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实验心理学习题.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75708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实验心理学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应用实验心理学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实验心理学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实验心理学习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应用实验心理学导言复习题(2006-11-03 20:20:59) 分类: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教学答疑导言: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与逻辑一、名词解释心理实验、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自我观察法、费希纳、冯特、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二、单项选择题1“实验心理学”一词是( )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提出来的。A. 1860 B. 1862 C. 1879 D. 19172“实验心理学”一词是冯特在他的( )中首先提出来的。A. 感官知觉理论贡献 B. 心理物理学纲要 C. 实验心理学纲要 D. 民族心理学3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开始于( )。A. 古希腊 B. 18世纪中叶 C. 19世纪中叶 D. 20

2、世纪初4从( )开始,生理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研究了一些感知范围内的问题。A. 17世纪中叶 B. 18世纪中叶 C. 19世纪中叶 D. 20世纪初5( )年,赫尔姆霍兹用反应时间测量了神经传到的速度。A. 1850 B. 1860 C. 1862 D. 18796对于冯特来说,心理实验就是系统的( )。A. 观察 B. 测量 C. 实验 D. 自我观察7在冯特看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所谓纯粹的( )。A. 人的心理 B. 人的意识 C. 直接经验 D. 间接经验8冯特的实验法又称作( )。A. 观察法 B. 直接经验法 C. 间接经验法 D. 内省实验法9在实验心理学建立的阶段,实验中

3、提出了( )作系统的自我观察的计划。A. 实验者 B. 被试者 C. 研究者 D. 冯特10冯特坚决反对用实验方法研究( )。A. 高级的心理过程 B. 低级的心理过程 C. 感知觉 D. 反应时间1120世纪初,华生提出心理学要把研究重点放在( )上。A. 感知觉 B. 意识 C. 客观行为 D. 高级心理过程1220世纪50年代出现到70年代成为美国心理学实验研究主要方向和领域的是( )。A. 行为主义 B. 完形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13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随着( )的诞生和发展,心理学才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 实验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 C. 生理心

4、理学 D. 思辩心理学141917年,陈大齐在( )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A. 燕京大学 B. 南京高等师范学堂 C. 北京大学 D. 东南大学15( )年,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中华心理学会成立。A. 1917 B. 1920 C. 1921 D. 192916( )年,中国的第一个心理系在南京成立。A. 1917 B. 1920 C. 1921 D. 1929三、简答或论述1实验法与观察法相比有什么特点?2. 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简单评介费希纳在实验心理学史上的贡献4 心理学物理学方法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5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之前的心理实验有什么特点?6 评介冯特

5、在实验心理学史上的贡献与局限性。7建国后中国的实验心理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8 科学方法的特征有哪些?9如何理解研究者的主观性?如何克服研究者的主观性?应用实验心理学第1章复习题(2006-11-03 20:19:43) 分类: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教学答疑第一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的过程一、名词解释自变量、因变量、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指示语、随机化原则、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实验者效应、安慰剂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霍桑效应二、单选选择题1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方程式是( )。A. R=f(S) B. R=f(S,O) C. S=f(R) D. R=f(O)2关于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信度高,效度也高 B. 信度高,效度低C. 效度低,信度也低 D. 效度高,信度也高3实验设计中主要要根据( )和实验要求的操作来选择合适的被试。A. 实验者的工作精力 B. 实验设备的台套数C. 实验最终目的 D. 时间限制4实验要求的精确性越高,样本数要求( )。A. 越少 B. 越多 C. 尽可能小 D. 无所谓5在暗室或隔音室中进行心理实验,是采用了( )控制额外变量。A. 恒定法 B. 平衡法 C. 消除法 D. 匹配法6实验组与控制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实验组参加实验,控制组不参加实验 B. 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接受C. 实验组不接受自

7、变量处理,控制组接受 D. 控制组无关变量被控制,实验组不控制7实验中采用“ABBA”方法编排实验是为了克服( )。A. 实验者效应 B. 被试者效应 C. 系列效应 D. 偶然误差8被试参加两个实验A和B的顺序按照“ABBA”进行是利用了( )方法控制系列效应。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平衡法 D. 匹配法9在心理实验中主试对被试最直接的干预就是通过( )。A. 分组 B. 施加自变量 C. 控制无关变量 D. 指示语10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自变量A(三个水平A1、A2、A3)和自变量B(两个水平B1、B2)对某种心理活动的影响,于是抽取30名大学生,随机分成相等的第一、第二、第三组,实

8、验安排是:第一组先做A1B1,再做A1B2;第二组先做A2B1,再做A2B2;第三组先做A3B1,再做A3B2。则此实验设计为( )。A. 组间设计 B. 组内设计 C. 非实验设计 D. 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的组间变量为( )。A. A B. B C. A与B都不是 D. A与B都是三、简答或论述1心理实验有什么特点? 2常见的反应变量的种类有哪些?3常见的额外变量控制方法有哪些?研究中为什么要控制额外变量?4心理实验课题的来源有哪些?(选择心理实验课题的途径有哪些?)5心理学研究中,如何进行文献的检索与分析?6文献检索与分析的目的(或作用)是什么?7为了达到实验研究的目的,如何制订实验的指示语

9、?8什么叫做组间设计?它有什么优缺点?9什么叫做组内设计?它有什么优缺点?10怎样确定一个研究变量,是作组间设计还是作组内设计呢?11实验实施中,主试与被试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2心理学的研究报告由哪些部分组成的?13心理学的研究报告中的“引言”(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主要要写什么?14选择题第10题中表述的实验设计合适吗?试说明之。四、实验设计与计算(学习要求)1设计一个实验,考察年龄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说明: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与控制方法、统计方法)。2组间设计的t检验;组内设计的t检验。3混合设计的实验设计模型(不要求进行方差分析的计算,但要知道方差分析表的组成)。4举例

10、说明如何分析具体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控制方法等?应用实验心理学第2章复习题(2006-11-03 20:18:11) 分类: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教学答疑第二章 多因素心理实验设计一、名词解释重复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混合实验设计、区组实验设计、拉丁方实验设计、2k析因实验设计二、单项选择题123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实验被试组数是_。( )A. 2 B. 3 C. 5 D. 6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中,各种实验处理条件下的被试人数_。( )A. 必须相等 B. 不能相等C. 尽量接近 D. 可以随意安排3多因素重复实验设计中的被试组数_。( )A. 等于1 B. 等于自变量数C. 等于

11、自变量的水平数 D. 等于自变量的水平数相乘4在心理学实验设计中,下列能够作为组内变量的是_。( )A. 年龄变量 B. 性别变量C. 适应性强的刺激变量 D. 适应性很弱的刺激变量5在重复实验设计中,下列原因引起的数据变异不能从残差项中分离出来的是_。( )A. 自变量的主效应 B. 自变量的交互效应C . 被试间的差异效应 D. 其他随机因素的效应6与重复实验设计相比,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所需要的被试一般_。( )A. 较少 B. 较多 C. 相等 D. 无规律可循7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机体变量不能作为_。( )A. 组间自变量 B. 组内自变量C. 准自变量 D. 因变量8区组实验设计中的区

12、组变量一般是_。(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额外变量 D. 时间变量9一般来说,在拉丁方实验设计中,除考察的自变量外,研究者还需要对_个额外变量的影响进行平衡。( )A. 1 B. 2 C. 3 D. 410一般要求,在区组实验设计中,区组变量与自变量_。( )A. 对于研究来说,地位相等 B. 具有交互效应C. 不具有交互效应 D. 水平数相等11两个自变量的交互效应显著,就是说这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_。( )A. 具有相互制约性 B. 具有相等性C. 具有独立性 D. 具有平行性12有效地控制额外变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的_。( )A. 外部效度 B. 内部效度C. 外

13、部效度和内部效度 D. 学术价值13冯特对心理学最深远的贡献是 。(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14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 )A. 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 B. 单因素重复实验设计C.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 D. 单组重复测量实验设计15准实验设计中的被试组一般是使用 。( )A. 随机分配的被试组 B. 匹配的组C. 现成的被试组 D. 对等的组16单组时间序列设计的结果,主要是看 。( )A. 实验处理前后因变量平均值的差异B. 实验处理前后因变量变化速度的差异C. 实验处理前后因变量变化趋势的差异D. 实

14、验处理后因变量的平均水平17下列不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 。( )A. 单组相等时间取样设计 B. 不等组前侧后测设计C. 实验组后测设计 D. 不等组时间序列设计18单组准实验设计中,如果出现被试取样偏差,且其与自变量具有交互作用,则其研究的 下降。(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内部和外部效度 D. 可信度19相等时间取样设计中,如果出现了霍桑效应,则其研究的 下降。(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内部和外部效度 D. 可信度202004年8月,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 召开。( )A. 中国的北京 B. 美国的纽约 C. 德国的柏林 D. 英国的伦敦三、实验设计与计算

15、1一个两因素的实验设计能否分解成两个单因素的实验设计?2有一个研究想知道照明强度与阅读效果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较强和较弱的光照条件。结果发现,阅读成绩与光照强度无关,你同意该结论吗?为什么?3Mller-Lyer错觉量与箭头的夹角有关,有人选择了4种夹角水平,即300、600、900、1200,16个被试均接受这4个水平的实验,实验顺序是先做300、再做600、再做900,最后做1200。该实验设计应用什么统计方法?该实验设计有无问题?4某实验设计中有4个自变量,A、B、C都是两个水平,D是三个水平,其中D采用组间设计方案,其它变量都采用组内设计方案,每个实验单元内打算安排5个被试,给出具体的

16、设计方案(用表格表示)。该实验设计中共需要多少被试?方差分析表中应考察多少个主效应、多少个交互效应?5进行方差分析:2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6能够进行多因素的心理实验设计(不要求计算,但要能够给出方差分析表)。7有人想测量不同颜色的选择反应时,研制了一种仪器。该仪器并排呈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灯,反应都是一个键,且用优势手食指反应。该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之处?分享到新浪微博 应用实验心理学第3章复习题(2006-11-03 20:15:56) 分类: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教学答疑第三章 生态学方法与准实验设计一、名词解释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化运动、准实验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相等时间取样设计、研究的内部效度、

17、研究的外部效度二、准实验设计与计算1举例说明时间序列设计及其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2举例说明不等组前测后测设计及其结果的处理方法。三、简答与论述1准实验设计的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2分析单组准实验设计中,研究外部效度可能受到的损害。2准实验设计有无存在的价值?应用实验心理学第5章练习题(2007-01-10 10:05:17) 分类: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教学答疑第五章 反应时间 一、名词解释 反应时间简单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间 选择反应时间减法反应时加因素法 二、填空题 1. 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_、_等。 2. _(reaction time, 简称RT),它是一个专门的

18、术语,不是指_的时间,而是指_施于有机体之后到_所需要的时间。 3. 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_和_。因此,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_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心理学上关于反应时间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称_,它是由唐德斯奠定基础的。又称唐德斯三成分说。第二个时期称_,它是由斯顿伯格奠定基础的。 5. 唐德斯提出反应时ABC之后,心理学之父 很快就意识到唐德斯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带领自己的学生对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 6. 认知心理学家_(1969)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逻辑,提出了_,称之为_。 7. 继人差方程和赫尔姆霍茨(18

19、50)对青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之后,荷兰的生理学家_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他试图揭示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_任务和_任务。 8. 斯腾伯格曾借助加因素法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_、_和反应组织阶段。 三、单项选择题 1反应时间的最早研究开始于( )。 A. 心理学家 B. 生理学家 C. 天文学家 D. 物理学家 2反应时间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 贝塞尔 B. 唐德斯 C. 埃克斯纳 D. 卡特尔 2反应时间又称为( )。 A. 反应速度 B. 动作速度 C. 动作时距 D. 反应潜伏期

20、3( )年,赫尔姆霍兹首先测量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到速度。 A. 1879 B. 1885 C. 1860 D. 1850 4反应时间直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开始于( )。 A. 费希纳 B. 韦伯 C. 冯特 D. 卡特尔 5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 )对选择和辨别的心理过程的时间进行了测量。 A. 韦伯 B. 唐德斯 C. 赫尔姆霍兹 D. 缪勒 6反应时间实验中,防止“假反应”的有效措施就是在实验中( )。 A. 提醒被试注意 B. 插入“侦察试验” C. 将过快反应剔除 D. 将过慢反应剔除 7测定反应时间的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刺激键、反应键和( )。 A. 连接线 B. 显示屏 C

21、. 计时装置 D. 电源开关 四、简答与论述 1在反应时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哪些方面的影响因素? 2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哪些? 3反应时间受到哪些客观刺激因素的影响?(反应时间与刺激的关系怎样?) 4反应时间受到哪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反应时间受到哪些个体因素的影响?) 5举例说明,反应时间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哪些? 6举例说明,反应时间测量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分享到新浪微博 应用实验心理学第6章练习题(2007-01-10 10:01:01) 分类: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教学答疑 第六章 感觉的实验研究一、 名词解释可见光 光通量 视网膜CIE系统视敏度 空间视敏度 时间视敏度分贝 纯

22、音 噪音 白噪音 响度听觉掩蔽(声音的掩蔽效应)响度级 等响度曲线 零响度曲线视锥二、填空题1. 当我们走进电影院,最初什么也看不见,需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适应,并能区分周围物体的轮廓。这种在_下的感受性_的过程,称为_。2. 语图仪是能将_或_分析为组成成分频率,显示频率强度时间型式变化的仪器,它能形象地图示_。3. 人从暗处到亮处,眼睛大约经过_就能适应,这是_。此种适应时,眼的感受性不是_,而是_,与_正好相反。4.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_的指标。5. 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掩蔽规律可概括出三个主要的方面:_、_以及_。6. 听觉

23、定位是指利用_判断_的空间方位。7盲点是由于在视网膜上存在一个 的区域。8. 视敏度是指分辨物体_和_的能力。9. 当双耳离声源的距离不同时,会产生_上的差异。声源很少发自人体的正中面,这样它与双耳的_就产生双耳声强差。10. 听觉定位主要以三种双耳线索:_、_、_。三、单项选择题1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A. 可见光谱 B. 光谱 C. 红外线 D. 紫外线2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波长范围的光。A. 200380nm B. 380580nm C. 380760nm D. 7601000nm3亮度与物体表面的反射率及( )有关。A. 光的颜色 B. 光的波长 C. 光的照度 D. 光的饱和度4

24、视网膜的中央窝细胞主要是( )细胞。A. 视杆 B. 视锥 C.视杆和视锥 D. 非感光5视网膜的边缘区细胞主要是()细胞。A. 视杆 B. 视锥 C.视杆和视锥 D. 非感光6()细胞对光非常敏感,但分辨率却较低且对颜色没有反应。A. 视杆 B. 视锥 C.视觉 D. 网膜7. 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A)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 (B)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C)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 (D)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8()细胞对颜色有高的分辨率但灵敏性较低。A. 视杆 B. 视锥 C.视觉 D. 网膜9色光混合的三原色是( )。A. 黄青紫 B. 绿蓝黄 C. 红绿蓝 D

25、. 红绿黄10颜料混合的三原色是( )。A. 黄青紫 B. 绿蓝黄 C. 红绿蓝 D. 红绿黄11颜色混合中,按照( )法则混合后的颜色明度均减少。A. 加法 B. 减法 C. 加减法 D. 随机12音高主要是由声波的( )决定的。A. 声强 B. 纯度 C. 频率 D. 振幅135贝尔等于( )分贝。A. 1/50 B. 1/5 C. 5 D. 5014决定声音响度的刺激因素有( )。A. 声强 B. 频率 C. 声强和频率 D. 纯度四、 简答与论述1不同视觉细胞适应的曲线各有什么特点?2暗适应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3暗适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4如何测量空间视敏度和时间视

26、敏度?5盲点在视网膜上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双眼视野没有盲点现象?6音高与强度的关系如何?响度级单位的含义是什么?7使用纯音掩蔽的听觉掩蔽有什么规律?8如何测定等响度曲线?9了解一些简单的感觉实验过程 分享到新浪微博 第七章 知觉的实验研究一、名词解释形状知觉 定势 轮廓 主观轮廓形状 马赫带效应图形掩蔽 吉布生效应 麦考勒效应 深度知觉 双眼线索视野单像区 潘弄范围 双眼视差深度视锐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诱动知觉二、填空题1. 几何透视是指平面上的刺激物,根据_,近处的对象面积_,占的视角_;远处的对象占的视角_。2. 双眼视差主要是以两种方式影响深度知觉的,即:_、_。3. 从不

27、同角度观看一个熟悉的物体时,虽然这个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像都不相同,但是我们仍把它知觉为一个恒常的形状,这一现象被称为_。4. 许多深度线索只需要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刺激物所具有的此类特征称为单眼线索,主要是指:遮挡、_、_、。5. 不可能图形(或不合理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_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_。6单眼运动视差是指_不动,而_与_移动时,所给出一种强有力的深度线索。7. 双眼线索主要是指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知觉_和两个物体_的重要线索。8. 眼睛肌肉状态的变化可以作为感知距离的线索,此类线索被称为_,包括_和_。三、单项选择题1( )是指人对于某一特定知觉活动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A.

28、 感觉 B. 知觉 C. 思维 D. 定势2“熟悉性”经验与“良好图形”二者相争时,一般是()占上风。A. “熟悉性”经验 B. 良好图形 C. 主观因素 D. 刺激因素3( )是图形形成所需信息的载体。A. 明度 B. 颜色 C. 轮廓 D. 感知4两个图形的轮廓相同,那么其形状( )。A. 一定相同 B. 一定不相同 C. 不一定相同 D. 互补5马赫带效应是由于视觉细胞的( )引起的。A. 互相掩蔽 B. 互相加强 C. 互相抑制 D. 互相补充6眼睛的调节机能只能在( )距离范围内起作用。A. 3米 B. 5米 C. 10米 D. 15米7视轴辐合运动只在( )范围内的距离知觉起作用。

29、A. 几米 B. 几十米 C. 几百米 D. 几千米8人类能分辨最准确的时间间隔,一般在( )范围。A. 0.10.2秒 B. 0.22.0秒 C. 2.010.0秒 D. 10.060.0秒9研究表明,在时间间距的估计中,无差别点大致在( )左右。A. 0.1秒 B. 0.3秒 C. 0.7秒 D. 1.0秒10在判断时间准确性方面,( )能力最强。A. 听觉 B. 触觉 C. 视觉 D. 嗅觉11决定速度知觉的变量主要是( )。A. 线速度 B. 加速度 C. 角速度 D. 角加速度四、简答与论述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如何?或说:图形与背景的主要区别有哪些?2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得到的图形知觉的原

30、则有哪些?3良好图形原则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马赫带效应是如何形成的?5主观轮廓形成的心理机制是什么?6如何解释吉布生效应和麦考勒(McCollough)效应的形成机制?7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8深度视锐是如何测量和计算的?9主要的单眼视觉深度线索有哪些?10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如何?如何测量和计算大小知觉常性系数?11时间知觉的线索有哪些?12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13时间知觉的实验方法主要有哪些?应用实验心理学第8章练习题(2007-01-10 09:52:05) 分类: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教学答疑 第八章 记忆的实验研究一、名词解释系列位置效应 部分报告法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系列重建法联

31、合对偶法 图像记忆 声像记忆二、填空题1.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提出了记忆的多存贮模型。该模型把记忆看作是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 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_个组块(chunk)。所谓组块,是指将若干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信息_。3. Craik提出记忆的加工水平说后是以_ 实验来加以证实的。4. _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_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5. 在系列回忆中,要求被试按照_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研究发现,影响系列学习和回忆的最主要因素是每个项目在系列刺激材料中的位置。系列中_和结束位置的项目通常学习得快一些

32、,而且错误少一些,而_的项目学习起来则难得多。6. 斯腾伯格曾借助加因素法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_、_和反应组织阶段。三、单项选择题1()年,Ebbinghaus发表了论记忆一书,主张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A. 1885 B. 1879 C. 1911 D. 19172Ebbinghaus发表的( )一书是记忆实验研究的最早专著。A. 心理物理学纲要 B. 论记忆 C. 感官知觉理论贡献 D. 动物智慧3运用言语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始于( )。A. 艾宾浩斯 B. 桑代克 C. 詹姆斯 D.冯特4首先提出瞬时记忆并用( )方法来验证的心理学家是斯

33、波灵。A. 即时回忆 B. 延迟回忆 C. 全部报告实验 D. 部分报告实验5. 记忆研究的先驱是:(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巴特利特 (D)斯金纳四、简答与论述1Ebbinghaus是如何得到遗忘曲线的?2Ebbinghaus在心理学史上的主要贡献有哪些?3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都有哪些?4记忆实验材料应符合哪些条件?5记忆实验中材料呈现的方法有哪些?6记忆实验中检查保持量的方法有哪些?7视觉刺激下的部分报告法实验是如何进行的?8如何使用自由回忆实验验证短时记忆的存在?9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10如何测量短时记忆的广度?分享到新浪微博 应用实验心理学第9章练习题(20

34、07-01-10 09:50:16) 分类: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教学答疑 第九章 思维的实验研究一、 名词解释符兹堡学派 口语报告分析法(口语分析技术、出声思考法) 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空间 问题行为图 启发式策略 选择性探索手段-目的分析法二、单项选择题1华生把思维看成是( )机能。A. 大脑的 B. 肌肉的 C. 心脏的 D. 运动的2华生把思维看成是( )。A. 人的行为 B. 内隐的过程 C. 无声的言语 D. 有声的言语3格式塔心理学特别强调思维的( )。A. 理解性 B. 间接性 C. 概括性 D. 整体性4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时主要采用的是( )。A. 无结构口语记录法 B. 有结构口语记录法 C. 无结构和有结构口语分析法 D. 行为观察法5桑代克于1911年发表动物智慧,倡导( )。A. 顿悟说 B. 行为主义 C. 尝试-错误说 D. 认知主义三、简答与论述1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思维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客观指标有哪些?3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儿童思维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4举例说明概念形成实验的过程。5问题解决的策略与主要途径有哪些?6出声思维法的实施程序。7简评出声思维法的优缺点。8简述思维研究中计算机模拟的基本程序,评价这一方法的优缺点。 分享到新浪微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