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学生版+教师版)学生版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观雨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型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夏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注】 此诗写于113()年夏,此时抗金形势略有好转。诗人在汴京(今河南开封) 失陷后,流寓湖南邵州,此时正住在贞牟山上。洗甲兵: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 雨,太公日:“是洗濯甲兵。”.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第一句点明诗人的处境,因国破家亡而颠沛流离,寓居异乡。B.第四句寓情于景,意蕴丰富,其中“送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
2、象。C.诗歌渲染了雨来时和雨后的气势,视听结合,描绘出山中暴雨的壮阔之景。D.尾联化用杜甫的诗句并用典,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的爱国情怀。15 .本诗被称为“陈与义现存诗中的精品”,最主要的原因是巧妙运用了双关的手 法。请结合前两联,简要赏析这一手法。(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岑参忽闻嬲马至,喜见故人来。调雨顺。16 .这首词中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韩愈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掣絮,新月似磨镰。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15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3、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通过诗题可以明确,这首诗是韩愈黄昏时分写给自己的两个好朋友的。B.首联紧扣标题中的“晚”字写起,首句交代时间,第二句交代人物行为。C.“擘絮”用拟人的手法,形象传神,苏轼“岭上晴云披絮帽”与之相似。D.颈联中“田野”指田园,“衣冠”借代官场,“兴偶动”“情久厌”直抒胸臆。16 .这首诗情感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工(6分)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刘禹锡功成频献乞身章,摆落褰阳镇洛阳。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币会中央。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心寄华亭一双鹤,日陪高步绕池塘。【注】裴侍中,指裴度(765-839),834年充任
4、东都(洛阳)留守,此为闲职。黄公 略,即黄石公兵法。书殿,指集贤殿书院,裴度曾在此任大学士,刘禹锡任学士。据记载,洛阳有双鹤,为裴度旧时所养。15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侧重表达裴度的为官经历,交代他屡次上书请求为官,却因功高倨傲被调 职。B.颌联写裴度政治地位高,声望显赫,文人学士如同八方风雨聚会般汇集到他周 围。C.颈联巧妙赞颂了裴度既深谙兵法,又有在竹院为官期间引领同僚开展的卓越才 华。D.作为寄赠诗,全诗融合了叙事、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豪劲有力,情感真挚动 人。16 .请分析“双鹤”这一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6分)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5、1516题。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注土安石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千世最崎岖。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注本诗作于王安石晚年隐居钟山之后。15.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乞诗”指向他人索求诗歌,又称求诗、请诗、索诗,具有交际的功能。B.首联写出了一个经历宦海沉浮、世事沧桑的老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切感悟。C.颔联运用诸葛亮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遗憾与愤慨。D.诗人惭愧于自己隐居钟山、远离朝政,不能继续为朝廷效力,报答君王。16.诗人回忆了自己从前的经历,却又说“静忘岁月、这是否矛盾?请简要
6、分析。(6分)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燕归梁春愁南宋石延年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儿时休。算从古、为风流。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注翠黛,画眉用的青黑色螺黛。15 .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篇前两句是对前事的追忆,“年年”“悠悠”两个叠词,强化了幽恨的遥远深长。B.“伤春伤别几时休”,是说伤春与伤别的感情年年不断,与日俱增,不知何时是 ToC.“算从古、为风流”写出“伤春伤别几时休”之由,“春愁”之意至此有了落脚点。D.“不知供得儿多愁”呼应上片“伤春伤别儿时休”,直抒胸臆,语言绮丽,极具张 力
7、。16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是如何表现春愁的?请简要赏析。(6 分)十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雕鹦在秋天范仲淹秋汉寥寥迥,雄心肯木栖。 人间正摇落,天外绝攀跻。 月兔精应丧,阳乌影欲齐。 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 下眄群毛遁,横过百鸟睽。 乘风俊未己,空阔玉关西。【注】攀跻:攀登。15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二两句写雕鹦翱翔于深邃旷远的天空,雕鹦不愿依木而栖,表现了作者想 要一展才华、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B.“摇落”照应“秋天”,写出人间凋零的景象,雕鹦将从天上摇落到人间。C.“群毛遁”“百鸟睽”写了走兽飞禽对雕鹦躲避退让,衬
8、托出雕鹦不可抵挡的气 势。D.最后两句写雕鹦乘风高起、一往无前、直出玉关的豪俊身姿,气象雄浑,境界 廓大。16 .这首诗的第七、八两句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晚悲怀李觐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壶中假设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儿许长。【注】壶中仙翁: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据云笈七签记载:壶中有日月如世间,有老翁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15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缘题而起,开篇即言其悲,对人生迟暮、天气转寒、忙于生计发出悲伤 的感叹。B. “数
9、分”显叶之渐变,秋晚降霜,“数分”红叶冲淡了诗人心中因叶黄而带来的悲 息o“一瞬曙光成夕阳与李白的“朝如青丝暮成雪有异曲同工之妙,时光转瞬而 逝。D.尾联借用典故,想象自己如能追随仙翁,就会知道人间日月的长短,珍惜岁 月光阴。16 .本诗的颈联历来受人称赞,请简要分析其精妙之处。十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南轩竹曾巩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风吹己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讦【注】色转明。【注】琅开:翠竹的美称。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
10、意韵丰富。B.颔联外表写风写雨,实那么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形象。 C.颈联形象地描绘竹笋破土而出、竹影斑驳投在粉墙之上的摇曳姿态,意趣盎然。 D.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虚实相生,韵味悠 长。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在这首诗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6 分)二十、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鎏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前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文氏外孙【1】入村收麦苏辙欲
11、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年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酷劳苦辛。闭廉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注释:【1】文氏外孙:指文膜,苏辙的外孙。15 .以下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杨诗“田夫”两句,写出了一家四口插秧时悠闲沉着,秩序井然。B.杨诗“秧根”两句,写田里秧苗还未完全插好,要提防鹅鸭捣乱。 C.苏诗“三夜”两句,写连日阴雨后天晴,乡邻手举竹竿跳起舞来。 D.苏诗“闭縻”两句,写诗人抖擞起精神,赋诗迎接外孙收麦归来。16 .这两首诗都写了劳动场景,但运用的手法不同。请结合诗句赏析。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学生版+教师版)教师版
12、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观雨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夏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注】 此诗写于113()年夏,此时抗金形势略有好转。诗人在汴京(今河南开封) 失陷后,流寓湖南邵州,此时正住在贞牟山上。洗甲兵: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 雨,太公日:“是洗濯甲兵。”15.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第一句点明诗人的处境,因国破家亡而颠沛流离,寓居异乡。B.第四句寓情于景,意蕴丰富,其中“送”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C.诗歌渲染了雨来时和雨后的气势,视听结合,描绘出山中暴
13、雨的壮阔之景。D.尾联化用杜甫的诗句并用典,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的爱国情怀。17 .本诗被称为“陈与义现存诗中的精品”,最主要的原因是巧妙运用了双关的手 法。请结合前两联,简要赏析这一手法。(6分).答案:C解析:诗歌没有渲染“雨后的气势”。18 .答案:“开轩危坐看阴晴”中,“阴晴”既指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局势。 诗人对雨势变化的观察细致入微,说明他对现实形势的高度关注,拓展了诗歌的 深度。“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中,广大天地间风云翻涌、大雨滂沱, 就是整个国家被颠覆的写照。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当朝统治者不进 行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将两层
14、含意巧妙融合在一起, 加深了语意。(意思对即可)解析:“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字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 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分析前两联的双关手法,既要关注 诗句内容,又要关注注释内容。首联写诗人坐看“阴晴”,根据注释中的“抗金形 势略有好转”可知,这里的“阴晴”既指诗人眼前的实景,也暗示了政治局势由坏 转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颔联具体描写了雨来前和下雨时的景象,云兴 雨作,天昏地暗,而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可以联想到之前金兵势如破竹的气势和 国家陷入危亡的处境,因此颔联既在写雨景又在写时局。思想内容鉴赏:首联点明诗人此时的身份、心境以及行为。诗人寓居异乡,
15、是因为国破家亡;精神疲惫,是因为颠沛流离。颔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诗人既写出了夏季云雨固有的特征,也表现了他此刻深沉的思绪。广大天地间风 云翻涌、大雨滂沱,就是整个国家被颠覆的写照,说明诗人忧心于时局。颈联既 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风雨下竹枝顽强地挺立着,山角上大风吹 处露出了光明。尾联写观雨的感受。上句化用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 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抗金胜利的渴望,诗人为了重见太平,完全不顾个人的利 害。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岑参忽闻驶马至,喜见故人来。欲语多时别,先愁计日回。山河宜晚眺,云雾待君开。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注东汉时桓典
16、任侍御史,执政无所回避,常乘嬲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日:“行 行且止,避嬲马御史。“西汉时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后因 称御史台为乌台。15 .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联紧扣蒋侍御的身份,用平实的语言抒发了诗人与老朋友忽然相逢的惊 喜之情。B .作者与友人久别重逢,乍逢乂别,相聚苦短,欲语先愁,颔联中的矛盾心 情真切感人。C .颈联即景抒情,既照应了诗题西亭送别,又以阔大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祝 福与期盼。D .诗歌脉络清晰,从见面到送别,从朋友到君王,从个人悲喜到国家兴亡, 愈转愈深。16 .本诗首尾两联都运用典故,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17 .答案;D解
17、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从朋友到君王“错误。 诗歌中“云雾待君开”中的“君”是指友人“蒋侍御史”,而非“君王工.答案:首联反用腮马御史的典故,不避反喜,暗含对故人为官刚直的敬重; 尾联运用乌台的典故,寄托对友人既在其位及时有为的劝勉。解析:此题考杳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1)根据小注可知,“避骁马御史”是指东汉时桓典任侍御史,当时宦官专权, 桓典执政毫不畏惧回避他们。他常常骑着青白色的马,京城的人都十分畏惧他, 说:“走着走着要停下来,以避开骑青白色马的御史。足见马御史的为官正直, 刚正不阿。首句“忽闻聪马至”反用了聪马御史的典故。“喜见故人来”句中一个 “喜
18、”字写出了诗人见到友人蒋侍御史,不避反喜,也暗含对故人为官刚直的敬重。(2)根据小注可知,“乌台”指西汉时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 后因称御史台为乌台。诗句中“乌台客”指的是在御史台供职者,此句运用典故, 指友人“蒋侍御史“须怜白发催”的意思是“时间易逝,年华易换,应当珍惜今 日时光。劝慰友人既然在御史台为官,就要珍惜现在的时光,有所作为,诗中 寄托对友人既在其位及时有为的劝勉。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出。秋怀罗公升旧日方山子,凄凉寄一箪。虫声来倦枕,秋思入凭栏。己
19、是肱三折,那堪指一弹。中宵更风雨,谁念客毡寒。【注】万钱,丰厚的官俸。罗公升,永丰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宋亡那么倾资 力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方山子,北宋人陈情,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 之间,“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肱”,指手臂。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 知为良医。“就是久病成医的意思。15.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欧诗首联,“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运用反问句式,点明了诗人热爱国家 而又心绪黯然的矛盾。B.罗诗颔联,用“秋思”、“虫声”点“秋”字,用“倦枕”“凭栏”二语点“怀”字,寓“怀” 于“秋”。C.这两首秋怀诗,并未凭秋色诉离情、托秋意写别恨,而是
20、借秋景表达他们 的忧国之心,格调高致。D.这两首诗“实而有条理”,流转自然,语无华饰而爱国情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是感秋抒怀诗中的佳作。16.两首诗均以“秋怀”为题,感秋抒怀,情景交融,但表达侧重点不同。请结合 两首诗歌简要分析。(6分)欲语多时别,先愁计日回。山河宜晚眺,云雾待君开。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注东汉时桓典任侍御史,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骋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 行且止,避骁马御史。”西汉时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后因 称御史台为乌台。15 .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联紧扣蒋侍御的身份,用平实的语言抒发了诗人与老朋友忽然相逢的惊 喜之
21、情。B .作者与友人久别重逢,乍逢又别,相聚苦短,欲语先愁,颔联中的矛盾心 情真切感人。C .颈联即景抒情,既照应了诗题西亭送别,又以阔大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祝 福与期盼。D .诗歌脉络清晰,从见面到送别,从朋友到君王,从个人悲喜到国家兴亡, 愈转愈深。16 .本诗首尾两联都运用典故,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秋怀罗公升旧日方山子,凄凉寄一箪。虫声来倦枕,秋思入凭栏。己是肱三折,那堪指一弹。中宵更风雨,谁念客毡寒。15 .答案:A (首联表达的是热爱自然而非
22、热爱国家。).答案:(1)欧诗从感念“节物”出发,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忧世有心而救时 无术,既慕隐居而乂难能如愿,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感情。(3分,每点1 分。)(2)罗诗那么表现了深切的亡国之痛。(1分)“凄凉“、哪堪”、“风雨”及“毡寒” 等语,未提国势,却浸透着家国危亡之悲;“指一弹”说明诗人深感岁月蹉跑,认 识到东山再起的渺茫,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无奈和苦闷;“谁念”表现出自己力图恢 复的努力无人能解的孤独、失望和愤慨。(分析局部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给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北青萝李商隐残阳西入山缸茅屋访孤僧。
23、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注释:本诗为李商隐(约813年一约858年)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访问 山中僧人后所作。北青萝,山名,诗中指僧人所在。崎,即崎峻山,古时常用来 指太阳落山的地方。15.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颔联写景,景中暗含着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落叶人何在”与“空山不见人”有 异曲同工之妙。B.颈联刻画孤僧的形象,诗人并没有直接描绘其外貌特征,而是仅通过环境描 写进行侧面烘托。C.尾联议论抒情,写诗人悟出的禅理,世间万物皆在微尘,无需执着于自己的 喜爱和憎恶。D.全诗先写出访,次写途中所见,再写遇僧,
24、最后以思想收获作结,起承转合, 层次清楚。16.诗人是如何从这位僧人身上悟得禅理的?请结合前三联简要分析。(6分).答案:B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项“仅通过环境 描写进行侧面烘托错,颈联中“独敲闲倚也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了孤僧的形象。 应选B。)15 .答案:“茅屋”“孤僧”突出僧人清贫孤独的生活,“寒云路几层写出了山的深 远,表现僧人远离红尘、出世在外的境界。“独敲初夜磬”写出僧人对佛的虔诚, “闲倚一枝藤”写出僧人的闲适超脱。黄昏中清脆的磬声,山间寂静的气氛和僧人 过着清贫的生活却能虔心向佛、安闲自适的态度,让诗人悟得禅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湘妃
25、李贺筠竹千年老不死,氏伴神娥盖湘水。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离鸾别风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注】神娥,此指湘妃。蛮娘,南方的姑娘,此指湘中村女。吟弄,吹奏由斑竹 制成的箫笛一类乐器。九山,即九嶷山,又名苍梧山。据山海经载,舜死, 葬于九嶷山。烟梧,烟波浩渺的苍梧山。15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托物起兴,借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之特性来说明时间久长,用语貌 似夸张,实写爱情能量巨大。B.颈联中的“蛮娘吟弄满寒空”一句以动喻静,通过耳之所闻的笛声来形容舜之葬 地九嶷山高大宽广、深邃寂静。C.颈联借楚襄王与巫山神
26、女幽会的典故,想象湘妃与舜帝心心相印、情感相通, 能够在苍梧与湘水之间自由往来。D.全诗仿楚辞歌咏古事以抒怀,构思精巧,用词典雅,色调清冷,画面灵动, 极具清幽之气而又有浪漫之感。16 .“湘妃”作为具有暗示性的情感符号,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渊源已久。请结合本 诗谈谈你对“湘妃”意象的理解。(6分).答案:C(写的是不能相见的悲苦,而非能够自由往来的欢乐。)17 .答案:爱情的伟大。湘妃与舜的爱情坚贞长久,诗中“千年”“长伴”“老不死” 说明时间的久长而爱情之花永不凋谢,是爱情生死不渝的历史凭证。故事的悲剧意义打动人心。舜死后,湘妃泪泗斑竹,痛哭而亡。舜葬苍梧, 妃死湘水,两地峰峦隔阻,却两心“遥
27、相通”,这种相爱不相伴的痛苦与感伤深入 人心。(1点3分)六、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秋日三首秦观其一霜落邪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蔡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其二月团新碌渝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15.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需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B.第二首前两句写辗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自有闲适情趣。C.两诗都写秋日,时间都在秋夜,而地点有别:一为舟中,一在家里。D.两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但观察都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动人。16两首诗都表达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请结
28、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案:C.解析:两诗时间前诗是夜间,后诗是白昼。注意“月团”是茶饼名,不是指夜晚的 月亮。末句“青虫相对吐秋丝”,也能佐证此为白昼所见。15 .答案:第一首诗主要以声响之动衬托环境寂幽。诗人先勾勒有星无月的秋江 夜景,接着妙用“疑”“忽”,意外发现水草深处有人家,借人家笑语的声响效果, 衬托夜色的宁静;第二首诗主要以生活场景之动衬托逸趣闲情。诗人先写砚茶烹 茗、课儿读书之动,表现家庭闲适情趣,接着写在风停树静之时观赏小虫对吐秋 丝,更显诗人心境之恬淡。解析:概括诗中展现的动态情景,并点明其衬托出环境和诗人心态宁静的作用。 每答出给一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
29、酌情给分。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中年唐郑谷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出。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注】郑谷,江西宜春人,唐僖宗光启三年考中进士,长期在京城做官。15.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用两个叠词分别描绘“云”和“天”,表现了西北春天辽阔暗淡的特征。B.对花花无语、借酒浇愁两个细节,笔墨经济而含蓄,烘托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C.“苔色”和“雨声”一静一动,“寻”和“忆”一行一思,表达诗人心事重重。D.虽然年老体衰,人生迟暮,好在还可以研究作诗的技巧,这让诗人备感欣喜。1
30、6.这首诗抒发了人到中年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案:D(“这让诗人备感欣喜”错,外表说的“喜”,实际是在年事虚长、无所 作为情况下的自我抚慰。)15 .答案:新年到来,节序更替,引发了诗人孤独寂寞、年华老去的惆怅。“寻 故第和“忆春田”,表现出诗人对往昔故乡的怀念之情及归隐之意。借助翻出旧 诗稿修改几遍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无聊、索寞心绪。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白居易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 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 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注逋(bu)客:隐居或
31、无官失意的人。供:供奉,即传诵之意。15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歌前四句客观地表达了李白和杜甫两位伟大诗人生逢乱世、仕途多艰、到 处流离的生活状况。B.五六句以极精练的诗句,概括了李白、杜甫一生的不幸遭遇。一“恨。一“悲”, 着力表现二人抱负不得实现的痛苦心情。C.七八句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李杜诗歌成就及其影响,表达了对两位诗人的 仰慕之情。D.全诗读其诗,思其人,感其遇,既感叹、同情李杜二人人生境遇,又庆幸他 们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篇。16 .有人认为本诗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文学创作的某些规律,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6分).答案:C (“用夸张的手法极
32、力渲染”错,没有使用“夸张”手法)15 .答案:“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许多诗人正是因为抱负不得施展,有了 坎坷的生活际遇,才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篇。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的出 现,都是“天意”,是时代的产物。人民对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充满喜爱和期待。 经典的作品往往可以经受时间和空间的检验,经久不衰,广为流传。(每点3分, 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重题郑氏东亭中杜甫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注此诗咏洛阳郑驸马园亭,作于天宝三年(744年)。杜甫身处洛阳,刚刚 成家,诗才渐为人知
33、。水衣:此处指水生苔藻。15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从全诗可知,东亭建于山水之间,景美野矿,规模很大,衬托出主人身份非凡。 B.首联写亭子周围景色,融情入景,以“秋日乱”三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烦忧。 C.颈联写动景,一“跃”一“归”,勾勒点染出鱼的跳脱活泼和苍鹰回巢的急切。D.尾联写诗人游罢山亭后,于黄昏策马奔驰,写意般描绘出马逐云飞的高超意境。16 .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论此诗时说“此诗得力,全在诗腰数实字”。对这一说法你怎样理解?请联系诗歌的颔联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B (“内心的烦忧”在诗歌中没有根据,且明显与全诗风格不符。此联“翠 微.清晖可
34、见周围环境之美,“入”“乱”二字化静为动,更显一片生机。可见诗人 此时应该是愉悦的心情。该诗写于天宝三年,属于杜甫的早期作品,也是盛唐之 音。)15 .答案:前人诗评的意思是说诗句练字精工,尤其是动词使用贴切,颔联化静 为动,点染激活,境界全出。“款”是斜倚之意,写峨岩参错,山树掩映,衬托出 华亭的气势。“曳”是拖拉牵引之意,写出水波微漾,仿佛可见藻荐交横,反衬环 境的幽静。(每点2分)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南乡子陈亮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注】陈亮,南宋爱国词人,政
35、治上力主抗金。宋玉,楚国诗人,曾事楚顷襄土, 为楚国士大夫。庾信,南北朝时期文学家,祖籍南方,后半生居于北方,饱尝分 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15.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词开篇两句,既点明时令,也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气氛,奠定全词基调。B.词人比照往昔欢聚的情景和如今独对烟波的处境,不由得潸然泪下。C.下片紧承上片的烟波,写到浪卷涛翻,舟中的人心魂不定,情寓其中。D.词人将秋景之悲凉与心境之苦楚融为一体,自然贴切,读来令人动容。16.从全词看,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案:C (“舟中的人”理解错误。“天际目归舟”,意思是诗人远望一
36、叶扁舟, 用此来形容自己的心魂不定。)15 .答案:怀人之愁。上片通过不知“当日袜尘何处去”以及面对烟波流泪等内容, 写出主人公对故人的怀念。家国之恨。全词最后一句写宋玉的“悲和庾信的“愁”, 包含了怀念故国、力图早日恢复故国山河的复杂情感。(每点3分)【解析】题目涉及到了作品主题的深层挖掘,这要充分考虑注释的相关信息,除 了要分析抒发个人生活方面的情感之外,还要将其忧心国事的情怀考虑进去。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注韦庄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注此诗作
37、于唐末乾宁四年(897年),时昭宗在华州,因东、西川节度使相 争,韦庄随右谏议大夫李洵奉诏从华州出发,入川调解。15.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韦学士与诗人是同榜进士,友人人朝而诗人人蜀,行程相异,只能赠诗以寄情。B.首联从旅途所见写起,万千轮撤蹄印在泥泞的道路上交错,写出纷乱之状。C.颔联“送我”呼应题中“见寄”,得知友人仕途顺遂,诗人袒露了欣羡之情。D.在这清明和暖的美好时节,诗人却远赴蜀地,这令他倍感凄苦,难以承受。16.颈联中的“活”字,有“活动”和“有生气”两种理解,你更倾向哪一种?请结合全 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D (“离恨”意蕴丰富,既有离别友人
38、、远赴蜀地的羁旅之愁,也有因任 务艰巨而产生的前途未卜之感,更有为国家局势混乱而担忧的心情,白感交集, 难以承受。)15 .答案:例如一:我更倾向于把“活字理解为活动山如活”,山仿佛在晃动, 写的是醉酒之后诗人独特的视觉感受,与下句客如泥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内心 的凄苦。例如二:我更倾向于把“活字理解为有生气山如活”,春山充满生机。与“绿 杨城郭”“清和好时节”相呼应,和诗人颓靡的解态形成反差,表现了诗人内心的 凄苦。评分参考:答出第一点给1分,答出第二点给3分,答出第三点给2分。意思答 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青玉案(用贺方回韵,有
39、所祷而作)李之仪小篷又泛曾行路。这身世、如何去。去了还来知几度。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 我归无处。夕阳杳杳还催暮。练净空吟谢郎句。试祷波神应见许。帆开风转,事谐心遂,直 到明年雨。【注】贺方回:贺铸,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的好友,谢郎:谢灵运,南北朝 时期诗人。15 .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上片中“小篷”是小船,词人乘小船重行旧路,产生了对未来何去何从的迷茫 感。B .面对澄澈光洁的江水,词人不禁吟咏起谢灵运的诗句,但乂觉无法描述眼 前美景。c .词人尝试向水神祈祷,认为水神不一定会容许他的祈求,照应了题目中“有. 所祷D .下片最后三句写出了词人祈祷的具体内容
40、:未来一帆风顺、万事如意、风 调雨顺。16 .这首词中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17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认为水 神不一定会容许他的祈求”错误。“试祷波神应见许中的应见许”的意思是“应该 会容许我”,所以词人认为水神应该会容许他的祈求。应选C 0.答案:情景交融。“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用“多情”描写“山色”,“有情” 描写“江水”,词人把对山水的喜爱融合在景物描写中。拟人。“笑我归无处”将山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无处可归的失落 之意。叠词。“夕阳杳杏还催暮中使用词杳杳”,描写夕阳西下的昏暗之感,增加 了诗句的韵律感
41、。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描写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中要求结合诗句赏析这首词中的景物描写。“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我归无处”“夕阳杳杳还催暮”属于景物描写,在描写 水时,使用“多情”有情作为修饰语,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词人把对山水的喜 爱融合在景物描写中。“山色多情”“江水有情”“笑我”,赋予了山水人的情感,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笑我归无处”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无处可归的失落之意。“夕阳杳杳还催暮”中使用了“杳杳”这一叠词,“杳杳”昏暗貌,从视觉上展现了 夕阳西下的光线状态,给人昏暗之感,叠词的使用增加了诗句的音韵美。【注】万钱,丰厚的官俸。罗公升,永丰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宋亡那么倾
42、资 力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方山子,北宋人陈慌,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 之间,“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肱”,指手臂。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 知为良医。”就是久病成医的意思。15.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欧诗首联,“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运用反问句式,点明了诗人热爱国家 而又心绪黯然的矛盾。B.罗诗颔联,用“秋思”、“虫声”点“秋”字,用“倦枕”“凭栏”二语点“怀”字,寓“怀” 于“秋工C.这两首秋怀诗,并未凭秋色诉离情、托秋意写别恨,而是借秋景表达他们 的忧国之心,格调高致。D.这两首诗“实而有条理”,流转自然,语无华饰而爱国情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3、 是感秋抒怀诗中的佳作。16.两首诗均以“秋怀”为题,感秋抒怀,情景交融,但表达侧重点不同。请结合 两首诗歌简要分析。(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北青萝李商隐残阳西入崎,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注释:本诗为李商隐(约813年一约858年)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访问 山中僧人后所作。北青萝,山名,诗中指僧人所在。峰,即雌雄山,古时常用来 指太阳落山的地方。15.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颔联写景,景中暗含着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落叶人何在”与“空山不见人”有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
44、成1516题。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韩愈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掣絮,新月似磨镰。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15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通过诗题可以明确,这首诗是韩愈黄昏时分写给自己的两个好朋友的。B.首联紧扣标题中的“晚”字写起,首句交代时间,第二句交代人物行为。C.“擘絮”用拟人的手法,形象传神,苏轼“岭上晴云披絮帽”与之相似。D.颈联中“田野”指田园,“衣冠”借代官场,“兴偶动”“情久厌”直抒胸臆。16 .这首诗情感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C L擘絮,用拟人的手法”理解错误,“晴云如擘絮”应该是用了比喻的
45、 手法。“岭上晴云披絮帽”也用了比喻的手法。)15 .答案:前两联借景抒情,写诗人日暮归来,躺在屋檐下,天气晴朗、视野开 阔,生活惬意,心情愉悦。颈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对田 园生活(或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写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无奈一年又将结束,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时光流逝之慨。(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 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首联第一句交代时间,第二句交代人物行为。颔联承接首联,描写诗人 黄昏出门归来后躺倒在房前屋檐下所看到的景象。前两联为借景抒情。后两联直 接抒情,颈联中“田野指田园,“衣冠”借代官场,“偶动”“久厌”直抒胸臆。尾联
46、 可知,作者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惋惜、慨叹。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刘禹锡功成频献乞身章,摆落襄阳镇洛阳。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币会中央。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心寄华亭一双鹤,日陪高步绕池塘。【注】裴侍中,指裴度(765-839),834年充任东都(洛阳)留守,此为闲职。黄公 略,即黄石公兵法。书殿,指集贤殿书院,装度曾在此任大学士,刘禹锡任学士。 据记载,洛阳有双鹤,为裴度旧时所养。15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侧重表达裴度的为官经历,交代他屡次上书请求为官,却因功高倨傲被调 职。B.颌联写裴度政治地位高,声望显
47、赫,文人学士如同八方风雨聚会般汇集到他周 围。C.颈联巧妙赞颂了裴度既深谙兵法,又有在书院为官期间引领同僚开展的卓越才 华。D.作为寄赠诗,全诗融合了叙事、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豪劲有力,情感真挚动 人。16 .请分析“双鹤”这一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6分).答案:A (“请求为官,功高倨傲”错误。乞身,请求辞职。)17 .答案:寄情于鹤,诗人希望朋友与双鹤相伴,享受在池塘边上高视阔步的悠 闲时光。(2分)委婉劝慰朋友(在经历了人生辉煌之后)能够放平心态,安闲度 日,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2分)以双鹤暗喻裴度的君子之风,表达诗人对 朋友清雅孤洁的赞美之情。(2分)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宝应二三进土见送乞诗注王安石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