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_法治_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_王贵海.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296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1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非_法治_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_王贵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韩非_法治_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_王贵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非_法治_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_王贵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非_法治_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_王贵海.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单位代码: 10166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韩非 法治 思想 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论文作者: _ 王贵海 学科专业: _ 中国哲学 指导教师: _ 王漠 培养单位: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培养类别: _ 全日制 完成时间: 2013年 4月 1日 沈阳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 所知,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己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宄成果。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屮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破淪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

2、学研宄生处,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 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冇权可以采用泰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破你 日期: 韩非 法治 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中文摘要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亦是先秦诸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尽管后世对于其思想褒 少贬多,然而其能够相对完整地流传至今,表明其作为古典政治智慧的存在价值及正面意 义。尤其是其 法治 思想对于现代法治及社会管理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前期法家学说是韩非 法治

3、思想之根,可以概括为:商鞅与法、慎到与术、申不害 与势三个方面。韩非与儒、道、墨三家的关系构成了了韩非 法治 思想之蔓。历史进化 论与人性好利说是韩非 法治 思想之 魂 。立法、明法、执法、守法及其具体原则是 韩非之法的核心。无为术、用人术、听言术等是韩非的术法主张及其特点。韩非之势分为 自然之势和人设之势。 法 、 术 、 势 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势是法前提 和依据,法靠术才能实行,势是术的前提和后盾,而又必须以术保势,从而形成了一个以 法为中心的 法治 三角体系。 韩非 法治 思想对当代社会管理有着深刻的启示。无论从管理领域的 狗猛酒酸 现 象对当今社会的 潜规则 等负面社会效应

4、的折射角度,还是从韩非对 法治 的推 行难以落实等焦虑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韩非的 变法易俗 思想对当今社会管理的技术层 面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并对当代社会公德建设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韩非;法;术;势;法治 Han Fei?s rule of law Ideology and Its Inspiration on Social Management Abstract Han Fei is the master of legalist ideology, and also the master of the pre-Qi n i d e o l o g y . Despite the late

5、r generations gave his ideology more derogation and less appraise, h o w e v e r , h i s ideology can be spread up to now relatively completely shows its existence value and positive significance as the classical political wisdom. Especially his rule of law ideology has a strong guidance and referen

6、ce for the modem rule of law and social management.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Han Fei5s ideology first, analyzes the origin of Han Feis rule of law” ideology, takes early Legalism as the root of Han Fei s r u l e o f l a w ” ideology, takes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Mohism as the

7、tendril of Han Fei5s rule of lawM ideology, and takes historical theory of evolution and human nature of chasing pro f i t a s t h e s o u l of Han Fei5s rule of law ideology. Then,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ore content of Han Fei5s rule of law ideolog y , w h i c h i s MlawM, strategy and power. Th

8、e law of Han Fei5s ideology includes four aspects: legislation, law clarification, law implement and law abidance. The strategy of Ha n F e i 5 s ideology includes inaction strategy, mystic strategy, listening strategy, employin g s t r a t e g y , controlling strategy, and so on. The power of Han F

9、ei5s ideology includes two aspects: natural power and anthropic power. This thesis also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aw, strategy and power, and takes these three as an indivisible organic whole. Pow e r i s t h e premise and basis of law, law is only implemented by strategy, and power is th

10、e pr e m i s e a n d backup force of strategy. It is necessary to use strategy to protect power, and then forms a rule of law triangle system, which is centered by law. From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directions, this paper evaluates Han Feis rule of law ideology at four aspects: autocracy, r a d i

11、c a l i z a t i o n , progress and reference. Finally,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 d m a k e 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reference of Han Feis rule of law” ideology in so ciaKeywords: Han Fei; law; strategy; power; rule of law 目 录 第 # 新仑 . 1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

12、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第二章韩非 法治 思想的渊源 . 4 一、 韩非 法治 思想之 壤 一一 儒、道、墨三家之说 . 4 (一)韩非与荀子 . 4 (一 -)韩非与老子 . 5 (三)韩非与墨子 . 6 二 、 韩非 法治 思想之 根 一一 前期法家学说 . 6 (一)商鞅与法 . 6 (一 -)申不害与术 . 7 (三)慎到与势 . 7 三 、 韩非 法治 思想之 魂 一一 历史进化论与人性好利说 . 8 (一)历史进化论 . 8 (一 -)人性好利说 . 9 第三章韩非 法治 思想主要内容 . 11 一 法论 . 11 (一)法的含义 . 11 (一 -)立法 . 11 (三)

13、日月、法 . 13 (H、 法 . 14 (五)执法 . 15 二私仑 . 16 (一)术的含义及其特点 . 16 (一 -)无为术 . 17 (三) 自神术 . 18 (四) 赏罚术 . 19 (五) 听言术 . 21 (六) 用人术 . 22 (七 .) 吿丨 1取太 . 24 (一) 韩非 法治 思想的进步性 . 30 (二) 韩非 法治 思想的局限性 . 31 二、韩非 法治 思想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33 (一 ) 狗猛酒酸 对 潜规则 等负面效应的折射 . 33 (二) 韩非 法治 的推行阻力对当代法治实施的启示 . 34 (三 ) 变法易俗 在当代公德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 35

14、 结 i吾 . 37 . 38 后记 . 40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41 韩非 法治 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第一章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不仅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观点既受 前期法家诸如管子、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影响,又与儒家、道家、墨家、名家乃至纵 横家的思想密切相关。尽管后世对于韩非的思想褒少贬多,然而其能够相对完整地流传至 今,却又表明其作 为古典政治智慧的存在价值及正面意义不容忽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立法治社会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而韩非的 法治 思想, 对于现代法治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其蕴含的某些先

15、进理念和经验,亦可以为很多 现行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方式提供重要的启示。因此有必要对韩非的 法治 思想进行深入 的研究,从而为当代的社会管理所用。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做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几乎历代的学者都或多或少的对韩非及其思想进行过研究 与评论,最早可追溯至秦朝,据史记记载,秦二世和李期都曾对韩非子进行引征, 以证其说。汉代学者对韩非及其思想多有评述,司马迁、班固、王充等都曾在其著者中论 及韩非的人格、身世及思想。北魏刘爵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早注解韩非子的学者。宋代 以前,学者对韩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韩非子的校勘和解读方面。宋代以后,学者才 开始对韩非其人及其思想进行研究,欧阳修、苏轼、朱熹、

16、司马光等,都对韩非的思想做 过评论。元明清时期,韩非研究掀起了新的热潮,大量学者如赵用贤、杨慎、门无子、王 念孙、顾广圻等都在韩非子的校勘、考订方面成就斐然。 清末民初,对于韩非研究一度出现繁荣的局面,梁启超、严复、 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均 在韩非的思想研究方面有过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其后,胡适、林语堂、熊十力、曹谦、冯 友兰、范文澜等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韩非子进行了研究,奠定了现代 韩非学 的基础。 对于韩非的研究,港台及日本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港台的郑良树、赵海金、高柏园、 张素贞、林纬毅等专家和学者所撰写的论著就有四十多部,这些论著对于韩非的研究都有 独到的见解。日本学者荻生徂徕的读韩非子是韩

17、非子在日本学界早期注释本的代 表作。之后服部元乔的读韩非子补、宇佐美酒水的补韩非子、小川信成的韩非子 说、津田 凤卿的韩非子解诂、太田方的韩非子翼毳著作相继问世。 欧美学者如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赫尔佐克古 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安乐哲主术:中国古代政治 思想研究,以及高道蕴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等著作,也对韩非及其思想进行了 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现在,关于韩非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学术思想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也开始日益凸显。从研究成果的形式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术著作与学术论文两个方面。 韩非 法治 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研

18、究韩非的学术著作已有近百部,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于韩非子的校注与编译,编者会在著作中插入自己的评介与解读。比较有 代表性的著作有:陈奇猷所注的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王先慎所 著韩非子集解 ( 商务印书馆, 1930年 )、沈玉成等所著的韩非子选译(上海古籍出 版社, 1991年 )、陈才所著的韩非子精粹解读(中华书局, 2004年 )、唐敬杲选注的韩 非子 ( 商务印书馆, 1930年),另外还有中华书局的韩非子选评 、岳麓书社的韩非 子校注等。 二是对韩非学术思想的全面评介与释析,主要是通过对韩非学术思想发展的论述,来 阐明韩非的学术影响和历史地

19、位。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熊十力的韩非子评论(上 海书店出版社, 2007年 )、张富祥的韩非子解读 ( 泰山出版社, 2004年 )、阮忠的韩 非子:权术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0年 )、孙实明韩非思想新探 ( 湖北人民出版 社, 1990年 )、任继愈的韩非(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4年 )、施觉怀韩非评传(南 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等。 三是对韩非某一方面学术思想价值的专论,这类专著一般以探讨韩非思想的应用价值 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王宏斌的中国帝王术:韩非子与中国文化 ( 河南大 学出版社, 1995年 )、谷方的韩非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熊礼

20、汇的 韩非子与现代管理(学林出版社, 1999年 )、秦榆的韩非子学院:韩非子的法制统治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6年)、胡星斗的韩非子帝王术(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8年 )、 黄伟的韩非子用人智慧(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 )、张纯的韩非思想的历史研究 (中华书局, 1986年)等。 有关韩非的学术论文也有很多,在中国知网 ( CNKI)中,以 韩非 作为关键词进行 检索,可获得近 700篇的学术论文。研究视域也较为广泛,包括哲学、法学、政治学、文 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法治观、君臣观、刑名观、人才观、人性论 等,既有某一方面的专论,也有比较性的研究,研究立场也有所

21、不同,既有对韩非思想的 赞同,也有对韩非思想的抨击。这些学术论文中,以韩非的 法治 思想为研究对象的论 文的所占比例较大,尤其是此方面的博硕士论文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说明韩非的 法治 思想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学术领域的重视。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分析与总结,可以看出,现 在韩非 法治 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韩非 法治 思想的渊源。包括对儒、道、墨及前期法家思想的批判与吸收,及 对历史进化论和人性好利学说的阐述。 二是对 法 、 术 、 势 三者关系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 法 、 术 、 势 三者何为韩非 法治 思想的核心。 三是对韩非 法治 思想的评价。这些评价中,即有肯定,也有批

22、判。但大部分论文 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表明自己的倾向性。 赵丽辉 .殊途同归的 政治思想:先秦政治哲学的比较 D.黑龙江大学, 2009. 韩非 法治 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四是韩非 法治 思想的影响。这类论文主要以扬弃的角度出发,多数都是对其进步 思想的借鉴,其影响较大的领域有政治、法律、管理等。 五是韩非 法治 思想与西方 法治 思想的比较研究。包括韩非与马基雅维里、亚 里斯多德等西方思想家在 法治 思想上的比较,也包括以韩非为代表的中国法家思想与 西方国家的法学思想的比较等。 综观现有针对韩非 法治 思想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停留在思想分 析及评价等理论 研究层面,却较

23、少有人提及其对现代社会管理的具体应用或启示,这就使韩非的 法治 思想的研究流于形式而没有产生利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然而现代社会却处于一个由 人治 向 法治 转型的阶段,很需要一套成形的方法做依据和借鉴,而韩非 法治 的法治理论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因此有必要做深入的研究。 3 韩非 法治 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第二章韩非 法治 思想的渊源 韩非作为春秋战国晚期的大思想家,其 法治 学说的辉煌成就,是有着深刻的思想 渊源的。在韩非的著述中,涉及了众多历史人物及其论述观点。其中,有前期法家代表人 物的法、术、势主张,有儒、道、墨诸家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可以说,韩非的 法治 学说,内涵着春秋战

24、国时期以法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诸家思想。正如郭沫若所说:韩非的 思想,在道家有其渊源,在儒家有其瓜葛,与墨家是通了婚姻的。也可以说,韩非的 法 治 学说是集春秋战国各家之大成。 一、韩非 法治 思想之 壤 儒、道、墨三家之说 韩非的主要思想渊源于前期法家,是毫无疑问的。但由于他生在战国百家争鸣时代, 政治思潮互相激荡,互相影响。 韩非对儒、道、墨、法等学说给予了各种评论,或肯定, 或否定,或引申,或修正,均有独到的见识。韩非在对各家学说评判时,自觉与不自觉地 受了各家学说的影响。对前期法家的思想他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发展;对儒、墨、道家学 说则是批判、扬弃和利用。从而使其法治理论羽翼丰满,枝蔓茂盛

25、。 () 韩非与荀子 韩非师从荀子学习儒学,尔后离开了老师,完全接受了法家的理论。他激烈批评儒学 的核心思想,认为仁义道德对社会无用而有害。但他并没有完全摆脱儒学的观念。 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有异也有同。礼与法都是行为的规范,不同的是,法具有 人人 (除帝王之外 )必须遵守的强制性,礼强调有等级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倡导而缺乏强制力。 儒家以礼区别贵贱亲疏的同时,并不反对以法治小民,这叫做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法家强调法的平等性,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法家重法抑礼;儒家重礼轻法,认为法生 于礼,礼为治之本,法为治之末,但不反对用法治平民。 在先秦的儒家学派中,荀子特别提倡礼学,反复强调

26、礼的作用。在荀子看来,礼是君 主检验群臣的尺度,也是衡量天下是非和曲直的规矩。所以有时他把 礼 字的含义说得 和 法 字的含义很接近。在礼论篇中,他说,礼好比是绳墨,有了绳墨,就可以明 确无误地判别事物的曲直;礼好比是用来称量东西的秤,有了秤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衡量事 物的轻重;礼好比是角尺和圆规,有了角尺和圆规就可以检查事物是方还是圆;用礼来检 验君子,任何人是无法欺骗的。所以礼是准则,人道之极。这样的看法,与法家把 法 看成是客观事物的标准十分近似。韩非经常说,没有规矩,技术再高的匠人,也不能准确 无误地成就方圆。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丢掉了法治,而任心治,尧也不 能很好地治理国

27、家。从这里便可以 看出,在学术史上由荀子隆礼到韩非重视法治的发展痕 迹 ,以及其师承 关系。 在先秦儒家中,孟轲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韩非的性恶论明显受了 郭沫若 .十批判书 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 367. 4 韩非 法治 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荀子的影响。荀子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凡是人都是饥了想吃东西,冷了想穿得暖 和一些,劳累了就想休息一会。 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无论是明君圣工夏禹, 还足天下头号坏蛋夏桀,都是好利而恶害。人人都有欲望追求 ,这是先天就有的人性。人 性是恶的,后来的教化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这叫做 化性起伪 。宣传礼义教化,

28、就是用 来防止人的性恶进一步发展。人由恶变善,积习行善,是后天努力积累而成的。韩非继承 和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他从社会现实关系出发,认为人性都是 好利而恶害 ,都在追 求名和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不论是什么人,利欲之心都是共有的。人的 所有的行为都由利欲驱使,人人唯利是图。与荀子不同的是,韩非认为仁义恩爱不足以止 乱,教化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严刑峻法才可以禁暴,防止性恶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臣 民只需 要鞭策,不需要其他。 荀子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也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如,他极力 反对以卜筮决定国家大事,认识事物必须经过参验等,都是受了荀子的影响。 (二) 韩非与老

29、子 老子毫无疑问是韩非思想的源泉。在史记中,司马迁将韩非与老子、庄子、申不 害列为同传,并且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是很有见识的,也是很有根据的。 在老子一书里,道的含义有时指的是宇宙的本体,有时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 韩非也接受了这种观念,他说: 道是万物的开端,又是万事万物的是非标准。 道 的 出现,最初不是专为帝王之便而设的。在老庄那里,道是本体,万物都是道的表象,万物 自然都可以成为体道者。从人的立场上看,任何人都可以与道泯合,便是任何人都可以成 为 真人 。而韩非却认为,道是人君的专利,是君主的护符,体道者只能限于君主。道 是独一无二的,人君自然也是独一无二的,从而找到了绝

30、对独裁的根据。道是虚静的,人 君自然可以是深藏不露的。从这儿进一步向君权的神秘主义方向演进。 韩非子中不少地方留下了道家的痕迹。喻老、解老、扬权、主道四篇 尤为集中。 (三) 韩非与墨子 是非是价值判断 或价值取向的标准,赏罚则是推行法治的强有力的手段。赏罚的标准 由统治者确定,是非的标准是由统治者判定,但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统治者可以按照自 己的是非标准确定赏罚的大小高下。问题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价值取向有时相同,有时 相背,当二者的取向不同时,赏罚的权威性便要接受考验和挑战,这时的国家很可能产生 政治危机。只有赏罚合乎社会公认的是非标准,才能收到劝善止暴的效果。否则,就会失 去民心。韩非对

31、于这种观念有一定认识,主要是受了墨子的影响。 韩非也有中央集权的主张,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这 在形式 上与墨家主张相近。但韩非明确反对 尚贤 ,认为只有抱法处势,使用权术才能使国家 富强, 尚贤 没有实际功效。 5 韩非 法治 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二、韩非 法治 思想之 根 前期法家学说 从前期法家的学说来看,商鞅的法治思想是韩非法治思想的渊中之源,申不害,慎到 的术治、势治主张是启发韩非思想中 术 与 势 的两大要素。但是,韩非对法家前辈 思想的继承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批判的扬弃。 ( )商戟与法 商鞅,卫国人,因姓公孙氏,故称为公孙鞅。少时即好刑名之学,初

32、仕予魏,魏相公 叔痤曾称他 年少有奇才 ,后因不得志,便持李悝的法经入秦。据史记 “ 商君列传 中记载,商鞅初见秦孝公时,先说以帝王之道,秦孝公只打磕睡;继而说以霸道,孝公渐 感兴趣;最后说以强国之术,便立见采用,商鞅因此受到秦孝公的重用。他先后两次实行 变法,前后经历了十八年。由于他的变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使秦国一 跃而为各诸侯国中最富强的国家。但由于变法主张抑贵族富豪,打击了贵族势力,宗室贵 戚多有怨愤,又由于变法中,太子犯法, 刑其师傅,所以秦孝公卒后太子执政,车裂商君 以徇,遂灭商君全家。在战国法家人物中,商鞅在政治上最有成就,而结局又最为悲惨。 他虽然最后被车裂,却使

33、秦孝公称霸天下,奠定了秦统一中国的基础。 商鞅一生的主要事业是为秦国变法。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的政治家,其思想 最有特色的部分,是他的法治思想,在战国法家诸派中,他以贵法著称,并有商君书 传世。商鞅贵法,主张国君以法为准则来治理国家,用法来集中国君的权力。其中最主要 的王张有: 第一,立法要符合国情民俗。在商鞅看来,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 第二, 法令必须 明白易知而必行 ,并 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 。 第三,法令要统一。法令统一就可以 使吏非法无以守,则虽巧不得为奸;使民非战 无以效其能,则虽险不得为诈 ( 同前 )。 第四,法令藏于禁室,设专门法官管理,不得铡一字。 第五,

34、商鞅推行的统一法令大约有十二项: ( 1)设连坐; ( 2)除奸邪; ( 3)增户口; ( 4)重 军功; ( 5)禁私斗; ( 6)重农桑; ( 7)轻工商; ( 8)抑贵族; ( 9)戒僧侈; ( 10)抑富豪; ( 11)立大县 ; (12)乎赋税、度、量、衡。 商鞅的这些法治思想与法令,一方面加强了国君的权力,限制、打击了旧贵族富豪的 权力,同时确保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特权。但他关于以杀正杀,以刑去刑,轻罪重罚 的主张,必然导致酷刑虐杀,残害无辜。不过,他行法收效之速,强秦之功,是不可磨灭 的。 (二)申不害与术 申不害,战国时期郑国人,后归于韩,有 郑之贱臣 之称。因长于术,韩昭侯

35、用他 为相达十五年之久。申不害为相其问,内修政教,外应诸侯。终其生,国治兵强,无侵韩 6 韩非 法治 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者。申不害的学说,本于黄、老,主张刑名,著有专门著作甲子,已佚失,其思想散 见于他人著作。韩非中保存了他和韩昭侯关于 术 的许多故事。在法家诸流派中,申不 害的刑名以重术著称,属君人南面之术。 申不害术治思想主要有二: 一是正名责实术。申不害主张君主对一切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凡事只要有章可循,君 主就不必用才智去论人忠奸,只要按照规制进行检查,评论得失就可以了。即所谓 操契 以责其名 。在申不害看来,只要使一切官吏都必须按君主的规定办事,君主的规定就显 得格外神圣,

36、君主便可做到 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 下靡。 二是无为术。申不害主张的无为术,与后来者韩非所理解术的区别,在于韩非偏重于 术的有形作用,申不害强调术的无形妙用。申不害的无为术的核心是主张君主把自己深藏 起来,对任何事物都不要表示自己的好恶,用以杜绝臣子投机钻营,以使臣下慑服。 申不害的术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耍手腕、弄权术、搞阴谋诡计之类的东西,是官场尔虞 我诈、勾心斗角的理论表现,其作用是消极的。 (三)慎到与势 慎到,赵国人,曾居住于齐之稷下,公元前 325年被 赐第为上大夫 ,著有系统的著 作,原书已散失,目前通行的慎子仅有七篇及该书的引文。 慎到在先秦是颇有影响的,慎子一书与法家诸派的著

37、作比较,其明显的特点,是重 势而不尚独断,尚法而不显严苛,任术而不贵阴谋,其思想显得庄重而深沉。他也是最先 把道、法结合起来的法家代表人物,而且有他独特的见解,所以在法家学派中占有特别重 要的地位。 慎到主张 政从上,吏从君 ,把国家的大权集中到国君的手里。他认为国君不必十分 贤智,只要掌握了国君的权势,则 令行禁止 。他还说: 立君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 甚于无君,故有道之国,君立则贤者不尊。 ( 慎子 “ 威德)以此说明势位足恃,而贤智 不足慕。他还用古代眼力很好的离朱作比喻说:离朱可以明察百步以外的 秋毫之未 , 而在一尺深的水下却不能见深浅,这不是离朱的眼力不好,而是所处的地位使然,以

38、此证 明势位的重要。这种理论对于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极为有利。 韩非的 法治 思想,主要来源于以上三者的政治主张,但是韩非并没有对三者的思 想进行全盘的吸收,而是进行批判的接纳。韩非认为商鞅重法不言术,后果会利国而不利 君,就是说,当君主的意识与法令有抵触时,可能会对君主不利。所以他认为,重法必须 考虑对君主有利 ,其次才考虑国家。韩非亦批评申不害言术而不言法。韩非虽然基本上接 受的是申不害的术治观点,主张君主要有一套驾驭群臣的手段,但他认为申不害不重视法 律的延续性,使法令经常前后相悖,为奸臣欺君留下了借口,所以,他主张君主一方面应 慎守法令,一方面又须懂得用术驾驭臣下。他甚至认为,人君要像蜘蛛那样用网来捕杀各 种诱饵,才可以保障其本身安全,此网即是术。把握此术,便可随时设置陷阱,控制人臣。 7 韩非 法治 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因此,他认为善于统治的君主,必须懂得以术自保,防范任何人来危害本身的权位及安全。 韩非也指出慎到只重势位而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