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乐理》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乐理》课程教学大纲.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乐理课程教学大纲乐理课程教学大纲乐理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28 周学时:2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教学目标(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事学前教育所必需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认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掌握设计组织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学前教育的学生应具备的从事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能力。在其中的基础上进一
2、步学习、理解、巩固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音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组织幼儿音乐活动的能力。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乐理教学要求学生在五线谱,简谱记谱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音名、唱名、音阶、调号、调式、音程、和弦等基础知识。(二)视唱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听辩、听证能力和独立教学能力、五线谱的视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了解巩固唱名法。通过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四、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普及记谱法(一)教学基本要求记忆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符号的书写要求。(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音的产生与分类、音的物理属性、音名及其分组、唱名
3、及唱名法、半音、全音、变化音、五线谱记谱法、简谱记谱法。(三)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各种符号,常用记号的记忆。(四)教学小结各种音的属性、唱法和记谱法。第二章节奏与节拍(一)教学基本要求体验各种节奏与节拍的表现力,正确掌握各种节奏节拍。(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节奏、节拍、切分音、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三)教学重难点体验各种常用节奏和节拍的表现形式和记忆音符均分的各种形式。(四)教学小结节奏、节拍、切分音。第三章 速度 力度以及谱中的各种记号(一)教学基本要求理解速度和力度的表现意义,识记常见符号(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装饰音与常用符号力度记号、反
4、复记号和省略记号。(三)教学重难点体验速度力度的表现意义。(四)教学小结装饰音与常用符号。第四章音程 (一)教学基本要求从不用角度理解两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音程的名称、自然音程.变化音程.等音程、音程的扩大与缩小、音程的转位、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怎样识别音程。(三)教学重难点音程的识别与构成。(四)教学小结各种音程以及如何识别音程。第五章 调 调式(一)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有关调、调式的表现特征与意义。(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调式、音阶、大调音阶与大调式、小调音阶与小调式、调、调号。(三)教学重难点调、调式、音阶的异同
5、。(四)教学小结调式、音阶和调号。第六章中国民族调式(一)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民族调式的表现意义。(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民族调式的识别。(三)教学重难点五声调式的区分与记忆和五声调式的识别。(四)教学小结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民族调式的识别。 第七章 和弦、分解和弦(一)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弦的类别,掌握建立和弦的基本方法。(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弦、分解和弦、三和弦和七和弦(三)教学重难点如何快速准确建立和弦和熟练准确识别和弦。(四)教学小结 和弦、分解和弦、三和弦和七和弦。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乐
6、理这门课程是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理论课程。在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基本知识的训练,为将来学生学习视唱、声乐、钢琴、打下基础。六、教学时数分配乐理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28)章节内容时数备注第一章普及记谱法2第二章节奏与节拍2第三章速度与力度2第四章音程4第五章调、调式6第六章中国民族调式6第七章和弦分解和弦6七、教材及参考书1、乐理视唱练耳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编2、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人民音乐出版社3、乐理贾方爵西南师范大学4、视唱练耳许敬行孙虹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线,学生体验为基础,音响感受为辅助,多媒体视听为特色的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媒体要求:多媒体教学系统(录音,DVD,实物投影仪,电脑等)九、推荐的教学网站与相关的专业文献网站1、音乐专业网2、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www.hsjc.pudong-十、考试考察内容与方法本课程采取学期考试和学年结业考试,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作业.出勤.平时测验等8:2的方法平定成绩,试题覆盖所有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