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人于鹄里贯与生平事迹辨补_徐礼节.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260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唐诗人于鹄里贯与生平事迹辨补_徐礼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唐诗人于鹄里贯与生平事迹辨补_徐礼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唐诗人于鹄里贯与生平事迹辨补_徐礼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唐诗人于鹄里贯与生平事迹辨补_徐礼节.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5 2013年第 15 卷第 5 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 5 ,Vol 15 2013 总第 122 期 Journal of Chaohu College General Serial No 122 中唐诗人于鹄里贯与生平事迹 辨补 徐礼节 ( 巢湖学 院 , 安 徽 巢 湖 238000) 摘 要 : 中唐著名 诗人于鹄的生平事迹宋代已不 详 , 唐才子传校 笺 考证虽然全 面 、 精审 , 但 尚有不少值得 商榷之 处 。 本文运用文史互证的方 法 , 对于鹄的里 贯 、 生卒年以及有关生平事 迹进行深入地考 辨 , 提出了许多新 见 。 关键词 : 于鹄 ; 张籍 ; 诗人 ; 生平

2、 ; 考 证 中图分类 号 : K825.6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672 2868( 2013) 05 0045 05 于鹄 为中唐著名 诗 人 , 存 诗 90 余首 , 晚唐 张 为 诗人主客图 、 清李怀 民 重订中晚唐诗主 客 图 分别列 为 “ 清奇 雅正 ” 主李益 、 张籍之 “ 入室 ” 。 然生平事迹宋代 已不 详 ,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 题 ( 卷一九 ) 即云 : “ 与张籍同 时 , 未详其人 。 ” 1傅 璇 琮主编 唐才子传校笺 ( 下简称 校笺 ) 考索 最 为全面 、 深入 , 如考定 贞元 六 、 七年间在荆南 幕 2、 建中中访庐山黄洞

3、元 3等 , 皆精审准确 , 然尚有 不 少值得商榷之 处 。 下面就于鹄的里贯及其有关生 平事迹进行考辨和补 证 。 1 里贯 校笺 据于鹄 山中 寄樊仆射 认为于鹄 或 “ 为河朔间 人 ” 2, 证据不 足 。 全唐诗 卷三 一 于 鹄诗集有 塞上曲 : “ 行人朝走马 , 直走蓟城傍 。 蓟城通汉 北 , 万里别吴 乡 。 琵琶出塞 曲 , 横 笛 断君肠 。 ” 同书 卷一三二李颀诗重 出 , 题作 “ 古 塞 下曲 ” , 文字稍 异 , 三四句作 “ 蓟城通漠北 , 万里 别 吾乡 ” 。 明高棅 唐诗品汇 附 拾遗 卷一亦作 李 颀诗 , 题同 全唐诗 李颀诗 , 三四句作 “

4、 蓟城通 汉 北 , 万里别吾 乡 ” 。 4又 , 文苑英 华 卷一九七收 此 诗 , 题作 “ 出塞 ” , 署名于鹄 , 5文字与 全唐诗 于 鹄诗同 。 从文献的角度 看 , 文苑英 华 为早 , 所 载 可信度较 高 。 所谓 “ 万里别吴乡 ” , 或为于鹄自 我 经历的写 照 , 如此则其故乡 为 “ 吴 ” 。 此存疑 , 以 俟 学者进一步考 证 。 2 生年 关于 于鹄之生卒 年 , 闻一 多 唐诗大系 谓 “ 于鹄 ( 745 804? ) ” 6, 然不明所 据 。 校笺 以 为 当生于天宝六 年 ( 747) 前后 , 2似不确 。 于鹄 山 中寄樊仆 射 : “ 却

5、忆东溪日 , 同年 事 鲁儒 。 僧房闲共 宿 , 酒肆醉相 扶 。 ” 据此可 知 , 其 年 龄当与樊仆射相 仿 , “ 同年 ” 或谓同龄 。 樊仆射 即 樊泽 。 旧唐 书 樊 泽传 ( 卷一二二 ) : “ ( 贞元 ) 十 二年 , 加检校右仆 射 。 卒年五 十 , 赠司空 。 ” 7同 书 德宗本 纪 ( 卷一 三 ) : 贞元十四年九 月 “ 己酉 , 山 南东道节度使 、 检校尚书 右仆射 、 襄州刺史樊 泽 收稿日期 : 2013 08 09 项目资助 :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 目 ( 项目编号 : 2011sk401zd); 巢 湖学院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

6、“ 张籍王 建 研究 ” 。 作者简介 : 徐礼节 ( 1965-) , 男 , 安徽潜山人 。 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教 授 , 文学博士 。 46 卒 ” 。 7由 贞元十四 年 ( 798) 逆 推 50 年 , 知樊泽 生 于天宝八 年 ( 749) 。 又 , 新唐 书 樊泽传 ( 卷一 五 九 ) : “ ( 贞元 ) 十四年 卒 , 年 五十七 , 赠司空 。 ” 8知 樊泽生 于天宝二 年 ( 743) 。 新唐书 改 “ 五十 ” 为 “ 五十七 ” , 当有所 据 , 或 旧唐书 遗漏 “ 七 ” 字 。 故 于鹄当生于天宝 初 , 或即天宝二 年 。 3 约大历初求学河朔

7、于 鹄 饯司农宋卿立太尉碑了还江 东 : “ 追 立新碑日 , 怜君苦一身 。 远移深涧石 , 助立故 乡 人 。 平生心已 遂 , 归去得垂 纶 。 ” 据陈尚君 考 , “ 太尉 ” 即宋璟 , “ 开元 名相 ” ; “ 宋卿 ” 为其孙宋俨 ; “ 追立新 碑 事 , 殆 指宋俨大历中 立 宋璟碑 事 。 金石萃 编 卷 九七载此 碑 ” , 碑文为颜真卿 撰 , 碑 末署 “ 大历七年岁次壬子 九月二十五 日 , 孙俨 追 建 ” 。 3当是 。 颜真卿 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 丞相上柱国赠 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 铭 : “ 公讳璟 , 字 ( 阙二字 ) , 邢州南和人 。

8、( 开元 ) 二十五年仲冬 月十九日 , 寝疾薨于东都明教 里 第 , 享年七 十 五 。 ( 二十六年 ) 戊寅岁五月 二 十九日 , 虔奉遗约 , 归葬 公于沙河县太尉乡丞 相 原之先 茔 。 大历五年冬十二 月 , 孙俨惧遗 盛 美 , 不远求 蒙 。 以真卿天禄校 文 , 叨太仆之下 列 ; 宪台执 简 , 承谕德之深 知 。 虽青史传 信 , 实录已 编 于方册 ; 而丰碑勒 铭 , 表墓愿备于论 撰 。 ” 9知宋 俨 “ 追立新碑 ” 事在邢州沙河县 ( 毗邻 南和县 , 今 属 河北 ) 太尉乡 ; 校 笺 断 饯司农宋卿立太尉碑了 还江东 作于长 安 , 3当误 。 由此知大

9、历七 年 ( 772) 九月于鹄在邢 州 。 于鹄 山中寄樊仆射 云 “ 却忆东溪日 , 同 年 事鲁儒 ” , 知其曾 与樊泽同 窗 。 旧唐 书 樊泽传 ( 卷一二 二 ): “ 樊泽 , 字安时 , 河中人 也 。 泽 长 于河朔 , 相卫 节度薛嵩奏为磁州司 仓 、 尧山 县 令 。 ” 7据此可 知 , 二人同窗之地当 在 “ 河朔 ” , 或 即 相卫节度使薛嵩所辖之相 、 卫 、 磁 、 洺 、 邢等州 一 带 ( 尧 山属邢州 ) , 时在薛嵩奏樊泽为 磁州司仓 前 。 旧唐 书 代宗本 纪 ( 卷一一 ) 载 , 宝应二年 闰 正月 “ 薛嵩为检 校刑部尚 书 、 相州刺史

10、、 相卫等 州 节度使 ” , 7大历八年正月 “ 壬午 , 昭义军节 度 、 检 校右仆射 、 相州刺 史薛嵩 卒 ” 。 7知二人同窗不迟 于大历七 年 。 按时局推测 , 当不早于安史乱息之 宝应二 年 ( 763) , 或在大历 初 , 时二人 皆 20 余岁 。 于 鹄 山中自述 : “ 三十无名客 , 空山独 卧 秋 。 病多知药 性 , 年长信人 愁 。 萤影竹窗 下 , 松 声 茅屋头 。 近来心 更 静 , 不梦世间游 。 ” “ 三十无 名 客 ” 与诗人大历 七年前后之年龄 合 , 所谓 “ 空山 独 卧 秋 ” , 当指 其在邢州一带的生 活 。 寻绎尾联 , 于 鹄似

11、已较长时间隐居山 中 。 综上 可知 , 大历初或稍前于鹄曾与樊泽求学 于 “ 河朔 ” 相 、 洺 、 邢等州一带 , 至大历七年九月仍 在邢州 。 4 建中年间与张籍订交于 “吴 ” 张 籍 哭 于 鹄 云 : “ 我 初 有 章 句 , 相 合 者 唯 君 。 ” 校笺 认为张 籍 “ 初有章 句 ” “ 当是建中末 或 贞元初 事 ” , 大体正确 。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 府 : “ 张君何为 者 , 业文三十春 。 始从青衿岁 , 迨 此白发 新 。 ” 明确指 出张 籍 “ 业文 ” 始自 “ 青衿岁 ” 青少年时 代 。 但认为 “ 时籍 居和 州 , 于鹄当 亦 尝至和 州 ”

12、 , 2值得商 榷 。 张籍故乡有苏 州 ( 今属江苏省 ) 、 和州乌 江 ( 治今安徽和县 乌江 镇 ) 两说 。 据韩愈 张中丞 传 后叙 所谓 “ 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 嵩 籍 时尚小 , 粗问巡远事 , 不能细也 ” 可 知 , 张籍十 岁 左右曾居和 州 。 然其求学 “ 鹊山漳水 ” 前即 “ 初 有 章句 ” 时居苏 州 。 王建 送张籍归江 东 : “ 昔岁 同 讲道 , 青襟在师 傍 。 出处两相 因 , 如彼衣与 裳 。 行 行成此归 , 离我适咸阳 。 失意未还家 , 马蹄尽 四 方 。 访余咏新 文 , 不倦道路 长 。 僮仆怀昔 念 , 亦 如 还故乡 。 回车远

13、归 省 , 旧宅江南 厢 。 归乡非 得 意 , 但贵情义 彰 。 ” 作于贞元十二 年 ( 796) , 时张 籍 由 蓟北南归 , 途中枉道邢州访王建 。 10据此诗 可 知 , 籍自北上 “ 鹊山漳水 ” 求学至此 次南归 , 其 间 未曾还 乡 。 王建明确说籍此次南归 为 “ 归 ” “ 江南 ” “ 故乡 ” “ 省 ” 亲 , 则其北上求学前当家于苏州 ( 和 州在江 北 ) , 且南归时家人仍居苏 州 。 又 , 张籍 蓟 北旅思 : “ 日日望乡 国 , 空歌 白纻词 。 长因送 人 处 , 忆得别家 时 。 ” 此诗作于贞元十一二年张籍游 蓟北期间 。 白纻词 乃吴歌 ,

14、乐府诗集 引 宋 书 乐 志 : “ 白纻舞 , 按 舞辞有巾袍之 言 , 纻 本 吴地所 出 , 宜是吴舞 也 。 ” 11元方回评 此诗 云 , “ 司 业姑苏 人 , 故云 空歌 白苎词 ” , 12当是 。 此可 佐 证籍北上求学前 居 “ 吴 ” ( 苏州 ) , 且 于 “ 吴 ” “ 别 家 ” 。 张籍游 蓟北期间所 作 蓟北春怀 : “ 渺渺 水 云外 , 别来 音信 稀 。 因逢过江使 , 却寄在家衣 。 ” 亦可证 。 张籍还 有 寄友人 : “ 忆在江南 日 , 同游三月 时 。 采茶寻远 涧 , 斗鸭向春 池 。 送客沙 头 宿 , 招僧竹里 棋 。 如今各千 里 ,

15、 无计得相 随 。 ” 所 谓 47 “ 江南 ” 当指苏 州 , 中二联所写当是诗人青少年时 代在苏州的活 动 。 总之 , 张籍 “ 初有章句 ” 即十 七 八岁前后当 在苏 州 , 于鹄与张籍结交在苏州而非 和 州 。 盖于鹄建中 间 游庐山前或后曾 居 ( 游 ) “ 吴 ” , 其间与张籍交 游 。 5 贞元初当在邢州一带 张籍与王建约于建中四 年 ( 783) 同至 “ 鹊 山 漳水 ” ( 河北邢 州 、 洺州 、 魏州 、 相州一带 ) 求学 , 同 窗长达十 年 。 10其间 , 于鹄当再至邢 州一 带 , 并 与 张 、 王交游 。 三人皆作 有 “ 惜花 ” 诗 : 春潭

16、足芳树 , 水清不如素 。 幽人爱华景 , 一 一 空山暮 。 月出潭气白 , 游鱼暗冲石 。 夜深春思多 , 酒醒山寂寂 。 ( 张籍 惜花 ) 濛濛庭 树 花 , 坠地无颜色 。 日暮东风起 , 飘 扬 玉阶侧 。 残蕊在犹稀 , 青条耸复直 。 为君结芳实 , 令君勿叹息 。 ( 张籍 惜花 ) 山中春已晚 , 处处见花稀 。 明日来应尽 , 林 间 宿不归 。 ( 张籍 惜花 ) 忽看花渐稀 , 罪过酒醒时 。 寻觅风来处 , 惊 张 夜落时 。 游丝缠故蕊 , 宿夜守空枝 。 开取当轩地 , 年年树底期 。 ( 王建 山中惜花 ) 夜来花欲尽 , 始惜两三枝 。 早起寻稀处 , 闲

17、眠 记落时 。 蕊焦蜂自散 , 蒂折蝶还移 。 攀著殷勤别 , 明年更有期 。 ( 于鹄 惜花 ) 五诗 除题旨相同 外 , 所写时间均 为 “ 夜 ” 或 “ 暮 ” , 张籍第二首与王 、 于二诗均为 五律 , 王 、 于 二诗同 用 “ 支 ” 韵且韵脚多数相 同 。 李怀民评于 鹄 诗 : “ 宜与王仲 初 山中惜花 诗同看 , 知其并出 于 水部也 。 ” 13可见其间存在联系 , 当为唱和之作 。 张 、 王 结束同窗生活 后 , 除贞元十二 年 ( 796) 张 籍 由 蓟北南归途中访王建 外 , 直至元和八 年 ( 813) 王建至长安求官 , 二人未 曾相见 , 张籍元和八

18、年 所作 喜王六同宿 “ 十八年来恨别 离 , 唯同一 宿 咏新诗 ” 可证 。 又 , 张籍 元和元年后一直居京 为 官 , 未曾隐居 “ 山中 ” ; 五 诗内容与诗人晚年情 怀 也不符 。 据此判 断 , 五诗当作于 张 、 王同窗期间 。 也就是 说 , 于鹄 贞元间曾返至邢州一 带 , 与张 、 王 交游 。 又 , 于鹄有 夜会李太 守宅 : “ 郡斋常夜扫 , 不卧独吟 诗 。 明日逢山 伴 , 须令隐者 知 。 ” 赠 李太守 : “ 几年为郡 守 , 家似布衣 贫 。 归阙 功 成后 , 随车有野 人 。 ” 据郁贤 皓 唐刺史考全 编 所 考 , 建中二年李洪任邢州刺 史

19、, 14贞 元初其当在 邢 州刺史 任 。 于鹄诗所 谓 “ 李太守 ” 或为李 洪 。 此 亦 可参证 。 6 元和前期在长 安 , 约卒于元和十一年或 次年 校 笺 断 于 鹄 哭 刘 夫 子 作 于 贞 元 三 年 ( 787) 左右 , 此前其或因 避李希烈乱而至长 安 , 3 证据不 足 。 哭 刘夫子 : “ 近问南州客 , 云亡已 数 春 。 痛心曾受 业 , 追服恨无 亲 。 孀妇归乡 里 , 书 斋 属四邻 。 不知经乱 后 , 奠祭有何 人 。 ” 所谓 “ 乱 ” 未 必指李希烈之乱 ; 即使指 李希烈之乱 , 亦不能 据 此诗推断于鹄此 前 “ 北来 ” 长安 。 上文

20、已考 , 贞 元 初于鹄当在邢州一 带 。 贾晋华谓于 鹄 “ 代宗大历 、 德宗建中间久 居 长安 , 应举未 第 ” , 15亦未可 信 , 校笺 即考建中 中 于鹄曾访庐 山 。 据于鹄及其友人的有关诗歌推 知 , 其元 和 前期曾在长安 。 于鹄 送唐大夫 让节归山 : “ 年 老功成乞罢兵 , 玉阶匍匐进双旌 。 朱门鸳瓦为 仙 观 , 白领狐裘出帝城 。 侍 女休梳官样 髻 , 蕃童 新 改道家名 。 到时浸发春泉里 , 犹梦红楼箫管声 。 ” 王建亦有 送唐大夫罢节归山 : “ 年少平戎老 学 仙 , 表求骸骨乞生全 。 不 堪腰下悬金 印 , 已向 云 西寄玉田 。 旄节抱归官

21、路 上 , 公卿送到国门 前 。 人间鸡犬同时去 , 遥听笙 歌隔水烟 。 ” 二诗当 同 赋 。 由诗句 “ 白领狐裘出帝城 ” 、 “ 公卿送到国 门 前 ” , 知皆作于长安 。 从现存的材料看 , 王建元 和 八年方至京师 , 二诗当作于此后 。 又 , 唐大夫 , 吴 汝 煜 等 全 唐 诗 人 名 考 、 陶 敏 全 唐 诗 人 名 考 证 皆以 为 唐 朝 臣 , 当 是 。 旧 唐 书 德 宗 本 纪 ( 卷一 二 ) : “ ( 贞 元 二 年 七 月 ) 戊 午 , 以 鄜 坊 节 度 唐朝臣为单于大都护 、 振武绥银节度使 。 ” 7陆 贽 唐朝臣振武节度论惟明鄜坊观 察

22、使制 : “ 朝 臣 可依前检校兵部尚书兼单 于大都护 、 御史大夫 , 充振武绥银麟 胜等州节度营田观察处置押蕃 落 等使 。 ” 9知唐朝臣贞元二年带御史大夫衔任 振 武绥银节度使 , 与二 诗之 题合 。 新 唐 书 北 狄 传 ( 卷二一九 ) : “ 贞元四年 , ( 室韦 ) 与奚共寇 振 武 , 节度使唐朝臣方郊劳天子使 者 , 惊 而 走 军 , 室韦执诏 使 , 大杀掠而去 。 ” 8 旧 唐 书 吐 蕃 传 下 ( 卷 一 九 六 下 ) : “ ( 贞 元 八 年 ) 六 月 , 吐 蕃 数 千骑由青石岭寇泾 州 , 掠 田 军 千 余 人 还 , 及 连 云 堡 , 守

23、捉使唐朝臣遣兵出 战 , 大 将 王 进 用 死 之 。 ” 7 知唐朝臣贞元间曾抗击室 韦 、 吐 蕃 等 侵 48 扰 , 与王建诗 “ 年少平戎老学仙 ” 之 “ 平戎 ” 合 。 贞 元间 “ 年少 ” , 当在而立前后 。 按 此推算 , 元和 八 年 唐 朝 臣 在 60 岁 左 右 , 与 王 建 所 谓 “ 老 ” 亦 合 。 可见 , 二诗乃送别唐朝臣 之作 , 作于元和八年 后 不久 , 时于鹄在长安 。 于 鹄 与 张 籍 、 王 建 、 张 萧 远 、 殷 尧 藩 分 别 有 送宫人入道归 山 、 送 宫 人 入 道 、 送 宫 人 入 道 、 送宫 人入 道 、 宫人

24、入道 , 据五 人之关 系 ( 其间多有交往 诗 ) 及诗题 、 内容判断 , 当同赋 , 时 五人均在长 安 。 唐 会要 卷三 “ 出宫人 ” 载 , 贞 元 至大和 初 , 大规 模 “ 出宫人 ” 计五次 。 一为贞元 二 十一年 ( 805) 三月 , 前后出宫人九 百 , “ 听其亲 戚 迎于九 仙 门 ” ; 二为元和八 年 ( 813) 六月 , “ 出宫 人 二百车 , 任其嫁 配 ” ; 三为元和十年十二 月 , “ 出 宫 人七十 人 ” ; 四为长庆四 年 ( 824) 二月 , “ 勅先在 掖 庭宫人 , 及逆人家口 , 并配内园者 , 并放出外 , 任 其所适 ”

25、; 五为宝历二 年 ( 826) 十二月 , “ 敕在内 宫 女 , 宜放三千人 , 愿嫁及归近亲 , 并 从所便 , 不 须 寻问 ” 。 16关于第三 次 , 旧唐 书 宪宗 本纪 下 ( 卷 一五 ) 载 : “ 出宫人七十二人置京城 寺观 , 有家 者 归之 。 ” 7由诗题 “ 入道 ” 可知 , 诸诗所写当为第三 次 。 其时 , 张籍 、 王建 、 张萧远 、 殷尧藩皆可能在长 安 。 张籍元 和元年入仕后一直居京为 官 ; 王建 时 为京兆昭应县丞 ; 殷尧藩 , 唐才子 传校笺 ( 卷 六 ) 载元和九年举进士 , 其后至十一年间曾佐 河 中赵宗儒 幕 , 十年冬 或在 京

26、; 张萧远 , 登科记考 ( 卷一八 ) 载元和八年进士及第 , 按 唐制 , 十年 冬 当进京 “ 冬集 ” 铨选 。 可见 , 诸诗当作于元和十年 十二月 , 于鹄时亦在长 安 。 于 鹄 、 张 籍 、 王 建 还 分 别 有 送 迁 客 二 首 、 送南迁 客 、 送迁客 , 亦或为同唱 , 同作于元 和 八年王建入京后不 久 , 地点在长 安 。 张籍 赠 王建 : “ 白君去后交游 少 , 东野亡 来 箧笥贫 。 赖有白头王建 在 , 眼前犹见咏诗 人 。 ” “ 白 君 ” , 宋蜀刻残 本 张文昌文集 ( 卷三 ) 、 明嘉靖 本 万首唐人绝句 ( 卷二三 ) 、 明嘉靖 洪楩

27、刊本 唐 诗纪事 ( 卷二九 ) 、 文渊阁四库全书 本 张司 业 集 ( 卷七 ) 等皆作 “ 于君 ” , 当是 。 陶敏 全唐诗 人 名考证 : “ 晏几 道 临江仙 : 东野亡来无丽 句 , 于君 去后少交 亲 。 追思往事好沾 巾 。 白头王建 在 , 犹见咏诗 人 。 恐以作 于君 为是 。 ” 17于君 , 即于鹄 。 寻绎诗 意 , 于鹄与孟郊 ( 东野 ) 去世相 距 不久 。 孟郊卒于元和九 年 ( 814) 八月 , 则于鹄或 卒 于元和十年十二月后不 久 。 又 , 诗云 “ 赖有白头 王 建在 , 眼前犹见咏诗人 ” , 时王建当居京为 官 , 故 张籍诗当作于 元和

28、十三年春王建入京任太府 寺 丞 10后不久 。 合上可 知 , 于鹄约元和十一或十二年 卒于长 安 。 闻一多疑其卒于贞元二十 年 ( 804) , 贾 晋华断 其 “ 卒于宪宗元和九 年 ( 814) 前 ” , 15 校笺 谓其 “ 晚岁或又曾回至 和州一 带 ” , 2似皆误 。 又 , 张籍 哭于鹄 : “ 今来吊嗣 子 , 对陇烧新 文 。 ” 知 于 鹄葬于长安附 近 。 孟郊 惜苦 : “ 于鹄值 谏议 , 以球不能官 。 ” “ 球 ” , 近人陶湘影宋刻本 孟东野诗 集 ( 卷三 ) 、 明嘉靖秦禾刊 本 孟东野诗集 ( 卷三 ) 、 四部 丛 刊 影印明弘治杨一清刊 本 孟

29、东野诗集 ( 卷 三 )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孟东野诗集 ( 卷三 ) 等 皆作 “ 毬 ” , 当是 。 于 鹄 “ 不能官 ” 事 , 已不可考 , 华 忱之谓 “ 观诗意似为于鹄 任谏议大夫 时 , 因喜 爱 踢毬而被免 职 ” , 18或是 。 果如此 , 则于鹄官止谏议 大夫 。 又 , 于鹄 长安游 : “ 久卧长安春复 秋 , 五 侯 长乐客长 愁 。 绣帘朱毂逢花 住 , 锦幨银珂触雨 游 。 何处少年吹 玉 笛 , 谁家鹦鹉语红 楼 。 年年只是 看 他贵 , 不及南山任白 头 。 ” 所写为入仕前之生活与 心态 , 时当在贞元间或元和 初 。 综上 , 于 鹄生平大致如

30、下 : 吴或河朔间 人 ; 约 生 于天宝二年 ( 743) 前后 ; 大历初或稍前求学 于 河朔相 、 洺 、 邢等州一带 , 曾与樊泽 同窗 , 至大 历 七年九月仍在邢州 ; 建中间 , 居 ( 游 ) 吴而与张 籍 相 识 , 还 曾 游 庐 山 ; 贞元初再至邢州一 带 , 与 张 籍 、 王建交游 ; 贞元六 、 七年间在荆 南樊 泽幕 ; 元 和前期居长安 , 或官止谏 议大夫 ; 约元和十一 年 ( 816) 或次年卒于长 安 。 大历或贞元 中 , 还曾隐 居 汉阳 ( 其 买山吟 云 “ 买得幽山属汉 阳 ”) 。 参考文献 : 1 陈振 孙 .直斋书录解 题 M.上海 :

3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7. 2 傅璇 琮 .唐才子传校笺 ( 第 2 册 ) M.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9. 3 傅璇 琮 .唐才子传校笺 ( 第 5 册 ) M.北京 : 中华书局 , 1995. 49 4 高棅 .唐诗品汇 M.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2. 5 李昉 , 等 .文苑英华 M.北京 : 中华书局 , 1966. 6 闻一多 .闻一多全集 ( 第 4 册 ) M.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1982. 7 刘昫等 .旧唐书 M.北京 : 中华书局 , 1975. 8 欧阳修 , 等 .新唐书 M.北京 : 中华书局 , 1975.

32、9 董诰等 .全唐文 M.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3. 10 徐礼节 , 等 .张籍集系年校注 ( 附录 ) M.北京 : 中华书局 , 2011. 11 郭茂倩 .乐府诗集 M.北京 : 中华书局 , 1979. 12 方回 .瀛奎律髓汇评 ( 卷二九 ) M.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6. 13 李怀民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 卷一 ) M.北京 : 清嘉庆刻本 ( 国家图书馆藏 ) . 14 郁贤皓 .唐刺史考全编 M.合肥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2000. 15 周勋初 .唐诗大辞典 Z.南京 : 凤凰出版社 , 2003. 16 王溥 .唐会要 M.北京 : 中华

33、书局 , 1955. 17 陶敏 .全唐诗人名考证 M.西安 :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96. 18 华忱之 , 等 .孟郊诗集校注 M.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5. SOME DISCRIMINATIONS AND ADDENDA ON THE NATIVE PLACE AND THE LIFE STORY OF THE POET YU HU IN THE MID-TANG DYNASTY XU Li-jie ( Chaohu University, Chaohu Anhui 238000) Abstract: There had existed unclear infor

34、m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about the life story of Yu Hu, the well-known poet of the Mid-Tang Dynasty. Though The Rectification Notes on the Biography of the Gifted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 has a compre- hensive and deliberate research and criticism on him, some amendments and addenda can still

35、be made to a few places of the notes. The present paper aims at starting a thorough discrimination and discussion on his native place, the dates of his birth and death and his life story by means of textual research into historical documents as well as his literary works, and puts for- ward many new opinions. Key words: Yu Hu; Zhang Ji; poet; life story; textual research 责任编辑 : 松 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