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5255474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导入二、论世知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 。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三、整体感知1.解题梦游梦中游历,说明这首诗的内容。天姥梦游的对象。吟古诗“歌行体”体式,内容上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说明本诗写作目的,借“梦游天姥”抒发感慨,向东鲁朋友及自己人生过去告别,以诗明志。2

2、.诵读3.结构梦前梦中()梦后入梦的原因是:“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三、具体赏析1.第一段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1)既然题“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明确:衬托,以虚衬实。增添天姥山神话色彩,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五岳、赤城、天台。夸

3、张、衬托天姥山的高大雄伟。(3)天姥山的特点连天极言其高向天横极言其广极写天姥山的高峻,不但能引出诗人梦游之兴,而且为下写梦境之奇提供了壮阔的现实背景,为梦游张本。天姥山由虚而实,实而虚化,是李白傲岸、放达理想人格的形象化显现。2.第二段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

4、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1)第二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请注意以时间和地点为序,将几幅画面找出来,并点出这些画面的特点?入夜月夜剡溪清幽明净清晨登山奇景壮美雄奇黄昏深山险景离奇险怪夜晚洞天仙境富丽堂皇(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意象(特点)意境、画面(特征)情感月夜剡溪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意象湖、月、影、溪水、猿声意境恬静幽美情感诗人沉浸其中,充满愉悦神往我欲因之梦吴越承上“越人语天姥”之奇绝而入梦,“梦吴越”则直贯这一部份的最后梦醒。这一句承上贯下,穿针引线。一夜飞度镜湖月紧扣梦游来写,归

5、入正题飞夸张,写梦游之速,轻快、飘逸,衬托出诗人梦游天姥之心切。照、送拟人,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小结:镜湖明月、月下人影、剡溪渌水、山猿清鸣、谢公住处等飞度途中所见所闻,以虚实结合的笔法写出了清幽明净的梦境,渲染出一片雅洁超然的气氛。这环境气氛是诗人心境的投影,这里谢灵运在许多方面与李白有着相同的志趣,这就为这次梦游布置了一个追求高洁、追求自由的基调。登山奇景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意象日出、天鸡、千岩、迷花意境雄奇壮美情感诗人为之迷醉神荡,乐而忘返“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人用什么手法写出了天姥

6、山什么特点?夸张,高峻。忽点出醉情山水之乐而忘返的情态深山险景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意象咆哮的熊、长吟的龙、震动的岩石与山泉、战栗的深林与层巅、翻滚的黑云、迷蒙的水波意境惊悚震撼情感诗人为之惊悸分析: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梦中危景,梦中奇景。”李白把凶而险、怪而怕、惊而惧转化为一种惊险的美,与前面的优美、壮美形成对照,丰富了美的层次,也是李白在对光明的追求中伴随着的一种暂时的焦躁与不安的反映,且为下面富丽堂皇的仙境之美做了铺垫和蓄势。洞天仙境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

7、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意象:列缺、丘峦、石扉、青冥、日月、金银台、霓衣、风马、云君、虎、鸾、仙人意境:宏大壮丽情感让人惊叹艳羡,令人神往,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愉快的心情。(3)诗人略写白天美景,详写夜间奇景更切合梦游题意。(4)就整体而言,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四层梦境:优美壮美险美华美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幻、五彩缤纷的梦境。诗人徜徉其间,心神完全被奇特之景所吸引, “心颜”大开,自由愉悦。(5)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自由的

8、追求。 (6)正当梦入高潮时,诗人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消失了。这几句写了什么?写梦醒叹息。正当仙人来迎、自己羽化升天之时,忽然魂悸魄动而惊醒,梦中的镜潮明月、天姥烟霞、山间奇景、洞天仙境全部消失,所见到的只是一枕一席,孑然一身,诗人发出长长的叹息。诗情于此陡然跌落,气氛突变而为凄凉,梦境的奇异、仙境的瑰伟和现实世界的冷漠形成尖锐的对比:这正是诗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真实写照。3.第三段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承上与梦醒之后的失落

9、感。“古来万事”包括“世间行乐”都如流水一般消失,人生如梦、万事皆空的感觉强烈地袭上心头。上句“世间行乐亦如此”,否定玩世;下句“古来万事皆流水”,感叹入世。玩世为诗人所不取,入世又为期廷所不容。可见这两句含有诗人人生失意的无穷感喟。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扣“吟留别”之题,说“ 别东鲁诸公”后要归隐名山,求仙访道。这是一种精神寄托与心理平衡,是一种孤傲性格的满足。所以这与其说是逃避,倒不如说是不甘沉沦、高洁自守的一种进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卒章显志,诗眼、主旨句,一吐长安三年闷气,表现了对封建权责的极大愤怒与蔑视。四、这首诗在内容上表现了强烈的理想追求和

10、批判力量,富有追求光明、追求自由、批判黑暗、批判权贵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在艺术上也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请分析浪漫主义特色的表现。(1)丰富的想象梦游的题材,梦境仙境的插绘,为诗篇展开丰富想象提供了广阔天地。紧扣诗题梦游,写一夜飞度,见其神奇;写海日天鸡,见其瑰奇;写熊咆龙吟,见其壮奇;写洞天中开,见其怪奇;写云君仙子,见其幻奇。总之,全诗紧扣“梦”字,天马行空,驰骋想象,突出了“奇幻”二字,由真入梦,由梦入奇,由奇入幻,真是愈写愈奇,愈奇愈幻,奇幻交织,造成一个奇幻瑰异的梦境仙界。(2)大胆的夸张(3)奇特的构思它根据梦游进程,分写入梦、梦中、梦觉,有条不紊;根据梦游所见,分写途中美景、险景、奇景、幻景,层层转换,使景物随梦境一步步展开,一步步变幻,而浪漫色彩也一步步加浓。陪衬与反跌,是其章法上的明显特征,先以瀛洲、天台陪衬天姥,再以现实之天姥陪衬梦中之天姥,渐入佳境,终成高潮后,忽焉梦觉,反跌入现实之可悲。这样就在入梦出梦,往复驰骋,大起大落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叠出惊人之笔、瑰奇之景,形成天风海涛般壮伟奇丽的气势,于汹涌奔腾中逼出诗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