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879249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赣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赣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村,实现城乡供水“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致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成国家级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1个镇和7个村创成省生态文明示范镇 村。压实河长制“湾长制”“断面长制”责任推进机制,强化水污 染防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到达或优于III类水比例达100%; 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及7条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地表水国省 考断面到达或优于ni类水比例达io。新城污水处理厂建成投 运,镇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完成城市建成区沙汪河 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建成263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小塔山 水库饮用水源地整

2、治,青口河莒城湖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通过 省验收。压实镇大气污染防治属地职责,建立空气质量“点位长” 制度,空气质量不断提升。15个镇建成PM2.5监测设备,实现 24小时视频监控全覆盖。整治燃煤锅炉856家。实施全天候、 全区域秸秆禁烧模式。PM2.5浓度持续保持下降趋势,2020年 为40.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逐年提高,2020年达80.3%。 开展固废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危险废物燃烧工程建设。完成 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思想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省首家县区级乡贤馆开馆运行。乡“理” 乡亲宣讲团被中宣部授予“

3、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现代 乡贤方敬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全国劳动模范、江苏时 代楷模钟佰均被中组部中宣部表彰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殷 自玉家庭被授予“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卢干景获评江苏“最美 基层干部”。区融媒体中心率先在全市挂牌成立。组织“百名媒 体记者看赣榆”大型新闻行动,赣榆人、赣榆事在人民日报、新-10- 华社、央视等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频频展现。联合新华社制作 推出不眠网红镇全网播放量达3亿次,新华社日文专线刊登 徐福节报道,春节百岁老人发红包的暖心故事在央视新闻联播 播出,乡村大世界用85分钟时间展示赣榆紫菜丰收节,航 拍中国走进秦山岛,朝闻天下沙河姐姐放弃高考捐骨

4、髓救 弟弟、5岁萌娃拾金不昧警察手写奖状予以表扬,经济日报首次 全网直播县区级活动,赣榆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区综合 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区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 馆复检。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民共建共享文化成果。“十 三五”期间,年送书下乡2万册以上,免费送戏下乡演出150场 以上、送电影下乡5000余场。承办全国健身锦标赛总决赛暨世 界健身锦标赛选拔赛等省级以上体育赛事10余场次。被授予“中 国拔河运动先进单位”“中国拔河之乡”荣誉称号。文化创作硕 果累累,渔家鼓声获省“五星工程奖”表演艺术类金奖,快 板抗日山获首届中国曲艺之声曲艺大赛铜奖,纪录片抗日 山入选省“五个一工

5、程”奖,微电影孤胆英雄宋继柳荣获 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大树成荫获省紫金京昆艺 术群英会优秀剧目奖,与京剧小戏指尖暖流入围文化和旅游 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鲁迅文学奖作家首次采风赣榆,出版散文 集山海神韵。民生福祉到达新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社会事业 不断取得进步。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低收入人口义务教育、 基本医疗和住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不断增长,2020 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6.4%, 城乡收入比不断下降。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1 - 就业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保扩面持续 推进,参保覆盖面不断扩

6、大,五险征缴稳步提升。十三五期 间,养老保障综合覆盖率达97.9%,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32.3 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60元/人月, 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630元/人月o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20处, 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实现乡镇全覆盖。区人民医院创成三级乙等 综合医院,全市县区首家。创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16个。建 成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和区中医院医共体。异地就医定点医疗医院 联网覆盖率100%。被评为江苏省基层卫生十强县区。教育事业 取得长足开展,现代化建设水平苏北领先。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 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开展先进区 等。新建赣中教育集团新城校区、

7、经济开发区小学、塔山小学新 校区、柘汪小学南京路校区、海头中心小学新城校区,实施实验 小学、黄海路小学、青口小学、城头初中、特教校、赣榆中专、 素质教育基地等改扩建工程,城乡学校布局更加优化。义务教育 标准化学校占比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拥有四星级 高中6所,全市第一。赣榆中专创成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 新建镇公办中心园6所,新改扩建公办村级园校舍1.38万平方 米,实施15所公办村级园新建工程,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水平不 断提升。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97.3%。学前一年入园率、 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达100%和98%0全省双拥模范区“八连 冠”,军民融合深入开展。社会治理构建

8、新格局。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建设,区网 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投用,社会治理联动水平有效提升。纵深推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打击涉黑涉恶违法行为,群众的平安感-12- 与满意度不断增强。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形成以社区为平台、 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 促进基层社会和谐善治。建立“一委三会+”基层治理新机制, 新乡贤助推乡村治理创新经验荣获“江苏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 果奖”。精准防控、有效救治,新冠肺炎防控实现医院内疫情“零 传播“、医务人员“零感染”、确诊患者“零病亡”,累计集中收 治留观119人,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选派9名护理骨干支援 武汉。按照外防输入

9、、内防反弹的策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压实平安责任链条。持续健全完善“三位一体”平安生产责任体 系。安委办实体化运行,先后印发赣榆区平安生产约谈制度赣榆区领导干部平安生产责任制实施方法等文件,22个重 点部门独立设置平安生产监督管理科,30个单位增挂平安管理 科。制定区领导班子成员平安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加快应急预案 的修订完善,构建全区力+45”应急救援预案体系。扎实推进 “1+28+1”专项整治、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等行动。按 照“八个见底”的要求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75875家,累计关闭 取缔“小散乱污”企业285家,停产整顿287家。持续推进平安生 产领域改革,狠抓平安生产责

10、任落实,严格监管执法,实现平安 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总体来看,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 形势下,全区经济社会开展取得上述成就来之不易。这既是区委 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经济社 会开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开展 新动能仍然缺乏;重大工程有效支撑不够,经济总量偏小;实体 经济面临困难增多,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13- 尚未有效解决;能源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补 短板强弱项任务依然艰巨。“十四五”时期,赣榆将积极践行新发 展理念,采取更加务实、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精准的措施 加以解决。第二节“十四

11、五”时期开展的形势和环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赣榆实 现“高质开展、后发先至”的关键时期,需要准确把握历史方位、 时代坐标、前进方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疫情流行、 世界经济衰退、全球化逆流都给开展带来了更多挑战,世界进入 动乱变革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兴旺国家增速放缓,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不 足。国际产业开展和分工格局面临重大变革,全球制造业呈现分 散化、多中心化的新趋势。国际经贸投资规那么体系面临重塑,合 作格局进入艰

12、难重构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开展, 新冠疫情促使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许多新技术加速商业化 应用,为全球国家和企业提供了换道超车的契机,国际科技合作 将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开展。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开展环境正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在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提出“加 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 开展格局的新战略,充分发挥我国巨大的内需潜力,加快形成 以国内市场为驱动的开展模式,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14- 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开展。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 开展阶段,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城乡开展和收 入

13、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境短板日益突出,民生保障存在短板,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从区域态势和自身开展看,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了“争 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随着“一带一路”建 设、长江经济带开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开展多重战略机遇深入 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加快绿色平安开展等将迎来新契机。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 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首个节点城市、江苏一带一路 支点城市、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城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组成局部,近年来紧紧围 绕“高质开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经济、社

14、会开展取得历史性 突破。随着连盐铁路、青连铁路、连淮扬镇铁路、连徐客专建成 通车,依托连云港、临沂、日照3个“半小时”空港,赣榆综合交 通集成日趋完善。在历届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共同奋斗下, 赣榆开展的基础越来越坚实,开展的条件越来越具备,开展的态 势越来越强劲。作为江苏“北大门”的赣榆区将迎来产业开展的爆 发期,城市建设不断提档升级,开展特色进一步彰显,综合实力 将实现新跃升。第三节“十四五”经济社会开展阶段分析“十三五”末,赣榆人均GDP到达6.3万元,至十四五”末人 均GDP将超过10万元,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 2021-2025年, 赣榆将进入崭新的开展阶段。-15-一是产业开展

15、的爆发期,综合实力大跨越。“十四五”期间, 随着“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开展战略深入推进,产业开展质态协 同提升,特别是工业重大工程的引进、落地、投产,大投入、大 建设将带来大产出、大收获,为爆发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到 2024年,柘汪临港产业区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到 2025年,全区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1800亿元。二是综合配套的跃升期,基础设施大突破。“十四五”期间, 将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交通上,外环快速通道基本建成。港 口上,建成1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开展15万吨级进港航道前期 研究。水利上,青口河综合整治及青墩湖水库基本建成,城市防 洪能力提升至50年一遇。三是城乡建

16、设的加速期,城市功能大提升。“十四五”期间, 将顺应城乡融合开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建设,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提档升级功能配套,高品质服务资源 加快集聚,城市能级实现质的开展,全面构建城乡融合开展新格 局。城市规模显著做大,5年城区净增人口 5万。旧城改造、雨 污分流、道路建设大头落地。都市工业、商贸服务业进一步繁荣。四是赣榆特色的形成期,海滨特色大彰显。十四五期间, 将进一步突出彰显赣榆特色。海洋渔业建成海洋牧场、设施渔业 集中区、青口渔港经济区,城市展现海滨风貌,全域展现生态特 色。坚持生态引领,树立绿色开展理念,守住赣榆山、河、湖、 海生态本底,保护好山水资源,建设更具

17、赣榆辨识度的“江苏北 大门”。五是开展成果的共享期,民生福祉大改善。“十四五”时期, 将把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出 -16-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居民收入增长 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注重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就业、教 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 力持续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第二章“十四五”时期开展的指导思想、奋斗 目标和基本原那么及2035年远景第一节指导思想“十四五”时期开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18、以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 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总 书记视察江苏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 坚定不移贯彻新开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 开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 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 “高质开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坚持“产业头版、工业头条”不 动摇,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港铁联动、创新引领、改革开放、 协调开展五大战略,推动主导产业大爆发、基础设施大突破、 城市功能大提升、海滨特色大彰显、民生福祉大改善、综合实力 大跨越,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开启基

19、本实现现代化新征 程,努力建设“强富美高新赣榆。第二节奋斗目标经济开展更强。到“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17- 力争到达13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翻一番,区域综合实力 名列苏北前茅。2025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到达1.5%,政府 性债务率控制在绿色区间。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应税销 售收入3年翻一番,五年到达1800亿元。产业有效投入累计完 成1000亿元,投产亿元以上工程280个。改革开放更广。“十四五”,将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机 遇期,落实深化改革新要求,促进要素有效流动,提高政务运行 效率,健全高水平开放保障机制,破解阻碍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挑 战,为实现“高质

20、开展、后发先至提供重要支撑。进出口总额 73亿美元,年均增速7%。注册外资实际到账累计5.5亿美元。城乡建设更美。坚持特色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居 住条件,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做足海的文章,保护性开发岸线, 构建“海城相拥、岛城相望”的城市格局,塑造高品质的城镇、活 力彰显的乡村。到2025年,建成区面积增加到47平方公里。城 区人均道路面积到达2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 建成区绿地率达38%,绿化覆盖率达42%;建成区污水处理达 标率100%。文明程度更高。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 文化资源配置均等化。大力开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丰富全区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1、提供更强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 推动力。到2025年,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场地面积、人均 接受文化场馆服务人次、人均占有藏书量等指标到达或超过全省 平均水平。建设成为江苏省“书香之县(区)”“江苏省公共文 化服务示范区“,争创全国群众文化先进县(区)。生态环境更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开展和绿色生-18- 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 提升。水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恢复,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 推进格局基本形成,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到达或优于ni类水质。 全区PM”平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内。全区土壤环境 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平

22、安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生活更好。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统筹开展,城乡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基本 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到达6.5张。高 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到达99%以上;全区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 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政府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 高;民主法治建设更加健全,社会治理机制更加完善,法治赣榆、 平安赣榆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第三节基本原那么“十四五”时期开展的基本原那么是:一是把党的建设贯穿始 终。强化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提高贯彻新开展理念、 构建新开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开展提供根本保 证。二是把新开展理念

23、贯穿始终。紧扣开展阶段性特征、高质量 开展要求,自觉把新开展理念贯穿开展全过程各领域,摆脱路径 依赖,转变开展方式,打牢开展基础。三是把“工业立区、产业 强区”战略贯穿始终。坚持把产业工程作为经济开展的头版头条, 全力以赴推动临港工业做大规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 快速成长,实现经济开展重大跃升。四是把重抓投入的根本方法 贯穿始终。坚持工程投入第一根本,建强园区载体,明确产业定-19-目 录序 言5第一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6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主要成就6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6经济开展迈向高质量6改革创新焕发新活力7城乡面貌展现新形象8基础配套实现新突破9生态

24、建设取得新成效10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10民生福祉到达新水平11社会治理构建新格局12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开展的形势和环境14第三节 “十四五”经济社会开展阶段分析15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开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原那么及2035年远景17第一节指导思想17第二节奋斗目标17经济开展更强17改革开放更广18城乡建设更美18文明程度更高18生态环境更优18人民生活更好19第三节基本原那么19第四节开展战略20产业强区战略20港铁联动战略20创新引领战略20改革开放战略21协调开展战略21第五节2035年远景目标21 位,强化工程招引,严格考核奖惩,以“顶天立地”大工程加速产 业强区,以“铺

25、天盖地小工程活跃市场主体。五是把以人为本贯 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始终把倾听民意作为第一环节、 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人民评判作为第一标准,让开展成果惠 及全区人民。第四节开展战略产业强区战略。始终坚定“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不动摇,抓 工程,夯基础。按照“延伸产业链、补齐工业链、提升价值链” 的思路,产业开展取得新突破。对有产业基础、有龙头工程引领 的重点产业,着力建链、延链、壮链,集中培育假设干关联度高、 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链,补齐工业链,全面构建起支撑赣榆长远 开展的工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提升价值链,带动三次产业同步开展。港铁联动战略。抓住“一带一路”

26、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开展战 略带来的新机遇,把“一港一铁作为落实“一带一路”重大机遇最 现实的抓手、扩大开放最务实的支撑,坚定不移做强港口开放主 龙头,构建立体交通开放新枢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对接山东 半岛蓝色经济圈,承接生产力双向转移;放大连徐客专、连淮扬 镇高铁效应,力口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产业研究和工程推介, 开辟经贸合作新空间。创新引领战略。强化创新在经济社会开展中的核心地位,大 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 业链水平,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 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20- 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

27、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产业能级、推动产业高级化,破解本区创新能力不强,开展 新动能缺乏的瓶颈问题。改革开放战略。以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发挥区位优 势和口岸开放的机遇优势,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开拓国内国 外两类市场,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积极推动对外合作,优化 港口开放功能,构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高地。协调开展战略。加快区域协调开展,以“5+11+N”为主框架, 优化重点片区、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布局,推动东中西区域统筹、 联动、特色开展。加快城乡协调开展,推动基础设施先行、特色 产业支撑、公共服务提升,让优质资源在城乡之间畅通流动。坚 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有限的财

28、力更多投入到民生事业上, 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第五节2035年远景目标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 段推进的战略安排,2035年赣榆区经济社会开展的远景目标是: 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实现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生态系统更加完善,科技创新能 力不断提高。城乡融合开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开展差距和 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 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 环境根本好转,美丽赣榆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率先实现教育现代 化,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 调开展

29、,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到达新高度。基本实现社会治-21 -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平安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 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法治赣榆、法治政府、法 治社会,平安赣榆建设到达更高水平。第三章“十四五”开展的主要任务、实施路径和重点举措第一节 坚持产业根本,建设更高质量的实力赣榆把握“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借助连云港自贸试验区辐射 带动作用,加强港产城一体化开展,提升港区服务能力与产业发 展水平,打造连云港中心城区北部的重要临港产业基地。坚持“党 建引领、富民兴村”,持续开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农村一二、 三产业融合开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服 务业与

30、生产、生活深度融合、高效互动,助力赣榆经济社会健康 快速开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树立产业协调开展理念,坚持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开展,依托区域资源优 势优化基地布局,促进基础产业开展;推进各类园区集约、集中、 集聚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健康 开展。东部沿海产业区依托港口、城市以及丰富的海岸线资源, 打造赣榆区沿海开发的主战场,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开展。中部高 效农业区依托平原优势和农业开展基础,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基 地。西部林果旅游区依托丰富的山地、丘陵资源以及石梁河水库、 塔山水库等水库资源,重点开展以生态休闲和旅游为主的产业。一、抓载体强投入,更深层

31、次推进工业立区构建园区体系。四大园区围绕产业定位,盘活存量空间,完 善功能配套,提升重大工程承载力。各园区产业协同错位开展, 构建主导产业链,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增强产-22-业链引领力。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柘汪临港产业区),完成化 工园区升级,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西区,做大做强以新海石化、 镇鑫钢铁为带动的龙头型、基地型、补链型工程,打造产品关联 度高、产业集聚度高、管理水平高的示范样板园区。依托港口、 铁路以及临港综合物流园,重点打造新海石化化工新材料园、冶 金工业园和粮油深加工园三大产业园区。赣榆经济开发区,加快 开展中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建成都市工业集聚区。瞄准新能源

32、、新材料、新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速推动园区产业集聚步伐,倾力打造“三大百亿园区”。赣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依托园区现有机电特种设备企业基础,重点开展智能装备制造、海洋食品、新材料、冷链物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加 快推进以科技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开展。致力打造创新引领 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积极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州湾生物科技园,重点开展精密基础零部件、高强度紧固件和 通用件以及碳素新材料,做大做强碳材料、通用零部件产业。依 托海头盛产海鲜的天然优势,开展海洋食品深加工,配套开展冷 链物流和电子商务产业。打造食品科技产业园。镇级工业集中区, 坚定主导产业定位,强化产业链

33、链式开展,做强做优产业品牌。 按照“有规划体系、有产业定位、有配套设施、有储藏土地的要 求,推进镇级工业集中区集聚特色开展,培育11个镇级工业集中区。厉庄镇重点开展医辅器材产业(医疗器械、药材加工)产 业;城西镇重点开展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金山镇重点开展循 环经济、建筑材料产业;墩尚镇重点开展装备制造产业;沙河镇 重点开展纺织服装加工、设备制造(电子电器)产业;城头镇重 点开展塑料制品初深加工、服装鞋帽纺织产业;班庄镇重点开展-23- 服装纺织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塔山镇重点开展新材料、医 美器材产业;石桥镇重点开展农副食品加工及配套产业、新材料 产业;赣马镇重点开展塑料制品及金属包装容器

34、制品、服装纺织 产业;黑林镇重点开展纺织、农产品加工产业。建成渔港经济区、 设施渔业集中区以及紫菜加工、循环经济、石材产业园等特色产 业集聚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壮大主导产业。坚持延链、补链、壮链,不断壮大主导产业。 新海石化化工新材料园结合现有产业基础、环保要求和石化行业 的开展形势,重点打造炼化转型升级、高端石化、原料多元化烯 煌三大产业集群。建成投产丰海石化丙烷综合利用、连云港碱业 石化转型、华电LNG等重大工程,打造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冶金工业园创新探索产业集聚化开展模式,建设以金属冶炼为主 业,以研发机构建设为支撑,以金属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和现 代物流为延伸的新型冶金工业基地。引

35、导镇鑫钢铁等骨干企业调 高调优产品结构,打造全国知名钢铁产业基地。推进装备制造企 业集聚开展,重点开展通用零部件、高端精密标准件、物流装备 等,积极开展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专用装备、智能成套设备等高 端装备,推进装备制造企业合作重组。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性技术 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的步伐,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海 洋产业等新兴产业,不断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形 成集群开展、多点支撑的新兴产业开展格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 升级。重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突出打造“赣榆制造”品牌价 值,推动食品加工、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开展,带动 就业、增收致富。培育规模企业。实施新一轮企业培育“三

36、大行动计划”,助力-24- 强优企业快速成长,建立“小升高”“小升规常态化机制,夯实产 业开展基础。“十四五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290家,其中产 值超100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1家以上、超10亿元企 业5家以上。鼓励中小企业围绕现有主导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积 极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进一步做专做精、做特 做新。鼓励中小微企业进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促进 中小微企业集聚开展,打造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运 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信息 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引进使用智能装备和智能管理系 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业态。二、抓调整强

37、融合,更高水平提升现代农业提升园区化水平。沿海地区提档升级现代渔业,岸上开展设 施渔业,海上建设海洋牧场,大力开展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打 造海洋经济强区。优化海水养殖空间,培育休闲渔业,开展渔港 经济,构建集养殖、捕捞、精深加工、产品流通、休闲观赏于一 体的全链条海洋渔业体系。中部平原重点开展优质稻麦、绿色果 蔬、花卉苗木,适度开展畜禽养殖,打造农产品保供基地。落实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实现粮食 生产机械化。西部丘陵山区重点开展蓝莓、大樱桃、猱猴桃等特 色水果,推动与康养、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继续以现代农业产 业示范园为抓手,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果品种植区、休闲采摘区、

38、 农业文化展示区、绿山碧水风景区、果品加工区等。推进休闲农 业旅游,用生态底色打造“美丽乡村图景:积极创立国家级现代 农业产业示范园、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绿色农业开展先 行区。-25-提升产业化水平。深化土地规模流转,基本实现多种形式 适度规模经营,到2025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超18万亩, 适规模经营占比80%以上。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 户”的合作模式,积极创立家庭农场合作示范区。加快高标准农 田建设,到2025年占比到达70%以上。以紫菜加工为龙头,以 特色海产品加工为支柱,加强对海产品和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 开

39、发利用,开发鲜活、冷鲜等水产食品和海洋保健食品,提升 海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打造全国一流的紫菜产业集群、全省领 先的海水规模化养殖基地和海产品精深加工区。提升科技化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提升信息 技术在农业领域覆盖面,引进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种养新品种,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探索机器换人工程 技术路线,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到达68%以上。开发 蓝色国土资源,实现离岸养殖,探索养殖设施系统大型化、养殖 环境生态化、养殖地域外向化、养殖过程低碳化,构建深远海渔 业综合生产平台,打造深海养殖产业高地,缓解水产养殖、沿岸 工程导致沿海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高岸上养殖

40、控污能力和水 平,实现污染物排放减量化。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鼓 励开展绿色有机种植和生态健康种植,高质量建设绿色优质农产 品基地。全面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到2025年绿色优质农产 品比重提高到75%以上。三、抓培育强特色,更大力度开展第三产业加快开展电子商务。抢抓自贸区建设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双重 机遇,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加强与京东等电商巨头合作,招-26- 引规模电商平台、大型电商、物流集团入驻,创立一批电商公共 品牌、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园、示范镇、 示范村,到2025年线上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引导规范电商业 开展,依托全国首家海鲜直播基地,放大“中国淘宝镇”

41、、“淘宝 村、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等平台品牌效应,推动东部沿海海 产品电商集约集聚开展,打造长江以北最大的海鲜集散中心。借 助“快手”等移动APP,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新模 式。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城市与乡镇产品直通车。推进 交通运输与商务、供销、邮政等行业的资源整合,因地制宜探索 农村物流开展模式。加快开展城市商贸。加快城市综合体、特色文化街区、商业 广场等工程建设,引领传统商贸业集聚集约。加快运营二道街文 化街区,形成集中展示老城文化、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空间。规 划建设综合批发市场、物流再加工产业园,布点建设专业农贸市 场、花鸟虫鱼市场,打造新商圈,提升新形象。加快开展山海

42、旅游。完善全域旅游新业态,海滨大道两侧为 生态旅游留足空间,重点打造以抗日山景区为核心,以中组部红 色村一一大树村为节点,覆盖西部丘陵山区,集红色教育、军事 体验、农业观光、康体养生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基地;打造以秦山 岛为核心的蓝色滨海风情游、以特色镇村为重点的绿色田园乡村 游、以徐福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探寻游等“旅游品牌”。包装 推出秦山岛海滨游、韩口渔村体验游、特色水果采摘游、自驾游 营地等旅游线路,完善基础配套,释放经济效益。规划建设“海 头一金山一厉庄一塔山一班庄”赣榆腹地旅游景观大道(401省 道),构建赣榆“快旅慢游”通道,形成东部海滨、中部沿河而上-27- 景观带、西部串联旅游的空

43、间格局。实施“旅游+文化”“旅游+体 育”“旅游+非遗等工程,推动演艺工程进景区。秦山岛创成国家 4A景区,加快抗日山片区整体规划与开发。加快开展现代物流。以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推进物流业发 展集聚、服务集成。将赣榆临港综合物流园打造成优质省级示范 园,更好地服务临港产业。对标省级物流示范园标准要求,建设 海头海鲜电商产业园,打造海鲜物流特色专业园,争创省级示范 物流园区。以推动京东智能产业园等重点物流工程建成达效为突 破,提高物流业开展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推进邮政智慧物流分 拨中心、海铁联运中心等一批智能化、现代化物流重大工程工程 建成投用,打造一批智能化程度高、市场影响大的物流龙头企业。

44、以补齐镇村共同配送等物流基础设施短板为目标,织密城乡物流 网络,构建城乡配送、商贸流通、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等城乡物 流配送网络。以“新基建”科技赋能为依托,探索智慧物流与生产 生活融合开展新路径。进一步整合物流、交通、商贸和行政资源, 推进“新基建背景下智慧物流主体与农业、工业、商贸流通业等 融合开展。第二节 突出海滨风貌,建设特色彰显的美丽赣榆聚焦协调开展,顺应城乡融合开展的新特征新趋势,打破制 约要素自由流通的瓶颈障碍,逐步实现空间布局更优化、资源配 置更均衡、区域开展更协调,加快建设特色彰显的美丽赣榆。一、做好空间规划,突出管控引领坚持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建立健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分

45、区分类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行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和配额-28- 管理制度,保障重大战略和全区开展布局需求。以国土空间总体 规划为引领,加强成片开发推进。明确城镇重点开展区域,落实 成片开发标准,统筹推进赣榆区各镇区重点建设区域的土地征收 成片开发,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合理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公 共服务设施,实现集中集约、集聚高效、有序开展、建一片成一 片,促进国土空间规划有效实施。坚持底线刚性管控,合理安排 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 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优化陆海、城 乡、区域国土空间,形成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国土空间规划“一 张图:推进土

46、地征收成片开发,按成片开发方案确定的开发片 区范围,开展土地征收工作,推动产业开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有机协调。按政策、按程序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工作。按照人口资 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那么,控制开发强度, 精准调控建设用地,试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土地复合利用, 完善空间结构,注重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升土地开 发利用效率,适应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开展的要求。坚持节约集约用她。保障重大工程、重点工程等用地需求。 强化用地监管,开展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通过淘汰企业腾 出用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村庄搬迂撤并腾挪用地等方式缓解 土地制约问题。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

47、作,严格执行征 地补偿标准和程序,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利益。建立国土“留白”机制。严格现状管控,按实地留白用地和规 划留白用地加强分类管控。加强规划留白用地腾退,有计划实现 实地留白,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应对重大公共 平安问题预留空间。实现城市生态“留白”,228国道以东逐步退-29-第三章 “十四五”开展的主要任务、实施路径和重点举措22第一节坚持产业根本,建设更高质量的实力赣榆22一、抓载体强投入,更深层次推进工业立区22二、抓调整强融合,更高水平提升现代农业25三、抓培育强特色,更大力度开展第三产业26第二节 突出海滨风貌,建设特色彰显的美丽赣榆28一、做好空间规划,突出

48、管控引领28二、做靓海滨城市,突出宜业宜居30三、做强特色城镇,突出城乡互补31四、做美田园乡村,突出强村富民31五、做优基础设施,突出功能提升32第三节深化改革创新,建设动能释放的活力赣榆34一、坚持上下联动,全面深化改革35二、坚持机制推动,激活创新要素36三、坚持全员发动,推广数字技术38第四节 坚持生态优先,建设山清水秀的绿色赣榆39一、加快绿色转型,巩固环境质量水平39二、加强环境治理,提升环境质量水平40三、守好生态本底,保障环境质量水平41第五节 增进民生福祉,建设更有温度的幸福赣榆43一、强化稳岗培训,促进就业增收43二、强化优质均衡,加快教育开展44三、强化医防并重,提升健康

49、水平45四、强化政策支持,完善社会保障46五、强化体系建设,弘扬文明新风48第六节 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稳定的平安赣榆49一、全面推进法制建设,提升依法治区水平49二、全面推进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50三、全面推进风险管控,提升平安防范水平51第四章规划实施与宣传监督52第一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人大政协监督52第二节健全完善规划体系53第三节强化规划保障机制54 出一般生产经营活动,主动“留白”、保护岸线。二、做靓海滨城市,突出宜业宜居加快新城区建设。构建“向心聚合、空间集约”的城市格局, 提高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倾力打造“亲海之城:全面开发徐福路 片区,按照“一年启动、两年拉框架、四年基本建成”的节奏,统 筹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