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及答案(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及答案(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单元检测试题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哲学从没有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也没有对美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善不分。不过这并非完全是中国传统哲学所特有的现象,现在的中国理论界,甚至西方理论界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种现象。古希腊时,虽然美与善有所区分,但美与美德还是常常混淆的。而现在我们对所谓社会美的分析,就往往是从道德层面进行的,“内在美”的提法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其实这里的“美”,并非审美意义的“美”,而是伦理道德的“善”,它的确切含义应该是某事物所具有的良好的品质,或者说具有的对社会
2、或他人潜在的益处。因为美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具有可感性,也就是说,我们要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它,倘若不能被我们感知,则不可称其为美;如果表现出来了,能为我们所感了,那就是行为动作的美、语言的美,或者气质的美等等,而不是内在美。对自然现象审美的分析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分析太阳的美,通常的做法是脱离太阳具体可感的形象,从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出发分析其益处,这同样是将美与善混淆起来了。我们仍以太阳为例试做如下的分析: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太阳作为美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只有太阳初升时与太阳将落时。大白天的太阳,尤其是三伏天的太阳没有谁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它。同时它也并不是每一次初升
3、与将落都是美的,如果太阳的色泽不是很鲜艳,那么它的美就要大打折扣。人们觉得朝阳美的最初原因应该与它预示着将给人们带来足够的光与热有关,人们在无意识预期中,已经处于光明与温暖之中了,这也符合 “适度超前”的需求的满足;其次朝阳象征了新的生命,朝阳显示了将天地分开、将黑暗粉碎的力量。除此以外,朝阳的形状、颜色、运动状态等等,也都蕴含着许多意味。除了最初的原因是人们从经验得知它自身运动发展的趋向之外,其余的都是人们根据模拟性原则把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附加上去,从而构成意境,再将自己置身于其中去体验去感受,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内摹仿”(主要是精神性的),并通过“内摹仿”所获得的满足产生愉悦产生快感,也就是
4、通过情感对意境进行评价。如此分析,才能比较好地将美与善区分开来,才是具有操作性的分析,因而才能成为真正的美的分析。亚里士多德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不同之处在于:善是眼前的、近期的、实际的、清晰的利益的现实性满足,而美则是远期的、可能的、模糊的利益的象征性满足。布洛认为距离产生美,而距离则是要“通过把对象及其影响同某人自己的自我分离开来,通过把对象置于实践的目的与需要的联系之外”才能获得。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距离实质上就构成了善与美的区别。前面所说大白天的太阳人们不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是因为希望已经转化为现实,可能性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善了。(摘自单国华美源于主
5、体的需求)1下列关于“美”和“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个人的美包括动作之美、语言之美和气质之美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的,至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在美因为感官无法感知,其实是一种善。B太阳作为美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时间是初升时与将落时,大白天的太阳,尤其是三伏天的太阳没有谁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它,这与人的需求相关。C人们根据模拟性原则把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附加到自己所感知的事物上去,从而构成意境,再将自己置身于其中去体验去感受,这就产生了美感。D善是眼前的、近期的、实际的、清晰的利益的现实性满足,美则是远期的、可能的、模糊的利益的象征性满足,而距离可能会帮助人区分美与善。2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对所谓社会美的分析,往往是从道德层面进行的,对自然现象审美的分析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我们脱离太阳具体可感的形象分析其益处。B美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具有可感性,我们要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它,倘若不能被我们感知,则不可称其为美,而善则不具备可感性。C当我们不以审美态度对待某个事物的时候,是因为希望已经转化为现实,可能性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善了,但我们审美绝不能美善不分。D亚里士多德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明古希腊时,美与美德并没有完全区分,还是混淆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7、 )A中国传统哲学从没有对美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中国传统哲学、现在的中国理论界以及西方理论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美善不分的情况。B从审美角度来看,美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太阳既有朝阳之美,也有夕阳之美,同一时刻的太阳还有形状、颜色、运动状态等多方面的美。C我们在具体审美时,应保持超功利的审美心态,对事物做一种心灵上的体验,从而获得审美愉悦。D美与善二者之所以会混淆,是因为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对主体需求满足的评价,都是价值的体现,但美与善依然有区分的办法。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尤世威,榆林卫人。天启中,世威积官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
8、七年迁山海中部副总兵。宁远告警,从大帅满桂赴援,力战城东有功,增秩受赐。崇祯八年正月,贼陷凤阳。世威以二千五百骑赴之,抵亳州。会总督洪承畴出关讨贼,次信阳,命世威趋汝州。甫二日承畴亦至时贼见河南兵盛悉奔入关中及承畴既入关贼避之而南复由蓝田走卢氏扼于世威,仍入商、洛山中。世威军暴露久,大疫,与贼战失利。世威及游击刘肇基、罗岱俱负重伤,军大溃。贼遂越卢氏,走永宁。事闻,命解任候勘。十年,宣大总督卢象昇言:“世威善抚士卒,晓军机,徒以数千客旅久戍荒山,疾作失利。今当用兵时,弃之可惜。”乃命赴象昇军自效。及象昇战殁,自免归。十五年以廷臣荐,命与弟世禄赴京候调。召对中左门,复告归。明年十月,李自成陷西安
9、,传檄榆林招降。总兵官王定惧,率所部精兵弃城走。时巡抚张凤翼未至,城中士马单弱,人心汹汹。布政使都任亟集副将惠显、参将刘廷杰等与里居将帅世威及王世钦、王世国、侯世禄、侯拱极、王学书、故延绥总兵李昌龄议城守。众推世威为主帅。无何,贼十万众陷延安,下绥德,复遣使说降。廷杰大呼曰:“长安虽破,三边如故。贼皆中州子弟,杀其父兄而驱之战,必非所愿。榆林天下劲兵,一战夺其气,然后约宁夏、固原为三师迭进,贼可平也。”众然其言,乃歃血誓师,简卒乘,缮甲仗,各出私财佐军。守具未备,贼已抵城下。延杰募死士,乞师套部。师将至,贼分兵却之,攻城甚力。官军力战,杀贼无算。贼益众来攻,起飞楼逼城中,矢石交至,世威等战益厉
10、。守七昼夜,贼乃穴城,置大炮轰之,城遂破。世威等犹督众巷战,妇人竖子亦发屋瓦击贼,贼尸相枕藉。世威被执,缚至西安杀之。(选自明史卷二百六十九,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世威积官建昌营参将积:累积B次信阳,命世威趋汝州次:驻扎C布政使都任亟集副将惠显亟:急忙D贼益众来攻,起飞楼逼城中益:更加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甫二日/承畴亦至时贼/见河南兵盛/悉奔入关中/及承畴既入关/贼避之而南/复由蓝田走卢氏/B甫二日/承畴亦至时贼/见河南兵盛/悉奔入关中/及承畴既入关/贼避之/而南复由蓝田走卢氏/C甫二日/承畴亦至/时贼见河南兵盛/
11、悉奔入关中/及承畴既入关/贼避之而南/复由蓝田走卢氏/D甫二日/承畴亦至/时贼见河南兵盛/悉奔入关中/及承畴既入关/贼避之/而南复由蓝田走卢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启年间,尤世威被调任守卫墙子路,天启七年,升任山海中部副总兵。宁远发生紧急情况后,他在城东努力作战,立下战功,得到提级和赏赐。B尤世威曾被解除职务。他率领的军队跟贼兵交战时,他和游击刘肇基、罗岱都负了重伤,因而导致大败。朝廷知道后就把世威解除职务,并让他听候查处。C尤世威拥有较高威望。被皇帝解除职务后,宣大总督卢象升为他在皇帝面前求情;崇祯十五年因朝臣推荐他受命赴京等候调用;榆林城危急时
12、大家公推他当主帅。D尤世威勇敢抵抗贼兵。崇祯十六年,贼寇用力攻打榆林,箭和垒石一起打过来,世威等更加勇猛战斗。城失守后,世威等人继续指挥官兵进行巷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世威善抚士卒,晓军机,徒以数千客旅久戍荒山,疾作失利。(5分)_(2)众然其言,乃歃血誓师,简卒乘,缮甲仗,各出私财佐军。(5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夏初雨后寻愚溪柳宗元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注:营营:奔走钻营。炎燠:炎是指天气极热;燠也是指热。8.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这首诗的首联进
13、行赏析。(5分)_9.这首诗的“诗眼”是尾联中的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2)在登高一诗中,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禁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名句是“_, _”。(3)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述曾经色艺双绝的琵琶女,如今飘零沦落,独守着空船,陪伴她的只有那清冷的江水和一轮孤月的句子是:“_,_。”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
14、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阅读钓鱼城邱叔航林木葳蕤,烟波迷离,行走在这条布满青苔的糙石路上,不管人们是否情愿,脚下总会叩响一串串历史的回音。拜访探赏合川钓鱼城这片饱经战火的古战场,最好静静地坐在那株桂花树下,据说它已经有八百多年的高龄了。煦风拂面,桂香阵阵,品一杯酽茶,抑或是一杯烈酒,倾听那精忠报国的心声,回想那金戈铁马的厮杀、儿女情长的缱绻风过无痕,胜景犹存,岁月却在曾经的古战场刻下了令人心碎的沧桑。那场惨烈的战争持续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整整三十六年啊,连守将也先后换了五任。我无法知道,在这座不大起眼的巴渝山寨城堡
15、里,究竟有多少血肉之躯前仆后继,才铸就了钓鱼城之战这一旷世奇迹,活生生地让世界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儿。13世纪初,剽悍骁勇、强弓劲弩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攻占北非,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然而,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被罗马教皇惊呼为“上帝罚罪之鞭”的蒙古大军,却在突然之间不战而退,让欧亚非各国为此纳闷了许多年。谜底就是“上帝罚罪之鞭”折鞭合川钓鱼城。1259年夏,蒙古汗国大汗蒙哥亲临钓鱼城下,他想弄明白一个问题:横扫欧亚非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为何在钓鱼城不断折兵损将?十多年时间里,先后三十多万蒙军将士竟然拿不下一座只有六万多宋朝军民据守的小小城堡?谁知,蒙哥大汗尚未明白这个答案,自己却稀里糊涂成为世界上唯
16、一战死在战场上的皇帝。蒙古汗国大汗驾崩,各路蒙军将领纷纷回师争夺汗位,欧亚非诸国之危被解除,蒙古汗国自此再也无力西征,整个世界历史发生重大转折。坚守,漫长的36年,合川钓鱼城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合川钓鱼城延续了大宋江山二十年,尽管钓鱼城上筑起了皇宫皇城,准备迎接南宋皇帝入川,腐朽的宋朝仍然无力逃脱灭亡的结局。想想看,那是一幅多么悲壮的图景,已经遍插元旗的中华版图上,唯有钓鱼城头依然宋旗飘飘。宋朝最后一位将领自然就是合川钓鱼城中的王立了。我无法得知王立将军当时的心境,无疑是非常纠结和异常复杂的。他的面前只有两条道路:战死沙场,城破人亡,合川钓鱼城十万军民必将生灵涂炭;顺应历史,
17、开城降元,保存全城军民,自己却难免背负千古骂名。为了民族的统一,为了人类的和平,他最终还是选择放下战刀,在熊耳夫人通过元朝名将李德辉的巧妙斡旋下,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使钓鱼城免去了被彻底毁灭的浩劫。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旗帜下,举起战刀为了和平,放下战刀何尝不是为了和平?合川钓鱼城实实在在地闪耀着深邃的哲理和伟人的人性光辉。不出所料,王立、熊耳夫人以及协助钓鱼城化解干戈的李德辉,果真背上了千古骂名,供奉他们的牌位也在钓鱼城忠义祠里反复进出。这,既与长期封建统治下形成的狭隘忠义观有关,更与社会发展史上的曲折波澜息息相关。于是王立成了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艳情?大义?睿智?愚昧?是人?是妖?是忠?是奸?清
18、代合州知州华国英在为钓鱼城忠义祠撰联时贬损王立:“持竿以钓中原,二三人尽瘁鞠躬,直拼得蒙哥一命;把盏而浇故垒,十万众披肝沥胆,竟不图王立贰心。”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也在钓鱼城怀古中痛斥王立和熊耳夫人:“贰臣妖妇同祠宇,遗恨分时未可平。”忠奸智愚,百姓心里也有一杆秤。当年华国英毁弃王立、熊耳夫人、李德辉的牌位后,合州百姓又捐资另建贤良祠,将他们祭祀起来。而今,贤良祠是没有了,但王立、熊耳夫人、李德辉的牌位仍在钓鱼城忠义祠里,足见人心向背。历史不是橡皮泥,绝不可以后人的意念需求任意拿捏。我们既不能斩断历史,也无须掩盖历史。自然,我们也会成为历史。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历史,就是尊重生命。“雪压青
19、松挺且直”无疑是充满阳刚的壮美,然而,雪压之下也会使古松弯下枝条,抖落一身积雪,重新获得蓬勃的生机,仍然不失刚韧兼具的伟岸。其实,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明理取智与舍生取义并非对立,而是一种人生的聪慧,更是现代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合川钓鱼城果真是一部难以复制的奇书,常读常新,因为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人生的借鉴和启示,有益于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 文章第1自然段写景,营造出了一种古朴、幽静、神秘而又令人悲愤的氛围,引起下文对钓鱼城历史的回忆。B. 作者不知道钓鱼城里到底有多少人,因此对钓鱼城之战活生生地
20、让世界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儿感到迷惑不解。C.“遍插元旗的中华版图上,唯有钓鱼城头依然宋旗飘飘”,这是宋人的誓死抵抗、绝不屈服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悲壮。D. 第4自然段写蒙古大军突然之间不战而退,这是为了与第5自然段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增加钓鱼城的神秘感。E. 合川钓鱼城之战是一部难以复制的奇书,它对历史的影响十分深远,对人性的拷问十分深刻,让人们常读常新。(2)作者“阅读”钓鱼城,都“读”出了钓鱼城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6分)_(3)作者写华国英、郭沫若对王立等人的评价,用意是什么?(6分)_(4)结合文本,谈谈“阅读”钓鱼城对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有什么启示?(8分)_四、实用类文
21、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王国维:最是人间留不住徐虹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1877年12月3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其母凌氏,生了姐姐王蕴玉之后,身体孱弱。再生王国维,身体已江河日下,力不从心,自然不能常伴年幼的王国维左右。其父王乃誉,在江苏溧阳县衙内做一个笔帖士。因离家较远,公事繁忙,很少顾家。姐姐王蕴玉长其五岁,倒成了他少年时代孤寂之时的一个玩伴。其时,中国社会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海宁虽是江南富庶之地,亦战乱频生,民不果腹,乃至出现食人惨剧。据王国维之女王东明回忆:“我家原属小康,洪杨之乱,遭逢变故,仅剩薄田,仅得糊口。”此乃王国维初世之社
22、会背景及人生原罪。可叹其生不逢时。其母又很快辞世,他的人生初始给了他灰暗的人生底色,并且无可挽回地伴其一生。及至后来,他被推为“海宁四才子”之首,纵论古今,少年意气。然而父亲王乃誉对其十分苛责。其父在日记中说:“教其不可畏世,示其不可鲁莽。”可见他在父亲眼中,是一个胆小、内心冲突又不擅逢源的少年。“避世”一词,并不能一言概之。他并非“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僵化书生,而是有着大是大非的观念。1898年, “戊戌六君子”菜市口遭斩,王国维颇有“扼腕、捶胸、搔首、问天”之慨。有论称,他对于曾奢谈“维新”、一旦遭变却立刻改换阵营、隔岸观火的论者,十分鄙夷,表现出中国学人风骨内在。同时,他也
23、并非超凡脱俗、不问国是的“智巧之人”。私下曾指斥慈禧太后“太无情”,义愤其先支持义和团而后反手又杀“团练大臣”,并提出“不先强其国,何能抗洋”的主张。他盛年“独学”,可谓“文章千古事,亦与时枯荣”。留下的巨著大论人间词话之外,宋元戏剧史红楼梦评论观堂集林璨若星辰,照耀后世。尤其,他半生与叔本华之书为伴,认为“佛家涅槃”与叔本华之“意志寂灭”难舍难分。可见他的消极与悲观由心而来,浸透灵魂。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他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殉清而投金水河,因家人阻止而未果。遂有“闲中心事,忙中情味,并入西雨楼”之殇,更有“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之叹。
24、静安先生有词云:“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好一个“最是人间留不住”,仿佛预示了1927年6月2日的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的终结一生的一幕。但见那日,如同中国北方六月的任何一个浮热天气,风动荷影,水弄柳枝。时值正午,远处铃声轻响,一辆洋车停下,步下纤瘦学者。此人穿湖色长衫,脑后留辫,眼睛深陷,架副深度眼镜。他给了车钱,转身,不发一言,默默购了门票。但见长袖底下伸出的手指,纤长而枯瘦。是年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北伐的国民革命军。时局风起云涌,动荡不安,世界仿佛翻了一个个儿。然而,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他的“三纲五常”却变不了,依然梳辫子、穿马褂,一副老派学人风范
25、,难免令卖票人轻声哂笑。那排殿西鱼藻轩,本是俗人雅客春末夏初游赏之地,鱼肥水美,下潜藏了千年的淤泥。他或许早知道这一切。现在,四边安静,午后的水汽正慢慢升腾。他的心从来没有如今天一般宁静过。自沉于湖,已是一个反复思考之后理智的决定。世界是世界,他是他。作为近代中国学问集大成者、国学大师,那些史、哲、诗、戏,金文甲骨,红楼太虚,不过是他情死心枯之返照。王国维的死因,素有殉清说,还债说,丧子说,惊惧说,绝世说,等等。其遗书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更留下千年谜面。(选自王国维传,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1927年6月
26、炎热的一天,王国维选择了颐和园的殿西鱼藻轩投湖自尽,因为他对当时政局已绝望透顶,无所留恋。B尽管时局动荡不安,然而王国维依然梳辫子、穿马褂,即使受人轻声哂笑,也然保持一副老派学人的风范。C王国维曾被誉为“海宁四才子”之首,少年意气,纵论古今,然而却十分胆小,内心冲突又不擅逢源。D王国维家原本小康,后因遭遇变故仅能糊口,再加上母亲辞世,使他感到人生灰暗,并曾投金水河自尽未果。E本文撷取了王国维人生中的若干片断,描写了集中国学问大成于一身的一代大师孤单寂寞又内心悲凉的一生。(2)文章倒数第三段,作者对王国维在投湖自尽前的外貌、动作进行了详细描写,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_(3)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王国
27、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_(4)王国维虽经历了时局动荡、幼时失母、家庭变故等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你认为是苦难成就了王国维吗?谈谈你的看法。(8分)_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端午节,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节令食品。记者在山东烟台市区各大超市、商场里看到,与往年相比,今年高端粽子_,节俭过节渐成风尚。紧凑型SUV汽车的销量十分可观,面对这样的大好机会,各个车企当然不会_,都抓紧时间推出改款升级的车型。沪深两市早盘小幅高开后震荡上行,不过强周期板块 _,大盘未能延续上攻态势,市场缺乏有效的着力点,
28、这并不利于市场的反弹。 A.偃旗息鼓销声匿迹善罢甘休B销声匿迹善罢甘休偃旗息鼓B.善罢甘休销声匿迹偃旗息鼓D善罢甘休偃旗息鼓销声匿迹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的被查处,让人们对扭转“带病提拔”现象提升信心的同时,更看到了执纪者着力强化自身监管、坚决肃清体内毒瘤。B在许多家长看来,“收拾”不听话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殊不知,忽视孩子的主体性,使用家庭暴力不仅给孩子留下难以消弭的精神创伤,还带给他们身体上的伤害。 C现在,有一些党员干部对反“四风”有些不适应,他们工作起来拈轻怕重,见急难险重就避,见矛盾问题就躲。凡此种种,多源于欲念膨胀而导致的责
29、任缺失的原因。D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居住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因为拥有阳台,生活因此多了许多期待和色彩。刚乔迁新居时,阳台真是赏心悦目。_。_。_。_。_ 。_。阳台实乃一道最美的风景。阳台,处处彰显出小资情调春有桃花,夏有荷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 中秋月圆夜,品香茗,吃月饼,尝月色阳台上,到处是一钵钵的鲜花 月光如水的夜晚,常常在阳台上邀明月清风共度良宵 这时的阳台,如诗如画,似真似幻A.B. C.D. 16.
30、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当生活不尽如人意, ,因为旅行半似现实,半似梦幻; ,旅行仍然让人期待,因为旅行像是微甜的痛感,最深切地确认着你的存在。如此这般,你便相信这世界上一定还有无法掌控的神秘,尚未探究的灵性。所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 !17.认真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请为漫画拟题并用文字描绘这幅漫画,要求拟题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能超过15个字;描绘漫画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5分)(1)拟题:(2分)(2)描述:_(3分)六、写作(60分)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31、章。(60分)有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长满了苹果树、橘子树、梨树和玫瑰花,它们都幸福而满足地生活着。唯独一棵小橡树愁容满面。可怜的小家伙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它不知道自己是谁。苹果树认为它不够专心,“如果你真的努力了,就一定会结出美味的苹果,你看多容易!”玫瑰花说:“别听它的,开出玫瑰花来才更容易,你看多漂亮!”小橡树按照它们的建议拼命努力,但它越想和别人一样,就越是什么都结不出来,它也就越觉得自己失败。一天,鸟中的智者雕来到了花园,听说了小橡树的困惑后说:“你不要把生命浪费在去变成别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你就是你自己,你要试着了解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小橡树自言自语道:“做我自己?了
32、解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突然,小橡树茅塞顿开,顿觉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和自信,它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很快它就长成了一棵大橡树,填满了属于自己的空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试题1C(“这就产生了美感”错,原文说“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内摹仿产生愉悦产生快感”)2B(“而善则不具备可感性”系无中生有)3D(美与善“都是对主体需求满足的评价”,文中并无相关内容,属无中生有)4D(增加)5C6B(“他率领的军队跟贼兵交战时,他和游击刘肇基、罗岱都负了重伤,因而导致大败”不合原文内
33、容。原文中说大败的原因是“世威军暴露久,大疫”)7(1)见参考译文。(关键词“抚”、“晓”、“徒”、“疾作”)(2)见参考译文。(关键词“然”、“简”、“缮”、“佐”)8.实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来到清澈的小溪旁,顺着弯弯曲曲的溪岸行走。虚写:“雨”代表作者以前的悲惨境遇,“绕”代表历尽艰难、曲折,“清溪曲”代表悠闲的世外桃源。此句虚实结合,既交代了“雨初霁”的自然景象,又交代了自己前半生历经坎坷,最后来到了“愚溪”这块“世外桃源”。9.“诗眼”是“静”。在柳宗元的眼中,愚溪是一个与自己拥有同样品质、同样遭遇的天涯知己。他与它对话,倾诉自己的情怀和不平,从而获得心理上暂时的平衡和安慰;他有意识
34、地在这人烟稀少的远僻之地,用拐杖去试探荒泉的深浅,扶起“倒伏的嫩竹”,大声地歌唱来缓解炎热,以动求静;他用一种平和、恬静的心态,来对待炎热的“天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诗中所创设出来的这种宁静、淡远的意境,源自于诗人放下争逐之心、功利之念而达到的闲散悠然的心境。所以“静”为全诗的诗眼。10(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11.(1)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但答CE不给分。(A并无令人悲愤的氛围。 B表述错误,原文“我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血肉之躯前仆后继,才铸就了奇迹”是为了说明钓鱼城之战牺牲的人数众多,对历
35、史产生了深远影响。D“形成对比”这一说法不恰当,4、5两自然段并不是对比关系)(2)钓鱼城之战是个奇迹,改变了世界历史;王立在生死存亡危急时刻的两难抉择;后人对王立等人的历史评价;尊重历史,尊重自己;尊重历史,尊重生命。(3)与上文的“千古骂名”相照应;与下文百姓们的评价形成对比;深化了下文作者的议论,说明了“明理取智与舍生取义并非对立”这一道理。(4) 示例:王立为了民族的统一,为了人类的和平,最终还是选择放下战刀,这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重要关口,要审时度势,目光高远,要有家国情怀,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王立等人背上了千古骂名,供奉他们的牌位也在钓鱼城忠义祠里反复进出,这告诉我们,人生的每一次抉择都
36、可能引来不同的评论,所以要有勇气面对这一切。正义并不只有一种表现方式,明理取智也是一种人生的聪慧。12(1)答A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但答BE不给分(A“因为他对当时政局已绝望透顶,无所留恋”属于主观臆测,文章最后一段说王国维的死因是千年谜面,文中并未明确指出王国维自杀的原因。C“却十分胆小,内心冲突又不擅逢源”是王国维父亲对少年王国维的看法。D因果关系不当,“投金水河自尽”的原因是“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他引为奇耻大辱”,而不是由于家庭的原因)(2)“湖色长衫,脑后留辫,眼睛深陷,架副深度眼镜”等外貌描写体现了王国维的性格特征,突出了不管外面世界如何变化,王国维仍是老派
37、学人风范的形象;“给了车钱,转身,不发一言,默默购了门票”等动作描写突出了王国维临死前心情的宁静,并表明这是他自己“反复思考之后理智的决定”。这样写很自然地引发最后一段对王国维死因的探讨,让读者读后产生思考,回味无穷。(3)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的一个学问集大成者,一代国学大师。他在历史、哲学、诗歌、戏剧、文字、红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留下的巨著大论如人间词话宋元戏剧史红楼梦评论观堂集林等璨若星辰,照耀后世。王国维并不是一个僵化的书生,而是有大是大非观念之人。他对曾奢谈“维新”、一旦遭变却立刻改换阵营、隔岸观火的论者,十分鄙夷,表现出中国文人的风骨所在。他也并不是超凡脱俗、不问国是的“智巧之人
38、”。他私下曾指斥慈禧太后“太无情”,义愤其先支持义和团而后反手又杀“团练大臣”,并提出“不先强其国,何能抗洋”的主张。王国维幼时的社会背景及家庭背景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影响,使他的内心充满消极与悲凉,并浸透自己的灵魂。(4)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苦难成就了王国维。王国维幼儿时期经历的苦难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使他的消极与悲观从心而来,这推动他在学术之路上做出成就,从而使苦难通过心灵的转化成为人生财富。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苦难并非王国维所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这些苦难,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的王国维,也就不会自杀,从而能做出更大的成绩。13.B
39、(“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善罢甘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多用于否定式;“偃旗息鼓”:指放倒军旗,停止战鼓。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比喻事物终止或声势减弱)14.D (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在“坚决肃清体内毒瘤”的后面加上“的决心”。 B语序不当,将“不仅”与“还”后面的内容对换一下。C句式杂糅,可将“的原因”去掉)15.C(此题可用排除法。第一空根据前面“赏心悦目”可知后面要填的内容是写阳台上的花,写花的内容选项中只有项,这样就可确定在前,在后;接下来可知,后面是总结性的话语,都是这样的句子,但情境应在前,情调应在后,因此第三空应填,第四空应填;后面
40、两空由“良宵”可知,它的后面应承接“中秋月圆夜”,可推断出第五空应填,第六空填。故答案为C)16.示例:向往旅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生活春风得意打开你的心,走进那缤纷的世界17.(1)莫向公众利益伸手,伸手必砍手(2)公众利益犹如一个大蛋糕,有一只黑手伸向蛋糕想从中拿走一块。廉政准则就是一把无情的刀,斩向这只黑手,让人拍手称快。18.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以寓言为材料的作文题。主要角色有小橡树和劝说者,因此我们可以分别从他们各自的角度立意。从小橡树的角度可立意为:努力改变自身;做真正的自己;方向与成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等。从劝说者的角度可立意为:建议要有针对性,不要人云亦云等。若写记叙文,可以叙述
41、自己的经历,以情感人;若写议论文,则要在准确把握寓意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分析论证。无论写成哪种文体,都要注意延伸至现实生活的层面,以此拓展,加强与现实的衔接。参考译文尤世威是榆林卫人。天启年间,世威累积官衔做到建昌营参将,调任守卫墙子路。天启七年升任山海中部副总兵。宁远发出紧急警报,请求加强援助,(他)跟着大帅满桂前去施援,在城东努力作战立下战功,得到提级和赏赐。崇祯八年正月,贼寇攻下了凤阳。世威带领两千五百名骑兵前往,到达亳州。碰上总督洪承畴出关讨伐贼寇,驻扎在信阳,传令世威赶赴汝州。(他)才(到)两天,承畴也来了。当时贼寇看到河南的官兵势力强盛,都跑到关中去了。等承畴入关后,贼寇
42、躲开他向南逃,又从蓝田逃到卢氏来,被世威拦截后,又逃进商州、洛南一带的山中。世威的军队在外面驻扎久了,发生了严重的病疫,跟贼兵交战失利。世威及游击刘肇基、罗岱都负了重伤,官军大败。贼寇于是越过卢氏,直奔永宁。(朝廷)知道这件事后,就命令解除(世威的)职务,听候查处。崇祯十年,宣大总督卢象昇说:“世威善于安抚士卒,通晓军机事宜,只是因为他的几千士兵长期驻守在荒山,发生病疫才交战失利。现在正值用兵之时,不用他太可惜了。”(朝廷)于是命令(世威)跟着象昇的大军立功自赎。等到象昇战死,世威自请罢免,回家去了。崇祯十五年,因为朝臣的推荐,崇祯皇帝命令世威和他的弟弟世禄到京等候调用。召他们到中左门答了一次
43、话,他们又请假回乡去了。第二年十月,李自成攻克西安,传发檄文到榆林劝谕投降。总兵官王定害怕,率领部下的精兵弃城逃跑。当时巡抚张凤翼还没到任,榆林城里兵马孤单势弱,人心惶惶。布政使都任赶忙召集副将惠显、参将刘廷杰等以及赋闲在家的将帅世威及王世钦、王世国、侯世禄、侯拱极、王学书、原延绥总兵李昌龄一起讨论守城事宜。大家推举世威当主帅。不久,十万贼军攻下延安,占领了绥德,又派使者来劝降。刘廷杰大声喊叫说:“长安虽然被打下了,三边依旧有官兵驻守着。贼兵都是中州子弟,杀死他们的父兄然后驱使他们来打仗,他们一定不心甘情愿。榆林号称天下强兵,一战打掉他们的锐气,然后约宁夏、固原的部队来,安排三处兵力轮流出击,贼寇就可以平定了。”人们都同意他的意见,于是就歃血誓师,精选士兵与战车,修整兵器,各自捐出私人的财物充作军费。防守的战具尚未齐全,贼寇已到达城下。刘廷杰招募效死之士,又向河套的部落借兵。这些军队快到榆林时,贼寇分兵击退了他们,攻城更加用力。官军奋力作战,杀死的贼兵无法计算。贼寇增加兵力来攻打,架起飞楼威慑城中,箭、飞石一起打过来,世威等战斗更加勇猛。(他们)防守了七个昼夜,贼兵才挖地道通向城墙,又放大炮轰城,城终于失守。世威等人还指挥官兵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