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学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继承到发展:柳宗元对庄子的超越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种树郭橐驼传写作方法。2.领悟柳宗元在继承庄子写作方法及思想的基础上实现的哲理高度的超越。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1.参照注释及工具书,弄懂课文大意,掌握“早实以蕃”等词语的意思,了解“乎”“为”“于”“且”“而”等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了解两篇文章中一些特殊句式。2.了解种树郭橐驼传 庖丁解牛两篇文章的结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学习一、学习种树郭橐驼传师:今天我们学习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作品种树郭橐驼传,种树郭橐驼传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它是一则寓言体传记,具有现实主义色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生:郭
2、橐驼。师:郭橐驼因何得名呢?不错,答案就在第一段,请大家齐读第一段。师:从第一段中你们能获得关于郭橐驼的什么信息?生:地位低下、形貌丑陋、性格乐观豁达。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乐观豁达的性格?生:“甚善,名我固当。”别人轻视嘲讽的外号,他却不反感,反而欣然接受,显然是一位心胸豁达之人。师:“名我固当”怎样翻译?那一个字有活用现象?生:给我起的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师:郭橐驼有什么特殊才能?生:种树的技艺精湛。“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师:“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是什么意思?生:即或移植的树木,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早而且结的多。师:作者写郭橐驼的种
3、树技艺用什么方法?生:侧面烘托。师:如何侧面烘托的?生:“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这是侧面烘托。师:郭橐驼有着丰富的种树经验。他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生:能顺应树的天性。师:怎么看出来的?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师:“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中的“早”和“蕃”与第二段中的“早实以蕃”的“早”和“蕃”是不是一样的意义和用法?生:
4、不一样,这里的是使动用法,第二段的只是动词。师:其他人都怎么种树的?生:“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师:用原文的话说说“他植者”如何“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的?生:“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齐读第四段。师:“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这句话如何理解?生:把你栽树的方法,用于当官治民,可以吗?师:可以吗?生:可以。种树要顺应天性,治民也需要如此。师: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也就是说,官吏们在治民时顺应百姓的天性了吗?生:没有。那些“长人者”在治民时“好烦其令”,他们对百姓“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
5、聚之,击木而召之”,这点与不善植树者“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师:“问者”听了郭橐驼一番高论后,有什么收获?生: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师:“问者”得到了什么“养人术”?生:治民与种树一样,都要“顺天致性”。师: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生:交代写作缘由二、比较二、比较庖丁解牛庖丁解牛 种树郭橐驼传种树郭橐驼传师:大约 1100 年前,庄子也写了一篇寓言作品庖丁解牛,它和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师:大家比较一下两篇文章,说说有什么相似之处?生 1:体裁上
6、有相似之处。一个是寓言,一个虽然是传,但却有点像寓言。生 2:人物有相似之处,都有比较高超的技艺。生 3:写作手法有相似之处,都用了对比。生 4:两篇文章都采用对答形式,通过对比层层深入地阐明“顺其自然”的解牛或种树的经验。生 5:文章结构有相似之处,开头都是先写人物的非凡本领,用提出问题过渡,然后庖丁和郭橐驼介绍之所以有高超本领的原因,结尾也极其相似。师:两人都是先写精湛技艺这个结果,然后写有这样结果的原因,这种写法不仅容易吸引读者,给人深刻的印象,制造悬念,而且便于读者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更深刻地领会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最后再以一种近乎惊呼的语言照应前文,结束全文。由此,我们不能不说种
7、树郭橐驼传的结构方法与庖丁解牛如出一辙。生 6:主题方面有相似之处,无论是解牛、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应自然。师:庄子用“庖丁解牛”的故事是要说明社会的复杂如牛的筋骨盘结,处理世事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悚然为戒”的态度。至于“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主观冒进,而应该反复实践,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事务,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之类的主旨,则是今人用现代的观点远眺历史时的解读,庄子当时是不可能由此立意的,这从“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的卒章显志以及庄子.养生主的主题可以看出。柳宗元写种树郭橐驼传是以老庄学派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的。郭橐驼在回答
8、“有问之”时强调,因为树的本性是“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所以只有按照“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的方法进行管理,才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才能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效果,这无疑是继承了庄子庖丁解牛中的“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师:种树郭橐驼传与比它早了约 1100 年的庖丁解牛有这么多相似之处,这么看来,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套作庄子庖丁解牛了?生:有点像套作。师:无论是结构还是写法,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主题思想种树郭橐驼传和庖丁解牛都有相似之处。所以一开始,我也觉得柳宗元套作了庄子的作品。但如果再仔细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柳
9、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是在继承庄子的庖丁解牛写法及思想,并且还有许多创新和发展,现在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生 1:虽然人物都有奇特的本领,但郭橐驼与庖丁不同的是,他还是一个有残疾的人。师:对,说明你仔细阅读了课文。老师补充一点,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两个特点:一是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 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二是所写的人物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而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郭橐驼的人物形象比庖丁更鲜明,人们最初喊他“橐驼”,可能只是一种戏谑,但橐驼是最能吃苦耐
10、劳又有其特长的动物。“橐驼”这一称号一旦和人物联系起来,便赋予人物勤劳善良而又富有智慧的象征意义,也成了人物特有的标牌,并给文章增添了谐趣。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我国古代文学人物画廊上占有独特地位,这样的形象在武侠小说中常见。由于有了这样一个人物,那些围绕他展开的有关种树的生活情景,就格外能引起人阅读的兴趣。由此可见,柳宗元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对庄子庄子是有所创新和发展的。生 2:结构上基本相同,都是先写结果,再写原因,最后写惊呼般的感悟。但有变化,庖丁解牛直接问“技盖至于此”,种树郭橐驼传则是“有问之”并多了一问:“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然后作者把文章引向了“
11、官理”。师追问:“有问之”,问者会问什么?生 2:应当类似文惠君问庖丁一样的问题:“技盖至此乎”。师:这也就是说,柳宗元的文章结构与庄子的文章结构虽然看似相同,实际上还是有变化的,发展的。那么,这两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生 3:庖丁解牛正面描写了庖丁解牛技艺非凡,而种树郭橐驼传则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师:这算是一种不同,但还谈不上发展,只是一种写作方法上的变化。在写作方法上,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但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两篇文章的对比方法是有差别的,谁说说?生 4:庖丁解牛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比不同时期解牛技艺的提高,而种树郭橐驼传则拿自己与“他植者”比较。师:是的,与
12、庄子采用“始”“三年之后”“方今之时”的时间先后顺序的纵向对比不同,柳宗元采用了“郭橐驼”与“他植者”不同的种树方法和不同的种树结果的横向对比的办法。这种方法的变化,完全是为了内容的需要,为了将“种树”移植到“官理”上。假如没有这种移植,也就是说,假如写到第三段“吾又何能为哉”就戛然而止,那么种树郭橐驼传就是对庖丁解牛的简单复制,其文也就失去了传世的价值。柳宗元显然放弃了这种简单的复制,面对当时豪强兼并、掠夺土地以及官吏烦令扰民极为严重的现象,他采用了中国古代文人向封建帝王或上层提意见的传统方式,用寓言对封建统治阶级进行讽劝,借郭橐驼之口进行横向比较时,自然的把“他植者”类比为“官”,把“他植
13、者”的种树之法比作“官理”。师:在主题思想方面,柳宗元有什么创新和发展吗?生:感觉庄子的思想仅体现在养生方面,但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本意就是要劝谏统治阶级要顺应事物的本性,使百姓休养生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师:是的,柳宗元是要通过寓言故事,告诫统治阶级,只有像郭橐驼那样顺乎事物的本性,积极地适应规律,清肃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才能真正做到把顺乎自然与顺乎民意发展融为一体,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由于经历不同,由于兼具儒道思想,也由于更接近百姓疾苦,柳宗元对庄子思想的理解更具哲学意味,这在当时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换句话说,柳宗元继承并发展了庄子“养生”思想,提出了“养
14、人”之术,实现了对庄子思想的积极超越。师:从柳宗元对庄子的继承与超越看,我们应当受到哪些启示?生:应当多读书,多从经典作品中借鉴,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师:借鉴什么呢?生 1:借鉴人物的塑造方法。生 2:借鉴前人结构文章的模式及方法。生 3:借鉴经典在主题思想方面的成果。师:是啊,我们学习课文,我们课外阅读,要用心思考,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还要善于汲取经典中的精华,无论是主题思想方面,还是写作技巧方面,要学会模仿,更要努力去创新、去超越。三、作业三、作业读以下诗句,探究:这些诗句是如何继承并发展了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愁”的描写?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
15、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附:PPT 展示内容文本人物开头:庖丁解牛(寓言)技艺高超“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种树郭橐驼传(传记具有寓言性质)形容丑陋,技艺高超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精湛技艺 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结果)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且硕茂、早实以
16、蕃。(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过渡技盖至此乎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点明主旨)(点明主旨)。1.有问之2.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回答疑问 始臣之解牛之时三年之后方今之 焉尔(点明主旨)(点明主旨)。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原因)时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今臣之刀十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彼节者有间,而刀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有余地矣(对比)结尾然(对比)长人者好烦其令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