价后是否反噬需求有待跟踪今年以来涨价潮最终传导到车企终端,由于受到汽车芯片、贵金属原材料大 幅上涨影响,许多车企都已官宣涨价,特斯拉在八天内也三次调价,蔚来汽车、 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极氪、长安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极狐汽车、天际汽车、 领克汽车等多家新能源车企先后宣布上调价
16、格来消化成本增加。4 月各车企普遍的销量环比下滑,部分原因是受到疫情影响的扰动。目前,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多家车企开始复工复产,先前未交付订单拖期严重问题有望 缓解,终端车企涨价后是否反噬需求有待后续几个月的数据跟踪。1.4、 能源金属板块股价回调原因分析自 2021 年下半年至今,能源金属板块出现了长时间的调整,虽然期间有反 弹,但整体仍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其中锂业龙头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股价的高 点均出现在 2021 年 8 月 31 日;钴行业龙头华友钴业股价最高点出现在 2021 年 7 月 12 日;稀土行业龙头北方稀土股价最高点出现在 2021 年 9 月 10 日,整 体的时间非常
17、接近。 从回调的幅度看,能源金属板块普遍回调 30%以上,截至 2022 年 5 月 20日,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的股价为 91.3 元和 121.52 元,较最高点回调 33%和 44.8%;华友钴业股价为 92.3 元,较最高点回调 38.3%;北方稀土股价为 34.62 元,较最高点回调 43.3%。复盘锂矿股走势:具体而言,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春节前,股价下跌, 春节后小幅反弹,之后因为疫情等原因又继续下跌。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启动, 4 月 27 日-5 月 20 日又出现超跌反弹。我们认为回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股价领先于商品价格的变化。以赣锋锂业在本轮周期的
18、表现为例,赣锋锂 业股价最早启动上涨在 2019 年 10 月 24 日,彼时锂价仍处于下行周期,且出现 了澳矿破产重组,但股价提前反应了未来锂价的上涨,2020 年 10 月 14 日锂价 启动了上涨,股价表现领先于商品价格约一年。因此后续的股价回调同样领先于 商品价格约 7 个月时间,赣锋的股价自 2021 年 8 月 31 日开启回调,对应的碳 酸锂价格于 2022 年 3 月 30 日启动回调。(2)市场担心锂价对下游需求造成反噬,进一步担忧锂价的下跌。锂价传导至 终端车企涨价后,是否影响终端销量仍有待跟踪。2022 年 2 月 28 日,工信部 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
19、将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 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市场对未来锂价下行的 担忧也是股价回调的一大原因。 (3)2022 年下半年锂价仍存在反弹的可能。结合我们的供需平衡表,2022 年锂行业供需仍存在缺口,下半年传统的旺季叠加疫情下部分需求的延后释放,锂价仍存在反转上行的可能性,预计锂价近两年仍将处于高位震荡, 这也是 2022 年 4 月底之后锂矿股震荡上行的主要原因。锂矿股的下滑对同为新能源金属的钴和稀土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此外 2022 年稀土行业也出现了因氧化镨钕价格过高被稀土办公室的约谈以及“青山 镍”事件的负面影响: 北方稀土股价在 2022 年 3
20、 月-5 月中旬继续下行,股价下跌原因之一在于工 信部约谈稀土企业引导价格回归理性。2022 年 3 月 3 日,工信部下属单位稀土 办公室约谈中国稀土集团、北方稀土集团、盛和资源公司等重点稀土企业,要求 有关企业要正确把握当前与长远、上游与下游的关系,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 定;要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产品交易和贸易流通等行为, 不得参与市场炒作和囤积居奇;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健全稀土产品定 价机制,共同引导产品价格回归理性,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华友钴业股价 2022 年 3 月至 5 月中旬整体震荡下行,主要是受“青山镍” 事件和钴市场需求偏弱双重影响。2、
21、 锂预计锂价 2022-2023 年高位震荡, 2024 年锂资源有望回归供需平衡2021 年全球下游锂盐的需求量分布:电池 74%、陶瓷和玻璃 14%、润 滑脂 3%、连铸 2%、聚合物 2%、空调 1%、其他 4%。可以预见的是,随 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锂作为动力电池至关重要的原材料,锂资源的需求也 会一直上升。行情回顾:截至 2022 年 6 月 3 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达到 46.34 万元/ 吨、氢氧化锂价格已达到 46.75 万元/吨,较年初上涨 71.6%、116.3%;锂精矿 价格也从年初的 2525 美元/吨上升至 5000 美元/吨,涨幅 98%。电碳价格于 2022 年
22、 3 月 19 日一度冲高到 50.86 万元/吨,也是目前历史的最高值。 2022 年 1 月至 4 月,碳酸锂开工情况受限,每月开工率均不足 50%。截至 4 月底,国内共生产 6.69 万吨碳酸锂,产量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 5.81%。2-3 月,受春节假期、冬奥会及两会等多重因素影响,青海地区厂家开工负荷偏低, 整体供应有限。随着两会结束以及全国疫情的稳定,工人陆续返工,生产线逐步 恢复运行。截至 2022 年 6 月 3 日,开工率已恢复至 60.2%,并有望在后续月度 逐步提升,碳酸锂供应有望随之增加。碳酸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锂辉石、硫酸、纯碱和动力煤,平均每生产一吨 碳酸锂需要 9
23、.08 吨 5%品位锂辉石、1.60 吨纯碱、1.84 吨硫酸和 6.06 吨动力煤, 若锂辉石全部外购、加工费按 1.8 万元/吨测算,扣除上述成本后,按照 2022 年 6 月 3 日价格测算,碳酸锂冶炼端毛利为 13.8 万元/吨,毛利率 29.9%,该值 为近 25 周最低值,主要系二季度以来锂价有所回调以及原料端锂精矿价格的上 涨,导致冶炼端利润承压。由于锂行业的高景气度,今年各大锂矿、盐湖或云母厂商纷纷宣布进一步的 扩产计划。根据我们的测算,2025 年全球锂资源供给将达到 189.4 万吨碳酸锂 当量(LCE),2021 年-2025 年 CAGR37.3%。未来 2022 年-
24、2025 年新增供给最 少的年份是 2022 年,2022 年较 2021 年产量增加近 20 万吨 LCE。 2022 年主要供给增量来自 Greenbush 矿山以及 Atacama 盐湖,其中 SQM 宣布了较为激进的扩产计划,计划 2022 年底投产 18 万吨碳酸锂以及 3 万吨氢 氧化锂的产能,预计其实际产量有望突破 13 万吨 LCE,较 21 年提升 3.3 万吨; 此外澳洲 Greenbush 矿山全年产量有望逼近 15 万吨,较 21 年提升 2.9 万吨, 两处合计提升 6.2 万吨,占整体增量的 31%。其他资源如澳矿 Pilbara、复产的 Altura、Wodgin
25、a 矿山、国内的李家沟、南美 Cauchari-Olaroz 盐湖以及国内 的盐湖、云母项目也有增量。受益于各国政策的推进,我们预测 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有望突破 2400 万辆,对应电动车渗透率 26%。综合考虑电动车、储能、3C 电子消费以及传统 工业下游的需求,预计 2025 年全球锂需求量为 177.6 万吨 LCE,2021 年-2025 年 CAGR37.5%。由于电动车需求的持续增长,供给侧的增速弱于需求侧的增速,我们预计 2022 年为锂资源供应最为紧张的一年,2023 年处于紧平衡,随着全球范围新增 产能的不断释放,2024 年后锂行业有望重新回归供需平衡。 下半年及
26、23 年锂价展望:2022 年 5 月 21 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达到 45.71 万元/吨,是过去九周以来电碳价格的首次上涨。下半年由于传统的旺季叠加疫 情影响下部分需求的延后释放,碳酸锂的价格仍有望继续上行。23 年由于锂行 业仍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锂价预计处于高位震荡。 从供给释放和需求分布结构来看,四季度的供应紧张程度往往强于三季度。 以 2021 年数据为例,供给方面,由于天气原因,青海地区盐湖的产量高峰往往 在 5-10 月间,四季度的供给会有所减少;需求方面,下半年是传统的旺季,需 求环比上半年也有望继续增加。考虑到 Q4 供需情况进一步趋紧,Q4 环比 Q3 锂价仍有望上涨,不
27、排除锂 价重新回到 50 万元/吨以上的可能性,整体来看 2022 年-2023 年锂价仍将处于 高位震荡。3、 钴预计 2022-2023 年供需紧平衡, 2024 年后新增钴矿有限加剧供应短缺需求端,钴的下游主要有电池(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合计 67%)、高温 合金(7%)、硬质合金(7%)、聚酯纤维(4%)、陶瓷(3%)和其他(5%)。行情回顾:2022 年 1-3 月钴类产品价格持续上涨,4 月起有所回落。截至 6 月 3 日,电解钴价格为 43.80 万元/吨,为年内最低值,年内最高价格为 57.50 万元/吨;硫酸钴价格为 8.55 万元/吨,为年内最低值,年内最高价格 11.80
28、 万 元/吨;四氧化三钴价格为 34.75 万元/吨,为年内最低值,年内最高价格 43.75 万元/吨。按照不同三元材料对应单位钴含量估算, 2022-2025 年动力电池领域钴需 求量分别为 5.66、7.95、10.09 和 11.64 万吨(金属吨)。(单 Kwh 用量的 NCM523/622/811 电池对应钴用量 0.22/0.20/0.09kg)。预计 2022-2025 年全球钴消费总量分别为 18.0、20.8、23.4 和 25.2 万吨 (金属吨),同比增速分别为 9.4%、15.6%、12.2%和 8.1%。(其他领域假设: 3C 领域用钴预计未来将维持-1%、5%、4%
29、、4%增速,高温合金维持 1%、3%、 2%、2%,硬质合金维持-3%、2%、1%、1%的稳定增速)。 钴维持供需紧平衡,2024 年后短缺加剧。钴矿未来新建/复产产能较大的主 要有嘉能可(Mutanda 于 2021 年底开始复产)、洛阳钼业(扩产+Kisanfu 投 产)、欧亚资源(RTR 产能爬坡)、莎琳那(Mutoshi 产能爬坡)、万宝(卡 莫亚铜钴矿、庞比铜钴矿爬坡)、中色(迪兹瓦产能爬坡),以及印尼红土镍矿 项目的副产钴(包括华友、力勤、格林美等),2022-2025 年钴矿供给分别为 18.8 万吨、21.4 万吨、23.1 万吨和 24.0 万吨,同比增长 24%、14%、8
30、%和 4%。4、 稀土磁材国内配额有序释放,预计 2022-2025 年稀土仍有望处于紧平衡状态镨钕主要用于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钕铁硼广泛应用于变频空调的压 缩电机、风电直驱电机、新能源车、汽车 EPS 转向系统、汽车微电机、3C 端的 VCM 和听筒、工业机器人等诸多领域。根据我们的测算,2021 年钕铁硼下游应 用需求仍较为分散:传统车、风电和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 10%、 7.6%和 8.7%;变频冰箱、工业机器人和变频空调的占比分别为 4.3%、6.4%和 5.5%。行情回顾:2022 年年初以来,氧化镨钕和钕铁硼价格在高位维持了约 1 个 月的时间,稀土办公室就稀土产
31、品价格问题约谈重点企业后,市场价格有明显的 回调。截至 6 月 3 日,氧化镨钕价格 95.25 万元/吨,与 2022 年内最高价 110.5 万元/吨相比,回调了 13.8%,年内最低价为 80.75 万元/吨;毛坯烧结钕铁硼 N35 价格 27.25 万元/吨,与最高价 29.75 万元/吨相比,回调了 8.4%,年内最 低价为 24.25 万元/吨。 截至 2022 年 6 月 3 日氧化镨钕库存为 3296 吨,处于年内较高水平;2022 年 1 月至 4 月,全国氧化镨钕产量 23787 吨,同比降低 0.2%。氧化镨钕高景气 度得益于下游钕铁硼旺盛的需求,2022 年 1 月至
32、4 月,全国烧结钕铁硼毛坯产 量为 7.99 万吨,同比提升 2.4%。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氧化镨钕的供应相对有限,国内矿山的供应量主要受开 采指标控制,未来仍将有序释放。国外矿山进口量主要来自于三方面:缅甸矿、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和美国 Mountain Pass 矿山。 缅甸的主要稀土矿供给受到疫情以及当地政治局势的影响,同时优质稀土矿 存量不断降低,我们预计未来缅甸矿供给增量有限。 美国主要矿山 Mountain Pass 第一阶段产能为 4 万吨/年。公司的主要战略 目标为第二阶段到 2023 年进行项目优化,稳定 REO 产量,减少污染;第三阶 段 2025 年开始,进行下游扩张,因此
33、目前 MP 无产能扩张计划。 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氧化镨钕供给达到 12.21 万吨,2021-2025 年 CAGR 为 15.3%。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拆分,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市场对钕铁硼的需求量约 为 40.9 万吨,折合全球市场对氧化镨钕的需求量约为 12.26 万吨,2021-2025 年 CAGR 约为 14%,未来将继续维持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利好稀土镨钕价格。 到 2025 年,供需情况或将改善,缺口缩小至 0.06 万吨。下半年稀土价格展望:区别于锂和钴,稀土磁材供应量主要集中在中国,根 据 Lynas 的公告,中国在 2019 年稀土氧化物开采、稀土氧化物分离、稀
34、土金属 以及永磁材料的全球市占率分别为 60%、87%、91%和 94%。因此稀土的下半 年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第二批稀土配额的释放情况。我们认为,稀土的配额未来仍将有序释放。从战略金属角度考虑,稀土不应 卖出“土”的价格;但另一方面,稀土的价格过快上涨同样会对下游磁材厂造成 压力,可能导致部分下游市场技术路线产生变化的可能性,如风电由直驱系统改 为半直驱系统,钕铁硼用量将大幅下降。考虑到 2022 年稀土仍处于供需紧平衡 状态,下半年氧化镨钕价格有望在 80 万元/吨-100 万元/吨区间高位运行。5、 锂价高位运行,催生新型电化学体系5.1、 钠电池锂电场景的有效补充5.1.1、钠离子
35、电池优势在于成本,劣势在于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 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钠离子电池在多种储能技术中排在首位,彰显了 国家、能源局对钠离子电池技术的高度重视与未来发展的信心。 (1)成本优势 钠离子电池的突出优势在于资源和成本。根据中科海钠官网信息,钠与锂处 于同一主族,拥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钠资源在地壳中的丰度为 2.75%,远 高于锂资源的 0.0065%。钠资源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全球各处均有分布,而锂 资源约 75%集中在美洲。若按照 15 万元/吨的碳酸锂价格以及 2000 元/吨的碳 酸钠价格,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相较锂离
36、子电池降低 30%-40%。由于锂价长期 处于高位,钠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优越性不断凸显。根据 2020 年 3 月容晓晖发布的文章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探索,钠离子电池原料成本为 0.29 元/Wh,较锂电池成本低 32.6%。彼时 2020 年 3 月碳酸 锂市场均价为 5.03 万元/吨;碳酸钠市场均价为 1505 元/吨。由于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锂资源的稀缺性,钠离子电池在成本端和 资源端的表现优异,钠离子电池未来可以在特定应用场景形成对锂离子电池的替 代。考虑到我国政策端对新型储能的支持,钠离子电池未来产业化存在巨大的发 展空间。 (2)劣势在于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钠离子电池循环寿
37、命 2000 次以上,而锂离子电池在 3000 次以上。一方面 由于 Na+半径相比 Li+大很多,Na+反复的嵌入/脱出极易导致多次循环后电极的 结构变化,从而引起容量的衰减。另一方面随着离子穿过电池无序晶体结构,单 个颗粒内晶体层的错误取向会增加,电池运行中的特定原子重组 P2-O2 会相变, 最终破坏了电池的无序晶体结构,这直接导致了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偏低。钠 离子电池质量能量密度为 100-150Wh/kg , 低 于锂离子电池的 120-180Wh/kg。5.1.2、钠离子电池可以应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场景钠离子电池可以应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场景。比如电动自行车、A00 电
38、动车、公交车、储能等领域。(1)电动自行车 据研究机构 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 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 年)显示,2020 年中国锂电电动两轮车 的产量达到 1136 万辆,总体渗透率达到 23.5%,同比 2019 年增长 84.7%,并 预计到 2025 年市场渗透率有望接近 60%。 相较于铅酸电池,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上有明显的优势,同时 在节能环保、体积重量、循环寿命等方面都大大优于铅酸电池。铅酸电池中的铅, 对环境有污染、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优势在 于成本,且钠、锂二者物理化学特性及储存机制相
39、似。(2)A00 电动车 根据 2022 年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目前市场上主 要 A00 级电动车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在 110130Wh/kg 之间,钠离子电池 的能量密度在 120160Wh/kg 之间,理论上在 A00 级电动车领域,钠离子电池 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的替代。(3)UPS(IDC 数据中心,5G 通信基站) 2021 年 7 月 14 日,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规 划提出支持探索利用锂电池、储氢和飞轮储能等作为数据中心多元化储能和备用 电源装置,加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推广应用。当前 UPS 电源电池仍以铅酸 为主,在绿色数据中心的背景
40、下,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倍率、 污染少等特点,有望取代铅酸电池成为 UPS 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 面,数据中心对电源也有高功率和占地面积小的需求,而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和倍率性能介于锂电池和铅酸电池之间,理论上也可以成为替代铅酸电池的技术 路线之一。 在 5G 基站电源应用上,中国铁塔早在 2018 年已经停止采购铅酸电池,统 一采购梯次利用电池,但梯次电池目前仍存在安全性的问题。2021 年 6 月国家 能源局就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原 则上不得新建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项目。钠离子电池相较梯次电池而言成 本相近但安全性将显著加
41、强。理论上钠离子电池也适合应用在 5G 基站场景。(4)公交车 考虑到公交车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大,对能量密度的要求没有很高,可以牺牲 一点体积,多放一些电池达到同样的带电量。另外,考虑到公交车的运行线路是 比较确定的,可以及时回去充电,对续航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新能源公交车参数,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在 160Wh/kg 左 右,理论上我们认为钠离子电池在公交车领域也存在替代磷酸铁锂电池的可能。(5)储能:用户侧 用户侧储能可以针对传统负荷实施削峰填谷、需求响应和需量电费管理等。 “谷充峰放”降低用电成本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商业化应用;响应电网调度可以帮 助改变或者推移用电负荷获取收益;需
42、求管理则可以消减用电尖峰降低需量电 费。目前,国内用户侧项目随着电池成本的降低以及电力市场机制的完善将逐渐 具备投资价值。(6)储能:发电侧 从发电侧看,各地政策支持集中式光伏发电以及风电同步配套一定规模的储 能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不匹配, “弃风 弃光”一度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搭配储能,可以有效解决 消纳问题,提升新能源发电利用率。而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理论上可以使储能 的经济性有所提升。按照宁德时代 2021 年报数据,公司实现电池系统销量 133.41GWh,对应 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为 914.9 亿元,则电池系统售价为 0.69 元/
43、Wh。根据 EVTank 测算的结果,2026 年钠离子电池市场空间 1500 亿元接近于 2021 年全 国动力电池产值 1515.9 亿元(按产量 219.7GWh,单价 0.69 元/Wh 测算)。5.1.4、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进展全球范围内,以国内中科海钠、宁德时代、钠创新能源以及国外 Faradion、 Natron Energy 等为代表的企业已率先开启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探索,大部分企 业已经实现了小规模的试产。预计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最快有望 2023 年-2024 年 实现,2025 年-2027 年可以实现规模化的成熟应用。2022 年 5 月 10 日电池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在互动平
44、台表示,公司于 2021 年 发布钠离子电池,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 160Wh/kg,常温下充电 15 分钟, 电量可达 80%以上,在-20%低温环境中,也拥有 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系统集成效率可达 80%以上。公司正致力于推进钠离子电池在 2023 年实现产 业化。2022 年 2 月 28 日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举办的钠电池线上技术研讨 会中胡勇胜研究员提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布局很快,2023 年基本可以构建整 个产业链。 2022 年 3 月 25 日中南大学唐有根教授在钠离子电池材料与全电池研究 开发中提及,钠离子目前还处于一个商业化的早期。从规模化应用来说还有一 些时日
45、,预计未来 3-5 年能够实现规模化的成熟应用。 2022 年 4 月 19 日湖南立方新能源钠离子电池发布会举行,预计 6 月份立 方新能源公司将开始小批量生产钠离子软包电池,并在 2023 年开始大批量生产。5.2、 钒电池生而不“钒”的储能新贵全钒液流电池具备安全性高、扩容性强,循环寿命长,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等 优点,是目前商业化最成熟的液流电池,在储能领域大有可为,尤其是长时储能 领域。5.2.1、全钒液流电池最大优点:安全性强,易扩容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以金属钒离子为活性物质的液态氧化还原可再生电 池。全钒液流电池是以+4、+5 价态的钒离子溶液作为正极的活性物质,以+2、 +3 价态
46、的钒离子溶液作为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电解液储罐中。 在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时,正负极电解液在离子交换膜两侧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同时,通过电堆外泵的作用,储液罐中的电解液不断送入正极室和负极室内,以 维持离子的浓度,实现对电池的充放电。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是目前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中安全性最高的 技术路线。与锂电池不同的是,液流电池的电解液与电堆是相分离的,由于全钒 液流电池电解质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不会发生热失控、过热、燃烧和爆炸。同 时,钒电池支持频繁充放电,每天可实现充放电数百次,液态的电解液使得过充 过放也不会造成爆炸和电池容量下降。功率和容量相互独立,扩容性强钒电池的电堆
47、作为发生反应的场所与存放电解液的储罐分开,从根本上克服 了传统电池的自放电现象。功率只取决于电堆大小,容量只取决于电解液储量和 浓度,设计灵活。当功率一定时,要增加储能容量,只需要增大电解液储罐容积 或提高电解液体积或浓度即可,而不需改变电堆大小。 同时,可通过增大电堆功率和增加电堆数量来提高功率,通过增加电解液来 提高储电量,便于实现电池规模的扩展。5.2.2、寿命长、全生命周期成本已经低于锂电池钒电池循环寿命长 由于钒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只分别存在于正、负极电解液中,充放电时 无其他电池常有的物相变化,可深度放电而不损伤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作为 活性物质的钒离子仅在电解液中发生价态变化
48、,不与电极材料发生反应,不会产 生其他物质,经长时间使用后,仍然保持较好的活性。因此,钒电池电池使用寿 命长。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可达 10000 次以上,部分可达 20000 次以 上。 钒电池全生命周期成本已经低于锂电池 目前钒电池储能的初装成本高,但由于钒电池循环寿命长,从全生命周期来 看,钒电池储能的成本低于锂电池成本。我们以国电投湖北的钒电池项目以及伟 力得在新疆的钒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和锂电池储能的成本进行了对比。若按全生命 周期计算,钒电池的成本在 0.3-0.4 元/Wh,已经低于锂电池的 0.5 元/Wh 左右。同时,在电池寿命到期后,钒电解质溶液可以回收再次利用。钒电池在
49、长时 间储能上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平准化度电成本更具有竞争力。钒电池仍处于产业 化的初期,容易出现技术进步,在规模化和技术进步以后,成本仍有进一步降低 空间。5.2.3、中国钒资源产储量全球第一,自主可控从资源的角度来看,不同于锂电池,中国锂原料对外依赖度较高,钒储量及 产量中国占全球第一,发展钒电池所需的资源可以实现自主可控。资源储量对比:钒资源中国全球第一,锂资源集中于南美锂:储量集中在南美,中国储量占比 7%。据 USGS 数据统计,截至 2021 年底,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三国锂资源储量占比合计超过 76%,中国锂资 源储量约为 150 万吨,占全球总资源储量的 6.7%,占比较低。 钒:中国资源储量全球第一。据 USGS 统计,截至 2021 年底,全球钒金属 储量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