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流行病学 鼠疫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鼠疫流行病学 鼠疫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治.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鼠疫流行病学 鼠疫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治 R18A1005-2720(2009)35 - 1779 - 02 鼠疫(Pestis)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也叫做黑死病。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曾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别炎症等。本病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历史上记载过三次,都造成上亿人死亡。我国早在五行志中就有记载, 1793年云南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充分说明那时在我国流行非常猖獗。自20世纪40年头后,较小范围的鼠疫流行仍不断发生,有些国家仍有大
2、片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今年7月30日青海省海发生鼠疫疫情,现已确诊12例,其中死亡2例。鼠疫是鼠传给人类最严峻的一种传染病。在国际检疫中被列为第1号法定的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我国现有11块鼠疫疫源地,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青海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历史缘由和当地农牧民生活及饮食习惯,鼠疫既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又是地方性传染疾病,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1 病原学 鼠疫杆菌属耶尔森氏菌属。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鼠疫杆菌产生二种毒素,一为鼠毒素或外毒素(毒性蛋白质),对小鼠和大鼠有很强毒性,另一为内毒素(脂多糖),较其它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毒性强,能引起
3、发热、Dic、组织器官内溶血、中毒休克、局部及全身施瓦茨曼(Shwartzman)反应。鼠疫杆菌在低温及有机体生存时间较长,在脓痰中存活1020天,尸体内可活数周至数月,蚤粪中能存活1个月以上;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日光直射45小时即死,加热5515分钟或1001分钟、5%石炭酸、5%来苏,0.1升汞、510%氯胺均可将病菌杀死。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鼠疫传染源(储存宿主)有野鼠、地鼠、狐、狼、猫、豹等,其中黄鼠属和旱獭属最重要。家鼠中的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是人间鼠疫重要传染源。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跳蚤等传播,宿主包括旱獭、鼠等。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
4、,鼠疫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三种类型,可相互交叉发作。其中,腺鼠疫最为常见,最凶险的则是肺鼠疫,毒力最强,除了通过跳蚤,还能通过飞沫在人之间传播。“肺鼠疫潜藏期很短,感染24小时内就会发病,患者会喷射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2.2 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少数可因直播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粘膜受染。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
5、行。季节性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状况有关。人间鼠疫多在69月。肺鼠疫多在10月以后流行。 3 临床症状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除轻型外,各型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同。 3.1 腺鼠疫腺鼠疫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23天症状快速加剧,红、肿、热、痛并与四周组织粘连成块,猛烈触痛, 45日后淋巴结化脓溃破,随之病情缓解。部分可发展成败血症、严峻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而死; 3.2 腺鼠疫腺鼠疫是最严峻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骤,发展快速,除严峻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
6、436小时内出现猛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快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如抢救不刚好,23日内会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3.3 败血型鼠疫又称暴发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黏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3.4 其他少见类型皮肤鼠疫病菌侵入局部皮肤出现痛疼性红斑点,数小时
7、后发展成水泡,形成脓疱,表面复有黑色痂皮,四周有暗红色浸润,基底为坚硬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脓疱,类似天花,有天花样鼠疫之称。 4 治疗 病原治疗: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4.1 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成人首剂量1g,以后每次0.5g,每4小时1次,肌注,12天后改为每6小时1次。小儿2040mg/kg/日,新生儿1020mg/kg/日,分24次肌注。对严峻病例应加大剂量,最初二日,每日4g,继以每日2g,分4次肌注。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疗程一般710天。 4.2 四环素对链霉素耐药时可运用。轻症者初二日,每日24g,分次口服
8、,以后每日2g;严峻者宜静脉滴注,第1次0.751g,每日23g,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疗程710天。 4.3 氯霉素每日34g,分次静脉滴入或口服,退热后减半,疗程56天。对小儿及孕妇慎用。 对症治疗,烦躁担心或难受者用冷静止痛剂。留意爱护心肺功能,有心衰或休克者,刚好强心和抗休克治疗;有Dic者采纳肝素抗凝疗法;中毒症状严峻者可适当运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腺鼠疫淋巴结肿,可用湿热敷或红外线照耀,未化脓切勿切开,以免引起全身播散。 5 预防措施 对易感者预防接种时,常用为EV无毒株干燥活菌苗,皮肤划痕法接种,即2滴菌液,相距34cm。2周后可获免疫。一般每年接种一次,必要时6个月后再接种一次。我
9、国新研制的06173菌苗免疫动物后产生F1抗体较EV株效果高出1倍。医务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必需也要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需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以下途径可严格限制传染源。 5.1 发觉疑似或确诊患者,应马上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相互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5.2 歼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限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5.3 切断传播途径:灭蚤必需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发觉疑似病例,可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