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专题:外国文学史论述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专题:外国文学史论述题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述题目录1.1试述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各阶段的主要成就。1.2试述古希腊神话的影响。1.3试述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2.1比较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2.2试述神曲的艺术特征。3.1试述夏洛克形象。3.2试述莎士比亚悲剧的特征。4.1分析答丢夫形象及其意义。4.2伪君子的艺术特征有哪些?5.1.试述浮土德形象及其意义。6.1试述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主人公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及其关系。6.2试述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6.3试述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6.4试述达吉亚娜形象。6.5试述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意义。7.1试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7.2为什么说人间喜剧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
2、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7.3如何理解高老头的父爱?7.4如何理解拉斯蒂涅的堕落?7.5试述高老头的艺术成就。7.6试述狄更斯三个创作时期的特点。7.7试述双城记的思想内容。7.8试述双城记的艺术成就。7.9试述果戈理创作的艺术风格。7.10如何理解罪与罚中的复调。8.1论述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及其悲剧成因。8.2论述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形象。8.3论述复活中的玛斯洛娃形象。8.4论述复活的艺术特征。8.5论述娜拉形象。9.1试述约翰克里斯多夫的艺术成就。9.2试述圣地亚哥形象。9.3试述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和艺术风格。10.1试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0.2试述尤利西斯与奥德修
3、斯的对应和对比关系。10.3试述荒原的思想内容和象征意义。10.4试述荒原的艺术特征。10.5试述变形记的艺术特色。10.6试述等待戈多的喜剧潜能。11.1试述旧约的艺术特色及其价值影响。11.2试述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11.3试述沙恭达罗的艺术特点。12.1试述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12.2试述一千零一夜的主要思想内容。13.1试述我是猫中苦沙弥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13.2试述我是猫的主要艺术特色。14.1试述戈丹中何利的形象。14.2试述先知的艺术特色。15.1试述雪国中驹子形象。15.2试述宫间街三部曲中三代人的形象。论述题答案1.1试述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各阶段的主要成就。答:古希腊文学
4、一般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古希腊由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4世纪中叶),是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从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希腊文学的繁荣,而代表这种文学繁荣的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第三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中叶),这是古希腊奴隶制衰亡时期,亦称“希腊化时期”。这一
5、时期,希腊文化开始向外扩散,但是在希腊本土,古希腊文学已处于衰落局面。这使得文学创作基本在宫廷和贵族上层,作品大多追求形式,讲究词藻,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1.2试述古希腊神话的影响。答:(1)希腊神话不仅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荷马史诗是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古希腊悲剧诗人的绝大部分剧作,都取材于希腊神话;大量美术、雕塑作品也以它为素材。罗马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从希腊神话中汲取了艺术营养;奥维德的变形记几乎是对希腊神话的全面转述,只是神祗的名字改为拉丁名字而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其题材的来源之一就是希腊神话。xhy17世
6、纪的古典主义悲剧,也有一部分取材于希腊神话。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作家,常常把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作为歌咏的对象。20世纪的西方现代派作家,也以希腊神话为题材进行创作。在当代文艺学范围内,人们对神话的兴趣逐渐升华为一种研究旨趣、批评方法乃至理论体系,这就是当代外国文学批评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一神话一原型批评。(2)希腊神话对欧洲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更是源远流长,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现在,希腊神话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和故事传说,已成为典故,植根于欧洲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语汇中,并逐渐成为世界性用
7、语。1.3试述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答: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非常突出,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1)史诗中成功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形象,他们“没有一个不具有特殊的性格”。其中以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和奥德修斯最为突出。史诗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的性格,但有时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也很成功。(2)史诗结构紧凑,安排巧妙。伊利昂纪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全篇就围绕着阿喀琉斯的发怒和息怒这一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十年战争只写最后一年间五十一天的事,具体描
8、写的也只是四、五天的事,以点带面,内容上丰富多彩而结构上高度集中紧凑。奥德修纪的开端,诗人就说他要歌唱的是奥德修斯的历险。十年的历险,又压缩在最后的四十天,具体描写的也只有五天的事。围绕奥德修斯海上漂流这一主线,还有两条辅线:伊大卡岛上求婚者对珀涅罗帕的纠缠和忒勒马科斯外出寻父,这两条辅线对主线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突现了情势的紧急和奥德修斯热爱故土的心情。另外,在叙述情节时,奥德修纪采取了倒叙的手法。(3)史诗的语言流畅自然、优美动听,比喻生动形象,往往借助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比喻人,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诗中多处使用重复手法,词的重复、句子的重复乃至段落的重复,一唱三叹。这些重复的词句
9、就像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2.1比较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答: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人民的口头创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类史诗反映的是民族大迁徙时期,即封建制度确立以前的氏族部落的生活和历史事件,赞美部落英雄的丰功伟绩以及与自然作斗争的英雄业绩,表现了浓郁的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史诗具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多神教成分和异教色彩。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史诗一般都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经过民间歌手的传唱流传开来,再经过诗人的艺术加工,于1213世纪形成。史诗的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诗中的主
10、人公大多都是封建社会的英雄人物,他们英勇善战,具有忠君爱国的特点,体现了封建关系下人民理想中的爱国英雄形象。有的作品还出现了英明强大、能够统一和治理国家的理想君主的形象。诗中的神话因素大大减少,英雄的业绩也往往与宗教因素结合在一起,甚至有些英雄的事迹是表现为与异教的斗争。2.2试述神曲的艺术特征。答:(1)构思严谨,结构完整。神曲全书分三章,每章有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每章篇幅大致相等,结构匀称。地狱分九层,加上外围共十层。炼狱主体是七层,另有外围和地上乐园,总数是九层。天堂也是十层。(2)象征手法。在神曲中,象征的手法俯拾皆是。黑森林象征邪恶的世界,豺、狮、狼分别象征淫欲、傲慢和贪婪,
11、维吉尔象征人智,贝雅特丽齐象征爱。甚至故事结构、情节、题目、典故、引言,处处是象征,因此也处处是玄机。虽不免艰涩但富于哲理,充满寓意。(3)虚构与写实结合。神曲的内容本来是虚构的,人死后的三界、灵魂等都是作者的想象而非真实的现实生活。但是一方面,但丁非常强调细节描写。在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所处的环境还是人物的活动都通过细节描写而显得更加真实、形象。另一方面,作品涉及了当时最敏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故事素材和人物形象大多来自于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4)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但丁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往往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性格鲜明。(5)俗语写作。神曲摒弃了中世纪惯用的拉丁语,用意大利俗语写成,
12、并借用了法语和拉丁语的丰富词汇进行创造,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成熟做出突出贡献。3.1试述夏洛克形象。答:夏洛克是一个狡猾、贪婪、吝啬、嗜钱如命的高利贷者,代表着高利贷资本在与商业资本的斗争中渐趋衰败;同时他又是一个被歧视与被侮辱的犹太人,报复心理成为他的独特个性。开始,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怀恨在心,主要由于对方打击了他的生意买卖。但是,随着喜剧冲突的逐步发展,这个高利贷者逐步让位给他的另一个身份受侮辱的犹太人。莎士比亚充分反映了犹太民族在基督教社会里遭受歧视、凌辱的不平之心。但他对安东尼奥的仇恨,除了基督教徒对犹太教徒的迫害与凌辱引发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他要作为一个高利贷资本家除掉商业资本家安东尼
13、奥。因而,他的主要性格反映了早期资产者唯利是图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经常引用夏洛克的形象去说明资产阶级的这一本质。3.2试述莎士比亚悲剧的特征。答: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抨击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展现出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在此基础上,剧作既通过国家、社会的大问题,也通过个人爱情、婚姻、友谊等一般生活方面的小问题,全面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遭受到的罪恶势力的破坏与摧残。为了增强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莎士比亚塑造了那些在冷酷的、罪恶当道的社会中勇敢无畏、单枪匹马奋战的英雄,他们明知斗争中善恶力量的悬殊,但仍要坚守正义的阵地、张扬善和仁爱,他们的奋战往往以悲剧告
14、终,遭遇与恶的力量同归于尽的命运。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是正义和道德的胜利,是人们对邪恶势力的清醒认识和痛恶。莎士比亚将悲剧主人公置于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和斗争中,一方面突出社会力量的尖锐对立,另一方面体现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冲突。不仅如此,悲剧更加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尖锐斗争。剧作在展现外部广阔世界的同时,开始注意反映人类内在的心灵世界。在艺术上,随着剧作批判力量的明显增强,莎士比亚悲剧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调沉郁、悲怆、愤激。剧作对现实的反映更加深刻,感染力更强,也更具有震撼观众和读者心弦的力量。莎士比亚悲剧也采用了多条情节线索并进的结构,一出戏中包含多个繁复交错的故事,从而构成了一个广阔丰富的世
15、界。此外,他的悲剧之中已经掺杂进喜剧的成分,具有悲喜交织、突出悲剧色彩的艺术效果。4.1分析答丢夫形象及其意义。答:伪君子答丢夫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他是伪善的化身,集中体现了伪善的恶习,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首先,他善于把“世人尊敬的东西”当作工具,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达到卑鄙目的的跳板。这是一切伪善者的共同手段。在剧中,莫里哀把答丢夫写成一个以虔诚信士身份出现的宗教骗子,一方面指明当时人们对于宗教的糊涂观念,只看重外在,不注意实质;另一方面又通过答丢夫的形象戳穿了教士们的假面,暴露出他们的真实面目,使人们认识到答丢夫的罪恶行径正代表那些利用宗教招摇撞骗的教士们的本质。其次,答丢夫作为伪善者的丑恶
16、嘴脸是通过他“贪食、贪财、贪色”的行径暴露出来的。第三,答丢夫的伪善具有巨大的危害性。当他的恶行败露后,他立刻暴露出狰狞的面目,利用种种手段,企图将奥尔贡一家置于死地。由于答丢夫对伪君子的本质性特征做了高度的概括,所以他在西方语言中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4.2伪君子的艺术特征有哪些?答:(1)伪君子首先基本符合古典主义的要求,比如戏剧采用韵文诗体,分为五幕,完全遵从三一律的创作法规,人物性格扁平、概念化。莫里哀在遵从“三一律”的过程中,使固定的规则化为戏剧的优势。戏剧结构严谨、矛盾冲突集中尖锐。莫里哀设计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开场,首先将人物关系呈现出来,再通过众人的议论突显出答丢夫的形象,虽然他
17、还没有出场,却已经让观众对他有了清醒的认识。(2)伪君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已经带有明显的悲剧意味。整出戏始终是正不压邪,坏蛋处处紧逼,善良人步步后退设防,直到无法解脱的境地。如果没有国王“恩赦”的奇迹发生,悲剧的结局实在无可挽回。这种悲剧色彩加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这个悲剧因素的介入,不仅加强了对伪善的丑恶的讽刺,更揭露了伪善的凶狠残忍,指明了伪善对人们的危害。(3)此外,伪君子还吸收了各种民间戏剧、笑剧、闹剧、风俗喜剧、传奇喜剧等手法,增强了喜剧的艺术效果,使喜剧突破了古典喜剧的模式,走向近代喜剧。5.1.试述浮士德形象及其意义。答:浮士德通过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
18、五个阶段,即知识悲剧、生活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的追求,集中展示了浮土德形象所具有的性格特点:既受生命本能欲望的驱使,沉迷于对名利、权势、地位和女人等现实欲望的追求,又能摆脱诱惑,勇于超越自我,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进。浮土德形象表现出的这种“灵”与“肉”的矛盾,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普通人所具有的两重性特征,实质上也是人类自身复杂性的体现,可见,浮士德首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但是,浮士德在赌赛中取胜,以及灵魂的得救,主要是由于他的不竭奋斗的精神。而这也是天主在“天堂里的序幕”里所预见到的。这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就是所谓的浮士德精神。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应该“每天每日去开拓
19、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可见,浮土德又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探索者形象。歌德对浮士德人生经历的描写,实际上是对自文艺复兴以来至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历史的概括,因而,浮士德又是处在上升时期的欧洲资产阶级优秀知识分子形象的概括。6.1试述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主人公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及其关系。答:恰尔德哈洛尔德是一个贵族社会的叛逆者形象。他厌倦了那种花天酒地、空虚无聊的生活,便决心出游。但他忧郁、伤感、悲观失望,在旅途中,无论是意大利的旖旎风光、希腊罗马的文化古迹,还是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这位“忧郁的流浪者”都冷然处之,无动于衷。哈洛尔德是一个孤独的旅行家,悲观
20、的个人主义者。他既不想与上流社会为伍,也不愿同人民群众往来,更没有一个明确的理想和追求,因此只能空怀自由思想,深陷孤独绝望之中。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代表着拜伦思想中消极的一面,也反映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知识分子既不满现实,却又找不到出路的思想特征。抒情主人公和哈洛尔德形成鲜明对比。他精力充沛,感情热烈,既是观察家,又是评论家,对各种历史事件、现实斗争,都作出积极的评论。他常常激烈地抨击英国现实以及欧洲各国的反动统治,谴责侵略者,歌颂那些为自由独立而奋斗的国家和人民。他是诗人思想中积极、进步一面的体现,反映了诗人的资产阶级民主倾向和革命热情。哈洛尔德和抒情主人公在诗中既对立,又互相补充,互相渗
21、透。从长诗第3章开始,哈洛尔德出现得越来越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这也可以看出拜伦思想的发展。6.2试述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答:贯穿雨果一生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他的人道主义思想随着作家对社会人生问题认识的加深和创作的成熟也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在他30年代初创作的巴黎圣母院中,他的人道主义的进步性表现为对封建专制王朝、天主教会黑暗势力的批判,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作者还极力夸大爱和美的感化力量,其人道主义中“仁爱万能”的思想也在此初露端倪。此后他的思想不断发展,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突出。在60年代初出版的悲惨世界中,作者从人道主义出发,批判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性,
22、同情关注劳动人民的苦难,歌颂共和主义者的英勇斗争;同时也幻想以仁爱感化、开办慈善事业来解决社会矛盾,为拯救社会指明一条出路。在70年代发表的九三年中,作者肯定法国大革命,赞扬为共和国献身的英雄,同时又把以仁慈宽恕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置于“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在其人道主义思想体系进步的思想光辉充分显现的同时,其中软弱妥协、不切实际甚至反动的一面也前所未有地暴露出来。这些局限是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难以避免的。6.3试述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答: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他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青年中的佼佼者。他钻研过亚当斯密斯的经济学著作国富,研读过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著作民约
23、论。他还非常喜欢拜伦那些讴歌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诗歌。西欧这些进步文化思想的影响使他看清自己原来所沉醉、所迷恋的贵族社会灯红酒绿的生活毫无意义和价值,悔恨自己白白地蹉跎了大好年华。他烦闷、痛苦,对贵族社会的庸俗、空虚感到不满,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他想认真读书,从事写作,又要搞农事改革,“用较轻的地租代替古老的徭役”,希望西欧的资本主义出现于俄国。这一切说明,奥涅金在精神上,远远高于那些贵族社会中的庸人之上,是开始觉醒的贵族青年一代的典型。但是,奥涅金并没有完全摆脱贵族阶级传统道德的影响,他对社会的厌恶只能停留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这个贵族社会的土壤培植起来的青年,对生活缺乏实感,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别人,
24、不了解自己处身之中的环境,找不到自己生活中的位置,性格极其复杂和矛盾。这种人正是赫尔岑所说的,他“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站到人民方面来”,“他在他所处的范围内是一个多余的人”。小说通过这个形象,既反映了俄国贵族社会的腐朽和堕落,也揭示了“多余人”形象的致命弱点。6.4试述达吉亚娜形象。答: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心目中的理想贵族妇女形象。诗人称她为“灵魂上的俄罗斯人”。在这一形象中,包含着诗人对人民的理解,体现着诗人创作的高度人民性。诗人把达吉亚娜美好的品德和性情同人民的影响联系在一起,从俄罗斯普通人民身上;她学得了纯朴、善良;从大自然中,她领悟了生命应该而且必须自由、舒展;从俄罗斯
25、民间传说里,她养成了沉醉于美好的幻想;充满自由思想的西欧浪漫主义小说,教会了她对理想的真诚、执著。这一切都使她在精神上高于周围的人们,对地主庄园的生活难以承受。这时她遇到奥涅金,并从直觉感到奥涅金对眼前这种生活和自己有同样强烈的不满,所以,她克服了少女的羞怯,不顾传统规范的约束,直率地向奥涅金表达爱恋之情,却遭到拒绝,因为奥涅金并不是她的真正知音。后来她违背心愿嫁给一个年老的将军,并且拒绝了奥涅金的狂热追求,因为她清醒地意识到奥涅金并不能帮助自己走向理想的生活,反而会摧毁自己内心这块最后的理想的天地。这正反映出她性格的优美,虽然这种性格美带有柔弱的悲剧色彩。6.5试述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意义。
26、答:小说以彼得堡和外省乡村为背景,广泛而生动地展现了19世纪初俄国社会生活画面,深刻揭示了上流社会贵族生活的罪恶。同时,小说通过奥涅金这个“多余人”的形象,既批判了专制的沙皇农奴制度,也指出了他们远离人民、脱离实际的致命弱点。“多余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都是贵族知识分子,对社会具有一定的批判和否定作用,但最终一事无成,是典型的悲剧性人物,不是改造社会的力量。通过达吉亚娜的形象的塑造,赞美了纯洁、善良、真诚等优美的品德,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对人类社会美的亵渎。小说对农奴的悲惨生活也作了一定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同情。7.1试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答:(1)思想特征:首先,现
27、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2)艺术特征:首先,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其次,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地层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7.2为什么说人间喜剧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答:
28、由90多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首先,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其次,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巴尔扎克描写了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企图重整旗鼓,尽力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但却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下逐渐灭亡,或者被暴发户所腐化。第三,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的惨剧,创作了一部金钱统治一切的社会风俗史。另外,人间喜剧也描写到底层人物,尤其塑造了共和主义的英雄克雷斯蒂安
29、(幻灭),并把这个政治上的死对头看作未来真正的人。在创作中摆脱自己的政治观点,无疑是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的胜利。7.3如何理解高老头的父爱?答:高老头是个在饥荒年代投机牟取暴利而后发家的面粉商人,他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放在女儿身上。他给了女儿80万法郎的陪嫁,让仰慕贵族的大女儿成了雷斯托伯爵夫人,喜欢金钱的小女儿当了银行家纽沁根的太太。最初他在女儿家里受到上宾待遇,随着他的钱财日益减少,他的地位也就每况愈下,最后竞被闭门不纳。他的遭遇表现了社会的世态炎凉。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败坏了高老头两个女儿的心灵,他有钱的时候,她们喊他好爸爸;他没有多少钱了,她们便怕别人看出父女关系;等到榨干了他的钱袋,他便像
30、被挤干了汁水的柠檬一样被她们扔掉。高老头临终时渴望见到女儿一面,她们却托辞不来。高老头终于明白过来,她们爱的只是他的钱。他悲愤地喊出:“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高老头是拜金主义的牺牲品。他死前的长篇独白是一份深沉有力的控诉书,是对现实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发出的愤怒谴责。巴尔扎克以高老头的父爱,衬托出金钱败坏人心到了何等触目惊心的地步。7.4如何理解拉斯蒂涅的堕落?答:拉斯蒂涅是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他是外省小贵族的子弟,不愿埋头读书,更不愿顺着社会阶梯一步步攀登,而是羡慕挥金如土的生活。他在鲍赛昂子爵夫人那里接受了社会教育的第一课:“你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你得不留情地打击人家,叫人家
31、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她还指点他要把自己的真实感情隐藏起来,以追求一个贵妇作为踏入上流社会的钥匙。伏脱冷给他上了第二课:“要弄大钱,就要大刀阔斧地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伏脱冷的邪恶说教使拉斯蒂涅往社会这个名利场的泥坑深陷了一步。鲍赛昂子爵夫人退出上流社会,使他看到上流社会根本不讲什么感情,只讲金钱和个人利益。高老头之死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他看到两对女儿女婿的无情无义和这个社会寡廉鲜耻的真实面貌。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他也埋葬了年轻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勇猛地投入社会的深渊。7.5试述高老头的艺术成就。答:高老头在人物塑造、心理
32、描写、情节结构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为了塑造人物。巴尔扎克首先描写下层人物的活动舞台伏盖公寓,它坐落在偏僻角落,外表恶俗不堪,屋内陈设和周围氛围阴森逼人,各层居室分出等级,如同一个小社会。这些环境描写属于风俗描写的一部分,是巴黎下层生活的缩影,它与小说人物的生活、思想、行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小说的几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伏脱冷是人间喜剧中最有性格魅力的人物之一。他具有强盗首领那种蛮横、气势逼人和坚强的毅力。作者对他的身体、言语、动作的细节描写,给人健壮、粗野、冷酷、狡猾的印象,活脱脱一个胆大包天的“鬼上当”。拉斯蒂涅的刻画方法与伏脱冷不同,巴尔扎克写的是他作为野心家的形成过程,运用了心理描写。高
33、老头的塑造手法又有不同。在高老头身上有着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一面;然而,他被“爱”迷住了双眼,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成功的奥秘,直到临终前他才领悟到金钱在维系家庭关系上的重要作用。作品中不仅主要人物性格突出,而且次要人物也跃然纸上。伏盖太太的见钱眼开和委琐浅薄,米旭诺的阴险和鬼鬼祟祟,写得都很生动,各有特色。高老头通过高里奥、拉斯蒂涅、伏脱冷和德鲍赛昂子爵夫人这四条线索的交叉穿插来组织情节,其中拉斯蒂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全书跌宕起伏,一气呵成,十分紧凑。另外,这部小说第一次运用了人物再现的手法,具有特殊意义。7.6试述狄更斯三个创作时期的特点。答:(1)第一时期(1836一1841年)。这一时期作者
34、正处于青春年少,事业蒸蒸日上,社会的认识、对人性的探索还不够深刻。他把生活看做是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同时认为恶是个别现象,并且最终为善所克服。在创作中表现为乐观向上的基调。在艺术方面,受流浪汉小说的影响比较突出,他的小说结构还比较松散,人物塑造方面有待进一步圆熟。但狄更斯的幽默,从一开始就十分突出。第二时期(1842-1858年)。他不再把恶看做是个别现象,而是把它与整个社会体制特别是政治与法律体制联系起来。他仍然相信善、强调善,但已开始认识到善不一定总是能战胜恶。这一时期的作品,总的基调仍是乐观的,不过其中已露出一丝悲凉之音。在艺术上,这一时期的小说已经成熟,作者完整的风格已经确立。由于作品冷
35、峻的一面有所加强,小说的幽默受到一定的削弱。第三时期(18581870年)。由于对社会黑暗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加上年龄的增长,婚姻爱情生活上的不幸,狄更斯思想中抑郁的一面有所增强。反映在创作中,乐观的基调大大削弱。小说中还常常出现一些与过去、死亡、衰败联系在一起的意象,给小说增添了冷峻的色调。7.7试述双城记的思想内容。答:(1)双城记是部历史小说,但处理的却是现实问题,思想内容很深刻。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当时英国社会矛盾的尖锐、贫富的悬殊;下层群众中普遍存在着的愤懑与不满,与大革命前的法国相类似。他担心英国爆发像法国大革命那样的革命,警告英国统治者提防发生类似法国大革命的悲剧。小说通过厄弗里蒙地侯
36、爵、“朱古力爵爷”的荒淫、奢侈、残暴,梅尼特医生和得伐石太太一家的苦难遭遇,雄辩地说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贵族阶级的腐朽、残忍、飞扬跋扈的结果,是下层人民长期仇恨的总爆发,从而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正义性。作者虽然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与正义性,却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在作者看来,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是可怕的,运动中的群众是疯狂的、盲目的、丧失理智的。狄更斯宣扬的是仁爱、宽恕。因此,他塑造了梅尼特、代尔那、卡尔登、露茜、劳雷等一系列道德高尚的人物,作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人道主义是他评价人物和各种现象的基本出发点。7.8试述双城记的艺术成就。答:(1)小说采用典型的多元整一结构,严谨有序。小说
37、由五个叙事单元组成:五个单元之间虽有紧密联系,但并不互相包含或隶属,而是互相独立、平行发展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还有自己独立的意义。另一方面,五个单元又是整一的。从结构的角度看,这种整一主要是由人物、情节和线索三种因素形成的。(2)体现了狄更斯侧重描写“感受世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带着褒贬的描写、议论、抒情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3)成功地运用了悬念与象征的艺术手法。小说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悬念,随着主要悬念的逐渐解开,过去的事件也一件件被翻起,情节一步步向前发展。(4)小说不仅采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标题,如“复活”、“金钱”等,还有不少
38、细节描写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暗示某种意象或预兆,渲染气氛。7.9试述果戈理创作的艺术风格。答:果戈理的创作,继承并发展了由普希金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艰苦历程,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这具体表现为:(1)果戈理反对美化自然,用“不倦的雕刀”,深入解剖生活,把农奴制下的种种黑暗现状,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2)果戈理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描写底层人民,深切同情备受欺凌的小人物的悲惨遭遇,代表下层人民向黑暗社会提出愤怒的抗议,对农奴制度、专制政权给予无情鞭笞。(3)果戈理善于发掘生活中的可笑而又可悲的因素,进行夸张,加以讽刺,无情揭露。一切看似怪诞,令人捧腹大笑,但在“
39、笑”的背后,蕴藏着深切的悲痛,这就是“含泪的笑”。(4)善于驾驭语言,突出人物个性。果戈理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形象。7.10如何理解罪与罚中的复调。答:复调小说是一种小说结构样式,是由众多的似乎平等的声音的对话构成的。例如,在罪与罚里,几乎所有的重要主人公都有他自己的声音,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超人哲学”,女主人公索菲娅的“正教观念”,预审员波尔菲里的“生活求实和法律的观念”,卢仁的极端个人主义,列别佳特尼科夫的“利己主义”等等如果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考查他们的议论,几乎每一种声音都是振振有词的。显得好像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中
40、,相互对话却不发生融合。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类型复调型的艺术思维”。“复调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复调”形成的根源在于作家没有能在小说里解决他揭示的问题,甚至连提出一个稍稍合理的办法也做不到,于是在小说里产生的这种很特别的现象。似乎书中的人物都各自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但始终叫人说不清正确的结论在哪里。8.1论述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及其悲剧成因。答: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原因是她独特的个性。安娜不屈从于她认为不合理的社会环境,敢于追求所向往的
41、幸福生活。在卡列宁与渥伦斯基的对比中,她再也无法同卡列宁生活下去了,她的天性决定了她无法欺骗自己,不能过那种虚伪的生活,“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这是一条毁灭的路,然而她义无反顾地走下去。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外在因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在失去了一切之后,安娜生活中唯一的安慰便是渥伦斯基的爱情了。而渥伦斯基不可能为了安娜同上流社会决裂,也不能理解安娜的爱情和悲苦心境。爱情的破裂使安娜失去了生存的精神依据,上流社会通过渥伦斯基的手杀死了她。安娜用生命向那个罪恶的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控诉。她的悲剧从根本上说,是由那个罪恶的社会造成的。8.2论述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形象。答:聂赫留
42、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是贵族家庭养成了他的种种恶习,贵族社会和沙俄军队放荡腐败的生活风气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诱奸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xhy10年后,当他在法庭上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已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他决心向玛丝洛娃赎罪,并决心和她结婚。在为玛丝洛娃申冤上诉的过程中,他广泛接触了社会各阶层,进一步认识了社会的弊病。通过访问贫苦农民,他认识了土地私有制的不合理。在出入法庭和监狱的过程中,他看到人民是无辜的受害者,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是地主阶级和专制社会造成的。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诉失败后,他放
43、弃财产和贵族生活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最后他在福音书中找到了消灭恶势力的办法,那就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要宽恕一切人,照上帝的意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作者认为聂赫留朵夫获得了精神上的“复活”。他的“复活”是“精神的人”的胜利,这一形象集中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的“勿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8.3论述复活中的玛斯洛娃形象。答:玛丝洛娃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典型。少女时代,她是个天真、纯洁、乐观的姑娘。但是,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她的美好幻想。聂赫留朵夫对她的玷污和遗弃是她悲剧命运的开端。凄风苦雨的黑夜,她淋在雨里等侯聂赫留朵夫乘坐的列车,两种处境鲜明的对照,使她开始意识到
44、自己同他之间隔着一道鸿沟。被地主婆赶出庄园后,她流离失所,走投无路,堕入青楼,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怒斥,表达了一个受尽凌辱的妇女对贵族社会的控诉和抗议。聂赫留朵夫的转变使她重新看到了人身上的善。在监狱中和难友们患难与共,使她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信念。她开始把自身不幸的遭遇和底层劳苦群众的命运联结起来,她的爱憎荣辱观念也变得和被压迫的底层人民相同。她放弃旧的恶习,内心有了对新生活的热切渴望。西蒙松等革命者为解除人们的苦难而甘愿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她,促使她迅速向新生的道路上迈进,她最终在精神上得到“复活”。8.4论述复活的艺术特征。答:(1)小说以单线的情节线索描绘了广阔的社会
45、生活,通过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上诉、奔走求情,最终去西伯利亚,广泛而深入地描写了俄国社会、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2)小说在描绘艺术画面和人物形象时,大量使用了对比手法。无论景物对比、人物对比、贫富对比等等,都能鲜明地暴露社会的矛盾对立,突出表现人民群众的苦难,从而加强作品的批判力量。(3)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能深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抓住瞬间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用“心灵的辩证法”表现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矛盾和斗争,展现其辩证的发展过程。小说很重视细节的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外貌和生活环境的描绘。作品往往利用细节描写适时地对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进行讽刺,在描写这些人物的外貌、内心、
46、言行时,经常带着讽刺的笔调。8.5论述娜拉形象。答:娜拉是玩偶之家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女性形象。她的性格起初表现为无忧无虑、单纯任性。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娜拉的形象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位性格坚定、意志坚强、吃苦耐劳的女性。从品性方面看,娜拉是一位善良、诚恳的女性。她伪造保人签字是为了拯救丈夫的性命。对处于困境中的林丹太太,她竭尽全力给予帮助;即使是佣人和保姆,她也以平等关系相待。善良的心地使娜拉行动做事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而这个标准又与无情的律法产生冲突。这种律法却是她的丈夫那样的人竭力维护的,是他所在的社会得以安定、平稳存在的保障。在爱情观念上,娜拉爱情的最高理想就是为所爱的人
47、舍弃一切,甚至生命。娜拉的离家出走显示了她坚决摆脱玩偶之家的决心。她勇敢地关闭玩偶之家的大门,是思想上自觉向男性权威的宣战。9.1试述约翰克里斯多夫的艺术成就。答:(1)小说形成了一种相当规范的音乐结构。正如有文章所指出的,从“诞生”、“发展”、“磨难”到“升华”,这四个生命的流程恰好构成了一部交响乐的四个乐章。克里斯朵夫的生命之河,就是这部有着形象的音乐结构的小说的主题。所以,音乐性是这部小说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以至于评论界公认为它是一部“音乐小说”。小说的着眼点并不只是故事的内容本身,而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对克里斯朵夫内心感受的描写上。克里斯朵夫的细腻内心和丰富感受,也最形象地表露了生命之河尽
48、情流淌的特征。“河”、“水”以及流淌,是小说最重要的意象。小说也经常描写自然景物,譬如太阳、海水等,但总是把这些自然事物用作比喻的手法,来衬托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可以说,克里斯朵夫的“伟大”形象,这颗“伟大的,12”,是从其内心感受的丰沛展现中升腾起来的。让人物性格变得丰满的,不是情节与内容,而是思考与感受。这是罗曼罗兰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方面的重要贡献。9.2试述圣地亚哥形象。答:圣地亚哥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不朽形象之一,是“硬汉子”形象的代表。在他所生活的世界里,结局注定是要走向衰亡。无论他曾经多么强壮,身体却依然无情地老去。但他坚持奋斗与抗争,他骄傲地说:“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正是基于这种悲壮感,他体现出了硬汉的价值,维持了人的尊严和意义。可见,硬汉子性格既是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的海明威本人形象的集中概括,也是他对待人类命运的基本态度的体现。9.3试述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答: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具有象征意义作品。首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