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料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史料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史料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史料,我们的历史教学只是 一纸空谈,为了再现历史情景,缩短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 我们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充分挖掘史料,这样在教学中能够提 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的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声像史料三大类。【1】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在教学中运用史料可以激发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 转变学生的研究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史料的运用中用得最多的史料就是文字史料,文字 史料即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关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资料。如在讲 到步入近代中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
2、义”的内涵时,教材中 引用的莎士比亚戏剧的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极具感染力,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 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代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 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 的灵长!” 2此外教材中的大量图片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 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通过对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学 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回归到逝去的历史情境 中,体悟到生活的历史,从而激发起研究的兴趣。例如,讲 述“戊戌六君子”时,教材中有这样两段材料:“我自横刀 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
3、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 其所,快哉快哉。”此为维新派人士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 牺牲的绝命词。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在教材中随处可 见。比方一些图片史料,千万不要忽视历史地图、插图,图 文并茂是初中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色,除了前面举例的文字 资料外,还有历史人物画像和照片、地图、名胜古迹照片、 漫画等。这些也是史料,灵活的运用它们,能形象生动地补 充说明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 好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在这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史 料的作用,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创新及各方面的能力,同时 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史料的兴趣。二、在教学中运用史料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世界著名的未来学
4、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 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研究的人。”研究历史要有最基本 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到达 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运用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这 方面的能力,比方在向学生讲解中古史中秦统一中国此 课时,七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史料有理解上的困难,特别是 先秦的史料比拟抽象、深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史 料进行翻译,扫除古文阅读障碍,提高学生史料解读能力。 如果直接翻译文言文史料就变成上语文课,教师可借助多种 形式帮助学生读懂史料,遇到几个历史人物的言论,教师可 让学生先阅读文言文史料,把自己扮演成当时的历史人物, 深入角色思想变化,模拟历史人物
5、的对话、演绎有关历史事 件,再现简单的历史情境。这样,对秦始皇支持李斯发布焚 书令,教师可运用文字史料设计众臣在寿宴上讨论朝政的历 史情境,让学生扮演秦始皇、丞相李斯、仆射周青臣、博士 淳于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翻译,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把 大臣在寿宴上讨论分封制和郡县制之得失,却被李斯借机发 表焚书理论的情境,用学生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情境设计如 下:角色一(仆射周青臣、):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 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角色二(秦始皇):悦。角色三(博士淳于越):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 夫,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 闻也。角色二(秦始皇):议。角色四
6、(丞相李斯):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 家那么力农工,士那么研究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 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 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翻为城旦。角色二(秦始皇):可。扮演角色不是表演,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研究、 理解历史人物所持观点以及通过史料锻炼处理信息能力。学 生遇到不懂文言文时,教师要帮助解释疏通,并对学生的发 言进行点评,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李斯的焚书理论和方法,理 解焚书不是首禁,首禁是议论当代政治,让学生既看到秦始 皇和李斯推行郡县制的卓识
7、,又看到他们的专制愚昧。这种 研究行为,是学生主体性的表达,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养育学生的理解度和表达力。三、史料教学更能表达“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增强 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能力“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 论”。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的过程 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研究能力,把学生培养成 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权威” 的解释。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通过分析各种史料, 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首先,要学会区分史 料和史实。史料不等于史实。史实是指
8、对史料进行考证、鉴 别后,提炼出来的客观事实。如梁启超对戊戌政变的记录是 史料,而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那么是史实。其次,要懂得鉴 别史料的基本方法。一些史料有很强的主观性。引用时要考 虑其时间、背景和作者(立场、动机、倾向)等因素,剥离 史料中的主观因素。史料形式不同,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 一样,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再次,要学会区分史实和结论。 史实是经过考证的,毋庸置疑。结论是思辨的结果,见仁见 智。秦始皇统一六国、巩固统一、实施暴政,史实清楚,可 二千年来对秦始皇的争论不绝于耳。误把结论(如名人的结 论、伟人的结论)作史实,再去推导结论,实际上是剥夺学 生思考的权利。再次,知道一个史料可能
9、支撑多个结论,甚 至是相反的结论。最后,知道常常是史无定论。在史料缺乏 的情况下,提出初步的假设,或者提出进一步寻找史料的方 案。懂得随着新史料的出现,结论往往会发生重大变化。即 使是面对相同的史料或史实,不同素养的人、不同立场的人、 不同史观的人、不同时代的人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甚至尖 锐对立。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经说过:史学便是史料学。史料 教学是历史教学的特点和优点。史料教学将给初中历史教学 带来无限生机,也必将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方向。在历史课 堂教学中运用史料,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从 中自主建构知识,领悟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开展史学 能力,同时形成正确的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