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话题的散文化写法——发散感受行为之美,表达自我追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话题的散文化写法——发散感受行为之美,表达自我追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行为”话题的散文化写法发散感受行为之美,表达自我追求 将“行为”话题,写成记叙文,作者要将命题设定的某一类行为,转化为特定的某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所做的特定事件,借助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选择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人物的具体行为、行为指向的具体对象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散文化写法,与一般的记叙文,有着显著的差别。 一.“发散感受行为之美,表达自我追求”写法的独特性 运用“发散感受行为之美,表达自我追求”写法,有以下五个显著特征: 一是无需将“行为”话题具体化话题设定一类行为,作者就整体着眼来写这种行为,不必将这类行为转化成具体的事
2、件来写。 二是必须运用发散思维选材作者要围绕命题设定这类行为,多角度收集与话题相关但彼此不相关的材料。以话题为中心,展开雷达似的搜索形式,从更多的角度收集选择材料,从多个角度看这种行为,感受这种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视角开阔,思维灵动,笔意纵横的艺术享受,让读者切实感受到“形散”的神韵。 三是选材具有定向性最终选定的材料,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这种行为之美、参与这种行为给人的感受之美。行为丑陋的一面以及那些美感以外的感受,要彻底摒弃,不提半个字。如此选材,方能将目光聚焦在单一的审美角度,凸显行为本身之美、行为带来的精神愉悦之美,将作者对这种行为无限喜爱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让读者深
3、切的感受到文章“形虽散,而无一字不神聚”的文学境界。 四是主体内容必须按思维角度划分层次将选取的材料按照角度分类,每一个角度均形成相互独立的部分,角度不同的内容绝不交叉使用,确保调理清晰,层次井然。 五是主题必须是个人情趣类主题文章要表达的主题,表达的必须是作者自己对这种行为的热爱之情。 二.“发散感受行为之美,表达自我追求”写法特点的范例解读 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散文。 一是无需将“读书”话题具体化不限定具体是谁读书,不限定在某个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读书,不限定具体读什么书。写作时将“读书”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写。 二是必须运用发散思维选材收集素材时,围绕“读书”这种行为,变
4、换角度收集材料。如:读书的意境、读书的情调、读书的形式、读书的过程、读书的目的、读书的魅力、读书的条件、读书的收获、读书的作用等等。当然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个大方面,展开更细致的发散思考,比如就“读书的作用”进行再发散,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读书的作用,又可以获得更多的小角度:读书可以明事理;读书可以洞悉世界的本质、读书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素质、读书可以休养人的美德.。 三是选材具有定向性最终选定的材料,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读书行为之美、参与读书给人的感受之美。如果从读书的意境、情调、收获三个方面来选材,就要精选最能体现意境之美、情调之美、作用之大的素材。其他的
5、一概删除,只字不提。 四是主体内容必须按思维角度划分层次文章主体部分,选取的材料,凡是刻画读书意境,凸显意境之美的地方,要写成一个自然段,或者写成并列的几个自然段,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这一部分写完了,再依次写读书的情调、读书的收获,不能将读书的意境和读书的情调混在一起,也不能将读书的情调与读书的收获交叉描述,要做到一个角度一个部分,确保条理清晰。 五是主题必须是个人情趣类主题以“读书”为话题,文章要思想感情,表达的必须是作者对读书行为的深爱之情,倡导之意。 三.标题的拟定方法 (一)表达自我对这种行为的情趣、爱好、感受。例如:书趣、一案书香、读之韵、开卷之享、情迷墨香、梦里一卷幽兰、书情.
6、书恋等等。 (二)倡导这种行为。例如:斜倚春光品墨香、万般皆下品、青春作伴有书香、书海泛舟正当时、最美休闲是读书、有书何不趁夜读、书声,青春不朽的伴奏等等 (三)揭示行为目的、或意义。为青春插上知识的翅膀、让生命多一份儒雅、书香浸染的精神世界、人生的航标、谁给我一双慧眼等等。 四.开头切入方法 (一)借题发挥,开篇点明题旨。就是借助与命题行为相关的诗句、故事、情境为内容带来的奇特感受,顺势挖掘原因,点明自己对这种行为的情有独钟的情感点明文章的主题。 例如: 1.借诗句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兴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时候背诗,内容大多是父母指定的,自己并不知晓个中含义
7、与神韵,然而第一次读到观书有感,就倍感亲切,这大约就是所谓的书缘吧!(以“读书”为话题作文,文章开头借助与“读书”行为相关的诗句,写自己“一见面就倍感亲切”这种特殊感受,顺势挖掘其中原因,点明题旨书缘,即自己对读书的喜爱。)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到落英缤纷时节,触景生情,便常常会想起这两句诗,并身不由已的伤情,升起一种黛玉葬花般的冲动。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或许,我骨子里早已藏着一份对奉献者与生俱来的钦佩情结。(以“奉献”为话题作文,文章开头借助与“奉献”行为相关的诗句,写自己触景生情,莫名伤感、冲动的特殊感受,接着顺势探寻自己如此这般的缘由对“奉献”行为的钦佩,点明题旨。
8、) 2.借事件 A.小孩子满周岁时,父母为了预测孩子的未来,大都要搞一个抓周仪式。长辈们事前在一个盒子里摆上钱币、印章、书本等一些列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捧到孩子面前,看孩子第一个抓什么。抓了钱币,自然未来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父母希望我做官,就直接把印章凑到我的指尖,可是谁也没想到,我避开了所有人的暗示,伸手抓起了离我最远的一本书。读书,注定是我一生的最爱。(以“读书”为话题,作者借助“抓周事件”中自己独特的表现,顺势挖掘原因点明题旨读书是我一声的最爱。) B.菊花,为何要到秋天才绽放;大黄蜂那么小的翅膀,怎么就能托着肥大的身体飞翔;为什么树叶有的边缘如此光滑,有的却形如锯齿.小时候,一放学,别人
9、都去做游戏、玩蹦蹦床、踢足球,而我,总是一个人跑到楼下的花园里里,或者甬路旁的树丛中,怀揣着数不清的离奇问题,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亲近自然,阅读自然,感悟自然,是我的天性。(以亲近“自然、阅读自然、感悟自然”为话题,作者开篇借助自己不同于其他小朋友,小时候痴迷自然,热中探究的事件,顺势挖掘原因,点明题旨:亲近自然、阅读自然、感悟自然是自己的天性。) 3.借助情境 A.宁静的午后,独处静室,无公务之累,亦无俗事烦心,坐拥一榻慵懒的阳光;或者幽夜微阑,斜倚半截书橱,远离功利的喧嚣,香茶在手,一帘灯火,月色妖娆。与这良辰美景最般配的,莫过一卷在手,书香满怀。(以“读书”为话题作文。作者开篇从描绘绝佳读
10、书的唯美情境入手,自然引出文章主旨与这良辰美景最般配的,莫过一卷在手,书香满怀。) B.一缕斜阳,透过阴翳葱隆的树冠,在枝干的东西两侧,在树叶的正反两面,涂上明暗鲜明的光影,然后把清凉的树荫,在微风中,散落一地。起伏悠扬的蝉鸣,醉了西天的云霞。大自然的造化,有意无意的诱惑着我们经常熟视无睹的眼睛,悄悄地告诉我们,一切唯美的幸福,就挂在我们的睫毛上,别丢失了欣赏的目光。(以“欣赏”为话题作文,作者先刻画非常值得欣赏的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然后自然引出欣赏自然的必要性认识,点明主旨。) (二)逆峰起笔,转折切题。就是针对话题设定的行为,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是自己对这种行为的欣赏、赞美、喜好情感,却从鄙夷
11、、漠视、丑化落笔,然后运用转折,笔锋一转,切入正题,表达自己昂扬的情怀。这种方法,实际是抑扬法在文章开头的运用。 例如: A.一个人独坐一隅,置身世外,神无旁骛,唯有书卷在心,总会给人寂寞、孤苦之感,甚至还辐射出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不谙人情世事的迂腐和痴傻来。然而真正走进了书的世界,你才会惊奇的发现,现实生活之外,书中别有洞天!(以“读书”为话题作文,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读书表面给人的痛苦感受,然后运用转折,点明读书之美,表达自己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B.花开花落,周而复始;月圆月缺,四季常态。岁月就像一架复印机,不厌其烦的重复着俗人,俗事、俗景、俗物。单调的生活,几乎麻木了人们的神经,
12、欣赏实在是一种奢侈品。然而当我们换一种心情,去认真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懂得,用什么样的眼神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样的状态和神情。(以“欣赏”为话题作文,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世界的单调枯燥不值得欣赏,然后运用转折,点明心境对情绪感受的影响,强调以欣赏的视角看世界的重要性,点明题旨。) (三)比兴法开头。就是用“先言彼物,后言此物,以彼物引出此物”的写法。从相关的事物写起,引出真正要刻画的事物,进而引出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 A.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而我,尤其喜读书。每有好书在手,便喜不自禁,必先睹而后快。 (以“读书”为话题作文,作者欲表达自己的“读书”之爱,先言仁者之爱、智者
13、之爱,以仁者智者之爱,引出自己的爱好,切题开篇。) B.大千世界,个性迥异。彩蝶恋花,银鹅戏水,苍鹰戾天。我为万物之灵,更喜亲近自然。 (以“亲近自然、阅读自然、感悟自然”为话题作文,作者先写彩蝶、银鹅、苍鹰之喜好,以此引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喜好,切题,点明文章主题,总领全文。) 五.主体部分写法 主体部分,一般指文章去掉开头和结尾,中间所剩下的详写部分。采用“发散感受行为之美,表达自我追求”写法,文章主体部分,通常由三个自然段组成,一个自然段从一个角度描述话题行为,描写作者的一种感受。三个自然段是并列关系,基本没有详略之分。 以“读书”话题作文为例,具体讲解主体部分如何写作: (一)运用发散思维
14、,概括列出主体三部分的写作提纲 第一段:从购书的艰难角度,感受购书后的欣喜之美,为感受读书之美提供前提。 写作提纲:(一)段落选材自己购书的过程中的难忘经历和结果;(二)写作目的1.直接表现:A.购书的艰难;B.得书的喜悦;2.间接意图: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购书越艰难,书读起来就别有滋味。 第二段:从读书的入迷角度,感受读书中的沉醉之美。为藏书品味图书之美做铺垫。 写作提纲:(一)段落选材自己读书前的准备和读书行为;(二)写作目的1.直接表现:A.读书时对书的无限珍惜和敬畏;B.读书的忘我;2.间接意图:表达自己对读书行为的痴迷。 第三段:从藏书的珍惜角度,感受读书中的回味之美。收束主体。 写作
15、提纲:(一)段落选材自己藏书的特点和独特行为;(二)写作目的1.直接表现:A.对书的珍爱;B.对书的回味;2.间接意图: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藏书,是对书珍惜表现形式,更是读书的延续对书中内容的重现、反刍、回味。 (二)严格遵循提纲,叙写各段内容 选材力求典型,叙事采用概括叙事,重点写细节,突出内心唯美感受的写法。切忌一般记叙文的繁琐记事,环环不落。 第一自然段: 小时家贫,常有食不果腹之忧。买书于我,就像穷人爱上高尔夫。于是每天放学后,我不得不丢下做姑娘的尊严,在一个垃圾筒与垃圾筒之间逡巡。楼下的角落里,总是堆着纸壳、废纸、酒瓶等一切可以卖钱的东西。中午在校吃饭,饭钱是我买书的主要资金来源。整个
16、小学的中午,我几乎都是饿着肚子,在饥肠辘辘中度过的。每当听说书店有心仪的图书上架,便几十里飞跑着过去,连一块钱的车费也舍不得花。因为来之不易,所以一书到手,总会紧紧贴在胸口,热泪盈眶,欣喜若狂。俗话说,只有做饭的人,才能从饭菜中吃出别人吃不到的香甜这样买来的书,读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儿。 第二自然段: 一个饥饿的人,见了飘香的面包,自然焦急得要狼吞虎咽。然而我舍不得,我要首先净手,如果不是条件所限,我也许会像古人一样焚起一柱香来。艰难得来的宝贝,欣赏时就会心生敬畏,生怕自己的不慎重,玷污了纸张,也玷污了自己对书那份虔诚的情感。读书之前,一定要包好书皮。我读书,非常贪婪,一旦开了头,就不忍中途停下
17、。如果是饭前开读,则必然要遭受妈妈“三喊一骂加一拎”责罚的。开饭了,我正读得入迷,妈妈喊我,我下意识的应一声,继续读,妈妈半天不见人影,便二喊,三喊,继而骂声便响了起来,依旧不见我开门出来,便冲进屋里,拎着衣领,将我拖到饭桌前。那种读书的痴迷与沉醉,至今想来,仍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第三自然段 读书的乐趣,在于回味。最佳的回味途径是藏书。一个爱读书的人,是不会把读过的书随便丢在某个角落里的,更不会把书随便借给别人的。一本书读完了,我习惯于按照目类将书放到书架上的。隔几天便拿着鸡毛做成的软掸,拂去上面可能飘落的纤尘。拂尘的过程是一种呵护,更是一种回顾和品味。一本读了几遍的书,只要一见到书脊上那熟
18、悉的名字,所有的内容就会瞬间在脑海中浮现,甚至能够听到书中人物精彩的对白。人站在书旁,似乎正用心和作者做灵魂上饿交流,你能感受到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透着不同的气质和风韵。 六.结尾的写法 (一)总结文章主体形神法。就是将文章主体部分三个段落的有形内容和物象精神,做以总体归纳总结。 以上面的“读书”范例为例,文章的结尾按照这种写法,可以呈现为: 买书,苦中有乐;读书,如饥似渴;藏书,如存至宝。买书之苦,如咖啡入口,先有苦涩而后知读书之甜。藏书之慎,如茶后之回味,读书之味,尽在其中。购书、醉读、回味,是读书必不可少的三种境界。 (二)口头建议法。结合生活实际,给出读者参与这种行为的建议。如: 红尘滚滚,难免烦事入心;悲欢离合,常临孤独之境。读书,实在是排遣孤独,驱除烦心之事,明目明心之最佳选择。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三)情景引导法。以美好的读书情景,引导读者读书。如: 更深人静之时,灯火阑珊深处,一角书橱,半盏香茗,铺开一纸长卷,细品漫卷墨香,那种惬意,谁都会深深地感叹,生命之美,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