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心得:新课标对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心得:新课标对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心得:新课标对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22版语文课 标”),在千呼万唤中,终于于今年4月21日由教育部正式公布了。 作为国家纲领性教育文件,未来将影响中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 育阶段语文教育的学科课程标准,到底“新”在哪里?其与2011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语文课标”)相比, 有哪些变化和调整?这些变化和调整又意味着什么? 一系列问题成 为理论界亟需厘清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成为语文教育实践领域关 注的焦点问题。一、新课标的几点变化2022版语文课标以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为指导,在“前 言”局部,
2、开宗明义地指出了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 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表达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的地位与价值,在肯定2011版语文课标的历史贡献的同时,认识到 “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 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 校育人蓝图”和“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 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 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等国家人才培养和时代开展特点的变化,在此 背景下,与时俱进的2022版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应运而生。2022版语文课标的“主要变化”局部指出,2022版新课标相比
3、2011版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强调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 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设计,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研制了 学业质量标准(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增强 了指导性(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 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合理安 排小学到初中不同学段内容;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等。其中,特别是在“课程内容”局部的调整,尤为突出,语文课程 内容结构得以优化。2022版语文课标强调了 “主题与体裁形式”, 这是2011版语文课标不曾表达的。主题强调了 “三大文化”一一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内容组织与呈现 方式”上更是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2022版语文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 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 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具有情境 性、实践性、综合性。”建构了三大类型6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而且 进一步明确了主题与载体形式。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 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1个基 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 表达”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3个开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 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
5、群。根据学段特点, 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基础型、开展型和拓展型三大类型的学 习任务群层次清晰、各有侧重,又互为一体。6个学习任务群又分别 分四个学段呈现了学习内容,每一学段还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提示。二、对语文课程内容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厘清的过程与以往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相比,2022版进一步清晰了 “课 程内容”,而且针对“语文课程内容到底包括哪些”做出了正面、甚 至是全面的回答。这一变化和突破,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语文课程内容一直是横亘在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的重 点、难点问题。课程是教育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如果从这个意义 上来说,语文课程除了讨论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首
6、要问 题之外,就是明确课程内容的问题,而且相对于“课程目标”这一上 位概念来说,“课程内容”是更加看得见、摸得着,更便于把握和落 地。课程内容,在课程论研究中是“课程要素”,指的是特定形态的 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课程 研制中的“课程内容选择”,那么表述为“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 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 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语文课程内容回答的是语文课程“教什么” 的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学习的对象,因而也是学生“学什 么”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各个时期公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 对语文课程的内容都做出过详细
7、的规定,但是更多的是与学段目标绑 定在一起的,并未获得自身独立地位。从过去的主要板块“识字”“写 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到2001年课程标准所修改的 “口语交际”和新补充的“综合性学习”,其中可以反映小学语文课 程内容的变化和开展。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 “学 段目标与内容”,涉及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写话)、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语文教育界对于“语文课程内容到底是什么”的探讨,历来是语 文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引发了非常热烈的讨论。有学者强调“语文 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例如韩雪屏提出建立语文课程内容框架的要 点有四个方面:一是言语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依
8、赖语境的适应律、 选择语料的选择律、切合语体的得体律、组织话语的组织律和创新表 达的修辞律;二是言语行为策略和实践活动,包括阅读、写作、口语 交际的策略和方法;三是言语成品经验与内涵;四是经典选粹与文化 常识。也有学者认为“语文课程内容”由语文学科知识要素和语文 活动内容要素两局部组成,具体包括“语文课程内容”,即语文应该 教什么;”语文教材内容”,即语文教学用什么去教,“语文教学内 容”,即语文教学实际教了什么。语文课程内容是连接课程目标、教 材编写和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目前,学术界越来越认识到语文课 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是有区别的三桩事,语文课程 内容是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
9、概念。还有学者指出了 “语文课程内 容”的具体所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马群仁、周正逵等学者那么 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观点。马群仁认为,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 富于语言创造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学习,以掌握丰富的语言, 传承精神遗产。而学习语言的形式应该是教师帮助下学生自主的识字、 朗读、阅读、思考、讨论、背诵、写作和口语交际。周正逵在谈及 语文课程性质的时候,提到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点。从语言的角 度来说,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特别是作为“书面语言” 的“文”,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文字、文法、文言、文章、文 学、文化,甚至还有文明。“文”不仅包括知识层面,还牵涉到道德 层面
10、和精神层面等。至于能力,不只是“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观 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诸多方面。总之,语文 不仅知识是多项综合,能力也是多项综合,综合性就是语文教学内容 的一大特点。十几年来,理论界的不断讨论和辨析,促进了人们对语文课程内 容认识上的不断更新。从强调语文知识、言语经验,到语言实践活动, 再到知识、经验、活动等要素的整体关照,这是一个从单一、割裂, 到逐步关联,走向全面综合的过程。在2022版语文课标中,我们看 到语文课程内容创造性地以三个层面6大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呈现,这 意味着语文课程的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 作”和“综合性学习”这五大领域并立的
11、组织形式,走向了具有高度 整合性、结构化、系统化特征的组织形式。三、2022版语文课标课程内容重构的实践启示2022版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内容的进一步确立,对于未来的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和教学实践带来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可以防止语文教学的随意性,走向科学性。语文课标强调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学科课程基础性地位, 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 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 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每一学段的学习内 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开展要求,都有关于 识字、语言运用、语言积累的有序安排
12、,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表达 其科学性。其次,可以防止语文教学的盲目性,走向有序化和可行性。在每一个学习任务群下,除了按照学段的差异具体指出“学习内 容”外,还有针对性地匹配了 “指导建议”。例如,“识字与写字”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 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新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 生活经验,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 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 逐步开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需要遵循 “多认少写”“识写别离”“合理安排识字写字量”等原那么,都对第 一学段识字写字
13、教学提供了教法和基本原那么的指导,让一线教师做到 心中“有数” “有度” “有法” “有效”。还有,可以防止语文教学碎片化、零散化,走向整合化、系统化。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内容是对以往语文课程内容的打散、重组,将 过去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技能、经验、现象,在整合化、系统化 的方向上展开的全面重构。以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 理”为例,其中所规定的字、词、句、段、篇和语、修、逻、文的知 识内容,在开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得到发挥和运用。 学生能基于言语的知识和经验,开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 创意表达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活动,在进一步开展不同类型的阅读 与表达素养的同时,再反过来巩固和强化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另外,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和开展型学习任务的不断巩固,又为拓展型学习任 务群“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两个最 高阶和最综合的学习任务群,是对基础型和开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升华。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语文教育将更具有科学性、思辨性、 综合性和时代性。语文课程内容以“群”的思想的重构,源自系统哲 学的本质论、认识论、价值论,语文课程以其独特的学科立场回应“文 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培育的 重大命题,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